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继妃-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回头看向自己的一位随从,“十六哥,您也出来亮个相吧!”
那人龙行虎步走到众人面前,一把抖掉头上的风帽,露出一张棱角分明俊逸脱俗的脸。
韩平全身巨震,不可思议地叫道:“摄政王?!”
弘熙元年九月二十,叶邑辰手持先皇金牌令箭忽然出现在西山大营,众人看到已经办完了丧事的摄政王生龙活虎地回来,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叶邑辰就宣布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嘉发动宫廷政变,挟持了小皇帝叶敏昭以及*太后等人,妄图拥立本家子弟为天子,大逆不道,叶邑辰临危受小皇帝所托,到西山大营调兵勤王!
都督西山大营的东平侯韩平当庭提出异议,不肯交出兵权,被袁大脑袋当场格杀。当时在场的所有武官,绝大多数拥护叶邑辰执掌兵权,带领他们回京救驾。就是有个别心有疑问的,也不敢在这种场合之下提出异议,因为韩平就是他们最好的例子。
叶邑辰兵不血刃就夺得了西山大营的指挥权。
叶敏昭以为把高级别的武官换成自己的人就能控制军队,根本就是大错特错!
西山大营的中下级军官几乎都是叶邑辰一手提拔的,更关键的是那些军官对叶邑辰奉若神明,就是叶邑辰告诉他们鸡蛋是长在树上的,他们也深信不疑,所以叶邑辰稍加鼓动,西山大营的三万人马便跟着他开向京城,包围了西直门和德胜门。
摆出架势要攻入京城中去!
叶敏昭此前根据西厂的消息,说是叶枫齐忽然去了西山大营已经心生警觉,及待西山大营不奉军令私自开拔,他简直震惊得无以复加。大楚为了防止将领兴兵作乱,对于军队的调动进行了十分严格的限制,没有皇帝给的兵符,就是韩平也调不动一兵一卒。
谁有那么大的本事,能越过小皇帝直接指挥这些军队?
小皇帝脑海里顷刻闪过叶邑辰的影像!
一年都没有他的消息了,本来以为他已经死得彻底,没想到他仍然像幽灵一般阴魂不散。
小皇帝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算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他虽然震惊却并不感到惊慌。一方面紧急发布诏令,命令守城的武官紧闭城门。一方面命令御林军从皇宫之中开出,死守城门,不能叫西山大营的军队打进来!
最后,他又派出数队信使,从不同的方向赶往保定、山东、河南。在保定屯驻了二十万兵马,由沈皇后的伯父英国公世子统帅,这阵子突兀得知蜀汉和大楚打得方兴未艾,也起了分一杯羹的心思,前任可汗左颜的儿子被推举为首领,组织八个部族的军队共五万多人,兵压宣府大同一线。英国公世子驻兵保定,正是为了威慑突兀人,还有就是对叶敏瑜施压的。
现在只好让他们火速赶到京师勤王救驾!
叶邑辰发动的时机太给力了。最近战乱频仍,京师十二团营二十万军队或者开到河北整训,准备对付突兀人,或者开到两湘战场,应对蜀汉的大军,京师防务极度空虚。所以叶邑辰甫一回到京师,从叶枫齐那里一了解到这个情况,立刻就决定发动兵变,打得就是这个时间差!
京师战云密布,人心惶惶。
叶敏昭一连派去数拨带着圣旨前去阻止军队进京的官员全被叶邑干净利落地杀掉了。到了晚上申时,叶邑辰的军队已经围住了西直门和德胜门。随时有可能进攻!
此时北京城内只有护卫皇宫的御林军两万多人,叶邑辰手里的军队虽然比叶敏昭多不了多少,可是面对着百战百胜的军神,谁敢说自己就能守住北京城,等到援兵的到来?
叶敏昭这时候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带兵造反的就是叶邑辰。叶邑辰摆出一副玉石俱焚的架势,叶敏昭也不由得有些胆寒。大楚自建国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这样危急的局势!如今大楚腹背受敌,若是京师再乱起来,不管事叔侄两个谁灭了谁,只要中央一乱,大楚随时都可能四分五裂,彻底崩溃!
