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1415年)出生在捷克南部胡西尼茨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毕业于布 

拉格大学,1396年获硕士学位,1398年开始在布拉格大学任教。此 

后他进入神学院学习。1402年当选为布拉格大学的校长,并担任伯利恒 

教堂的神甫。1403年成为捷克王后索菲亚的解罪神甫。 

     他目睹了天主教会在捷克的腐败行为,决心在宗教方面进行改革。他 

的思想受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影响。他主张把天主教会在捷克的教产 

收归国有,认为教会占有土地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只有没收教会的地产 


… Page 70…

才能清除教界的愚昧、贪婪和放荡。才能恢复真正的基督教。胡司不承认教 

皇的最高权威,斥责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教会应当服从世俗政权。 

他反对教会的特权,当时神职人员可以在圣餐礼仪中使用圣杯,而一般的教 

徒只能领取象征基督肉体的面包,胡司主张一般教徒也可以用圣杯领取圣 

餐。这个主张是胡司教派的一条基本纲领。他基本上否认了教会的中介作用, 

指出一个教徒不向神甫忏悔照样可以赎罪。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胡司努力宣传自己的宗教改革思想。他的活动最初得到了捷克国王温 

西司拉斯四世的支持,因为国王想利用胡司派的活动来提高捷克人民的爱国 

热情。温西司拉斯四世甚至在1409年颁布了法令,取消外国人在布拉格 

大学的特殊地位,规定捷克教师在大学会议和其它的机构中占有三个席位, 

而德国教师只准占有一席。这对于德国人是个沉重的打击,使他们不得不离 

开布拉格,大学的管理权回到了捷克人的手中。恰在这时,罗马教皇约翰二 

十三世派人到捷克贩卖赎罪券,声称购买它之后,罪人的灵魂死后也可以升 

入天堂。胡司大胆揭露这种欺骗行为。他在大学的辩论会上论证买卖赎罪券 

是不能容忍的欺骗。胡司的宗教改革主张激起了天主教会的仇恨。1411 

年胡司被开除教籍,1412年10月,胡司被迫离开布拉格前往捷克南部 

的农村。但他继续传播自己的宗教主张,并写了大量的论文来反驳敌人的攻 

击,大胆地揭露教会和教皇的欺诈行为。 

     1414年,教会在康斯坦茨召开宗教大会,要求胡司前去参加。德 

皇西吉斯孟德 (1410—1437年)出面保证胡斯的人身安全,并发给 

他人身保护文书。胡司不顾危险前往参加。1414年11月3日,胡司在 

当地群众的欢呼声中到达了康斯坦茨。但是宗教会议根本不许他发言,就把 

他逮捕下狱。胡司在法庭上坚持自己的主张,对教会强加的种种罪名予以驳 

斥,但法庭根本不听他的申辩。1415年7月6日,法庭宣布胡司是异端, 

决定将他处以火刑。临刑前,胡司作了他最后的一次讲演,重申自己是无罪 

的。教会为了灭迹,把胡司的骨灰抛入莱茵河。 

     胡司死后,捷克人多次在布拉格举行集会,抗议教皇的暴行和皇帝的 

失信。甚至捷克的贵族会议也向康斯坦茨宗教大会提出了抗议。人们自发地 

掀起了反抗教会的斗争,拒绝交纳什一税,驱逐德国的教士。终于在141 

 9年7月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的矛头指向德国人控制的教会,所以具 

有争取民族解放和反对外来压迫的性质。 

     起义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其中以南方的 

塔波尔城为中心的一派被称为塔波尔派,他们比较激进,参加者和领导者是 

下层劳动者。这支起义军成为胡司战争的主力。1419年7月22日,大 

约有4万多捷克各地的农民来到了塔波尔城,他们把带来的多余财物放在街 

道上的大木桶中,大家可以随意取用。但是塔波尔派起义者没有一个明确的 

统一纲领。他们只是反对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要求废除等级制度,废除国王, 

取消繁重的封建义务。他们要求没收土地分给农民,建立一个美好的共和国。 

在他们内部,分为两个公社,一个是内部生产公社,负责战时的生产供应, 

另一个是作战公社,负责保卫他们建立的社会。塔波尔派的主要首领是瓦茨 

拉夫·科兰达。 

     另一个派别是以布拉格为中心的圣杯派,他们是胡司起义的温和派, 

其成员大多是中产阶级和中小贵族。这一派在教士约翰·哲里夫的领导下, 

于1419年7月30日在布拉格市发动起义,夺取了城市的管理权。他们 


… Page 71…

有具体的管理纲领,于1420年拟定了布拉格四条款。他们要求没收教会 

财产,捷克宗教独立,禁止外国人担任捷克官吏。他们在宗教问题上要求每 

个人都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所以被称为圣杯派。他们的要求还包括传教自 

由,可以用任何语言传教,废除僧侣对世俗财富的占有,僧侣犯罪也应象平 

民一样论处等。 

     胡司起义爆发以后,捷克国王受惊吓而死。德国皇帝西吉斯孟德兼任 

捷克国王。由德国皇帝兼任捷克国王的作法遭到人们更强烈的反对。西吉斯 

孟德从1420年4月到1431年8月共组织了5次十字军来镇压起义。 

两派起义军团结在杰出的指挥官约翰·杰式卡(1378—1424年)周 

围,英勇抗战,其中主要的抵抗力量是塔波尔起义军。 

     杰式卡出身于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曾在军队中服役,有丰富的作战 

经验,起义爆发后他立即参加了起义军,并被推举为起义军的首领。杰式卡 

采用了“战车堡垒”战术。他把战车用铁链子联结起来,围在步兵的外面, 

抵御敌人骑兵的冲击。同时躲在里面的步兵可以通过空隙用挠钩把敌人拉下 

马来。这种方法在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致使敌人一 

