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继妃-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劝进的仪式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叶邑辰这回倒是没有横加干涉,终于在文武百官劝了三把之后,在先帝驾崩第九天这个日子,叶敏昭终于答应登基成为大楚王朝的第四任皇帝。
叶敏昭的登基大典只能用“寒酸”两个字来形容。保和殿本来就不如太和殿地方大,加上整个典礼的费用省了又省,只是勉强撑起仪式的架子而已。
可是当他坐上代表九五之尊的宝座的时候,他也难免心中激动万分。从今之后,他就是富有四海,奄有天下的九五之尊了。他发誓他不要像父皇那样窝囊,既然老天爷给他机会让他坐上了这个位子,他就一定不会辜负它,他要做出自己的一番大事业,做秦皇汉武那样雄才伟略的皇帝,青史留名,光耀九州!
看见地下黑压压跪着的一片大臣,带头的那个正是自己恨之入骨的皇叔叶邑辰,他的心里就泛起了无边的快意。
他庄重地,带着无限威严的声音的缓缓在保和殿内响起:“众爱卿——平身!”
此时在西北方向上,叶敏瑜已经带领他造反的人马来到了函谷关外。造反之后他的兵越打越多,打败了长兴侯耿军文之后,叶敏瑜的兵力经过整编已经有四万人马,趁着朝廷内斗不休,无暇他顾的天赐良机,他趁机一路急行军,留下一部分人马十分高调地在河北境内打转,目的是分散朝廷的注意力,使朝廷误判为他的主力还在河北!
他自己却带着一万人马星夜疾驰,来到函谷关下。函谷关是关中和中原的毕竟之路,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函谷关。只要守住了函谷关,来自中原的军队就开不进关中去,关上门就可以划地为王,自成一家,这也是叶敏瑜决心攻略关中的最重要的原因。
只不过前提是他要能够拿下函谷关。
函谷关现在有兵力七千人,守将是副将李承德,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
叶敏瑜刚刚到了函谷关附近,就被李承德派出来的斥候发现,李承德并不出兵而是关闭了关口,牢牢守住关隘。叶敏瑜对于自己这三万兵马能否攻陷函谷关,他并没有把握。
只是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攻击,叶敏瑜就损失了数百精锐,函谷关天下雄关的名头果然不是吹的。
叶敏瑜正在中军大帐中和幕僚们议事,一个小校匆忙跑了进来:“禀报大将军,吏部尚书萧宗昌大人,还有靖海侯爷萧宗盛大人带着萧氏族人来投奔您来了!”
叶敏瑜腾地站了起来。京师那边他也有消息来源,知道萧家虽然被满门抄斩,但是因为事前有所安排,嫡系子弟全都抛出来了。萧家带着一千私兵千里迢迢前来投奔叶敏瑜,却被他布下的疑兵搅乱了视线,直到现在才找到正主。
叶敏瑜更担心的事他的母妃。他并不知道萧妃一意孤行,自己留在了宫里。“快去看看!”带着几个亲兵护卫就接了出来。
在中军帐外正好碰见了萧宗昌和萧宗盛两个人。两个人风尘仆仆,神色憔悴,惶惶然如同丧家之犬,哪里还有昔日当朝重臣的风采!“伯外祖父!外祖父!”叶敏瑜上前行礼,虽然他和萧家有些龃龉,此刻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他还是十分高兴的。
“殿下!总算找到您了!”萧宗昌和萧宗盛看见叶敏瑜龙行虎步,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身材斐然不由得齐齐热泪盈眶。叶敏瑜可以说是他们毕生心血所在,如今虽然多嫡失败了,总算有了这样一番局面,还不算输的彻底,所以看见他,两个老家伙都有些激动!
“母妃呢?她没有和你们一块来吗?”叶敏瑜看了一眼队伍之中,并没有发现萧妃的影子,不由得心中着急。
萧宗盛摇摇头道:“你母妃她,不肯听我们的劝阻,一个人留在宫里了。”
“什么?”叶敏瑜脸上血色褪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萧宗盛简单把当时的情况说了,叶敏瑜心中难过。他是三军统帅,数万人马全看着他呢,就是心理再难过也不能表现出来,他强自压抑心神,“伯外祖父!外祖父!先进帐再说吧!”
