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贩奴运动的起因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需要,同样,贩奴制度的废除 

也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必须。由于奴隶经常反抗、怠工、罢工、逃亡,甚 

至起义等,奴隶主感觉到光靠压榨奴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另外,随着资本 

主义的发展,资本家需要的是自由劳动力,这种自由劳动力随着大工厂的出 

现,其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客观上为奴隶自身的解放提供了条件。 

     于是,十九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带头开 

始掀起了废除奴隶制的运动,从此,废奴运动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形成一 

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广大被压迫的奴隶迎来了他们的新生。尽管如此, 

世界范围的贩奴运动并没有嘎然而止,断断续续的贩奴活动又持续了近百 

年,直到十九世界末才基本结束。 

     实际上,贩奴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奴隶取得了完全的自由,所谓 

自由劳动力,是资本家剥削奴隶(工人)的另外一种更为隐蔽、更为堂皇的 

一种说法。但是,无论如何,取消了奴隶贸易毕竟是跨过了黑人历史上最为 

丑恶的一步。 


… Page 150…

                               自由海地的诞生 



     19世纪初,拿破仑在欧洲挥舞马鞭,横扫一切封建势力,他的威望 

日高一日,所到之处,万众欢腾。 

     正在这个时候,1801年下半年,他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法国殖民地海地发生了暴动,来势凶猛,大有赶走法国殖民者的声势。 

     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海地位于中美洲大西洋西部的圣多明各岛(又叫海地岛)的西半部, 

原来被强大的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后来法国打败西班牙,占领了海地。海地 

人大多是非洲黑奴的后代,世代忍受着殖民者的残酷压迫与剥削。早在17 

 90年,海地的黑白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发动了武装起义,试图用暴力手段 

争取与白人完全平等的公民权,但是由于起义准备不足,也没有提出反映广 

大黑奴要求的革命口号,所以没有得到广大奴隶的支持,在法国殖民者的血 

腥镇压下,起义失败了。 

     但这并未阻止海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决心,一年以后,1791年 

 8月,混血种人和黑人再次发动武装暴动。他们高喊“宁愿死也比当奴隶好” 

的口号,猛烈地向殖民统治者和白人奴隶主发动进攻。起义军放火焚烧了咖 

啡园和甘蔗种植园,烧毁了殖民者的豪华别墅和其他建筑物,杀掉了残酷压 

榨奴隶的法国殖民官吏和白人奴隶主,起义军受到广大黑人奴隶的拥护,队 

伍迅速壮大,声势越来越高。起义刚开始两个月,烽火便燃遍了全国各地, 

有200多个咖啡园、甘蔗园被毁坏,有2000多名法国殖民者被打死, 

法国人胆战心惊。 

     在这次起义中,涌现出不少起义英雄,如杜桑·卢维杜尔、克里斯托 

夫、德萨利纳等。 

     其中杜桑更是一位杰出的海地黑人领袖。他原是奴隶出身的种植场马 

车夫,与一般奴隶一样,他从小就受到法国殖民者和奴隶主的欺凌。杜桑对 

于这一切早已暗下决心,誓把法国殖民者和奴隶主杀掉,争取黑人的自由。 

所以后来他刻苦学习了法文,还经常阅读卢梭、孟德斯鸠等思想家的著作, 

接受了新的思想。 

     参加起义以后,杜桑以严明的纪律统率部队,所到之处,敌人望风而 

逃。他率领的部队发展壮大,很快成为起义军的主力,他本人也成了海地奴 

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1793年,法国因国内混乱,只派出了6000人的军队去镇压起 

义,被起义军彻底摧毁。西班牙、英国看到有机可乘,又先后派兵入侵海地, 

去镇压方兴未艾的起义烽火。但杜桑领导起义军英勇奋战,终于相继赶走了 

英国、西班牙侵略军,把他们赶入大海,英、西军队狼狈逃窜。同时,杜桑 

又平定了黑白混血种人上层集团的叛乱活动,最终统一了整个海地岛,并建 

立了革命政权。 

     1801年6月,海地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宪法明确规定 

废除奴隶制度,所有海地人不分人种、肤色一律平等,都享受自由的公民权。 


… Page 151…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贸易自由。海地宣布独立。在这次会议上,杜桑被 

