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喜耕田-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先移植过来的是山楂树,因为这种树是在后山比较常见的。虽然这北山的山楂树品种很一般,通常都是果树高大而且壮硕,但树上的果子却是少得可怜。裴子慧想这也是有原因的,一是没有人对这树进行打理,一年一年就那和自生自灭的成长,二来是村里的孩子多,这果子还没等长成就开始爬到树上去摘,那自然是看不到什么像样的果子。
山楂树移植的最好季节是在春季,所以裴子慧毫不犹豫地挑了二十棵看起来比较顺溜粗壮的小山楂树移进了西山。因为她听说山楂树若是单株或单行栽植,结果的年限会延长。所以她将二十棵山楂树一字排开,移进了果园区。并且把旁枝剪掉,两三年内都不让它结果。因为这种树属于浅根性树种,主根不发达,但生长能力强。树苗定植后,当年发根较晚,所以根部生长较弱。到第二年缓苗后,长势会转旺,且一年比一年好。但是依旧要修剪旁枝,这样可以塑造树体结构和牢固树的骨架,让枝组合理分布。直到第四五年的时候才让它开花结果,产量会逐年增加,到了第十年,便进入盛果期。如果修剪得当,一般山楂树可以结几十年的果子依旧不衰。
第二种移植的果树是山梨,这梨虽然在北山年复一年的生长,开花,结果。但通常是人们理都不会理它一下的,因为它实在是太难以入口了。那种酸中带涩的感觉,人人都受不了。所以如果不知道它的味道的人咬上一口后,一定会把它丢得远远的,然后再也不想碰它。
但是裴子慧却不怕,因为她可以想办法改良嫁接。凌正坤留下的两本书籍里面,其中就有对这个技术的简要介绍,虽然不全面,但总可以反复试验的。所以她也毫不犹豫地移植回了西山二十棵。虽然梨树的移植最好在十一月份,但是由于这梨树并不珍贵,北山里面随处可以找到,所以就当是做了试验了,若是不成功,到十一月份的时候再移就是。不过其它方法,她还是严格按照标准来的,起树时注意了东西向,栽时还按原来的方向栽,然后浇透水,封上土堆,再剪掉原来的树茂的三分之二,然后就不用管它,任其生长就是。
再接下来就是几棵枣树。枣树虽然春秋均可栽植,但却是须根稀少,因此,枣树移栽不易成活。所以就有了:“精心栽枣枣不活,随意插柳柳生芽”的农谚。不过裴子慧也不管它活与不活,先移过来就是。
移完了枣树,就到了干果类的树种,核桃、榛子、板栗,各移了几棵,活与不活看看再说,只当这是一种很好的积累。
其实对于在这个气候条件下,是有好多水果可以种植的。比如小苹果、葡萄、海棠果、李子、杏子,草莓等等。只要这个世界有的,且适合现在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都可以买来树苗栽植。即便是到了冬天整个树看起来都干枯了,但是到了明年春天还依旧会发芽长叶结果,这就是植物的特性。
所以裴子慧下一步子的计划,就是要寻个地方大量的采购果树苗回来。这可以说是一个长远的计划,但是不管什么树什么果,总要先种到自家的果园区,然后让它慢慢成长才是。
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几乎所有的农人都是闲着的。因为入土的种子只是发了芽。农人们要静待它们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然后一天天的长大,待过了幼苗期,地面随之而来的野草也跟着疯狂长起的时候,人们才会拿着锄头走进田间地头,将那一棵棵欺压幼苗的小草锄掉,然后再进行深耕培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生活,在这一年就算是开始了。因为你的地质越松软,越干净,秧苗才会长得越粗壮,才能产出更多的粮食,所以对于一个农人而言,勤劳是很重要的。
