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人顿时大喜过望,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有火枪,还有火炮,拿下浮山城,自然是一点难度都没有了。

侯山平急切的问道:“那……咱们明天攻城?”

刘航和彭肥仔也很是期待。

在他们看来,只要出动大炮,对着浮山城轰几炮,王世新非得尿裤子不可。只要炸开城门,他们就可以冲进去,将王世新生吞活剥了。没有了城墙的掩护,王世新还能嚣张几天?

张准轻轻的摇摇头,缓缓的说道:“破城以后呢?攻克浮山城以后,我们要做些什么?大家想过没有?”

四人微微一愣,面面相觑。

破城以后?

破城以后需要做些什么,他们还真是没有认真的想过。他们一心一意只想杀了王世新,为展迎伟报仇雪恨,然后拿回属于自己的钱粮。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他们的眼光,当然不会看的太遥远。

王铭宇不太肯定的说道:“将朝廷拖欠大家的钱粮,都发下去?”

张准摇摇头,缓缓的说道:“这还不足够。”

刘航期待的说道:“玉麟,不要吊我们的胃口了,你有什么建议,就赶紧说出来吧!我都快要急死了!”

王铭宇说道:“正是!”

张准沉稳的说道:“我估计,咱们攻克浮山城以后,官兵的反扑可能会相当的猛烈,单单是依靠我们这些人,可能无法抵挡。因此,我们要将浮山所的每个军户都调动起来,激励大家和官兵拼个你死我活。所以,我建议,重新分配土地!让浮山所的每个军户,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顿时目瞪口呆。

王铭宇甚至激动得喉咙里不断的发出杂音,却始终说不出话来。侯山平、刘航、彭肥仔的神态,和王铭宇也相差无几,唯一有区别的就是,三人都张着嘴巴,却没有发出丝毫的声音。四人的眼神,都显得异常的激动,光芒四射,神采奕奕。

张准竟然要重新分配土地!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土地对军户们意味着什么。

只要每个军户都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一定会豁出去的,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都照闯不误。不要说官兵,就算是鞑子杀过来,他们都不会后退半步的!

良久,侯山平才慢慢的反应过来。他极力控制住内心的狂喜,谨慎的说道:“玉麟,这会不会草率了一点?”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草率?怎么个草率法?”

侯山平轻轻的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尽量回复平静,缓缓的说道:“浮山所的土地,可不仅仅是王世新一家的,即墨县、莱州府、登州府、登莱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司,甚至是山东巡抚,都在这里有田地。据说衡王在莱州府也有田地。咱们要是分错了,岂不是……”

张准不以为然的说道:“就算我们不重新分配土地,你以为他们就会放过我们吗?”

王铭宇高声叫道:“分!为什么不分!他们的土地,原来就是属于我们的!只是后来被他们巧取豪夺,霸占去的!我们不过是将原来属于我们的土地,拿回来罢了!谁要是不同意,咱们就杀他狗日的!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

刘航坚定的说道:“陕西的起义军已经进入河南了,声势越来越浩大,据说已经有百万之众!关外的鞑子也是越打越强,我看朝廷就要完蛋了,朱由检这个狗皇帝做不了多久了,我们还怕什么?我没别的说,给我五亩地,我敢跟任何人拼命!”

彭勃同样叫道:“没错!给我五亩地,皇帝来了,老子照样杀了他!什么登莱巡抚,山东巡抚,全部死一边去!”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荐~~~每天万字更新赚人品~~~~】

&;lt;ahref。&;gt;。

 第61章 刘航、王铭宇、彭肥仔

(0061)

【今天四更12000字,现在送上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

侯山平摇摇头,微微苦笑着说道:“我不是怕朝廷,我是担心,咱们一下子招惹的对手太多太强大,承受不住而已。 打仗就跟吃饭一样,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吃得太多,是要拉肚子的。”

彭勃豪气干云的叫道:“怕个鸟!来一千咱们杀他一千!来一万咱们杀他一万!来十万杀他十万!看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我就不信,官兵的人数能够比我们还多!咱们浮山所可是有几千人!莱州府都没有这么多的兵!”

好像刘航、王铭宇、彭肥仔这样的年轻人,文化水平说不上多高,甚至可能是大字都不认识半个。但是,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不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既然走上了这条路,那就一往直前走到底。说实在的,他们遇到张准,是他们的福气。

如果没有一个高明的人带路,他们这样子蛮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也不可能干出什么像样的成绩来。但是,如果得到科学的指导,他们的实干精神,就能够发挥极大的效果。尤其是刘航和王铭宇两个,天生就是做事的料子。唯一缺乏的就是眼界,就是理论。只要弥补了这一点,很多事情,他们都能应付得来。

彭肥仔则是类似于杨千强、杨致远、郝林勇这样的人物,有勇无谋,一腔热血。这样的青年,要是没有人指点前进的道路,同样可能碰的头破血流,却始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然而,如果有人指点,他的一股闯劲将是非常宝贵。他的勇敢将会极大的激励身边的将士。高迎祥外号闯王,不就是这样闯出来的吗?

