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4-02-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中《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吴晗:《朱元璋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295、289页。
  〔4〕转引自王学泰:《说“士节”》,《随笔》2003年第4期。本文引用时,对原文标点有所改动。

  勤劳:中国人的宿命

  ? 谢宝贵也许中国人向来缺乏其他民族所具有的某些优秀的品格,却惟独绝不缺少勤劳。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一个勤劳奋斗、生生不息的民族。无论是在鲁迅所说的“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还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勤劳和贫困一直像黄藤缠绕大树一样缠绕着中国人,从来都是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中国农民,其生存状况完全如胡风所描绘的:“蚊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活了大地,种出食粮,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的威力下面。”倘若勤劳能换来富有,那么它就可以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然而中国历史上的农民们却没有这样的幸运,勤劳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状况。唐代诗人李绅有一首《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它所反映的不只是晚唐农民的命运,其实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命运。中国农民的勤劳是中华民族性格最典型的体现者。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弯曲的背脊和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庞,是他们一生勤劳的标志。总之,中国的农民最大的悲哀就在于勤劳来、勤劳去,都始终未能摆脱贫困的厄运。
  勤劳,它已经作为一种性格因子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更像一张张的标签,紧紧地贴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脸上。它所昭示的是生产力水平的落后与人民生活的困苦。从这一意义上讲,勤劳已经变成了广大中国民众的一种生存方式。
  勤劳不是我们的骄傲与光荣,而是我们的悲哀和宿命。中国人何时能从这一宿命中解脱出来,何时就能将自身所争取的权利与自由昭示给全人类。

  《甲 申》

  
  ? 黄永玉 画

  排 解 图

  ? 韩 羽 文画上世纪八十年代,剧作家黄宗江寓居北京后海东煤厂,与恭王府比邻。据传恭王府为《红楼梦》中之荣国府。东煤厂一带当是焦大辈下人住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黄兄嘱我姑妄画之。于是欣然从命,并附一小诗:琪官曲罢愤难平,焦大赌气耍酒疯。
  合应黄兄来排解,只缘同住“红楼”中。
  黄兄见此图说:“写我和焦大、琪官围坐小酌。这构想深得我心,只是遗憾少了尤三姐。她是不屑与贾府诸公同席的,如若在下和焦大、琪官一齐请她参加,依据她尊卑抑贵的性格,倒是很可能赏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