萧宗昌道:“也好!我正有要事要告诉你!”
一行人进了中军大帐,萧宗昌甫一坐下便说道:“先皇已经驾崩了!如今叶敏昭那个贼子已经即皇帝位了!来时的路上我们听到消息,年号弘熙!明年改元!”
正统皇帝的死讯叶敏瑜已经知道了,此刻他的胳膊上就正有一块黑色的纱巾。他轻叹了一口气道:“父皇驾崩,我却不能在他的灵前给他磕一个头,我真是不孝!”
萧宗昌嘴角一撇,他和叶敏瑜不同,叶敏瑜对正统仍存有几分父子之情,萧家却对正统恨之入骨。“你到是个孝顺的孩子,至今还想着那个昏君!”
叶敏瑜不想和萧宗昌争执这些,岔开话题道:“既然叶敏昭这小子已经当上了皇帝,他必定会迅速派出重兵围剿我们,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把函谷关拿下来!”
只是函谷关哪是说攻就能攻破的!
萧宗盛忽然接口道:“休息一日,明天就由我负责去劝降李承德吧!那小子穿开裆裤的样子老夫都见过!”萧宗盛也是一辈子的老军务了,函谷关的李承德正巧就是萧宗盛提拔起来的,叶敏瑜也知道这一点。
叶敏瑜缓缓地道:“太危险了!这几天我军和李承德所部多有接触,他似乎并无祈降的意思!”
“就这样决定了吧!我们没有多少机会耽搁了,等京师那头缓过劲来,这点人马根本就不够京军塞牙缝的,必须要尽快进入关中才能站稳脚跟,能不能劝服李承德,总要试一试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阿葵扔了一颗地雷!么么哒~
今天脖子有点疼,谁给我捏捏啊(*^__^*) 嘻嘻……

第324章 时过境迁
新皇登基;大封群臣;叶邑辰是头一份;被加封为摄政王;叶敏昭心里边自然是不愿意的,可叶邑辰得了兵符,十万大军仍然虎视眈眈地停在皇城外边;叶敏昭只好捏着鼻子封他做了摄政王。
将军政两方面的大权全权交给叶邑辰处置。
摄政王政权、军权一把抓,圣旨一下;叶邑辰顷刻之间便权倾天下。他从前便是亲王,摄政王自然比亲王大很多;可亲王已经到顶了;太祖、太宗定下的官制里并没有摄政王这么一个头衔,这可难坏了礼部的官员。
礼部的秀才们紧急翻阅了史书,最后规定了一整套的礼仪,比如区别于皇上的圣旨,摄政王的命令叫做令旨,叶邑辰可以穿杏黄色的袍子,在袍子上还可以绣一条四爪的金龙……诸如此类的。这些东西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可是古代极为重视礼仪,礼仪某种意义上就是权力的象征,越是特殊,就表示地位越高。
圣旨颁布的那一天,晋亲王府宾客盈门,五府、六部、□□衙门的所有堂官齐齐道贺,竟然是一个都不差。
因为是皇上大丧,王府只准备了简单的素酒,宴席也并不丰盛,饶是如此,雨澜也忙得脚不点地。
妻以夫贵,叶邑辰做了摄政王,雨澜也水涨船高做了摄政王妃。享有的特权又多了不少。雨澜却并没有感到如何高兴。实在是历史上的摄政王几乎就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她不能不为叶邑辰和自己这一家子担心。
所谓摄政,就是代理皇帝行使皇权,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皇上不是叶敏昭,而是叶邑辰。只不过叶邑辰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等着皇帝到了法定的年龄,他必须按照规定把政权交还给皇帝。
如今的内阁六部并不是向着皇帝负责,而是向着叶邑辰负责。所有的奏折内阁票拟之后,以前是递进紫禁城交给皇帝审阅,如今则是直接到了晋王府,交给叶邑辰批阅。叶邑辰批完了之后,用上礼部刚刚送来启用的摄政王印,便有了法定效力,颁布全国上下施行。
这份奏折最后还是会流转到叶敏昭的手里,理由是“新皇”需要跟着摄政王学习政务!
