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厨娘很忙-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你想吃都吃不成了。
贾二奎把一旁的筐子翻过来坐下,塞了一嘴烙饼,招呼着子箐赶紧吃。
子箐肚子不饿,只吃了小半个烙饼,就说想到前头转转。
张氏吃完扯着袖子一抹嘴,才想说与她一道去,又是围过来几个婆子,瞅着应该是老主顾了。
她几天没来了,这次还带着贾二奎,那些婆子一边对摊上的篓子箩筐挑挑拣拣的,一边与她打趣说唠。
张氏有些应接不暇,只有让子箐自个儿先去,可有一点就是别走远了。
子箐顺着原路回去,这会儿路上的吆喝声少了,大多的摊主贩子都在吃午晌饭,有一俩逛摊的婆姨上前就搭理俩句,也不招呼。
她来到一个菜摊前站着,探着脑袋往前瞅。
这茬从外头来了不少马车,闲坐着的汉子们都早早的围上去招揽活干,随后便开始往下卸东西,或搬或扛的朝她这边过来。
子箐顿了下,忙退到一边,那些汉子都在她这儿拐了个弯,走进一旁的小巷子,雇活儿的人则在后头跟着。
等他们都过去了,子箐又往前望去,只见她爹四周那几个卖吃食的摊子都忙活开了,一个个跟前都挤满了人。
就只有她爹那处却是门庭罗雀,她娘在一旁揉面,累的两鬓的头发都散了下来,还在一边招揽着买卖。
她爹顾着炉火顾着锅里,一边翻动饼子,一边也在吆喝着。
可老俩口卖力叫嚷,却只是看着别人卖的火热,自个儿却是冷清的很,有些无奈,又有些羡慕,可更多的着急。
这会儿正是饭点,一过的话就更难做了。
子箐瞧着眉头微蹙,恰是此时贾守望朝这边看了过来,她忙转过身,也不知是否有瞧见她,直往一旁的小巷子走去。
出了这个巷口,子箐随意寻了一处坐下来,意料之中的淡然,并没有太多意外,只是心疼那老两口。
半晌,她轻叹一声,抬头忽的一顿,自个儿已不是在方才那个喧闹的集市上了。
刚刚走的那条小巷好像通到了另外一条街道,两边皆是楼屋酒铺,进进出出的人也是不少。
马鸣车流,欣欣向荣,这处的人皆是衣着光鲜行色闲在,与集市上的人真是相得益彰。
这里好像就是张氏早先说的“镇子上最最热闹的地儿”了。
子箐不过扫了一眼便收回目光,琢磨着还是先回张氏那里,免得他们担心。
可就在她起身之余,不远处一对父子却是吸引了她的注意……

第九章 过路财神留不住(修)
更新时间2014729 23:00:51  字数:2060

 请看的入眼的妹子多多支持,求收藏,求票票(●^Q^●)
——————————
就在子箐起身之际,不远处的一老一少却是引起了她的注意。
只见一个老汉扶着个青年男子缓缓走来,避着日头坐到一块阴凉处。二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履穿踵决亦是乞丐。
老汉安顿男子坐好,自个儿起身瞅瞅四处,随后走到身后的客栈里。许是客栈的老板顾及老汉年岁大了,给了他一碗水,又搭了俩个白面馒头。
老汉作揖道谢,出来忙把水与馒头递给男子吃,然而男子却是无动于衷,那老汉只得独坐一旁叹气摇头,十分凄凉。
这一老一少应是一对父子,如若不然,那男子不言不吃,老汉怎会如此伤神。
子箐暗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早年下,她爹娘何尝不是为了她操碎了心。
她瞅着那个老汉,从钱袋里数出二十来个铜板,想着尽点绵薄之力。她娘原先就给了她一百个钱,若全送出去,怕到时不好交代,这二十个铜板几天之内光吃窝头也就够了。收起钱袋,子箐才要过去,却见有三四个大娘已上了前,手里抓着几个铜子儿说唠着要递给老汉。
可老汉动了动手,又是回头看看自个儿的儿子,他仍是没啥反应,只把身子往墙边偏了偏。
见此,老汉只得苦笑着婉言拒绝了那俩婆子的好意。
子箐立马来了气,瞪着那男子,你说你都混到这份上了,连自个儿老爹都顾不得,还要他娘哪门子尊严,这种人真真是饿死得了!
