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诞的形象,不过是掩盖李的颓废、反动意识的徒劳的手段。②但一位现代西方
学者却认为,李的诗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最富挑战性的对传统的背离,
同时也是最为大胆的创新”。③从较为公允的角度看,不妨把李看做对五四初
期诗歌肤浅的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反应强烈的少数“新叛逆者”之一。他
进行了一场第二次“解放运动”,使中国现代诗歌暂时从对自然与社会的着
迷般的关注中摆脱出来,并且暗示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象征世界的可能性。他
接近于创造一种大胆新颖的美学视觉形象,像在欧洲超现实主义艺术中那
样,能充当反对庸俗现状的艺术宣言。
在施蛰存编辑的一种新杂志——《现代》(1932—1935年)上,有人在
继续李金发的开拓性事业。《现代》派自称在政治上是中立的,其中占主导
地位的诗人是戴望舒。戴同样对法国象征主义感兴趣,他继承了李金发对印
① 关于闻一多生平和诗的研究,见许芥昱:《闻一多》和《新诗的开路人——闻 一多》。
② 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分析,见本书上卷李欧梵著《文学潮流(一):追求现代 性(1895—1927年)》
章“外国文学的影响”节。
③ 见诗人痖弦访问李金发记,《创世纪》,第30期(1975年1月),第5页。又 见刘心皇:《现代中国
文学史话》,第687—688页。
④ 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年),法国现代派诗人——译者。
⑤ 魏尔兰(PaulVerlaine,1844—1896年),法国最纯粹抒情诗人之一——译者。
① 马拉梅(Stéphene Mallarmé,1842—1898年)法国象征派诗人——译者。
②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第1卷,第201页。
③ 朱莉娅〓C。林:《中国现代诗歌:概论》,第153页。
象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爱好。他声称诗歌的目的是表达“诗情”,把“诗情”
解释为“自己跟隐藏的自己之间的某种东西的召唤。④但是戴的诗作没有取得
李的隐晦、怪异意象的不和谐效果。相反,他似乎坚持徐志摩诗的听觉价值;
他与新月派诗人——在徐志摩和朱湘过早逝去之后,尤其是陈梦家和方玮德
——都强调音乐美、结构美,和引发联想的细妙之处。戴的“较柔和的”象
征主义的一个例子,可以在《雨巷》(1927年)中找到,这首诗为他赢得了
“雨巷诗人”的雅号。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①
根据朱莉娅〓林的分析,这首诗产生的“联想”效果,造成了“一种可以与
他在诗歌方面的导师保罗〓魏尔兰相媲美的弥漫着委婉娇柔的魅力,忧郁倦
④ 引自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第1卷,第200页。
① 这首英译诗引自朱莉娅〓C。林:《中国现代诗歌:概论》,第165—166页。关 于戴望舒诗集,见痖弦
编:《戴望舒卷》。
慵的气度,和流畅的乐音的氛围”。②
在中国现代文学左翼的学术研究中,李金发和戴望舒的作品被视为一股
“逆流”;因为它们是与继续专注生活和社会现实的30年代文学的主流相悖
的。③但是新的人才不断出现。北京大学的三名学生——卞之琳、李广田和何
其芳,出版了一部名为《汉园集》的合集,其中收有那个时期一些最具独创
性的作品。这三人中,最有学识的大概是卞之琳。他翻译了波德莱尔、马拉
梅的作品,后来崇拜叶芝、④奥登⑤和T。S。艾略特;⑥他使自己的作品充满中
国现代诗人罕有的冥想的,有时是形而上学的素养。由于这种“智慧的美”,
⑦卞的作品大多数中国批评家是不易理解的,他们倾向于偏爱较为光彩夺目和
无产阶级化的何其芳。何其芳的早期诗作,甚至比卞之琳更矫揉造作地富于
浪漫主义色彩。何同样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相信在诗歌中“美主要是
通过意象,或象征的运用来实现的”,并认为诗歌的最终目的是“发挥想象,
逃离现实进入梦境和幻觉”。①但是如邦妮〓麦克杜格尔指出的那样,“迫使
何其芳在1933年夏回乡的那场政治危机,使他的作品发生了一个突然的转
变。他的诗句的丰富的意象减退了”。②在他写于1936—1937年的一些小诗
中,他告别了已不再能支撑他的西方浪漫主义作品;取而代之的是他发现了
一个新的现实——陷入贫困和流离失所的农民们。
“我爱那云,那飘忽的云……”
我自以为是波德莱尔散文诗中
那个忧郁地偏起颈子
望着天空的远方人。
我走到乡下。
农民们因为诚实而失掉了土地。
他们的家缩小为一束农具。
白天他们到田野间去寻找零活,
夜间以干燥的石桥为床榻。
……
从此我要叽叽喳喳发议论:
我情愿有一个茅草的屋顶,
不爱云,不爱月,
② 朱莉娅〓C。林:《中国现代诗歌:概论》,第166页。
③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第1卷,第201页。然而,自1981年以来,戴望 舒的地位得到重新评价,
他的作品在中国重新出版。
④ 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年),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译者。
⑤ 奥登(W。H。Auden,1907—1973年),美籍英国诗人——译者。
⑥  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年),英国诗人——译者。
