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学演义 作者:张世贤-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旦被分别审问,利己的逻辑就会发生作用,并使他们坦白交代。两个囚犯之间的合作是难以维持的,因为从个人的利己动机看合作是不符合经济人理性的,对自己是不利的。 

 
惜环境曹氏让司马 护能源三分归一统(3)
     孙刘两大集团只有在对付曹操的时候,才真正结成了战略联盟,一旦北方市场稳定,他们之间就会上演约翰和彼得的博弈战。孙权一直认为,自己在成品油市场的份额是比较少的,如果严格遵守这种口头协议,那自己始终只能保持低产量和市场的低份额。所以,孙权的策略就是私下增加产量,以使东吴的成品油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东吴海上石油的产量增加以后,首先就引起南方石油的警觉,南方立即也扩大产量,以保持市场份额。本来在国内市场上, 93# 汽油可以维持在 3。5 元一升的价格水平,但是,两家石油公司竞相增加产量,致使油价下跌到 3 元的水平。因此,产量的增加不但没有使得双方的总收益增加,反而因为价格下跌导致利润大幅度下降。 

  可以看出,在寡头垄断市场上,要想维持垄断利润实际上是有一定困难的。垄断是寡头的共同理性,但是每一方又有违背协议的利益激励促使他们竞相扩大生产。正如囚犯的主动坦白交代一样,利己的动机使石油寡头难以维持低产量、高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合作结果,有的时候甚至竞相降价到亏损的程度。 

  南方两家石油公司的博弈自然也累及北方公司的利益,但是司马家族正在逐步统合北方的煤炭市场,他们在石油市场的损失基本上可以靠煤炭补回来。等到北方煤炭市场逐步稳定下来以后,司马懿趁着孙刘两家的亏损开始逐步削弱他们的势力。由于南方石油和海上石油都是上市公司,司马家族就纠合北方的势力,在曹氏家族的金融支持下,通过证券市场投资买入南方石油和海上石油的股份。慢慢地,司马家族逐渐成了南方石油和海上石油的第二大股东,这是孙刘两家都意想不到的。既然是第二大股东,当然就要参与董事会,所以司马懿就派司马师和司马昭名正言顺地分别出任南方石油和海上石油的董事。如此以来,实际上就等于了解并掌握了两家公司的战略决策。这无疑为稳定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油价奠定了产权组织基础。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已经清楚,国内的成品油市场,表面上看是三分,实际上则是一统。司马家族基本上控制了能源的产量和价格。所以您应该注意到,自三月份以来, 93# 汽油无端的就猛涨到 3。5 元以上。很多人不明就里,其实这是垄断的结果。 

  从消费者福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寡头一旦形成垄断,实际上是市场的灾难。垄断无论如何不利于竞争和技术进步。因此,由独家垄断的市场一统局面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三分则更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好在我们已经加入了 WTO ,国际惯例和世界市场的规则会促使我们主动打开国门,迎接跨国公司的竞争。开放的市场永远是竞争的和有活力的市场,即使国际能源市场会受到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影响,甚至也会出现惊涛骇浪,但是,比起原来的国内市场封闭和完全垄断来,我们还是应该张开双臂,迎接国际市场的竞争,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有一首歪诗对这一事实做了如下描述,在此抄录为本书做结。 

  谁言曹操是奸雄,也让孙刘息纷争。 

  司马垄断灾难至,竞争市场效率升。 

  环保犹赖法度严,资源尚须产权明。 

  寡头博弈合作难,恰似囚徒陷困境。 

  自古分合天下事,全在利益交换中。 

  国际客商纷纷来,何惧三分归一统。 

  本章知识点: 

  共有资源 生命价值 公地悲剧 寻租 产权 独占权 

  技术壁垒 资金壁垒 合作博弈 产量效应 价格效应 

  公地悲剧 

  罗贯中老先生道出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却不知道分分合合的背后是利益动机和市场机制在起推动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