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张准的身上,却没有人开口说话。

张准开门见山的说道:“相信大家也知道,我已经成功的驱逐了王健。灵山卫的所有军官。基本上都跑光了。他们既然跑了,就没有机会回来。说句直白的话,以后的灵山卫小就是我做主了。”

“但是,我并不是王健那样的人,我不会将灵山卫的利益,都一股脑儿的搬走。我到这里来的目的,是要给大家带来好处的。我可以坦白的告诉大家,我张准在灵山卫,将要驻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田地分到大家的手上。无论男女,只要是身高在三尺以上,统统可以获得五亩的田地。均田地。免摇役,兴华夏,建大同,是我张准的理念,还请各位老人家支持。”

在说话的时候,张准仔细的打量着每个人的脸色。结果,他遗憾的发现,自己的发言,并没有得到热烈的拥护。分田分地这样的大杀器,也没有激起太多的波澜。因此,他本来要说的更多一些的,后来都精简了。隐隐间,张准觉得。自己在灵山卫的弄局,可能相当的棘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果然,张准说完以后,冷场。

没有人说话。

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个老人慢慢的说道:“企事大人远道而来,我们自然是十分仰慕的,如有什么吩咐,尽管让我等去办,保证让大人满意。”

张准情不自禁的悄悄皱了皱眉头。

他听出了对方话里的味道。显然,这个老人表述的意思,并没有对分田分地有太大的热情,而是显示了一种被动的不得不执行命令的无奈的态度。意思很简单,你是金事大人,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但是,我们是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的。当然,我们会尽可能的让金事大人您满意。

如果想的更深一层,还有更多的意思可以表达出来:因为你是金事大人,我们才不得不执行你的命令。如果以后出了什么事,我们都是不承担责任的。要是别人追究起来的话,他们也是可以辩解的:是金事大人要我们这样做的,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啊!

这是很不好的兆头啊!

主动配合,和被动配合,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啊!

张准看了看方宇。

这家伙找来的都是些什么人?难道,对田地都没有兴趣?难道,都不想分到属于自己的田地?还是小他们本身就是有田地的?方宇看到张准的脸色,明显有些着急了,直言不讳的说道:“胡伯伯,现在企事大人来灵山卫主持公道,要给我们分田分地,难道大家不欢迎吗?在座的各位伯伯,都是佃户,没有一分属于自己的田地,收获的大部分,都要上缴,难道,大家不想将田地变成是自己的吗?”

老人们都表示沉擞

再次冷场。

张准压下心头的不快,缓缓的说道:“有熟悉灵山卫全部田地的吗?我需要一些帮助。”

方宇轻声的说道:“胡伯伯?”

那个叫胡伯伯的老人,低着头,不出声。

张准的目光,不经意的落在他的身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片刻之后,另外有个老人站起来,恭恭敬敬的向张准行礼,一本正经的说道:“老朽愿意为大人效力。”

张准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说道:“那就谢谢老人家了。”

老人自称郑大方,是王健家的佃户。根据他的说法,灵山卫总共有二十万多亩田地,人口却有五万余人,平均每个人不到四亩地。但是,这些田地,全部掌握在军官的手上。寻常的军户,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是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绝大部分的军户,都是佃户,依靠给军官家里种田为生。至于那些没有田地,又没有其他生计的人,都已经投靠到旁边的浮山所去了。

张准饶有兴趣的说道:“大家对《均田令》熟悉吗?”

郑大方惭愧的说道:“略有所闻,具体未详。”

张准点点头,斩钉截铁的说道:“今天晚上,我有两个部下,刘航和刘宝玉,就会到达灵山卫城。在此之前。你们再次核实一下田地。看看每人五亩的标准,够不够。要是不够,又应该如何处理。方宇,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尽快的拿出一个章程来。”

老人们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方宇说道:“大人,我一定会尽快拿出章程来的。”

张准提高声音,严峻的说道:“章程必须在今天晚上就确定下来!明天开始,分田分地!”

方宇郑重的表示,自己一定会做到的。

老人们都不发一言,纷纷离开。

张准叫住方宇,沉声说道:“方宇,你能动员起多少青壮?”

方宇委婉的说道:“大人,只要明天就开始分田分地,我保证,可以动员几千人!”

张准笑着说道:“几千人太多了。五百人吧。你动员五百个青壮年,明天准备领取武器,成立巡逻队。卫城日后的治安巡逻,就交给你们了。要是表现好,可以编入我的护卫队。”

方宇大喜过望,连声表示感谢。

张准说道:“去吧!抓紧时间!”

方宇兴冲冲的告辞离开了。

走过路过的朋友,请留下你的票无论是月票栅还是推荐票都大大的需要啊其他网站看盗版的朋友,如果觉得本书还可以,请在注册一个账号,给我支持!只要推荐票就好!如果能够支持正版阅读,那就更好了!

 第200章 十库

张准看着那些离开的老人背影,总觉得内心不是十分的踏实。 /看来,这些老人的顾虑,还是非常沉重的。他们当然愿意要自己的田地,谁不愿意要自己的田地?但是,朝廷、造反、王健等三座大山,牢牢的压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要鼓起勇气来反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灵山卫不是浮山所,人太多,关系太复杂,每个人的决定,都要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方宇一个人的漏*点,未必能够改变灵山卫的这潭死水啊!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潭死水,都必须搅动起来!

