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 九年代-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一,你看这事?”
刘宏远有些毫无头绪地看着自己的外甥,其实这个倔强的汉子脱离那种日夜在工地上奔波的时间并不长,对这个时候政府的敬畏之心还没有完全看淡,要让他将政府看作是同等的地位还有些困难,自家外甥的工商执照和公司商标被搁置讨论的事情让他顿时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二舅,你别担心,这件事总会解决的,中央前几天不还发出通知要支持我们吗,哼!有些人自己想找死,那我们就送他一程,一把年纪了还占着位置不做事,就他这作风,能把我们皖南建设好就怪了。”
此时在皖南县政府的办公会议上,正在进行第二轮讨论。
“同志们,对于我们县的小名人张真一以其父亲张文明的名义注册‘佳乐福’集团商标以及经营执照的申请问题,我们这里再进行讨论研究一下,据工商局提交上来的申请报告显示,‘佳乐福’的注册资金是一百万人民币,这在我们县甚至是在全省都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这是第一例个人投资企业超过百万的个体户,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啊,不能够随随便便就让某些人钻了政策的空子,收敛人民群众和国家的财产。”
作为第一书记,方大江的发言刚刚落下,一贯跟着书记走的几位副县长和常委就已经急忙地表态了,坐在下首的皖南县县长刘云清的脸色却显得有些阴霾。
作为一个外调过来时间不长的政府一把手,刘云清自知威信不足,但是却没想到方大江竟然敢这般赤裸裸地打自己的脸,而且还当着全体委员会的同志们的面,这让他心理有些愤怒,但是一贯来养成的内敛的性格却让他暗自忍下了。
作为县委成员,其实大多数人都明白今天的这个讨论只不过是一把手和二把手的交锋,上次那个少年被书记拒绝却立马就被县长看好的事情,在整个皖南的两个大院里都传开了,县长刘云清赫然就是公开跟一把手叫板了,这让一向自负以为自己就是皖南县的天的方大江有些难以忍受,所以却是找了各种理由拖下了张真一的那份申请。
这个时节主策一个企业可不是那么简单,要各种手续进行报备,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被阻拦住了。
会议结束后,众人就纷纷看到县长刘云清脸色既不好看地回到了政府大楼,随即就传出了县长办公室里发出来的碎裂声,一时之间整个大楼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出,这真是神仙打架,小人遭殃。
“喂,你好,我是县长刘云清,麻烦找一下张真一!”
拨通上次那个少年留下的号码,刘云清慢慢平息了心中的愤怒,脑中开始构思着怎么跟那小家伙说这件事。方大江简直就是混蛋,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将这么大的私人企业拒之门外,将来出了事情,没得到好处,全县的人民骂的不是他这个书记,而是骂自己这个县长,真是好手段啊。
“喂,您好,刘县长,我是张真一。”
少年握着电话,语气有些冷淡,要说这件事吧其实怪不到刘云清,毕竟人家是二把手,一把手否决的事情,他也无能为力,但是问题也在这里了,作为一县之长,竟然连自己的本质范围内的工作都不能拍板,实在是让自己有些失望。
“真一啊,那件事你知道了吧?我就知道老李肯定已经跟你讲过了,这件事是我的失职啊,不过你放心,我马上就会到市里去找到解决办法,你要信任政府,这皖南县的天,还是党和人民的,不是某些人一个人说了算的。”
刘云清似乎察觉到了少年的语气有些不好,但是他也没有不高兴,毕竟这件事是自己处理得不好,更何况以少年的身价,恐怕自己这个县长还真不被看在眼里,一百万的投资即使是省城也足以让政府求着上门了,如果不是皖南是少年家乡的缘故,恐怕都不会有这个机会。
少年随口笑了笑,看来刘云清有些愤怒了,两人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但是通过这件事,少年却是发现了自己的危机,这件事还是说明了官本位的强烈色彩,在市场经济还没有确立的时候很正常,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出现这种情况却会极大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他可是知道后世这些官员做了多少蠢事的。
“或许我需要再来一个警醒!”