侯山平无言的摇摇头,苦笑着说道:“你个彭肥仔,不要顶杠好不好?你肯定是没有看过邪抄,没有琢磨过相关的讯息。陕西的起义军人数虽然不少,进入河南以后,更是号称百万之众,可是,他们的战斗力,和官兵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洪承畴、孙传庭的部队,战斗力都是很强的,现在又多了一个卢象升,同样擅长打仗。张献忠在勋阳府,就吃了卢象升的大亏。万一朝廷派遣他们来打我们,可不是开玩笑的。”

刘航有些惊愕的说道:“卢象升?我听说过此人的名字!他不是在大名府吗?怎么到了勋阳府了?”

侯山平说道:“邪抄上面说,卢象升已经调到勋阳府去对付起义军去了。”

刘航欲言又止。

张准点点头,沉静的说道:“三元说得很有道理,咱们的确是要预防最糟糕的事情出现。但是,正是因为要预防最糟糕的事情出现,咱们才要重新分配土地。咱们要每个军户都有拼死战斗的决心,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肯定是不行的。咱们没有浮财,没有官职,能够提供的,只有最原始的土地。”

侯山平说道:“我其实是赞成重新分配土地的。除了这项措施,咱们的确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将大伙儿都牢牢的联系在一起了。闻香教的什么均分浮财,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都只能刺激百姓一时。一旦新鲜劲头消失,老百姓又会散去,这也是闻香教屡屡起事,却屡屡失败的关键所在。只有土地才是最长久的。”

刘航和王铭宇都赞同的点头。

在封建时期,无论是军户还是民户,对土地的渴望,都是外人无法描述的。土地就是大家的命根子。尤其是在失去了土地这么久以后,大家更是感觉到土地的珍贵。为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军户们愿意干任何事,包括上战场!

浮山所不是没有土地,相反的,浮山所有三多万亩的土地,只是都被各级军官和其他的官员侵占了,只要将这些土地拿回来,就可以重新分配。

张准趁机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这个口号在数年以后,将会由李自成提出来,从而赢得无数贫苦民众的拥护,最终造就李自成的辉煌。张准当然要提前剽窃这个极具吸引力,极具煽动性的口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四个字可是真真正正的大杀器啊!

刘航想了想,谨慎的说道:“玉麟,我不赞成免赋的说法。均田已经是很好的政策,没有必要免赋。否则,以后的军费开支,从何而来?没有军队的保护,均田如何进行?”

张准一听这话,对刘航又看重了几分。

刘航有热情,冷静,果然是难得的好苗子。

王铭宇也说道:“我赞成刘航的意见,均田就足够了,免赋不可行。我看执行原来的税率,每亩征收二斗粮食,应该是完全可以的。”

侯山平也赞成这样的建议。

彭肥仔歪着脑袋说道:“要是能够免赋,自然更好。”

没错,均田免赋这个口号吸引力的确是很大,土地是每个贫苦人家的梦想,即使均田不免赋,吸引力已经足够。当然,人的**都是无止境的,贫苦老百姓同样如此。如果不用缴税,那就更好了。然而,在封建社会,如果不收取农业税,国家的税收从何而来?

张准有条不紊的说道:“刘航,你研究过商业税和工业税吗?举个例子,就说矿税吧。其实,大明朝有很多的矿山,其实都是可以征税的。现在的情况是,这些税收没有办法征收上来,都被别人拿去了。”

刘航说道:“对不起,我才疏学浅,对商业税和工业税都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他们是否了解?”

王铭宇摇头,表示也不太理解。

侯山平同样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懂。

张准只好详细的解释说道:“这不怪你。事实上,商业税和工业税,才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不知道大家对南宋的情况是不是了解,其实当时的南宋,农业税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国家大部分的财政收入,其实都是来源于商业税和工业税……我们大明朝的商业贸易和工业贸易同样很发达,如果征税的话,肯定不会比南宋少……”

事实上,自从隆庆开了海禁以后,大明朝的商业贸易,其实是非常发达的,东南沿海到马尼拉的航线,大型商船来回穿梭。南下的商船装载着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药材、生丝等货物,北上的商船则载着大量的白银。由此,大量的白银从海外流入中国。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在明国境内的白银,应该有三亿两以上,甚至可能达到五亿两。

明朝的商业贸易如此发达,商业税却非常少,福建每年的茶叶贸易高达数百万两白银,茶叶税却只有三十两银子,简直是怪胎。当初朱元璋定下的商业税是三十税一,基本上等于免税。实际上,后来的确是完全免税了,商人成为拥有社会财富最多的人,却不用承担任何的税负。

又有各种矿山,同样是可以征税的。万历皇帝当年派出的税监,尽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猛烈的抨击,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否则,万历三大征那么大的消耗,他怎么支撑下来?那可不完全是张居正的功劳。

然而,崇祯朝和万历朝却有很大的区别。崇祯朝是东林党主政,东林党本身就是大商家大地主的代表,他们当然不可能主动的上缴税收,甚至毫不犹豫的封杀任何向工商业缴税的动议。结果,崇祯只能将增加的赋税全部摊派到可怜的农民身上,导致内乱越来越猛烈,最终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

有崇祯的教训在前,张准当然不可能还打农业税的主意。其实,还有个事实是刘航等人不知道的,明末是小冰河时期,气候反复无常,灾害天气频频出现,一会儿旱灾,一会儿洪灾,一会儿蝗灾,循环反复,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导致农业严重歉收,产量不足原来的三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征收高额的农业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