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乾隆王朝一锅炖(综琼瑶)-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永璇还是很感谢乾隆在最后几年对他的支持,虽然乾隆对永璇的改革一直控制得恨死,但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听之任之。故而在永璇的推动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本国业已完成,并且向欧洲和美洲扩散。永璇相信在他的有生之年,应该可以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毕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是电,现在蒸汽机正大行其道,永璇要折腾出个发电机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情罢了,但是永璇不想过快地对整个人类科技拔苗助长,故而还是在折腾蒸汽机。只是饱受后世环境污染之苦的永璇对环境保护还是有所控制。首先是对黄河流域开始植树造林,将山西、陕西富裕的农民或北迁到远东,或南移到南洋,虽然说黄河清可能是很难实现了,但是后世的沙尘暴什么的,还是要防范于未然。最重要的是,永璇非常无耻地将一些重工业都放在了印度、印尼等地,这些地方日后是会考虑让他们独立的,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理,永璇加快了南洋的重工业开发进程。
阿思哈没有听出永璇的不满,或者他听出来了,但是却不愿意妥协。“奴才管着都察院,自然要管着天下的风气。即便是皇上,奴才也是要管一管的。”
“哼,好大的口气!”永璇其实对都察院早就不满了,虽然说都察院有监管官员的作用,但是都察院一个所谓的“风闻奏事”就是祸害无穷。
首先都察院没有实际证据就可以弹劾官员,这无形中就让一些被诬蔑的官员为了避嫌不得不称病不朝,这势必影响国家的办事效率。其次永璇在乾隆的支持下,其实已经开始完善起法院、检察院、警察局的现代公检法系统,同时永璇还保留了审计局这个拥有经济调查大权的准公检法机关,而且永璇还在考虑要不要组建情报局、安全局、廉政公署等机关。可以说,都察院已经完全失去了他的历史作用,永璇正在找机会将都察院关门了事。
今天见阿思哈这般说话,永璇便冷笑道:“我看都察院也该管一管了。自乾隆三十年起,检察院开始负责诉讼以来,都察院究竟做了什么?贪官污吏没有抓到一个,倒是将一批清官逼得要么称病,要么读书,真是好大的威风啊!我看这都察院不如就关门了事,阿思哈,你那个左都御史的职位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听闻此话,领班的于敏中立刻急出了一头汗。于敏中早就知道阿思哈与永璇不对盘,但是于敏中没有料到阿思哈居然会借乾隆的丧事来干涉永璇的远东计划。对于永璇来说,远东计划和南洋计划是两个不能触碰的逆鳞。其实应该来说,远东计划和南洋计划就是一体,那就是中华帝国的扩张计划。于敏中不止一次听到永璇游说乾隆,要用我们的大炮和火枪,为我们的子民创造更多的土地和财富!而乾隆也在事实上承认了永璇的计划,甚至因为这些计划,无论是皇室还是权贵们,都收益丰厚。这些既得利益者如何会放弃支持永璇,而却支持因循守旧的阿思哈?更重要的是,永璇手上还握着虎视眈眈的招商系人马和潜邸幕僚,他们无时不刻地想取而代之。阿思哈这一说胡话,等于是给了永璇大肆改革的借口。