但是就在一年到头不闲着的农人也闲着在家的时候,裴二一家却没有一个人在闲着。
裴二带着裴子墨和几个柱子驻扎在西山勤勤恳恳的劳作。伐树、挖树根、松软土地、建造醋棚,果园的开垦也已经初具规模,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一天天的改变着西山的面貌。
而家里的段氏和瞎婆婆也没有闲着。
瞎婆婆积攒的三十个鹅蛋已经捂着棉被上了炕,孵鹅仔这个活是瞎婆婆既喜欢又擅长的。而段氏则挎着小篮子,篮子里面装着鸡蛋,在村里到处问谁家有公鸡。目地自然是想把自己家的鸡蛋换一些有公鸡人家的鸡蛋,这样换来的鸡蛋也可以让瞎婆婆放在炕上一起孵出小鸡来。
挎着篮子换了好几天。段氏换了三十个鸡蛋,买了二十个鸭蛋,就同瞎婆婆的鹅蛋一起捂进了棉被。瞎婆婆则每天喜滋滋地围着那些蛋,一会儿摸一摸是不是热了,热了就敞开棉被凉一凉,凉完了赶紧再捂上。据说这蛋孵到七天以后,对着阳光就可以看出来哪个里面有鸡仔,哪一个没有。
当然这个任务要交给段氏,因为瞎婆婆自然是无法做到的。待剩余的蛋孵到第十四天之后,还可以对着阳光再看一次,能更明确的分辨出蛋壳里面有没有鸡仔或鹅仔。
对于裴二家而言,家禽自然是越多越好。因为他们不怕没有地方放。随便在西山用柳条圈出一块地方,就可以放置这些鸡鸭鹅,随便在西山扯几捆草,就可以将鸭子和大鹅喂饱,那些小鸡放在西山上也可以吃石子捉虫子。到了秋天鸡鸭鹅都长大了,母的自然是留下来留着明年产蛋,公的可以杀掉做为冬天的菜食。到了这个时候,大黄和小白就更能发挥它们的作用了,因为它们要看着这些家禽,防止山上跑来什么动物咬伤或猎食,不过自从西山被裴二等人用柳条圈上之后,他们天天在西山上耕种,还没有遇到什么“不速之客”。
当然养这些东西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这些鸡鸭鹅的粪便直接就留在西山成了肥料。不过说到肥料,西山上是非常紧缺农家肥的。

第122节:有客上门
 
说到农家肥,这倒是最令裴二头痛的大事。因为自家积存的那一点农家肥,对于西山这六百六十亩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实在是微不足道。
而且以村民们传统的对农家肥的发酵方法,就更是大大降低了农家肥的使用效果。所以裴子慧就帮裴二研究出了一种新式的农家肥发酵法。
在村里来说,这农家肥确实是来源比较广,基本都是在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制。几乎是没有成本的。而且农家肥里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含有一些能刺激根系生长的物质以及各种有益土壤的微生物。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变得松软,改善土壤水分和空气条件,增加土壤保肥保水性能,提高地温,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所以想种好地,这农家肥是不可获缺的。
但是这农家肥只适合做底肥使用,不宜做追肥。而且一些有机肥有臭味,病原菌、寄生卵等,有些还含有有害物质,须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施用,所以畜禽粪便当年堆制第二年施用较为适宜,也就是要充分的发酵、腐热。所以西山上今年开垦种下的那些地块,只能依靠之前洒在地里的草木灰发挥效果了。但是明年要用的农家肥,不得不提前准备着。
由此裴子慧才发明了这种高温堆肥方法,并且将堆肥的地点由村头的空地直接移到了西山。这样的话,肥料发酵之前,就可以直接在山上使用,避免了来回运输的麻烦。
