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9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他们收到司马防卢植的来信,倒是稍微迟疑了一些,但是抢掠的命令已经下达,坏事已经做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他们这才明白,李儒让他们四处抢掠粮食到底是为了什么。

    随后到达的诏令虽然让他们明白朝廷释出了诚意,可是自己已经抢了世族的粮食,杀了世族的人,这个时候这份诏令还能起作用么?

    在这种情况下,众人各有各的想法了,有的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立刻提兵进京,要错就一错到底,有的人则犹豫不决,只是聚兵在观望,希望看看朝廷的反应再说。

    这里面最坚决的准备提兵攻打长安的自然是董旻,接着是李傕和张济、胡轸,而郭汜、徐荣和段煨、李蒙、李肃和华雄都处于观望之中。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司马出京安抚众将

    司马朗今年二十一岁了,他一直都跟着父亲做个掾吏,事实上也是没有正式编制的私人雇员,算不上出仕,这一次他衔命出京用的却不是私人身份了,他现在是以黄门侍郎的身份,代表着天子和朝廷,以正式使者的身份出使。

    司马朗这算是正式的出仕了,而且一出仕就是这种高级的职位,固然跟司马防的上位有关,但是司马朗自己的能力和名声也是至关重要的。

    长安城中惊变,司马朗知道事情的轻重,自己身上担负的使命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长安乃至整个雍凉地区的安宁和稳定,左右着数千万百姓的福祉,司马朗的心情很兴奋,同时也很沉重,一出仕就摊上这么大的一件事,司马朗不知道该庆幸还是该忧虑。

    司马朗的第一个目标是李傕,李傕刚刚结束了汉中之战,可以说他现在手头的粮食最为紧缺,情绪也最不稳定,而且李傕距离长安很近,兵力又最多,又是董卓昔ri信任的老将,极具代表xing。。 。

    汉中之战李傕是败了的,因此也必定遭到了董卓的斥骂,可以说李傕现在的心情应该是摇摆不定的,所以司马朗选择了李傕作为突破口。

    不过司马朗还没有赶到陈仓,就传来了李傕大肆搜掠当地世族抢夺粮食人口,并且集结军队,向长安进发的消息,司马朗的从人都劝司马朗不要再去了,不过司马朗反而越发的坚定了前去见李傕的想法。

    司马朗是在武功堵住了李傕。听说是衔命而来的天子使者,李傕也不敢怠慢,毕竟他们挥军长安打着的旗号也是给董卓报仇。而不是要颠覆天子,如今天子使者到来,李傕心里其实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城内也乱哄哄的,李傕开了抢掠的口子,原本纪律就不大好的西凉军顿时有些收不住手,抢掠、杀人、强jiān之类的事情司马朗一路走来都有目睹,心里不由得有些惨然。对李傕的观感也大大的降低了。

    司马朗被带到李傕下榻的所在,这里的官府被李傕占领了,一进大门。司马朗赫然发现从大门到正堂,夹道站满了刀枪出鞘的士兵,配合上凶神恶煞一般的眼神,散发着一股子凛凛的煞气。司马朗不屑的撇了撇嘴。施施然大步走了进去。

    “天使到来,末将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呵呵。”

    李傕嘴上说的客气,不过神情上却显得十分的倨傲,他身边还站着一个面貌清俊的将领,应该就是张济了。

    “两位将军客气。如今兵荒马乱的,两位肯定诸事繁忙。估计约束部队都忙不过来了,在下一个小小的使者,自然不放在两位大人的眼中了!”

    “大胆!”

    李傕伸手挡住了一侧抽出佩刀想要发作的副将,冷笑的看着这个年轻的使者,他到底是弄不清状况,还是有恃无恐呢?问题是,他有什么值得凭持的?长安城里的父亲?高高在上的天子?这些根本就不足以保住他的小命!

    那么,他凭什么这么大言炎炎的当面讥讽指摘自己呢?又或者他就是这么一个耿直无畏的读书人?

    “司马侍郎的话在下听不明白啊,我们都是粗人,不懂得那么多的道理,既然侍郎是来传旨的,那么入内说话吧。”

    司马朗点了点头,一脸不客气的与李傕、张济一起进了大堂,分宾主坐下,司马朗掏出了诏旨,请李傕观看。

    李傕展开看了看,眼睛转了转道:“这份诏旨迟了,粮食,我们已经有了,不劳各位cāo心。董太师为陛下鞠躬尽瘁,如今却被小人残害,还落得一个贼名,这就是陛下对董太师的回报?我们是粗人,不懂那么多的道理,但是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天子仁厚,又怎会作出如此令人齿冷的事情,这定是有小人挟持天子。我等与董太师出生入死,保着天子西来,兢兢业业经营雍凉以图奋发报国,天子焉能视我如仇寇!这份诏旨莫不是尔等的yin谋,想要稳住我等再行yin谋残害!”

    司马朗冷笑了一声:“呵呵,各位如何报国我不知道,但是我今ri却亲眼见到了各位是如何害国的,难道各位当街杀人抢掠,当道强jiān民女就是报国!?真是天大的笑话,仅仅凭着这些,各位就是纵军为祸的死罪!”

    “放肆!莫非真以我们不敢杀人么!”

    “你们当然敢,而且已经这么干了!天子谆谆以求,就是想要各位能够本着一贯以来护持社稷的忠贞,能够凭着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放弃私谊秉持大义,却想不到各位真是粗人,竟然作出如此行径,真是让天子失望啊!”

