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余年-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闲是个习惯于满脸带笑的可爱少年,这样的人,总是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藤子京扶着他的手让他从马车上下来。
双脚落在官道上,范闲微微转动脚踝,刻意让布鞋的鞋底与这片土地多接触了一会儿,似乎想体会一下京都土地的与众不同。
入京的人有些多,京禁森严,所以排的队有些长。范闲等的有些无聊,指着前方的城墙与藤子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他猜想,司南伯府应该不会派人来接自己才对,毕竟自己的身份不怎么光明正大。
正闲谈间,忽然后方的人群里微微骚动起来,人群很自觉地让开了很宽的路面。一队骑兵沉默地骑了过来,速度很快,往城门处行去,没有半点停留。
队伍最前的那匹马上,是一位穿着浅色襦裙的少女,在这春重天时里,竟然还戴着一顶白鹿皮做的帽子,看上去十分俏皮。
这少女双眉如远山青黛,眸子清亮,十分美丽。只是她坐在马上,表情却是微显焦虑,看来她急着回城,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范闲站在路边,微笑望着一掠而过的马队,赞叹道:“京中果然佳人多。”不由想起了,自己那位可能的“妻子”不知道长的什么模样。
藤子京在旁边轻轻咳了两声。
范闲心想自己只是赞了一句,又没有失态,这么紧张做什么?笑着问道:“看来京都的风气没有我想像当中的闭塞,这位姑娘穿着裙子,却还在骑马,也没有人生出些议论来。”
藤子京苦笑着解释道:“刚才过去的那位,是京都守备叶重大人的独女,谁敢说她去。”
范闲哦了一声,站到马车上往城门处望去。果然那队骑兵到了城门口,并没有排队,就这样验了令牌,进城而去。
轮到范闲进城的时候,他刻意看了看城门处官兵的表情,发现对方一应公事公办的表情,再望回自己的马车,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三辆马车上并没有范家的标记,看来自己这次入京并没有大张旗鼓。
(第一卷终)
附:我自己是比较满意这一卷的,因为是铺垫和背景,所以一直怕无趣,但写完后,自己觉得还是比较有趣,这就很满意了。下卷范闲去京都犯嫌,会有新的人物出现,新的故事发生,一切以轻松自如的心态,面对或艰难或有趣的事情,用美好的眼光,去看待女主角女配角女三号之类。三江期间,争取一天三更,(删掉那些后路的话,就是三更了)很诚恳地请求大家投票。
差点儿忘了,晚上冲榜,到时更新一章,加精加精,有闲的朋友麻烦十二点的时候来投投票,谢谢。
第二卷在京都第一章初入范府
------------------------
范府座落在京都东城,离天河路还有一段距离,也看不到皇宫。这里住着的都是达官贵人,并没有平民百姓立足的余地,所以显得比较安静。冷清的一条大街上,隔着十来丈就有一座府门,每座府门外都安静地蹲着一对石狮子,数十个石狮子就这样在自家的门前百无聊赖地瞪着双眼,瞪着从街上行驶过的马车。
黑色的马车缓缓从大街上经过,道路两旁没有好奇的眼光。走到范府旁边,马车有些困难地拐入了侧巷,在一片树荫之下,停在了角门处。
范闲掀开车帘,扶着藤子京的手下车,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了看四周的环境,不易为人察觉地点了点头。
咯吱一声,木门被推开了,里面的下人们迎了出来,好奇地看了一眼范闲,嗫嚅着似乎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和行礼。
范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跟着藤子京往门里走去。下人们松了一口气,开始搬运马车上塞的满满的行李。
