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姬妖且闲-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不到,便毁了,这怎么看都是宁温能做出来的事。

“你既是知晓了我的想法,又何必多此一问,我今日请你来,便是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若是你当真能凭自己本事救的了她,我便只当她在这个世间不曾存在过。”宁温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眼眸里却是令人胆寒的疯狂。

便是那一丝疯狂,让顾连州实在不能相信他这话,“好,但在此之前,我想先见见她。”

“何必着急?”宁温乍然一笑,比过满山红叶,“晚间,你便能见着她。”

二人直直对视着,仿佛都想从对方那张不露丝毫破绽的假面上找出破绽,哪怕只有丝毫。

寺人远远的看着这两个人中之龙,站在漫天红叶之中,着实是一幅绝世之画,若不是这画面中弥漫着的肃杀之气,定然令人以为这是两位超脱世俗的隐士。

太平城外,先行到达的举善堂杀手已经寻了最有利且隐秘的位置潜伏下来,开始着手探查城中的动静。

这一查不要紧,得到的消息却令他们都呆住了——大巫卜出白氏素女是身怀魅骨之妇

一片密林之中,满树的黄叶掩映,忽然有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寂静,“消息属实?”

不知隐在何处的斥候道,“属实,这个不难查,城中所有人现在都集中在巫殿外面,要求宁皇杀了主公,宁皇只撂下一句‘此事稍后再议’,便没了踪影,想来此事没有个交代是不能善了。”

斥候没有说,宁国的权臣全部都被围困在巫殿中,一帮老年人被饿了一顿,已经有不少头晕眼花、四肢发抖的了,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宁国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满朝权臣被围困饿死”的国家。

“可要将此事禀报主公,此时主公来这里实在危险。”一人道。

另一人接话道,“恐怕来不及了,雷胥的速度很快,不会落下我们太久,约莫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能赶到。”

雷胥隐藏术十分出色,一炷香的时间不久,眼下恐怕人已经到了这附近,他们若是返回去,也不一定能够寻的见雷胥的踪迹,反而可能破坏白苏原本的计划。

举善堂向来是号称最有纪律的杀手组织,他们自然不会擅自决定。

一时间,林中再次恢复静默,就在这人说出此话时,他们之间便达成了共识,就是安心等待白苏和雷胥的到来,然后由白苏决定此事。

城中,巫殿。

接到此地暴*的消息,守军立刻前来救援被围困的权臣,在侍卫眼中,里面那些人命可比外面这些庶民金贵多了,为了救出他们,侍卫们也不介意杀些人。

场面上一见血,围堵的那些人立刻老老实实的散开一条道路,直到所有人离开巫殿时,已至酉时三刻。

暴*的民众虽然不敢反抗,心里却越发觉得白氏是个祸水,若不是因为她,也不会有人枉送性命,无论如何,也必须要除了妖孽才得安宁。

而从早上被围困到晚上的众多权臣,更是愤怒,他们能混到今日的权势地位,必定是有些脑子的,被围困的这一日,自然也想明白了许多事,他们之所以会被围困,完全是因为皇上心里不痛快,才刻意想让他们吃些苦头。

伴君如伴虎,身为臣子,本就应该随时承受皇帝雷霆之怒的觉悟,但他们这个气也不能白受,均以为定然不能放过罪魁祸首的白氏。

一场祸乱,最终莫名其妙而又顺理成章的都归于白苏身上。

一个人一旦有了不可饶恕的罪名,那么所有出现的坏事,但凡能沾上一星半点关系,最终无疑都那人的错,世事本就如此。

顾连州站在天演殿的阁楼之上,盯着暮色沉沉的天际,菱唇微抿。

忽然一个黑影一闪,落在在他身后,“主公,城中戒严了,四角都有大巫守着,属下无能,无法突围。”

“四个大巫?”静了一会儿,顾连州忽然问道。

“是”固心中也颇为疑惑,“属下不明白,宁国何时忽然冒出来这么多大巫?”