灵山卫,必须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既然分田分地可能不凑效,那就用别的办法!“大人,十库的物资,基本清点完毕了。”

这时候,张凌云前来报告,说十库的物资,已经清点出了大概。

张准点点头,来到十库所在的红石街一带。红石街其实就在红楼的后面,和红楼的后门是相通的。当初建造的时候,可能是使用了和红楼同样的红砖,所以,外墙看起来,同样是暗红色的。甚至,连接到上铺设的砖块,也都是暗红色的。暗红色的色调,总是给人一种鲜血的恐怖的感觉,所以,一般人很少出现在这里。

护卫队的战士,已经控制了这里。每个仓库的面前,都有人看守。仓库原来的看守,已经跟着王健逃跑了。仓库原来是用大铜锁锁上的,战士们也没有钥匙。

不过,这没有关系,直接砸开就是了。怎么砸?用大铁锤砸!

墨煜上来,向张准介绍大体的情况。

张准顺着一个一个的仓库,慢慢的看过去。

十库当中,第一个是内承运库,贮藏的乃是金银、翡翠、玉石、珍珠、宝玉、虎皮、齿角之类的珍贵物资,自然不会有任何的存货。整个仓库里面,空荡荡的,连老鼠都能饿死。从地上留下的新鲜脚印来看,至少有一两年的时间,没有人进来过了。

无论是谁,看到这样的仓库,都忍不住会失望。幸好,第二个仓库没有让张准失望。第二个广积库,贮藏的乃是硫黄、硝石,都是用来做火药的原材料。靠近这个仓库,立刻就能够闻到刺鼻的硫磺味道。

“这个小王健,收藏还算可以啊!

张准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硫磺和硝石,自言自语的说道。

根据墨煜初步统计的数字,广积库里面,至少有三千多斤的硫磺,五千多斤的硝石。如果护卫队还是继续五百人的话,用其制造出来的火药,足可以用几个月的时间了。当然,前提是张准不搞什么大礼包之类的。那样的大礼包,实在是太消耗火药了。

张准有些搞不懂,王健不是不喜欢火饶的吗?连自己的家丁,使用的都是弓箭弯刀,怎么会存放有这么多的硝石和硫磺?后来才得知,大明朝的每个卫所,都是要上缴一定的物资给国库的。比如说,硝石和硫磺,也在其中。灵山卫旁边有几座山,铁檄山、大珠山小珠山什么的,都有些许的硫磺和硝石出产,日积月累,到也数量不少。王健大概是扣着这些东西,慢吞吞的不肯上缴国库。结果,白白的便宜了张准了。

第三个仓库是甲字库,贮藏乃是布匹、颜料,里面同样是空空如也。但是,第四个仓库的丰收,又打消了张准的不快。第四个仓库是乙字库,贮藏的乃是胖袄、战鞋、军士裘帽等物资。一眼看过去,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当真是丰盛得很。

看着足可以装备五千人的明军军装,张准只能无语了。军队都没有,要这么多的军服来做什么?军服这类的物资,就算是到买到卖,也没有人要啊!真是奇怪!

张准仔细的检查过这些军服小发现质量还可以。从个人能力来讲,王健的确要比赵寅英强上不少。灵山卫自己生产的这些军服,要比鳌山卫自己生产的好得多。最起码,用力撕扯,这些军服也不会轻易裂开。鳌山卫的就不行了,只要用力一扯,马上撕裂,偷工减料的厉害。

护卫队暂时用不上这些物资小可是随着冬天的到来,这些可都是很不错的御寒衣物。现在张准挂着鳌山卫指挥全事的头衔,让护卫队的战士,都穿上明军的制服,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哪怕是仅仅做个样子。

“行!”

“都收下!”

“注意保管!”

张准若有所思的说道。

第五个乃是丙字库,贮藏的乃是棉花、丝矿。里面倒不是空空如也,还是有些棉花的。但是,由于保管不善,这些棉花,都是破破烂烂的,黑乎乎的,还夹杂着大量的老鼠屎,发出阵阵的恶臭。就算白送,恐怕都没有人敢收下,只好当垃圾处理掉。

第六个是丁字库,贮藏的乃是铜铁、兽皮、苏木。这个仓库的物资还算不错,数量不少。只是,钢铁的质量,不太如人意。最多是用来打造农具,制造兵器是不行的,除非是自己不要命了。兽皮、苏木什么的,好像暂时也用不上”嗯,不对,薛知蝶的造船厂,好像用得到,就拨付给她了。

第七个是戊字库,贮藏的乃是甲仗。包括各色盔甲。看得出,里面的东西,应该是不少的。但是在张准到来之前,都被提取出来使用了。因此,数量不是很多。留下来的,都是非常笨重的铁甲之类。新式军队基本上不再装备铁甲,这些东西,只能是用来回炉了。

第八个是赃罚库,贮藏罚没的官物。按照规定,被罚没的物资,都应该贮藏在这里。不过,大家也知道,通常这些罚没,都是进了私人口袋的。因此,这个仓库也是空空如也。

第九个,广惠库,贮藏的乃是钱钞小就是宝钞。当然,里面肯定是空的连老鼠都不来光顾的。因为,大明朝的宝钞,本身就是个笑话。发行的数量太多太泛滥,被民众们坚决拒绝使用。

第十个是广盈库,贮藏的是丝丝、纱罗、绫锦。很显然,值钱的东西,绝对不会出现在这里。所以,这个仓库。同样是空空如也,连老鼠都不来光顾的。

最后的盘点,张准最大的收获就是:

几千斤的硝石;

几千斤的硫磺;

五千套的明军制服;

若干的铜铁、兽皮、苏木;

“大人,这些东西如何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