第六十四章新华日报上引起的轰动

“陈伯伯,您有没有熟人在东方日报工作,我这里写了篇文章,想在上面发表!”
接通电话后,少年有些沉闷地问道,这一次挑选东方日报是有着深层次的考虑的,作为最早由老一辈革命家们创刊的党报,东方日报的发行量非常大,而且在党内有着不小的影响,几乎上国内的一下大事都会在这个上面第一时间公布出来,虽然比不上人民日报,但是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在上次的小说事件之后,国内的一些媒体便爆料了少年的学习经历,还专门开过一个版块讲述十一岁的少年,自小就自学英语,阅读英语名著,看中国古典书籍,甚至《全球通史》这一类的政治社会著作,陈柏然想当然就以为少年这一次是写了什么文章,他的等级还不足以让他接触到上次的那篇文章,所以随口就说了一句。
“你小子胆子不小嘛,竟然还想在东方日报上发表文章了?说说看你写的是什么,不会是什么乌七八糟的神话小说吧,我告诉你小子,那上面可不登你这个小作家的小说。”
“嘿嘿嘿,陈伯伯,您老这可就想错了,我这次写的还真不是小说,要不我先给您过目一下?但是您可得联系报社给我登了,要不然你就是欺负晚辈,这可有损您的光辉形象不是。”
张真一对于自己还要在这个老家伙面前卖萌深感痛绝,但是却又没什么办法,自己两辈子的年纪加起来还没人家大,只能装孙子啊。
“好吧,你小子竟然敢这么说老子,下次来小心你的皮,别跟我净瞎扯,文章马上寄过来,我先给你小子看看,要是符合要求就给你推荐了,要是你小子写的文章上不了台面,那也别怪我把它扔马桶里了,别污了我的眼。”
陈柏然还没等少年说话就啪地挂了电话。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辈子作为取得了管理学硕博学位的经理人,少年的脑中自然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作为九二年提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后才兴起的理论,探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在业内目前还没有开始兴起,其实早在国外就有很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历史比较久远。
在国内,这种研究比较少,毕竟从来没有过市场经济体制,就不谈及这个问题,而且早些年间一度取消了相关专业的设置,现在的情况是国内完全是按照计划的那一套,政府完全操控市场,这对于发展市场经济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少年打算写这样的一篇文章来提醒中央,也顺便开启学术界的讨论。
几天之后,沪城的军区办公室里,陈柏然拿起秘书送来的一份传真,看着上面洋洋洒洒的数千言,顿时有些想骂人,这小子当传真不要钱,竟然打这么一长篇文章来,不过随即就被上面的标题吸引了。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好小子,口气倒是不小,竟然敢妄言国事,不过以那小家伙的性格,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假如那位看到的话,倒是有些可能!”
虽然不知道上次少年已经写过了一篇让共和国高层都为之震惊的文章,但是他却是知道那位首长给少年送去了一份无数人都羡慕不已的礼物,这可是表明了少年还是得到了他老人家认可的。再一联系到报纸上报道的那小家伙看过的那些吓人的书,似乎这一切在他的身上显得倒是有些平常,这要是别的孩子写了这么一篇文章,陈柏然想都不会想,就会扔掉。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西方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最早的亚当斯密的理论到最近盛行的凯恩斯主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存在着矛盾又存在这天然的合作。
面对即将开启的建设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特色经济的宏伟蓝图,我们要警惕在建设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过大和失衡问题。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推动力--
政府要从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工商业发展环境发面着手,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提供服务和护航-
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在进行注册、纳税等等问题程序时,某些地方政府存在以权谋私、过多干涉和思想不解放等问题,审批程序多、问题复杂化、政治倾向严重等等困难将会严重阻挠我国的经济发展--”
少年在文章中先谈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由来,进而列举了建设市场经济制度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列举了各种具体的情况,后来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后来证明可行的办法,力如政务大厅的建设、政务公开和政务监督等等措施。
如果这是一篇大学教授写出来的论文的话,陈柏然丝毫不会惊讶,但是这篇极具前瞻性、指导性和现实性的文章竟然出自一个即将十二岁的少年之手,这就让他犹如吃了苍蝇一般恶心,怎么会有这般妖孽的人,这一篇文章如果真的发出去的话,还不知道在政府和理论学界引起怎样的轰动。
所谓从基层走上来的军队干部,陈柏然可不是草莽一个,他对这些政治性的东西也极为了解,要不然也做不了市委常委,对这样一篇文章的好坏,自然能做出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但是他却没想到,自己的判断还远远低估了这篇跨越了二十年的论文。
这篇文章现在发表出来,就足以成为国内相关理论的开山之作了,能够成为一个理论流派的创立号角和祖师之流,可以想象其影响会是怎样大。
在九一年的夏末秋初,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整个祖国大地的理论学界,各大校园里,却掀起了一股狂潮,一篇署名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文章自从八月末出现在东方日报上后,便被全国各大高校甚至是机关报纸相继转载刊登,各种评论接踵而来。
而作为这篇文章的作者,那个名扬整个英伦的小作家张真一,顿时就处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对于这样一个熟读四大名著和各种中外巨著的小小少年,学术界既爱又恨,爱是因为竟然有这么天才的少年出现在学术界,并发表了如此重大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恨是因为在这个中央还没有明确作出决策提出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他竟然敢率先提出了这个处于红线边缘的理论话题,这让一度骄傲的全国学子和专家们都极为懊恼,我们这些风骨傲然的人都没说出来,却被一个十一岁的小少年发现了这个理论,这让他们颜面何存。
这一次,少年真的扬名了,比上次还要疯狂,毕竟那是一部中国人看不懂的小说,还没中文版,而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理论文章,震动人心,学术界都要重视。

第六十五章最高指示

九十年代初期的祖国大地上,再次吹起了一阵风暴,从中心的东方日报社一直蔓延到整个国家的每一处角落,只要有党政机关和高校存在的地方,就有风暴的痕迹,这个风暴犹如秋风扫落叶般,吹醒了沉睡得如同迟暮之年的学术界,也惊醒了不少的决策者。
作为整个事件的发出者,张真一却悠闲地躺在家中的阁楼上,手上捧着一本崭新的书,赫然就是中文版本的《哈里波特》第一本,作为受邀翻译这本书的主要翻译者,李鸣凤自从答应对这本书进行翻译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