于敏中一想到这,忙跪道:“臣以为,因循守旧并非国家幸事。可是皇上这般疾风骤雨下去,只怕让臣等也无法禁受住。和风细雨亦能有效,而且不会造成损害,还望皇上三思。”
永璇当然不会借这个地方大肆改革,毕竟招商系人马资历还不够,虽然在地方是有声有色,可是尚不能支撑整个中枢。而潜邸的幕僚们也才陆续放出去累积经验,估计也要至少四五年才堪大用。所以,永璇笑道:“于爱卿多虑了,朕从未想过要大肆改革。朕只是觉得既然检察院等机构业已设立,且确实有做出了应有的成绩。既然如此,留着都察院做什么?浪费公帑,不如剩下点钱,为老百姓做点事情。”
于敏中知道阿思哈这次是真的惹到了永璇,况且永璇已经答应不大肆改革,他也不好意思强求保住阿思哈,便安静地退到了一遍。阿思哈看了看,没有人愿意出来为他说话,大笑三声,便将官服除下,离了军机处。
出了紫禁城之后,阿思哈禁不住泪流满面。他想了想,为今之计只有去找五阿哥方能有一线生机,这五阿哥本来就是阿思哈的半个弟子,两人相处还算和睦,所以阿思哈内心深处是希望五阿哥登基的。同时三阿哥已经病倒不能视事,四阿哥、十一阿哥乃是永璇的亲兄弟,六阿哥出继,十二阿哥已经断了心思,十五、十七阿哥年岁还小,想来想去,大清朝的希望就在那五阿哥身上了。
因为五阿哥一直是被乾隆要求念书,所以府门外并没有内务府圈禁的士兵。阿思哈通报了一声便进了五阿哥的宅子,与此同时五阿哥也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波将金并没有得到清军后撤的好消息,相反他收到的情报显示,清军在加固防线的同时已经准备好在西伯利亚过冬。根据他所知道的消息,清军的装备要明显优于俄军,甚至在防寒衣物上,那个新出的羽绒服以及改进后的供暖设备,让清军的军营可谓是暖如春天。他们的探子回报,因为水泥和玻璃的大量应用,同时通过地道和封闭走廊的连接,军营里没有冻死的士兵。而且水泥的军营可以禁受俄军火枪的攻击,与此同时,火攻也是对水泥军营无效的。波将金脸色变幻了好几次之后,下令道:“全军准备,后撤回叶卡捷琳堡!”
这个时代的叶卡捷琳堡比后世的叶卡捷琳堡要西移了许多,这是俄国在东方征途上的最后一个大型城市,波将金必须撤回到那里才能确保全军的生存。他没有水泥,无法在极短的时间里修建起封闭保暖且固若金汤的军营,回到叶卡捷琳堡才是上策。
“将军,难道我们要丢掉阵地吗?”
“不妨事,中国人同样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这个冬天将是我们休整的机会。等五月的时候,才是我们最后决战的时候。”
参谋们不再反对,军令下达之后,大家纷纷收拾起自己的行囊准备回到叶卡捷琳堡去。对于士兵来说,那里有温暖的营房,还有城中的烈酒和美女。他们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来到这西伯利亚,为的就是每个月几十卢布的军饷。这些军饷足够他们在酒吧里喝上一个月的伏特加,再找酒吧的姑娘好好地乐上几回。
就这样,波将金带领他的士兵往回撤,而这一切自然落到了对面的清军严重。
“将军,我们要去追吗?”
“不用了!这中鬼天气,杀不了几个敌人还会赔上咱们自己兄弟的命。”
“真不知道朝廷要这破地方做什么?”