简单的说这发酵方法,也就是将切碎的桔杆、玉米杆、高粱杆、与马、牛、猪、鸡等各种粪便混合,然后先在地面铺二十厘米厚已切碎的秸秆,再铺玉米或高粱秆摆成井字形通气沟,各交叉点竖小捆玉米秆后,再分放入配好的堆肥材料,堆后封泥,拔掉竖立的通气秆,成通气孔。这简单的发酵粪池也就算做成了。
裴二对这种发酵农家肥的方法赞不绝口,当即在西山选好位置。隔一段距离就建一个发酵的粪堆,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明年春天的耕种效率。
而且裴子慧还建议,到了冬天,家里就可以挂牌收购农家肥。在这里的冬天,农人们都有个习惯,那就是家里的半大男孩子,早起了就拉着小爬犁,(爬犁是一种可以拉着在雪上行走的载东西的小车)爬犁上放着一个竹筐,然后手里拿着小铲子,围着村屯走来走去,拾那些已经冻住的各种动物的粪便,为的就是积农家肥,以供明年种地之用。
但是有的人家已经积了很多,家里的地少根本就用不了,所以裴子慧就想出了收购农家肥的想法。三个铜钱一小马车,对于完全是拾来的东西来说,也不便宜了。自会有好多人来卖,到时候家里收了就直接卸到西山上,存够一堆直接封存发酵,到了来年春天直接高温处理,就地施用。
对于裴子慧一个个如锦囊妙计般的想法,裴二实在是有些应接不暇。他猜不透自己女儿的脑袋里到底还装了多少千奇百怪的东西,真是时不时地就给他带来惊喜。
这日一早,裴二刚刚带着几个孩子上了西山。裴子慧收拾了碗筷正抱着裴子洋在下面玩,段氏和瞎婆婆则在摆弄她们那些热滚滚的蛋。瞎婆婆高兴地直拍手掌:“哎哟!都是有鸡仔的蛋,再过个七八天估计就破壳了,到时候我可要好好守着。”
“守着。”段氏也笑:“这些个小东西可是干娘的宝贝了。”
瞎婆婆也笑,想到去年秋天差点被铁锤娘骗去的鹅仔就谨慎地说道:“子慧,你去年那个办法好,今年这些鸡仔,鹅仔的刚一破壳,咱就给它们都做上记号才行。”
“好!听您的,都做个记号!”裴子慧逗着裴子洋咯咯直笑,又说道:“不过做了记号也是用处不大,因为我爹已经在山上圈出了一块空地,就是准备放这些鸡鸭鹅的。”
“那也得做记号。”瞎婆婆脖子一缩,生怕这些小东西会弄丢,哼道:“圈了地方也要放出来的,再说鸭子和大鹅还要经常下河的,总不能一直圈在山上吧,做记号,都做记号。”
“好,好,好!听您的就是。”
裴子慧话没说完,却听得院门口一声喊:“二嫂子在家吗?”
“哟!这么早是谁来了?”段氏趿上鞋子,推门而望,竟然是宋玉梅和裴逸华,裴逸华的左手牵着自己家的闺女丁小麦,右手挎了一个小篮子,里面装了一些鸡蛋。而宋玉梅的手里拿着一只正在上鞋底的鞋子。
段氏赶紧笑着迎了出去,宋玉梅住在本村,常来常往自是也不外道。她直接就拉了裴逸华的手说:“他大姑,你这是什么时候回娘家来的,还带着小麦一起来的呢!”
“今儿早晨。”裴逸华一脸笑意。
段氏一愣,奇道:“你这是有事儿啊?这么一大早晨的就回来了。”
裴逸华眨了眨眼睛,“可不是有事嘛!二嫂,你是知道我这个人的,心里有事儿就睡不着觉,这不就老早起来吃了口饭,就带着小麦一起来了。到了娘那里,他们正在吃早饭。这不玉梅刚刚吃完,就陪着我一起过来了。”
一边说,几个人一边进了屋。
裴子慧迎了过去,笑盈盈地叫了声:“大姑母,三婶。”叫完之后又朝丁小麦笑了笑,叫了声:“表妹。”
“表姐!”丁小麦也叫了一声,转身就有些羞涩地拉上了裴子慧的小手。
几个大人笑着应了声,走进里屋又都和瞎婆婆说话。
瞎婆婆见裴子慧的大姑和三婶来了,恐怕是有话要说。所以就找个理由回了自己那边的屋子。
裴逸华将小篮子放在了炕上,指着里面的鸡蛋说:“二嫂,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存了些鸡蛋,我拿来了,煮了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