想到一年来自己彻底清洗了他的势力,又霸占了他的妻儿,的确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换做是自己,大概也要和这样的仇人决一死战,甚至不惜同归于尽的。
可是叶敏昭不想打。
只要拖延一下时间,等英国公世子二十万大军回援,到时候叶邑辰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如今掌控这个国家的毕竟是他!文武两途的高级官员几乎全被他换成了自己人,叶敏昭于是决定派出一个使者去和叶邑辰谈判。
“什么?江山社稷生死存亡之际,你跟朕说你不想去?”叶敏昭几乎指着丁阁老的鼻子骂他。“你这个贪生怕死的老东西,朕高官厚禄养你何用?”
叶敏昭想让丁阁老去和叶邑辰谈判,丁阁老十分委婉,但却是十分坚决地拒绝了。开玩笑!这一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清洗叶邑辰的党羽,早就把叶邑辰得罪到骨子了了,这个时侯去和叶邑辰“谈判”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
他日子过得正滋润,还想多活几年好好享受权力金钱带给他的快感呢!
丁阁老被骂得脸色涨红,跪在地上额头上出了一层细汗,却不敢伸手擦拭。文华殿两旁跪着一溜高官显宦,人人如丧考妣。在小皇帝疾风暴雨般的发作中,没人敢说一句话。
“请皇上听微臣把话说完!微臣并不是顾惜这条老命,实在是微臣害怕此去不能完成皇上交托的使命。微臣有一个人选,比微臣更适合这个差事!”
“好!朕倒要听听你的人选!若是你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你这个内阁首辅也就不用当了!”
“是,微臣绝不敢在这个当口信口开河!微臣举荐的人选,就是前前任的内阁首辅,杨培实!”
丁阁老这番话虽有推脱责任之嫌疑,不过叶敏昭一听他说起杨培实,就知道他的举荐是有道理的。事到如今,能够调停他和叶邑辰,不至于使大楚遭遇灭顶之灾的,只有这位三朝元老,声望无两的老前辈了!
叶敏昭当机立断:“宣杨培实入宫见驾!”

第342章 出宫
以杨培实的资历、威望和能力;他确实是调停小皇帝和叶邑辰的最佳人选;小皇帝之前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不过杨培实身份地位颇为微妙;叶邑辰是他的孙女婿;小皇帝怕他偏向叶邑辰;故而不太想启用他。
丁阁老明白小皇帝担心什么;他觐见道:“杨老德高望重,处事公允;向以国家大义为重,且与摄政王打了多年的交道,摄政王对他极为敬重,此一行非他不能成事!”
群臣纷纷附和,小皇帝将杨培实接进宫里,在御书房密谈了半个时辰;也不知道杨培实和小皇帝说了什么。叶敏昭很快决定启用杨培实为正使者,又派礼部侍郎张凌霄为副使者,带着小皇帝的亲笔书信,出城入营。
小皇帝还是改不了疑心重的毛病,礼部侍郎张凌霄名义上为副使者,实际上就是派去监视杨培实的。杨老太爷心知肚明,却并没有说什么。
叶邑辰听说杨老太爷来了,果然很给面子,亲自到营门之外迎接。众人到了中军大营,寒暄几句,老太爷直入主题,说明了来意,并且将小皇帝的亲笔书信交给叶邑辰。
叶邑辰展开书信,小皇帝的信并不长,却十分有文采,不知道经过了哪一位才子帮他润色过!
在信中小皇帝呼吁叶邑辰以大局为重,他把形势分析得十分清楚:如今大楚南有蜀汉强敌,北方突兀蠢蠢欲动,西北的叶敏瑜也是图谋不轨,一旦京城打起来,中枢系统必然瘫痪,整个大楚很有可能立刻四分五裂。
小皇帝说:大家都是叶氏子弟,祖宗费尽千辛万苦打下江山不容易,若是江山因此而断送在咱们的手里,那你我将成为千古罪人,死后哪里还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小皇帝最后承诺说,只要叶邑辰放弃攻城的打算,他愿意交出权力让叶邑辰重新做回摄政王,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击败突兀扫平蜀汉一统天下。到时候青史留名于大家都是好事。
叶邑辰看完了信,不由的一阵冷笑。小皇帝真是把他当成傻子了!他放弃兵权回去作摄政王?现在满朝文武都被换成了小皇帝的人,他说放权就能放权?一旦自己失去了军队的支持,小皇帝铁定立刻和他来个翻脸不认人!