“嘿嘿,小子,我告诉你,这土地下面埋着无数的宝贝,皇上的心思就是将这里的宝贝都挖掉。”
149世界大战?玖
其实从永璇开始对西山大营换装的时候,乾隆也在利用这个时候组建新军。乾隆并不是个笨蛋,他不会像康熙那样对八旗无条件信任,况且乾隆时代的八旗比起康熙更加堕落。虽然乾隆是个保守的皇帝,但是不代表他能对关系自己皇位的军队无动于衷。所以从永璇整顿西山大营开始,乾隆也在依葫芦画瓢地组建起几支新军。当西山大营初见成效之后,乾隆便从西山大营抽调出大量中下级军官填充到各大新军中区,于是后世中国陆军中颇具影响力的“西山系”就此出现。
“西山系”军队对永璇有着盲目的崇拜感,再加上永璇已经是这个帝国名义上和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故而整个西山系军队对永璇是高度服从。可笑阿思哈居然还想通过永琪来策反八旗反对永璇,如果永璇得知整个计划的话,他一定会鼓掌。毕竟永璇正愁没有借口整顿八旗士兵,“叛国”无疑是个最好的借口,不仅可以将八旗的军权收回还能顺带整顿下八旗的旗务。
八旗对于满清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早期满清还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之前,这种全民皆兵的方法的确是个不错的构想。毕竟后世的瑞士也是依靠全民皆兵将自己变成一只难以下嘴的刺猬,才逼得希特勒在二战中不得不选择性无视掉瑞士。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八旗的战斗力是直线下降,留在东北的八旗还算有一战之力,但是入了关的八旗完全是摆设,除了遛鸟扯淡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擅长的事情了。雍正皇帝对此是深恶痛绝,可惜只有执政十余年的雍正没有办法彻底断绝祸根,而乾隆为了好名声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但是永璇却不在乎,他手上捏着新军,盛京八旗和蒙八旗早就改造完成,仅仅依靠京城里那些做摆设的八旗能有何用?当永璇手上看着情报局送来的谋反情报的时候,他差点就想要大笑三声。不过他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毕竟八旗还是帝国名义上的统治基础,为了让高层们的脸面好看些,永璇不得不做出一些痛心疾首的样子,“朕对待他们不薄,奈何他们竟存了这般心思?”
军机大臣和几位权贵重臣被宣召到东暖阁,看到永璇递给他们的情报,他们也是满头大汗。阿思哈早前的做法虽然不讨永璇的喜欢,但是在臣子眼中那是有“气节”的谏臣形象。可如今阿思哈居然游说永琪称帝,并串联在京的八旗,那这就是叛臣了!
虽然于敏中是领班军机大臣,但无奈自己是汉臣,且这是牵扯到满臣和八旗,于敏中只得保持沉默。而永琨却冷笑道:“此等无视军服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虽然因为和亲王弘昼的去世,和亲王一系早早就退出了朝廷的中枢。可因为早年永璇与弘昼一直在合作,故而新军中一直有“西山系”和“和亲王系”的区分,不过好在“西山系”重在陆军,“和亲王系”重在海军,而两系人马对永璇又是马首是瞻。所以永琨这句话似乎就代表了军界的立场,而且永琨的确也有这般资格。他大哥永璧乃是海军衙门大臣,四哥永瑸乃是北洋协管军务大臣,八弟永璔乃是这次西伯利亚远征军的将军之一。永琨这番杀气腾腾的话,让在场的文臣都莫名后背一凉。
永璇对永琨的嚣张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个军人如果没有热血,不敢嚣张,那么这个国家就没希望了。虽然宋朝的文臣都非常有气节,无奈他们将自己的军人都阉割了,最后还是被人给灭了。文臣有气节当然是好的,可是问题在于,打战的事情本来就该交给军人去处理。几个文臣在那指手画脚算什么?如果懂点军事还好,不懂的话那就完全是瞎指挥。可以说,宋朝的军队不是丢给了辽国、金国和蒙古,而是丢在自己人手里。
“朕并不惧这些宵小,只是朕不忍百姓遭殃。但若是他们冥顽不灵的话,就别怪朕狠心了!”永璇冷冷地说完后,东暖阁的群臣们就知道了,该有人倒霉了。
查尔斯?沃森踏上这个被称为“远东明珠”的土地时,他才知道英国人对这个国家的不了解程度已经到了个让人发指的地步。与曼彻斯特、利物浦一样,上海是一个建立在港口的城市,但是他又与邻近的江宁、苏州组成了江南经济的三角城市带。江宁侧重于江南的政务,上海侧重于江南的经济,而文化人们都喜欢苏州那古朴的园林风格。再加上杭州在稍南的地方遥相呼应,上海很快就夺得了“远东明珠”的称号。
查尔斯?沃森是受英国首相腓特烈?诺斯勋爵的派遣,来到这里。他还记得诺斯勋爵对他说的一番话,“罗金汉侯爵(查尔斯?沃森的封号)阁下,帝国的财力已经无力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