听到塔波尔战车的隆隆声和塔波尔战士的军歌声就胆战心惊,闻声而逃。1 

 421年7月,杰式卡在一次战斗中负了重伤,仅有的一只好眼睛被箭射中, 

从此双目失明。但他仍然继续指挥战斗。1424年10月11日因病去世。 

他死后起义军在大普罗可比和小普罗可比的指挥下继续战斗。起义军在得到 

初步胜利之后,曾发起反击,一直打到德国境内。 

     但是在一片胜利声中,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裂。这是因为圣杯派已经 

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他们中的富有者已获得了一些城市的管理权,取代了德 

国贵族在捷克的地位。他们害怕起义军继续发展壮大,希望结束战争。14 

 33年,德国封建主和圣杯派在布拉格签署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宗教会议 

承认一般教徒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同时圣杯派已经得到的财产不必归还。 

于是圣杯派背叛了起义,和德国人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塔波尔派军队。 

     1434年5月30日,塔波尔派军队和圣杯派军队发生激战,塔波 

尔派中被对方收买的一些人在战斗中突然叛变,投向圣杯派,塔波尔派大败, 

大普罗可比阵亡,1万多名塔波尔派战俘被杀害,许多家属也在战后被杀。 

但塔波尔派余部一直坚持到1452年。 

     胡司战争作为一场农民反抗封建主的斗争是失败了,但作为一次民族 

独立运动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对捷克的历史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掷出窗外事件 



     公元962年。 

     罗马。 

     德意志的国王由教皇加冕称帝,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了。那时帝国的势 

力如日东升,其疆域包括了德意志、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瑞士等一 

系列领土。时光斗转星移,到了13世纪末,帝国的势力已日薄西山。国内 

诸侯混战,乱世为王,整个帝国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皇帝成了一个 


… Page 72…

被架空了权力的傀儡,早已失掉了控制整个帝国的权力。此时国内的形势正 

如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写的那样: 

     法国人和俄国人占有了陆地,海洋是属于英国人的,只有在梦想的空 

中王国里,德国人的权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想一想从前帝国的气势,国王的尊严,看一看今天的尴尬处境;竟然 

只有在梦中才能行使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多么可悲呀!大权的日益衰落早 

已引起了皇帝的恐慌,他想拚命抓住皇权不放,就好象溺水者抓住一根救命 

的稻草。皇帝要权力,诸侯当然也要权力,重重矛盾相互摩擦,终于撞出了 

火花。 

     “摩擦生火”的外力是发生在捷克的“掷出窗外事件”。德意志帝国在公 

元1526年吞并了捷克。当时的大帝国已是名存实亡。奥地利成为诸侯中 

最有势力的国中国。奥地利的皇帝来自哈布斯堡家族,所以,捷克并入德意 

志的版图,实际上成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1617年,哈布斯堡 

家族的斐迪南受德意志皇帝之封为捷克国王。捷克在归入哈布斯堡家族领地 

之时,奥地利皇帝曾有过承诺:不论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哪一个成员作国王, 

都必须承认并遵守捷克王国的法律,保留原有的议会、宗教以及政治上的自 

主权等等。然而,自从斐迪南,这个捷克人眼里的魔王一上台,一切都变了, 

他根本不承认哈布斯堡家族曾经有过的承诺,完全把捷克当作奥地利的附庸 

国。什么捷克的法律,什么自己的议会,什么自主权通通被取消了,从城市 

到乡村凡是能插手的地方,他都派了自己的官员。捷克人彻底沦为奴隶。捷 

克人的心中蕴蓄着怒火。这时另一件事的发生,对于捷克人来说,无异于火 

上浇油。 

     自从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新教”风行。但是那些反 

对新教的顽固分子,挖空心思反对新教。一大批臭味相投的保守贵族们组织 

了所谓的“耶稣会”,用以维护旧的宗教秩序,妄想同新教抗衡,阻止新教 

的传播。那个捷克人眼里的“魔王”斐迪南,就是一个狂热的耶稣会分子。 

他丧心病狂地反对新教,一上台便借用手中的权力残酷迫害捷克新教徒。这 

一切对于久已心怀怨愤的捷克人民来说真是雪上加霜,1618年的一天, 

愤怒的捷克人民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反抗行动。 

     那一天是5月23日,一群武装群众和新教徒手拿铁棒长矛冲进了王 

宫,国王吓得仓惶逃窜,愤怒的群众在搜寻中逮住了两个斐迪南国王最忠实 

的走狗。两条平日里耀武扬威的走狗,已没有了昔时作威作福的神气。只有 

瑟瑟发抖,摇尾乞怜的份了。看见两条走狗的“熊”样,人们更加愤恨,突 

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把他们仍到窗外去!”“对,扔出去摔死他!”立时有 

无数愤怒的声音在响应。在一阵怒吼声中,两条走狗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