她气呼呼的攥着手里的铜子儿想要走,奈何脚下不听使唤,定定站在那儿。试了几次,她只得放弃。
唉,算了,就当这钱是给那老伯的,等那些个大娘走了她再过去好了。
此时,在这大街旁,一座高宇茶楼内,一个白衣男子伫立于窗边。眉目如画,容貌绝佳,姿态闲雅的看着远处那对乞丐父子。
“公子,请用茶。”
一个丫鬟端着香茶上前,红唇一笑,牵动唇边那颗墨痣,越发的俏丽可人。
男子淡淡的应了一声,收回目光,却又不经意间看到街上那一抹单薄的身影。
午间怀阳,怎会有人站在这骄阳之下,不躲也不回?
男子一向不是专注之人,遇到兴起之事,亦是随性而为,街上这女子来的怪,他的视线便一直落在她身上。
最后发觉,这女子也是在看着那对父子,见那边人多,脸上犹豫之色分明,欲往欲不前。
那丫鬟见男子静而不动,便与催促一句,“公子,茶要凉了。”
男子如若未闻,修长的手指有一没一下的敲着窗沿。
须臾,他勾唇一笑,回身接过丫鬟手里的香茶,又摘下腰间的玉坠于她,且附耳几句。
男子的亲近让丫鬟有些羞涩无措,随后听清了,疑惑的看了看街上那个女子,终是领命下去。
子箐忽然一个激灵,不知咋的打了个冷颤,她四下里看了看,只见路过的人全无例外地回头瞅着她,一副不解之相。
也是,谁叫她大热儿的天还杵在日头底下哩,可她这是大病初愈,身子还有些虚,迎着日头并没有多大不适,反倒是觉得周身暖热。
“哎哟,真是作孽哟,爷俩逃荒到咱镇上,亲戚没寻到,连落脚的地都没。”
“哎,依我看啊,主要是这爷俩穷,人儿不待见他俩,谁没事儿会往家里多添两张白吃白喝的嘴儿啊!”
“可不是咋地,摁说那老爷子人不错,可他娃子,都吃不饱饭了,还犟哄哄的。”
“就是,咱心好给了送俩钱,还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哎,爷俩都是读过书的人么,抹不开面子啊……”
三四个婆子说唠着从子箐跟前过去,她听着这话,琢磨着从钱袋子里又抓出了几个铜板来。
偏生这会儿有个老妇人走过,与她身旁的丫鬟为躲日头,走得急,撞了她一下,手里的铜板掉了一地。
子箐顾不得说什么,忙蹲下去捡,身子挪到一边,忽然脚下打滑差点摔墩在地。
稳住脚低头一看,只见地上躺着块圆润的玉坠子。
她把手里的铜板塞到怀里,捡起那块玉坠抖了抖土。
坠子上的红穗妖娆的摆动着,配上青翠欲滴的玉坠着实撩人的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玉坠子价值不菲,不过,这过路财神是留不住的。
子箐虽说没动啥歪歪心思,可看到早先路过的那个老妇人与她的丫鬟寻觅而来,还是忍不住嘀咕了这一句。
那老妇一见子箐手上的坠子,俩眼唰地就亮了,唠唠叨叨的就往过来赶,直说自个儿咋咋的不留心,这坠子咋咋的金贵,害的她咋咋的好找。
且那丫鬟也在一旁福身道谢,戏码到这儿,子箐也该完壁归赵了,她扯出个笑来,把坠子放到老妇人手上。
老妇人把这个玉坠子整个儿看了个遍,方才松了口气。
随后老妇人便把玉坠子小心的装到怀里,一扬手,说道,“给这丫头一两银子。”
丫鬟领了命,从怀中取出一块帕子,从十来个铜板中捡起一块指甲盖大的银子递了过去。
这下子箐笑不了了,窘迫道,“老、老夫人,我、我这不过顺手的事儿……”
见子箐不收,老妇人又对丫鬟说,“得了,把你身上的钱也给她。”
丫鬟神情颇怒,紧抿着嘴,连唇边那点黑痣都瞧不见了。
她迟疑一会,在腰间摸出半两银子看了看,索性连同银两帕子一股脑的塞到子箐手里。
“拿着吧,这可是我家老夫人赏的,若还嫌少,我可没那么多钱了!”