选为终身总统。拿破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消息的。他立刻召见他的妹夫 

黎克勒,命令他远征海地。 

     1801年12月,黎克勒率领54艘战舰、3万名士兵,开始了企 

图恢复法国殖民统治的远征。 

     杜桑领导起义军坚决保卫自由海地。他对战士们说:“我们已经取得了 

自由,我们黑奴世代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法国人又回来 

了,他们企图从我们手中夺去我们的自由,我们宁可战死也不决不能答应他 

们!让我们共同奋斗吧!我们要让法军饿死、渴死、累死,让海地变成这些 

强盗的活的地狱!努力吧,自由属于我们!”当3万法军来到海地的时候, 

起义军就在他们要登陆的地方点起火来,烧毁那里的一切,法军所到之处, 

一片灰烬,只有满地尘土、满眼浓烟似乎在怒视着这些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 

     法军找不到吃的,饥饿难忍。他们甚至找不到喝的,因为水中已被起 

义军下入了毒药。 

     法军的战斗力大大削减,黎克勒大伤脑筋。此外,起义军利用有利地 

形,四处出击,法军不时有人阵亡,法军狼狈不堪,到处挨打。 

     一个作战部队无吃无喝,人困马乏,又不熟悉地形,如何能作战!不 

要说提高战斗力,就连最起码的作战能力都不具备。这样下去,如何向拿破 

仑交代?黎克勒在思考着在想方设法完成任务。 

     不久,一个大胆而有效的计划出来了。黎克勒满心欢喜,他立即召集 

部下,把这个意见告诉他们,法军将士听了以后,也都非常高兴,他们的任 

务终于可以完成了。 

     黎克勒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给杜桑,信中说:“法国和海地虽然相距 

遥远,但我们世世代代都很友好,以后还要继续友好下去。目前,我们之间 

存在一些分歧,这是误会,我们应该把误会消除,所以,我建议,我们坐到 

一起进行谈判,有什么话、什么问题,我们都可以商量。我相信,我们会消 

除误会的。请来我们这里吧,我的朋友,我们真诚地邀请您,您来到之后, 

就会发现,没有谁是比我更诚实的朋友了。至于您的安全,我们将绝对保证, 

将不会有任何人对您施以非礼。”这封信确实够“诚实”的了。杜桑相信了 

黎克勒,一个人单枪匹马来到法军驻地。 

     这时候,黎克勒听说杜桑来了,为自己设计的骗局成功而非常高兴。 

     “报告将军,杜桑来到了。”一个兵士报告黎克勒。“逮捕他!”黎克勒简 

捷有力地下达了命令。 

     杜桑被带上镣铐。当他知道自己上当受骗,怒气冲天,破口大破黎克 

勒:“你们背信弃义、卑鄙无耻!你们是强盗,一伙强盗!你们杀死我,只 

不过是在海地砍倒了一棵自由之树,你们砍倒了这棵,将有成千上万棵生长 

起来,你们是砍不完的,等着瞧吧,你们这伙强盗,你们都将一个个滚出海 

地去!”黎克勒和他的部下听了杜桑的叱骂,竟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哈哈 

哈……”1802年5月,黎克勒逮捕了杜桑,随即把他押送到法国,交给 

了拿破仑。拿破仑下令将他送进监狱。1803年4月,这位杰出的黑人领 

袖死在法国监狱中。 

     杜桑之死,使海地人民更加清醒地认清了殖民主义者丑恶、凶残、卑 

鄙无耻的本质,也更激起了海地人民对殖民统治者的仇恨。他们决心继续完 

成杜桑未完的事业,为争取海地人民的独立、自由、幸福而勇敢地战斗! 


… Page 152…

     不久,海地的革命烈火又熊熊燃烧起来,革命者在克里斯托夫和德萨 

利纳领导下,继续抗击法国殖民者。 

     在海地人民的英勇反抗下,法军行动艰难,再加上海地蔓延黄热病, 

侵略军损失惨重,伤亡达3万余人。1802年11月,黎克勒也死于黄热 

病,法国侵略军陷于绝境。1803年10月,法军终于投降。法国远征舰 

队载着仅余的8000老弱残兵返回法国。回国途中,所有人员又被英国海 

军俘虏,于是,黎克勒率领的庞大的远征军最终全军覆没。 

     1801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布独立,并恢复了印第安人的传统 

名称——“海地”,其意为“多山的地方”。 

     海地革命是拉美国家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黑人革命;揭开了整个拉丁美 

洲黑人革命的序幕,为拉美人民推翻殖民统治、建立自由国家树立了榜样。 



                                  电灯的发明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 

灯因燃烧煤油或煤气,因此,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 

燃料,擦洗灯罩,因而很不方便。 

     更严重的是,这种灯很容易引起火灾,酿成大祸。多少年来,很多科 

学家想尽办法,想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方便的电灯。 

     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 

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 

无法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 

用电灯。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 

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 

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 

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一 

生只在学校里念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其发明创造了电 

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1000多种成果,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爱迪生12岁时,便沉迷于科学实验之中,经过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学 

和实验,16岁那年,便发明了每小时拍发一个信号的自动电报机。后来, 

又接连发明了自动数票机,第一架实用打字机、二重与四重电报机,自动电 

话机和留声机等。有了这些发明成果的爱迪生并不满足,1878年9月, 

爱迪生决定向电力照明这个堡垒发起进攻。他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电力照明的 

书籍,决心制造出价钱便宜,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 

     他从白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