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科技史-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在积极吸取古代和当代的哲学和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康德悄悄地准 

备着重新掀起自然观上的革命。 

     另一方面,当康德正致力于准备这场革命时,在德国,莱布尼茨和沃尔 

弗(1679—1754年)的哲学已成为德意志的官方哲学;在欧洲,以沃尔弗为 

代表的神学目的论也正是甚嚣尘上之时。 



     (2)潮汐假说 

     1754年6月,刚刚结束家庭教师生活不久的康德,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 

学论文《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地球是否由于绕轴旋转时发生过某种变化》。 

这篇论文是按普鲁士科学院悬赏征文的题目写的。当时的征文是 《地球是否 

从生成的时刻起就由于绕轴旋转面日夜交替中发生过某种变化》。对于是否 

参加论文竞赛,康德开始犹豫不决,而当他的论文发表时,征文奖金已被评 

给一位神父。这位神父的论文认为,地球自神创之日起,没有发生过任何变 

化。这种观点显然是与以宇宙不变为基础的神创论的自然观一致。但是康德 

的论文作了断然相反的回答。康德认为,由于月球与地球的相互吸引而产生 

的潮汐摩擦,对地球自转必然产生直接影响,即对地球的自转起阻碍作用。 

尽管这种阻碍作用与地球自转的巨大速度相比,小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 

这种力毕竟在永恒不息地起作用,这就必将使地球自转速度逐渐迟缓。由此 

地球和整个太阳系都将走向毁灭。这就是康德提出的著名的潮汐假说。 

     1754年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另一篇科学论文:《关于从物理学观点考 

察地球是否已经衰老的问题》。在这篇论文中康德再次论述了他的潮汐假说, 

他指出一切事物在产生与发展之后必将逐渐走向衰老和死亡。地球当然也不 

例外。 



     (3)星云假说 


… Page 43…

       在重返哥尼斯堡之前的家庭教师生活中,康德已根据他在十余年中对天 

  文学中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完成了一部天文学方面的哲学问题的著 

  作。这一著作最初的名称是 《宇宙论或根据牛顿理论试论宇宙的结构、星体 

  结构和它们按物质运动一般规律运动的原因》。1754年底,即康德在提出他 

  的潮汐假说之后,便着手整理和修改他的这一著作,1755年初,康德完成了 

  这一著作的最初定稿工作,并将这一著作的书名最后定名为 《关于诸天体的 

  一般发展史和一般理论或根据牛顿原理试论整个宇宙的结构及其机械起源》 

  ①。慑于当时神学自然观的声威,同时也出于康德本人已经萌芽的二元论立 

  场,他决定匿名发表这一著作,并决定以最恭敬的颂辞献给普鲁士国王腓特 

  烈二世。1755年3月,康德这一著作在哥尼斯堡出版。正是在这一著作中, 

  康德提出了他的另一个著名的假说——星云假说。 

        《宇宙发展史概论》由前言和三个部分组成。在前言中,康德概述了他 

  的星云假说的基本内容。他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原始星云在万有引力的作 

  用下逐步演化而来的。在这团原始星云中,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微粒由于相 

  互吸引而不断凝聚,由于相互排斥而发生旋动。于是处于混沌状态的原始星 

  云逐步演化为目前的天体系统。为了批判宇宙不变论所宣扬的神创论的自然 

  观,康德在序言中特别强调天体起源和天体演化的自然原因。他说,宇宙“只 

  是受到一般运动规律所支配的物质所起的作用的结果”,“大自然是自身发 

  展起来的,没有神来统治的必要。”他还大胆宣称:“给我物质,我就用来 

  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就是说,给我物质,我将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 

  形成的。” 

        《宇宙发展史概论》的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基础。在这一部分中,康德主 

  要阐述了宇宙结构及其系统。康德根据当时的天文学成就指出,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木星都在自己的轨道上绕日运转。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一颗恒星。 

  而银河系中其它的数目巨大的恒星,同样也是“很多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 

  的中心”,同样也是它们所在系统中的太阳。在这一部分,康德除了概述宇 

  宙的结构系统之外,还论述了宇宙结构的力学原因,即无论是在什么天体之 

  间,都受万有引力定律的支配。而正是由于这一力学原因,使宏大浩瀚的宇 

  宙构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他引用同时代英国诗人蒲柏(1688—1744年)的 

  哲理诗句说:“看那神奇的大链条,把世界各个环节扣牢,使伟大整体连在 

  一道。”康德充分肯定宇宙系统结构的力学原因,正是为了批判牛顿关于天 

  体运动的“经极原因”的神学解释。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在这一部分,康德主要论述了天体的起源及其 

  演化问题,即系统地论述了他的星云假说。康德假定,宇宙的初始状态是一 

  片由多种物质微粒所组成的混沌不分的原始星云。由于物质微粒之间存在着 

  两种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引力使一些物质微粒相互吸引并逐渐形成团块; 