门里早候着位小厮,半佝着身子,引着二人进去。一路往里,只见庭院渐深,内有假山平草,花枝浅水,景致颇为精雅,而沿路遇着些婆子,一见有人来了,都是敛声静气地守在道旁,一点不见纷乱。
越走越深,竟是还没有到内院,范闲不禁有些赞叹于京都老宅的豪阔,这比澹州港那处的别府不知大出几十倍去。能在京都寸土寸金之地,拥有如此大的府邸,看来父亲大人的权势果然不一般。
若换作一般的常人,此时初入豪宅高门,总是会有些心慌拘谨,即便红楼梦中林妹妹初入荣国府时,也是不敢多言多语,生怕有些行差踏错,丢了自己及府中颜面。
但范闲却不是常人,两世为人,生死轮转,让他身上无由生出些许洒脱之感。再者早已习惯了私生子的身份,依前世心态,也不觉着这身份有何丢脸处,倒是觉得自己父亲应该丢脸才对,由此延展开去,更是不会在乎这范府的颜面了。
所以他一路走着,一路望着,面带微笑,全无一丝拘谨,虽然笑容里依然有几丝羞涩,但这些羞涩都不过是些掩护色而已。他看着府中景色,啧啧称奇,路过垂柳时,抚上一抚,踏过浅湖上拱桥时,往水中金鳞望上一望,显得无比随意。
他这一路行来的神态,全落在阖府下人眼中,这些下人不免有些好奇,这位已经听说了十几年的“少爷”原来竟是这样一位人物,说不出有甚好、有甚不好,但是总觉得少年郎有股子味道,只是这味道不知该如何用言语分说。
到了内院前,藤子京小声提醒道:“少爷,这里面我就不能进去了,您自己进吧……”想了想,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少爷说话……”这一路行来,藤子京隐隐有些欣赏宠辱不惊的范闲,想到京中范府暗中争轧,忍不住想提醒些什么,但话一出口,却发现自己有些孟浪,而且也根本不知该如何措辞。
范闲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微微感动,微笑着拱拱手:“藤大安心。”接着又叮嘱他记得将自己的行李收拾好,自己夜间或许要用,如何如何。
在今天这种时刻,居然还能好整以暇地想到晚上如何,藤子京知道面前这位漂亮的少年心智远较一般同龄人成熟,听见这句话后,略觉安心,笑了一笑,自与那小厮去偏院休息。
领路的小厮换成了丫环,还是挺稚美的一个小姑娘。范闲跟在小姑娘身后,进了后院。
一位中年妇女端着黄铜盆子走了过来,半蹲行了一礼,然后服侍他洗了把脸,水的温度不热不冷,恰到好处。
范闲沉默着,擦了擦手,将毛巾递了回去,然后说了声谢谢。
中年妇人听见这两个字,有些吃惊,略显慌张地退下。
范闲笑了笑,这才想起来,京都并不是澹州,自己对丫环姐姐们的客气,放到此处后,就显得有些多余和不合时宜。
就算进了内院,却也不是站在中厅,而是被丫环领着站在偏门。偏门那面墙上涂成全白,在门洞之上,却有一方微微突出的黑色雨檐。
站了很久,却没有人来理会,不知道是不是老宅给自己这个私生子的下马威,范闲心头渐渐生起一丝燥意,旋即深深吸了口气压了下去,抬眼看起那方黑檐来,仔细瞧去,发现这颇有古风的建筑,确实雅致。
其实范闲错怪他们了,那些丫环婆子们站在一旁,倒不是刻意冷落他,只是知道这位少年的身份,一时间不敢上前,一是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毕竟对方不是范府正室所出;二来家主未至,下人们确实不敢造次。不过此时自然早有人去通报家主。
范闲等了一等,自嘲地笑了笑,招手喊领自己进来的那个小丫头过来。
小丫环面容清秀,脸蛋儿滑嫩无比,年龄还极小,细声问道:“少……少……有何吩咐。”她本来想称少爷,但想到其中问题,所以喊不出来,却将那个爷字吞了进去,憋的满脸通红。
范闲看这小丫头模样,哈哈一笑,说道:“给我搬把椅子来。”
小丫环依言去了,从厅里搬了一把木椅,这椅子有些重,她搬的微微气喘。
范闲上前接着,将椅子放在地上,微微一笑,便大刀金马地坐了上去,抬头观望头上雨檐,竟是再不关心四周的目光。
丫环婆子们看到这少年竟然就这样坐在椅子上,吃惊不小——长辈未至,晚辈理应束手谨立阶前,哪有这样大模大样的道理?