⑦ 这个词是由刘西渭用英文造的,引自张曼仪等编:《现代中国诗选,1917— 1949年》第1卷,第709页。
① 邦妮〓S。麦克杜格尔泽编:《梦中的路:何其芳诗文逊,第223—224页。
② 邦尼〓S。麦克杜格尔译编:《梦中的路:何其芳诗文逊,第228页。
也不爱星星。③
何其芳写道,“我总是带着感谢,记起山东半岛上的一个小县,在那里,我
的反抗思想才像果子一样成熟,我才清楚地想到一个诚实的个人主义者除了
自杀,便只有放弃他的孤独和冷漠,走向人群,走向斗争。……从此我要以
我所能运用的文字为武器去斗争,如莱蒙托夫①的诗句所说的,让我的歌唱变
成鞭棰”。②
在诗歌方面,现代派的实验于30年代中期突然中止,为一种简单的、无
产阶级的风格所代替。臧克家是体现这种新潮流的一位年轻诗人,他的第一
部诗集《烙印》在1934年被当作一件大事,受到闻一多、茅盾以及其他作家
的赞扬。在他们看来,臧的诗作由于极其简朴,“不肯”通过“美丽的字眼
粉饰现实”,显得更有力度。臧用两行诗句解释他的第一部诗集的标题,“痛
苦在我心上打个烙印,刻刻惊醒我这是生活”。③臧克家是农村无产阶级诗歌
的先驱者之一,这是一种战争年代在何其芳、艾青、田间以及后来郭沫若的
作品中盛行的趋向。对经历苦难生活的积极态度,对中国乡村“有血有肉的”
人物富有诗意的聚焦,以及为诗歌效果而更加灵巧地运用口语,这些成了他
们的共同特点。到中日战争开始时,诗歌与小说都集中到当前现实的主题上。
城市中的象征主义和现代派的传统从中国大陆上消失了。④
戏剧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二者
都是有意识的对传统的反抗,从受西方启发而产生的新形式开始。1907年,
一小群中国学生在日本组织了春柳社,并且用清一色的男演员演出了翻译的
小仲马的《茶花女》和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①(《黑奴吁天录》)
等剧作。从此,这种新剧种的业余演员们称其为“新剧”、“新戏”,后来
又称作“文明戏”或“现代戏”,以与传统的戏剧相区别。1927年,早期的
剧作家之一田汉采用了“话剧”这一名称,以表明它与传统的京戏——基本
上是“唱的戏剧”的重大背离。②
同新诗一样,新剧构成了“文学革命”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事
实上作为传播新思想的媒介,它起了更为突出的作用。胡适在《新青年》上
对易卜生③的介绍,继之而来的《玩偶之家》中文译本,以及胡适的易卜生式
的戏剧《终身大事》,将这种新的戏剧媒介转向社会改革。但在艺术质量方
面,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剧,甚至比诗歌还要粗糙,尽管被翻译
③ 邦妮〓S。麦克杜格尔译编:《梦中的路:何其芳诗文逊,第126页。
① 莱蒙托夫(Mikhail Lermontov, 1814—1841年),俄国第一流的浪漫派诗人、 小说家——译者。
② 同上书,第169页。
③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第1卷,第208—209页;许芥昱:《20世纪中国诗 集》,第277页。
④ 然而,这种现代派传统已经重新流行,如今在台湾和中国城市以“朦胧诗”面 目兴旺起来。
①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长篇小说,林纾在1901年把它译为中文,译名为 《黑奴吁天录》,以后春
柳社的欧阳予倩把它改编成话剧《黑奴恨》上演—— 译者。
② 胡耀恒:《曹禺》,第16页。
③  易卜生(HenrikIbsen,1828—1906年),挪威戏剧家——译者。
成中文的外国剧作的数量相当可观。当时少数几部剧作,不过是以社会叛逆
或者个人挫折为主题的文学习作,如胡适的《终身大事》,郭沫若的三部曲
《三个叛逆的女性》,洪深的《赵阎王》,以及田汉的《湖上的悲剧》、《咖
啡店之一夜》和《名优之死》。
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新剧较之诗歌和小说两种书面文艺体裁遇到了更多
的困难。虽然在20年代有一些剧社或剧团已经组成,尤其是“民众剧社”(1921
年)和“南国社”(1922年),但它们是“业余的”。从这一词的双重意义
讲,它们只是“爱好”戏剧的作家和学生的群体,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编演戏
剧的专业知识。尽管有田汉、欧阳予倩,特别是洪深(他曾在哈佛大学随贝
克教授的47写作实验班接受实际训练)的努力,在20年代根本没有专业性
的“戏剧”可言。一个剧目很少上演一、二次以上,通常作为庆典的一部分,
在中学的礼堂或其他公共场所演出。非职业性的剧团缺乏资金和人才;有时
他们的演出被认为对学生的道德产生不良影响,遭到学校或者地方当局禁
止。迟至1930年,根据夏衍的一篇有趣的记述,他所属的业余剧团在上海租
用了一家日本人的带有移动舞台的剧院,举行了一场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
的“盛大演出”,但男女“演员”寥寥无几,每人不得不充当几个角色,还
要与导演一起充当舞台服务人员,在幕间更换布景和移动舞台。①
直到30年代早期,中国现代戏剧才最终在写作和表演两方面成熟起来,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单独归功于一个人。
曹禺就读于清华大学时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剧作《雷雨》,该剧出版于1934
年,1935年由洪深和欧阳予倩执导,在复旦大学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