  而斥力则使一些微粒及其团块发生旋转。同时,由于太阳的位置最初基本上 

  处在太阳系这一宇宙空间的中心,因此成为最强大的引力中心,使一些密度 

  较小的星云物质迅速向这一中心凝聚,以致最后形成一个炽热并发光的天 

  体。反之,由于斥力的作用,使其它星云物质产生另外的引力中心,一些密 

  度较大的星云物质则凝聚在另外的引力中心,便依次形成行星、卫星和其它 



① 中译本题为《宇宙发展史概论,或根据牛顿定理试论整个宇宙的结构及其力学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 Page 44…

天体。 

    康德的星云假说,有以下明显的特征:第一,他肯定宇宙的本源是一种 

原始的星云物质;第二,他认为斥力与引力是天体起源和演化中的两种相互 

联系的基本的作用力;第三,他指出天体起源与演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这些基本的理论特征使他的星云假说成为18世纪后期与19世纪初期的科学 

思想的一面旗帜。 

     第二部分除了论述天体的起源和演化之外,还论述了行星系的起源及其 

运动的原因;论述了行星的不同密度及其质量的关系;论述了行星轨道的偏 

心率与慧星的起源;论述了行星的绕轴运动及卫星的起源;论述了其他天体 

的起源及其演化的力学原因。总之康德试图以他的星云假说为基础,全面地 

探讨天体的起源及其演化问题。 

     第三部分,康德以他的星云假说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地球并不是宇宙中 

唯一有生命的天体,其它行星上也可能有人类居住。当然对于地球外生命问 

题,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仍然是个假说,但康德敢于提出这种与神学 

自然观针锋相对的假说,这在当时是颇有科学勇气的。 



     (4)两个假说的影响 

    尽管康德的两个假说有种种缺点,但是,对于 18世纪僵化的自然观而 

言,他的两个假说确实是向这种僵化自然观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是第一次 

真正的革命。 

    在科学上,康德的天体演化学说在近半个世纪之后,与法国天文学家拉 

普拉斯的天体演化学说一道成为19世纪科学发展的先导。继康德——拉普拉 

斯的天体演化学说诞生之后,地质演化学说、生物进化论相继诞生。就科学 

思想的源流而言,这些新的演化理论都是以康德的天体演化学说为继续进步 

的起点的。 

    在哲学上,康德以他的天体演化学说为科学基础,奠定了他本人的哲学 

体系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虽然在康德之后,经过费希特、 

谢林,最后到黑格尔那里,这种辩证自然观最终彻底地转向了唯心主义,但 

同以牛顿为代表的神学自然观和形而上学自然观相比,它毕竟是一大革命, 

一大进步。 

     因此,无论从科学上,还是从哲学上,康德的两个假说所引起的科学思 

想的革命,确实不愧为自近代科学诞生以后的又一次革命。 

    康德本人深刻地理解他的理论的革命锋芒,因此他的《宇宙发展史概论》 

最初是匿名发表的。他的著作匿名发表后,神学阵营和科学阵营都没有意识 

到它的价值,书的初版印数不多,销路不广,出版商因此宣告破产。到了1796 

年,拉普拉斯在他的《宇宙体系解说》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与康德的星云假 

说类似的星云假说,这才使人们重新记起康德的星云假说。1799年,康德的 

 《宇宙发展史概论》才得以再版,而他的星云假说才得以和拉普拉斯的星云 

假说一起,以“康德——拉普拉斯的天体演化学说”而载入近代科学史册。 



                            3。新的天文成果 



     (1)天王星的发现 

     由于康德的天体演化学说的诞生,标志着天文学的相对冷落有所回升, 


… Page 45…

到了18世纪80年代初,这种局面发生新的转折。而发生这一转折的转折点, 

就是1781年对太阳系的一颗新行星——天王星的发现。发现天王星的是一个 

流浪音乐家,后来以天文学家著名的赫舍尔 (1738—1822年)。 

    赫舍尔出生在法国汉诺威的一个乐师之家。他从小学会了多种乐器的演 

奏,其时,法王路易十五发动了对德战争,赫舍尔即和父亲一起从军。1757 

年,赫舍尔离开军队,只身流落到英国,开始了他的流浪音乐家的生涯。后 

来一家教堂聘请他做了乐师。他在白天为教堂演奏音乐,在晚上独自望着星 

空出神,他从音乐的和谐想到宇宙的和谐,似乎突然发现音乐结构与宇宙结 

构之间有某种奇妙的统一,于是他开始研究天文学。 

    要进行天文观察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有一台天文望远镜。但是他没钱购 

买,只得自己动手试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工作,终于制出了一台直径为 

6。2英寸的反射型天文望远镜。 

     1781年春的一个夜晚,当赫舍尔把望远镜对准双子星座时,发现在视场 

中多了一颗六等小星。这颗小星初看起来并不显眼,可是在经过仔细观察之 

后,赫舍尔发现,它与其它的星星并不相同,这一偶然的发现引起赫舍尔的 

极大兴趣。 

    从最初发现这颗六等小星开始,赫舍尔又连续对它进行了十多个夜晚的 

追踪观察。赫舍尔发现,这颗小星的位置在不断地移动,当时,他认为可能 

是一颗彗星,于是在3月13日向皇家学会递交了观察报告,说明发现了一颗 

新彗星。以后他又对这颗六等小星进行多次观察和反复分析,最后认定,他 

所发现的,实际上是太阳系的一颗新行星。接着赫舍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