叶邑辰对两位使者道:“想和本王谈判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他要首先表现出自己的诚意来!”
张凌霄道:“不知道怎样才算表现出诚意?”
叶邑辰哼了一声,淡淡地道:“本王不在京城的这段日子,听说皇上对本王的家眷多有照顾,本王听说了,可真是感激不尽呐!”他故意拉长了语调,语气中满是嘲讽,“就请贵使者回去和皇上说一声,本王也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皇上要是像谈,就先把本王的家眷送出来。本王给他三个时辰的时间,若是三个时辰过去了,本王的家眷少一个人,本王就立刻开始攻打城门!”
叶邑辰冷冷的目光在众人的身上扫过,那样森寒的目光,看得所有人都汗毛直树。“不瞒两位天使,西山大营里头还是有点儿好东西的,本王这次来过来,就五千神机营的士兵,并且拉了十门霹雳神火炮,正好可以验证一下这霹雳神火炮是不是像佛郎机的人说得那般厉害!”
张凌霄只听得额头上冷汗涔涔落下,霹雳神火炮的厉害,上次北京的保卫战的时候早已验证过了。那时候十门霹雳神火炮打死了无数突兀和女真的骑兵,真真是威力无穷,给大楚的高层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因为佛郎机人发明了新式弹药,故此才拖到了西山大营对火炮进行改进,没想到叫叶邑辰捡了个便宜。
叶邑辰既然提出要小皇帝先放了他的家眷出城才答应和小皇帝谈判,两位使者只好先回去禀报叶敏昭。
杨培实和张凌霄回到城中,小皇帝和大臣们都焦急地等在文华殿中,听两人报告了叶邑辰的消息。张凌霄本以为小皇帝会立刻答应,却没成想小皇帝当场勃然大怒。“想把姐……他的家人要回去!做他的清秋大梦去吧!”
文化殿里的都是帝国最高级的官员,小皇帝和雨澜的事情大家全都心知肚明,也都清楚叶敏昭对雨澜十分着紧,可是一个女子就是再好,和整个天下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群臣纷纷劝道:“皇上三思啊!摄政王坐拥霹雳神火炮,京师危若卵巢,只有谈判才有一线生机,还请皇上三思啊!”
“皇上三思啊!”底下黑压压地跪了一群老家伙。叶敏昭也感觉到了压力。
“你们!你们,有道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叶邑辰如此要挟朕,你们不但不帮朕想办法除掉这个大逆不道的东西,还帮着他向朕来逼宫……你们,你们……”他直气得浑身发抖。
情况紧急,众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劝谏,众臣纷纷道:“社稷为重,请皇上答应摄政王的请求!”
叶敏昭歇斯底里地吼道:“你们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都给朕滚出去!滚!”
“太后娘娘驾到!”众人正不知道怎么办好,就见*太后带着两个女官走进了文华殿的大殿。
“参见太后娘娘!”众人跪了一地。
“众卿平身!”太后娘娘却是神色平和,危机关头,她脸上却丝毫没有慌乱之色。她神色平和地对众大臣道:“各位且请在此稍等,哀家有些话要和皇帝说!”又看了一眼叶敏昭道:“皇帝跟哀家到后殿来!”
叶敏昭一言不发地跟着太后到了后殿。太后遣了侍候的人,殿里只剩下母子两个,叶敏昭忽地跪在地上道:“母后,事到如今,儿子到底应该怎么办?”
太后俯□亲手把叶敏昭搀了起来:“皇儿,你可记得当年你即位之初在奉先殿列祖列宗的灵位前说过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