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继妃-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邑辰道:“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怕是有人趁机报私仇罢了!”
“谁?”
“陈嘉!”
当年陈嘉成立西厂,老太爷可是带着六部九卿硬逼着皇帝撤了西厂,把陈嘉搞得灰头土脸。后来丁阁老政治投机上书重开西厂,老太爷也是坚决反对,这个仇结得可不小。
雨澜就想起无中生有的谣言,传播速度之快叫人咋舌,几乎一天时间就人尽皆知了,若是陈嘉派出西厂的密探来散播谣言,有这个传播速度也就说得通了。
叶敏瑜想收拾太子自然不比自己出手,萧党、陈嘉都是好帮手。这件事需要一个突破口,陈嘉刚好趁机散播谣言,既完成了叶敏瑜交给他的任务,也顺便报了私仇,叶敏瑜又叫华松出头,就算事情闹大了,也有礼部左侍郎李介顶缸。
单看陈嘉散播谣言的本领,假假真真虚虚实实,叫人不由自主就信了……这些人玩儿惯了阴谋诡计,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丝丝相扣,叫人掉进去就摘不出来了。就算现在知道了别后的主使之人,雨澜也觉得很难破解这个局面。
“只是……”雨澜还是有点想不明白,“就算这件事最后查明了是太子做的,又能对太子造成多大的影响?”叶敏瑜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拐了这么多道弯,又能得到多大的利益?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他捋了捋雨澜鬓边的乱发,慢慢给她解释道:“自古以来,夺嫡之争,下毒、刺杀这些*手段都是下下乘的,因为再缜密的阴谋诡计,都会留下蛛丝马迹,一不小心,反而会让策划阴谋的人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叫太子在台上多蹦跶一阵子,把他所干的昏事傻事混蛋事一件件摆给皇上看,日积月累,皇上就是再好的心性,也忍受不了这样的太子,太子还是要被废掉!”
“到时候太子完蛋了,除了他叶敏瑜还有谁能当这个皇帝?叶敏瑜这小子,还真是长进了!”
雨澜想了想,这,果然是一个最稳妥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一般用不到,因为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太子要昏庸到一定境界,必须是不可救药才成!很可悲的是,太子明显符合了这个条件。
比如现在,她就想不明白,太子将春闱的考题传出去,究竟对他有什么好处?收取几千几万两银子的贿赂?他是太子,将来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要这点儿钱干什么?
真是不知所谓!

第267章 闹大
雨澜在心里吐槽了太子两句;又替雨馨担心了一下,这才又回到正题:“既然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王爷都查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叶邑辰道:“先看看皇上有什么反应不迟!”
雨澜见他神色平静,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一颗心也就平静了下来。
果然不出叶邑辰所料;御史华松这份弹劾的奏章一呈上去,正统皇帝看了大为震怒;再加上有陈嘉在一旁煽风点火;正统皇帝立刻颁下圣旨,命令礼部左侍郎姜政立刻停止批阅考生的试卷;回家听候审查;同时命令刑部官员介入调查。他已经初选的卷子全由礼部尚书会同其他考官复核。
叶邑辰也每日在外奔走,大楚的政治制度十分成熟,军政分开,叶邑辰是军方的人物,军务方面他是权威,但他本人不能名正言顺地插手政务,不过这么多年他可不是白混的,他在朝中早已组建了自己的班底,六部五寺,十八大衙门都有他的人手。