……
……
回廊里传来一阵极细碎的脚步声,一阵极幽淡的香味随风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范闲侧头望去,只见一位贵妇人正满脸微笑地走了过来,这妇人面容姣好,双眸如漆,身上裙裾微摇,金铛微乱,但配着妇人身上那股含而不露的贵气,却让人不觉得如何招摇,反觉着理应如此。
范闲微吸一口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那妇人眉如远黛,一笑之下,满庭皆明,远远看着范闲就说道:“闲儿一路辛苦,且坐着吧。”
范闲甜甜笑道:“姨娘好。”
(舒缓的开场,伸手要票,呆会儿加精后就睡了,先祝诸位晚安,周初工作愉快。)
第二卷在京都第二章柳氏
------------------------
来者自然是司南伯府里的二太太,这位太太姓柳名如玉,十几年前被司南伯爵收入府中。这位太太家中背景颇深,三代之内还出过一位国公。所以当年她嫁与司南伯做小,在京都里还惹出不少议论——众人都很好奇柳家是如何想法,竟然将自家女儿许给范建,虽然范建其时已经接了司南伯的爵位,但毕竟只是范氏大族中的远房——直到这十年里司南伯圣眷日隆,官位渐高,大家才服了柳家及这位女子的毒辣目光。
但很奇怪的是,司南伯一直没有将她扶正,这不论从情理上,还是从柳氏娘家的地位上来讲,都是绝对说不通的事情。
范闲满脸可爱笑容,对着这位二太太深深一躬:“闲儿见过姨娘。”
柳氏亦是满脸微笑,但瞳子里却是闪过一丝莫名神采,听出面前这小子紧紧扣住了姨娘两个字,却不像一般人那般称呼自己做二太太。
太太与姨娘之间的差别,便有若云霄与泥壤。
柳氏微笑着说道:“进来吧,大老远的,老坐在那雨檐下发呆是个什么事儿?叫外人见了,不得说我们范府是个容不得人的地方。”
容不得人?那自然是彼人有不可容之处,范闲心中轻叹,知道姨娘是在提醒自己私生子的身份,倒也佩服对方说话漂亮。本来他不准备在言语上多加刺激对方,明知道对方在京都这宅子里经营日久,占口头便宜没什么意思,但旋即想到,既然双方的利益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何必再容让太多?
他在心头想着,看来这位姨娘倒与自己往日想的不同,应该是不是自己想像当中一昧阴毒的蠢货——所以此时有些不明白,四年前面前这位妇人为什么会使出用毒杀人这种昏招来的。
随着二太太往厅里走,离她并不太远,贵妇身上特有的幽香传到范闲的鼻子里,他嗅了两下,觉得这香水还挺好闻的。
在这种时候还能想这些有的没的,范闲有些满意自己目前的心境神思,微笑和柳姨娘唠着闲话。
贵妇与少年,倒真扮演出来了几分母慈子孝的感觉。
……
……
茶上来了,是地道的五峰采花,好茶。点心也上来了,是地道的江南小酥饼,好吃食。只是说完了沿途见闻,问候完了远在澹州的老夫人,说了些澹州海边的景致,京都有些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大家发现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于是柳氏和范闲同时很有默契地闭上了嘴,陷入沉默之中。双方都意识到,彼此都不是省油的灯,玩这种言语上的试探没有什么意义,既然如此,不如干脆就沉默以对。
所以客厅里的气氛有些尴尬,服侍的丫环们噤若寒蝉,连换茶时走路的脚步都放轻了许多。
只有范闲与二太太不尴尬,偶尔握着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