自从妫氏一族离开宁国,宁国之中的大巫数量锐减,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已经没有多少可用的了,如雍国这般拥有三个出大巫的氏族,统共加起来也不过有二三十名大巫,宁国能有一两个已经不错了,宁温登基不过一年,根本不可能寻着宁国所有的大巫,并且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他所用,而宁温身边只有三个大巫,为首的籍巫已经寂灭。

顾连州敛目,唯一的可能就是——雍国的几位藩王插手此事。

“不用管此事,继续观察,一旦有机会立刻出城,寻到举善堂,说我身陷于此。”顾连州道。

固听闻此话,急道,“主公属下们豁出性命,定然能够保护主公突围”

“此事不必再提,去吧。”顾连州也不多话,突围,不过是固一厢情愿的想法,况且城中现在群情激愤,大有不杀白苏誓不罢休的架势,一向恬淡的宁人愤怒起来,也是固执的可怕,假若白苏真的被宁温带到了太平城中,即便有机会出城,他又怎么能丢下她。

固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听了顾连州的命令,闪身出去。

顾连州回想起今日下午见宁温时,他眼中那种毁天灭地的疯狂,越发放心不下。

“大兄。”顾风华脱去了一袭华服的外衣,除去那绣着七彩凤纹的直领大袖,里面果然如他所说,是一件素服,纵然,这件素服穿在他身上,也别有一番风/流韵致。

顾连州嗅觉极为灵敏,未曾转身便闻见了浓浓的酒香,清贵的声音道,“真不知你是真风/流,还是你我兄弟之情太淡薄。”

他回过身,迎着月光淡淡的扫了顾风华一眼,目光落在他手中拎着的酒坛上,“坐吧。”

两人在几前坐定后,顾风华从怀中摸出两只巴掌大的玉碗,用酒注满,他一边倒着酒,一边垂眸,面上再无平素的玩世不恭,声音也显得有些压抑,“我们要杀你,你明知道我们要杀你的,为何还要来?”

顾连州慵懒的倚靠在阁楼的窗框边,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指端起酒碗,仰头饮尽,菱唇边上浮起一抹淡漠的浅笑。

月光下,顾风华看着他这般的潇洒落拓,眼睛微涩,“自古成大事者,始终离不开一个‘狠’字,大兄莫要怪我。”

月光静静,只有倒酒、饮酒的声音。

一坛酒快见底时,顾连州才缓缓道,“鹿死谁手也未可知,现在言这些为时尚早。然,我这个人,向来没什么大志向,喜欢江山者争之,喜欢自由者隐之,彼时我年少冲动,将自己推上这个高位,现在想离开了,也定然不会有人能够拦得住我。”

顾风华惊奇的看着他,他的大兄,除了正事以外,别的话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多言,甚至连他都忘记了,原来无喜无怒的大圣人还有自己的喜好。

正文 第287章生死两茫茫(3)

第287章生死两茫茫(3)

两人酒罢时,又坐了许久,直到外面一阵忽然起了喧闹声。

顾风华站起身来,垂目看见街道上涌动的火把和人群,面上的神奇变了几变,终究是恢复了平素的玩世不恭之态。

隐隐约约的,听见下面人声鼎沸中,有几个尤为尖细且突出的声音道,“皇上有旨,妖妇祸国,戌时在白虎门火焚妖妇”

那声音顿了一下,又道,“大巫卜卦,夜晚阴气重,妇人不得观刑,家有壮年者,全部聚集到白虎门,以抵御妖妇邪气。”

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的神力,传说太平城的白虎门曾有神兽镇守,至今正气不散,所以一般宁国若是选择夜晚行刑,都会则在白虎门。