他在后面推波助澜,自然瞒不过叶敏瑜和陈嘉,两人都有些吃惊。因为叶邑辰一直以来对于太子和赵王的夺嫡都是两不相帮的姿态,不管是叶敏瑜还是太子,谁若是争取到了叶邑辰的支持,立刻就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可叶邑辰一直态度暧昧,谁也摸不清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所以这次他一出手,立刻就引起了叶敏瑜和陈嘉的注意。他们摸不透叶邑辰的意思,行动起来就多了几分顾忌,若是因为这么点儿事把叶邑辰推向了太子的一方,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十余日后,礼部阅卷的工作做完了。刑部的调查仍未有丝毫进展,刑部一位员外郎奉命抄了姜政在京师的宅子,姜政家资颇为丰富,但是姜家本来就是江南大族,姜政之妻也是大家出身,光陪嫁就有两三万两,并无确切证据说明这些钱财是姜政受贿所得。
非但如此,经过礼部尚书的复核,姜政初选出来的卷子里并没有承宗,这也多少减轻了两者的嫌疑。
案子没有什么进展,可是到了发榜的时间这榜却一直不发,春闱一推再推,很多外地的举子已经在京师滞留很久了,一时间怨声载道之声一片。
正统皇帝把刑部尚书叫到宫里骂了一顿,可是这种案子本来就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查得明白的。正统皇帝只好采纳礼部的建议,先发榜若日后查明有贿买考题者再削去功名,严惩不贷。
发榜当日,承祖和承宗没敢出面,小厮一大早就去了贡院。大太太和二太太坐在正院的怡宁居,一脸的惴惴不安,不大一会儿小厮就跑了回来。
大太太和二太太全都站了起来,齐声问:“如何?”
小厮满面喜色地道:“恭喜太太,贺喜太太,三少爷中了!”
“中了?”大太太不知道该不该高兴,急急问道;“中了第几名?”
“中了第二名!”
二太太也沉不住气了:“那大少爷呢?”
小厮就低了头:“小的找遍了三张皇榜,没有找到大少爷的名字!”
二太太听了反而心里如同一块石头落了地:“没中便好,没中便好!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小厮都傻了,三少爷中了第二名大太太反而满脸忧色,大少爷没有考中,二太太反而喜形于色。这到底是什么节奏?
晋王府中,雨澜也得到了消息,她靠在临窗大炕上的大迎枕上,面露忧色:“这么说,三弟弟考中了第二名?”她看得却比大太太明白许多:“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会不会是陈嘉搞的鬼?故意让他中个很高的名次,如此,三弟弟就更加有口难辩了!”
叶邑辰坐在长几后面的太师椅上,摇了摇头道:“我故意放出风声,叫他们知道我插手了此事,陈嘉不是那等蠢人,应该不会在这种关头和我对着干。况且这卷子都是糊了名字的,想作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也就是说考了第二名完全是他自己的本事了。
雨澜不由一阵苦笑:“没想到三弟弟学问进益这么多,要不是发生了科考舞弊案,进士及第也不是不可能。”
会试完了还有殿试,只有一甲的前三名,才会被赐予“进士及第”的称号,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而二甲只能被赐予“进士出身”,三甲则被赐予“同进士出身”。
这几乎是一个文人一生之中所能获得的最高的荣誉了。
“好在大哥哥没有考中,谣言之中又没有指名道姓地涉及到他,他应该是没事了。这下二婶也该放心了。”雨澜振奋了一下精神,问道:“那个江阴举子张琳怎么样?”
叶邑辰也是一阵苦笑:“张琳考了第三名!”
“第三名?”雨澜的动作变凝滞了。这下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叶邑辰也是一阵苦笑:“这个阉人,还真有眼光!”他诬陷的两个人,一个考中了第二,一个考中了第三。也不知是他狗屎运太好还是实先做了周密调查。不管怎么说,陈嘉还是厉害得有点叫雨澜害怕了!
正在这时,承影匆忙进来回报:“王爷,贡院那边看榜的举子闹起来了。”叶邑辰脸色微沉,这事并不算出乎意料,只是沉声问:“怎么回事?”
承影道:“今日发榜,金榜题名者纵然是喜形于色,弹冠相庆。那些落榜的却久聚不去,窃窃私议,愤于形色。后来就有人大呼考场不公,这一喊不要紧,众口响应,声振屋瓦。后来干脆有考生冲上前去,一把扯下榜文,将那榜文撕了个粉碎。众考生大骂姜政姜大人,也有人痛骂张琳和三少爷不知廉耻,有辱斯文。哭声、骂声,引来了无数各式人等围观!后来顺天府府尹带兵前来弹压,才终于将众人驱散了!”