摄政王和皇帝从来就是一对天敌!
叶邑辰批复的第一道折子就打了叶敏昭的脸。礼部按照惯例上书,请求叶邑辰尊叶敏昭的生母慧妃为太后,叶邑辰直接在折子上批了四个字“所请不允!”
小皇帝拿到奏折之后气得全身发抖,当夜就派了贴身太监小韩子到晋王府来请叶邑辰。
小韩子硬着头皮到了晋王府,他实在没有把握能够完成小皇上的重托,实在是叶邑辰风头太劲,如今的晋王府冠盖如云,大楚几乎所有的官员全都一窝蜂地到晋王府来巴结,皇宫却反而门可罗雀。
一个是素有威望根基深厚的实权王爷,一个是乳臭未干不为人知的少年天子,应该选择倒向谁,谁都很清楚,人都是利益动物!
皇帝不出意料被架空,而且速度快得叫人瞠目结舌。
小韩子不自觉地就将王爷脑补成了暴虐专横的形象。不过到了晋王府的门房,门房听说他是宫里来的,对他极为客气,不一会儿马福总管就满脸笑容地过来了,暄寒问暖了一番,马福听完了他的来意,立刻就带他去了王爷的书房。
王爷穿着一身石青色的袍子,穿着虽然朴素,却皎皎犹如明月,他对小韩子也是十分客气。给他赐了座,听明了他的来意,叶邑辰微笑道:“劳驾公公稍等片刻,本王这里还有几份要紧的折子处置,批完了就跟着公公进宫!”
皇帝急着见你,你说你有事情,让皇帝先等着?也就是叶邑辰现在有这个资本说这些话,而且小韩子还并不觉得他说的有多么无礼!实在是叶敏昭在这位皇叔面前直不起腰杆子来!
叶邑辰以极快的速度批完了奏折,进入内室换了一件衣服,小韩子听见里头隐隐传来一句温柔的女声:“王爷早去早回!”虽然有几年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了,他还是一下子就认出这是雨澜的声音。
叶邑辰如今的书房是何等的机枢重地,全国的大政方针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雨澜身为女子能够出入自由,在叶邑辰处置政务的时候,在内室相陪……传说这位王妃极为受宠,晋王爷何等样人,要样貌有样貌,要权力有权力,要身份地位有身份地位,京师无数闺阁中的女子都将这位王妃嫉妒到了骨子里!
小韩子是小皇上的心腹,自然知道小皇上的心思,这对夫妻越是恩爱河蟹,小皇上心里就越是嫉妒如狂,越是极度不爽。
他心里胡思乱想着,叶邑辰已经从内室走了出来,换了一件月白色的锦袍,头戴冠冕,腰缠玉带。小韩子注意到,叶邑辰的嘴角挂着一丝笑容,这笑容和王爷刚才对着他的笑容完全不同,那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愉悦的笑容!
小皇帝叶敏昭已经按照规矩搬进了乾清宫。叶邑辰在乾清宫的西偏室见到了小皇帝叶敏昭。行过了君臣之礼,请叶邑辰在椅子上坐了。叶敏昭强忍怒气,拿过那份奏折道:“皇叔,你这是何意?”
叶邑辰进来的时候就猜到了叶敏昭见他的目的。他微笑地看着叶敏昭:“怎么,皇上是对臣的决议有所不满吗?”
“朕只想问你,贵妃乃是朕的生身之母,礼部上奏折请尊贵妃为皇太后,并上尊号,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办的,到了朕这里,怎么就不行了?朕已经是皇帝了,朕的母妃到现在却还是个贵妃,真是岂有此理,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有这样的例子吗?”叶敏昭声音渐渐高了起来,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叶邑辰却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淡淡道:“臣什么时候说过不让您尊贵妃娘娘为皇太后了?如今国家财政拮据,南北两线都有战争,赤地千里民不聊生,但是皇上登基大典和先皇丧仪所花的钱就已经刮干净了国库的每一个铜板,下一个月京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我想请问皇上,册立贵妃娘娘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