“大兄,可要去看看?”顾风华心知肚明,今晚火焚的是白苏还是顾连州,很难说。

顾连州嗯了一声,站起身来,抚了抚衣袍,在顾风华之前走出了阁楼。他如今得不到举善堂的消息,所以今夜被架上火的人究竟是不是白苏,他定是要亲眼看看才能够放下心来的。

白虎门在太平城的西侧,说是个门,其实如今也并不能从此门出入太平城了。传说在数千年前,太平城地下是有一支龙脉,是以当时的城主用巨石在城周砌了一圈城墙,高约十丈,雄伟巍峨,东四南北四个城门的城楼上雕刻着四大神兽的石像,恭请神灵驻守,以防止龙脉游走。后来城主过世,他的子孙行为不端,四大神兽有三位不愿为其所使,便纷纷离去,失去镇守,龙脉脱逃,太平城的地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四大城门毁其三。

四神兽中以白虎最为重义气,其余神兽离开时,他觉得自己受了城主之托,不可以不信守承诺,于是单独与龙气相抗,险些战死,幸而其余三大神兽顾及情义,将奄奄一息的白虎救走。

因为到龙脉逃脱之前,白虎都还在,所以至今太平城还存了这一断残垣。

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无从考证,但是眼前的白虎门巍峨壮观,约有十丈之高,与两侧的山脊相接,笔直的耸立,直指苍穹。

门楼上一只硕大的虎头还依稀能看出形状,然而此时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七丈高的城墙上,一名青衣女子用铁链绑在木桩上,四周已然架上了柴火。

这么远的距离,根本无法看仔细那个女子的容貌,然而她平静的垂眸俯视城楼下指指点点的人们,宛若看苍生蝼蚁蝼蚁一般,没有丝毫挣扎,亦没有丝毫悲哀。

顾风华心中一紧,难不成宁温为了引他大兄上钩,竟真的要把白苏烧死不成

顾风华与白苏的相交不甚多,但仅有的几次,也令他对她生出了不浅的好感,这种好感与爱慕无关,纯粹是欣赏,而这种欣赏,是顾风华有生以来唯一一次生出的情绪。

他转头看着身旁空了的地方,心叹一声,他的大兄啊,向来聪慧无双,难得为了某件事情犯糊涂,也罢,一生不身不由己的活着又有何意义,糊涂便糊涂罢。

“王爷。”一个阴柔的嗓音在顾风华耳畔响起。

顾风华回头,便看见了一个面容白净的墨绿袍子的少年,他躬身垂首,谦卑的道,“陛下请王爷上楼一叙。”

原来并非是少年,而是宁温身旁的那个寺人。顾风华微微一笑,甩开折扇,道,“何处楼阁?可有酒?”

寺人微微偏头,向后面七八丈远的一座四角楼。顾风华顺着寺人的目光,见那四层的小楼上面一块残破的松木匾上,写着“忠义”二字。

“回王爷,陛下早已备下酒宴,只等王爷前去。”寺人道。

传说中的白虎守忠重义,故而后人修了这座忠义祠来供奉它。

顾风华轻笑一声,“有意思,宁皇是想借此劝我从良吗?”

寺人不禁偷偷看了顾风华一眼,心道,人人都说这北地王风/流无状,今日一见果然如此,竟用“从良”这样的话拿自己个儿开玩笑。

忠义楼中,重兵把守,顾风华随着寺人一同登上最顶楼,折过两个弯便看见了一间房敞着门,屋内果真准备好了酒宴,里面已经坐了七个人,除了孝闵公主和七王外,还有以吕相为首的宁国权臣。

吕相他老人家虽然是好战分子,但也是如假包换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出身,一把年纪被困在巫殿中一日,连口茶水都没有,眼下看来精神头不大好,耷拉着松松的眼皮,摇摇晃晃的打瞌睡,让人忧心他会不会栽倒。

“老夫以为北地王不会来,没想到,老夫真真是小看王爷了”一名面相清癯的文士冷冷瞥了顾风华一眼,话语中尽是刻薄。

不过他说的也是事实,现如今的人不管是真的清高还是假清高,与旁人合谋杀自己的大兄,一般看见“忠义”二字也早已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