    “坐下!”李傕喝止了周围的将官,转向不亢不卑毫无惧sè的司马朗,认真的打量了他一下,才缓缓的开口道:“看在你是天使的份上,我们就不为难你了,如今天子既然已经对我们失望,我们也对诏旨的真实xing有所怀疑,既然如此,我们还是亲自到长安城下去问问天子,到底谁是贼,谁是忠臣!”

    “残害百姓的人也能说自己是忠臣,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将军觉得世人会相信么?哈哈”

    “够了,你可以走了,否则我也保不住你!”

    司马朗淡淡的扫了周围气势汹汹的将官一眼,淡淡的一笑:“在下随时都可以走,不过死到临头的不是在下,而是各位,既然来了一趟,那在下也给各位一个忠告,悬崖勒马,未为迟也!若是一意孤行,自己死无葬身之地也就罢了,到时候连累家族被诛灭九族可就后悔莫及了!呵呵,言尽于此,各位好自为之,告辞!”

    “等等,”一直没有说话的张济终于开口了,将想要起身的司马朗给拦住了:“司马侍郎此言何来,可否详细道来?我等俱是军伍之人,许多道理都是不懂的,只懂些浅显的忠义之理,或许理解有误,至于外面的事情,司马侍郎可能没有看过战乱,战事一起,兵士就很难约束,不过我们也正在努力约束,并非有意残害百姓。”

    司马朗暗暗的舒了口气,刚才的作态太过,差点挽回不了,幸好有张济回旋啊。

    “也好,既然张将军有心,在下且为各位分析一下。董卓如何,其实不必再说,当ri董卓在宫中所为相信各位也是知道的,如今董卓死了是事实,这不可能改变,定xing为篡国之贼也不能改变,但是牛辅是董卓女婿,天子尚且能够宽宥,各位又何必担心天子会事后算账呢!”

    “这天子未必有此心,但是杨彪董承等人把持大权,却未必没有这个念头,何况如今我们却是得罪了这些世族了!”

    “如今天子在位,秉国者有四,在下父亲、卢植大人、杨彪大人和马ri磾大人。我父和卢植大人素以公义著称,各位难道不知?若是不信,可以四处打听一下。马ri磾大人学养天成,乃是明大义知轻重的达人,此事天下人皆知。杨彪大人为人忠厚,即使董卓在时,也是努力的弥合和斡旋世族与董卓的关系。再看各位,由于董卓身死,众将很难还有人能够取董卓而代之,因此,各位对朝廷和世族的威胁也大降,再从朝廷权力格局上看,并没有必须要动各位利益的必要,相反,倒是有安抚各位力求同舟共济化解危难的想法。”

    李傕和张济互相看了一眼,脸上的神sè有些动摇,司马朗心里一喜,继续说道。

    “董卓之死,其实缘由在将军。”

    “在我?”李傕大惊。

    “对,将军汉中未克,导致了董卓必须要跟雍州世族决裂,以求得到粮食的同时,将世族的力量彻底打压下去,这就是董卓被杀的内因。”

    “这”李傕的脸上神sè惭愧尴尬,其实这事想想就能明白,谁都不是傻子,或许之前还有不大明白的人,现在司马朗一说透,大家立刻就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心里难免都有些惭愧,同时也对长安之行多了一丝戒心。

    “于此同时,雍州的世族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一味的想要借助天灾发国难财,最后的下场很可能就是玉石俱焚,各位不要忘记了,关东还有一个天子呢!吕布大军还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潼关,北边的马腾和韩遂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若是雍凉内乱,最后必为外人所趁,各位是如何想的在下不知道,但是在下知道雍州世族是如何想的,各位看看如今的中原世族,战乱之下,世族凋零,那些数百年的家族,如今可能已经十不存一了。”

    众将一想,果然如此,世族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战乱,战乱一起玉石俱焚啊!不要说战乱了,就是现在李傕正在做的事情,就够雍州世族们喝一壶了,更何况,郭汜、胡轸、董旻等人也做了一样的事情的话,雍州世族的损失已经是不小了。

    “因此,雍州世族们已经有所妥协,这也是家父和卢植大人得以录尚书事的原因,他们需要一个中立的派系来调和与诸位的关系,而在雍州无根无基的我们,其实跟各位的处境一样,这么说大家能明白么?”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李儒定计反攻长安

    张济明白了,李傕也明白了,司马朗这是公私两便啊!一边来说服各位将领暂且罢兵,一边还想要替司马防和卢植与各地的带兵将领结成同盟,共同对抗雍州本地世族。

    “可是,为何不趁机彻底将雍州世族摧毁呢!”

    “那是不可能的,雍州世族在雍州经营数百年,盘根错节岂能一ri而除之,如此做只会在表面上得逞,随后世族会用各种手段进行反扑,董卓之死就是一个明证,下一个死的又会是谁呢?如果继续这样乱下去,长安朝廷必为关东诸侯所破,各位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莫非各位觉得投靠关东诸侯会更有前途?”

    众将面面相觑,这乱糟糟的事情被司马朗抽丝剥茧的一说,大家都看清楚了,原来自始至终,矛盾都集中在董卓与世族的争权夺利上面。

    如今董卓一死,军队的政治力量退出了朝廷,所以大家都很不安心,也因此,才会被李儒的来信所鼓动。希望凭借军队的力量,重新控制住朝廷,但是这个想法却是很难的。就算一时得逞,最后还是会被世族甚至还要加上司马防和卢植等人给算计。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将世族杀光的做法,但是以董卓强横尚且不敢如此作为,他们又凭什么敢这么做呢?这么做的唯一下场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兼且被诛灭九族。

    于是,剩下的选择还有几个,一个是学着马腾韩遂,拥兵自重。不过那粮食从哪里来?

    或者也能选择投靠关东世族或者刘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