说完不等子箐反应,丫鬟便上前搀住老妇,说道,“老夫人,坠子找着了,咱该回去了,免得公子担心。”
老夫人神色淡然的应了一声,俩眼儿不住的往哪瞟了瞟,与那丫鬟往一旁去了。
子箐拿着这平白得来的银子,站在原地留也不是,追也不是。若她赶上去把银子还给那主仆,说不定会是让那丫鬟说是要钱不够,不知好歹,可留着她心里又膈应,特别这银子还是别人“赏”的!

第十章 授人以渔
更新时间2014730 13:30:08  字数:1964

 子箐掂了掂手里的那包银钱,撇撇嘴叹了口气,走到角落里,寻了个僻处把身上的银钱通通拿出来。
瞅着琢磨了一会,她把那一两银子装到钱袋子里,再用手帕把剩下的那半两银子还有二十来个铜板包起来。
寻思着差不多了,子箐把钱袋子收入怀中,抓着那包银钱便过去了。
老汉将吃食放到一旁,直瞅着身旁的儿子,嘴唇翕动了两下,终是啥也没说出来。
“老伯?”乞丐老汉抬起头来,见到跟前站着个大姑娘,不免有些困惑。
子箐笑了笑,蹲下身来;“老伯,方才听那俩个大娘说了,您老是个识文断墨的,我想请你与我写封家书。”
老汉半睁着双眼打量了子箐一番,迟疑了一会,终是起身,和蔼道,“姑娘,稍等片刻,容老朽讨寻纸墨。”
“有劳老伯了。”子箐应了一声,退开一步让老汉离开。
于此等候之时,子箐顺便看了看那个至始至终没怎么动弹过的男子。
只见他二十上下,双眼缠着脏乱的白布,想来是有眼疾。
鼻梁高而挺,双唇紧抿下颚尖细,若将满脸尘垢洗去,应是个美男子了。
子箐于旁看着,若说她早先对这男子还有异议的话,这会儿得已一见便是没有了。
读书之人皆是自命清高,这样的人沦落至此,难免一蹶不振,她再有啥好抱怨的。
“喏,你就搁这儿写吧,”一个客栈的伙计帮老汉搬了把椅子出来,放到子箐脚边便回去了。
乞丐老汉拿着纸砚道了谢,铺在椅面上,看着子箐,握着毛头笔沾染水墨,“姑娘是要与何人书信?”
方才老汉去借笔墨的时候子箐就想好了,顺口胡诌,只道是给自个儿男人写信,絮絮叨叨的说些有的没的。
言过半篇,老汉提笔一勾,写下最后一个字,上下看了一通,问子箐还有没有要说的。
“没了,谢谢老伯,”子箐笑了下,接过纸张,“呦,老伯,您老这字儿写的不错啊,一横就是一横。”
老汉听了,低低笑了两声,“姑娘见笑了,老朽不过涂鸦之作。”
子箐把纸张摊开,好使墨迹快干,随意一句。
“哪的话,老伯写的我好歹能瞅出三四个,有些写的那字儿,就跟面条掉这纸上似的,一坨一坨……”
“姑娘,认得字?”老汉有些意外,瞧这姑娘打扮,实为村姑一个,怎会识得字。
子箐一愣,要说这字儿,识也识得几个,满大街的招牌匾额都是些繁文的,她仔细瞅还是能叫出来四五个的。
不过这会儿她就是个村姑,肚子都填不饱了,哪有闲钱上私塾认字儿啊。
她眼珠子一转,笑道,“哎,认得认得,十根手指数的过来的数儿我都认得。”
老汉听着,便又是笑了,“不识好啊,女子无才便是德。”
子箐扯扯嘴角,全当没听见,她把书信收起来,心思一转,便与老汉闲唠起来。
“呀,老伯你瞧,我搁这儿倒把你给搅合了,你这还没吃午晌饭吧!”
“不碍事,不碍事……”
“这咋能不碍事儿哩,我爹说了,天大的事儿都没这个打紧,只有吃饱肚子才是真的,多大的坎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