叶邑辰冷冷笑道:“你可看清楚了,那煽风点火,率先发难的,可是真的考生?”
雨澜悚然一惊。叶邑辰果然老奸巨猾,她就没想到这一点。贡院闹事,撕毁皇榜,这可都是不小的罪名。中国式的文人都有这种心理,就是再不平衡,没有人带头也不敢真的冲出来和官府对着干,这种事古今如一,考生们情绪这般激动,说不定真有人混到他们中间浑水摸鱼,故意将事态闹大。
最后得益的仍是陈嘉这帮人。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热血青年就这样被上位者利用了,反正流血的是他们,最后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可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承影道:“小的已经派人跟着带头闹事的几个人了,王爷若是想见见他们,小的这就把他们弄回来,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叶邑辰想了想,道:“不必了!这些小虾小蟹没有审问的必要!”他吩咐承影道:“你叫袁大脑袋带上一哨兵马,把棋盘街给我封了,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
雨澜怔了一下,旋即明白,叶邑辰是怕有人借着这个由头,到杨府去闹事。
承影答应一声正要走,叶邑辰又吩咐道:“你再安排几个功夫俊的,暗中把那个张琳保护好,不要让他落入别人的手里。”
承影这才去了。
叶邑辰回身就把雨澜抱在怀里,轻轻地道:“你要做好心里准备,三舅兄搞不好,要去刑部天牢里吃几天牢饭了!”
果如叶邑辰所料,京城学子们在有心人的挑唆之下开始闹事。发榜的当天晚上,姜政姜大人的宅子就被愤怒的学子放火给烧了,姜政在一群护院的保护下,狼狈不堪地从后门逃了出来,才免于被烧死的命运。
同一天晚上,江阴考生张琳所住的腾龙客栈也被学子们包围,众人冲进张琳的住所,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众人义愤之下砸了酒楼。
也有人想到棋盘街的杨家闹事,不过袁大脑袋带着上百名亲兵将整条棋盘街都封锁了。袁大脑袋最服叶邑辰,叶邑辰叫他不许闲杂人等随意进出,他就把整条街道守得如同铁桶一般,连个耗子都钻不进去。
举子们嚷着要去杨府讨个公道,袁大脑袋脖子一梗,脸上横肉直跳:“老子有重要的军务在身,你们去羊家牛家老子管不着也不想管。不过这条街老子今天晚上征用了,你们哪个敢近前一步,老子手中的家伙什儿可不认人!”
有不信邪真敢往里闯的,刚踏进了棋盘街的地面,就被大头兵毫不客气地扔了出来,一时间摔得鼻青脸肿的。
大脑袋就认准了一条,只要不上棋盘街,你们杀人放火我也不管,但是棋盘街你们一步也不许进。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举子们哪里耗得过这些大头兵,对峙了一个时辰,只得怏怏散了。到了最后,谣言中涉及到的三个人,只有杨府安然无恙。
当晚顺天府和五成兵马司也是军兵四出,平息事端,抓捕肇事之人,整个京师沸沸扬扬,闹腾了一个晚上。
本来以为这件事闹到这般该告一段落了。哪知道举子们相互串联,一呼百应,第二天上午陆陆续续有举子来到午门,过来午时已经上千名举子齐聚午门。在几个领头的举人带领下,众人跪了一地,大声疾呼,请皇帝下旨逮捕姜政、杨承宗和张琳三人,彻查科场舞弊案件,并且择期重考。
陈嘉带了宿卫宫中的数千名军兵将午门团团围住,可是却不敢随便逮捕举子,这里聚集的可是整个大楚的文人精英。士农工商,历代王朝无不非常重视读书人,因为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