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姐-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女子知道了。”李月姐点头,收好书,一边自有下人侍伺着王爷吃饭。

吃过饭,李月姐又去烧了热水,一翻忙乱下来,又冲了茶水端上。

“郑典那差事当的怎么样?”这时,二王爷又问那三贵。

“还挺不错,他刚刚当衙,手下的刀笔吏难免不服他,他也不急,先放了几个最领头人的假,那几个领头的书办便煽动其他的人,一个个也跟着请病假了,如今若大的监督公署就他一个人,他每天也不急,就把过去的记录档案什么的天天堆在自己的案桌前,一点一点的慢慢看,别的什么事也不管,大印更是不盖一个,如今是他不急,别的人急啊,许多事情没有监督公署的紫花大印,那就不算完,坐粮厅的江主官这两天急的嘴冒泡,先是把郑大人叫去熊了一顿,可郑大人委屈啊,说手下没有干事的人,江主官哪里不晓得那些刀笔吏打的算盘,这会儿他也火了,觉得这些个刀笔吏不识相。干脆的又从坐粮厅临时抽了几个书办进了监督公署,如今是那些个刀笔吏急,纷纷的找人想回去,可郑大人说了,让他们安心养病,衙里的事不用他们操心。”

那三贵说着。一脸笑咪咪的道:“郑大人的手段还是不错的。”

“不过是小道罢了,终究还要事儿干的漂亮。”一边二王爷道。

“那是。”那三贵的点点头。

二王爷这时站了起来,在院子里转悠着,而那三贵却把李月姐叫到一边,然后一挥手。王四娘就同一个青葱小娘站了出来,跪在李月姐面前。

李月姐发愣呢,这干什么?随后那三贵便道:“李姑娘。郑大人如今出来当差,他家里那一摊子事情,没个人帮着操持不成,前段时间,郑典跟王爷求了,说他身边没个贴心人帮衬,又说李姑娘你岁数大了,拖不得。该及早迎娶你进门,事急从权,再加上郑典不是长子长孙。这孝期有个一年也说的过去,而及早成亲也算是完成老太生前的心愿,所以。王爷就答应了郑大人,你这婚期怕是近了,这要嫁人了,身边没两个人不行,因此王爷给你挑了两个人,这个王四娘,她当年是牵涉进空廒案的,你们也相识,她如今带着一个孩上,手上一手灶上的活相当不错,以后你们成亲,身边也要使唤的人的,给你搭把手不错,还有这位青蝉姑娘,她的父亲曾是京城富西仓的仓场御史,因牵涉了空廒案下的大牢,她也受了牵连,后来是王爷见着可怜,收留下来的,对仓场的一些东西熟的很,而她的母亲是曾经淮帮大当家的女儿,对漕帮的一些东西也熟,还有各家夫人们的一些小手段也瞒不过她的,留给你,也能助上一臂之力,今后,若有时机,你给她一个名份就行。”

这什么意思?

李月姐此时那脑袋子就轰的一声炸开了,先是想着,难怪那天郑典的醉话里说着成亲的事情,接着就傻傻的看着面前跪着的那个眉目如画的女子,那女子约十六七岁,青葱水嫩似的一个小娘,这会儿跟那王四娘一起,低垂着脑袋,看不到脸上的表情。

听话听音,那三贵虽然口口声声的说,这两人是给她的,可显然那青蝉姑娘却是为郑典准备的。

好一会儿,李月姐才回过神来,嘴角不由的翘起,眼角也起了一丝的怒意,这都什么事情,还没成亲呢,就开始往郑典屋里塞人,想着,当年,年把头跟年娘子在山场上活的多自在,这一到了通州,刚攀上三王府,便叫三王府在屋里塞了人,将整个家弄的乌烟瘴气的。

想到这里,她打定主意,不管如何,从她这边塞人,她过不去,于是便咬着牙道:“谢谢王爷和三贵管事的好意,只是人我不能收。”

“为什么?”这时,响起的却是二王爷冷冷的声音。

李月姐看着二王爷那冷脸,也不由的吞口水,只是这时候她不能退啊,于是便颤抖着音道:“如果王爷是把人送给我的,我李家只是农户人家,我李月姐只不过是一个农家女,用不起王府的丫头,而如果王爷是要送给郑典的,那就不能送我这里来,我跟郑典毕竟没有成亲,名不正言不顺,不能替他做主。”

“李姑娘,你这是干什么,可莫辜负了王爷的一番好意。”那三贵的看着自家王爷的冷脸,不由的着急的冲着李月姐道。

李月姐此时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就是跪着,不管你们怎么认为,总之她不收。

“大姐……”屋里月娥月娇不清楚出了什么事情,只见到自家大姐着,也跑出来跟着跪到一起。

二王爷深深的看了李月姐一眼,冷冷的道:“那女诫都读狗肚子身上去了,走吧。”说着,就转身离开。

“你呀,不识抬举。”那三贵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瞪了李月姐一眼,然后带着随从急急地跟着。

………………………………


第一百九十章 头大的郑典

  二王爷走后,李月姐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只是那心却有些惶惶的,总有点七上八下的感觉。

“大姐,怎么回事啊?”那月娥月娇看着李月姐脸色不太好,一脸着急的问道。

“没事,你们回屋去吧,让大姐静静。”李月姐挥了挥手,然后就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想着心事。

  李月姐不是没心没肺,她倒是明白,这次二王爷确实是一片好心,当然,不是对她,是对郑典,那青蝉姑娘父亲既曾经是仓场御史,母亲又是漕帮出身,对仓场和漕帮的事情显然是熟得不能再熟的熟手,又是二王爷府出身,而如今,通州仓场一块水深着呢,若有那青蝉姑娘鼎力相助,郑典当差便能事半功倍。

而且,二王爷没有直接把人送给郑典,反而送给自己,倒也是为自己着想,以后这青蝉姑娘就拿捏在自己手上,她再怎么也跃不过自己,所以,那三贵才说她不识抬举。

只是这样的好心,李月姐没法子接受。

“月姐儿,坐在这里干什么呢,门也不关。”这时,李婆子从外面进来,昨天,郑家大媳妇儿火烧眉毛似的去找她了,跟她商量着李月姐和郑典的婚事,说是郑典的意思,想及早迎娶李月姐,而郑大也是这个意思,如今郑典当差了,总有些人情来往什么的,而这些事情,他们并不太好插手。

而这也正合了李婆子的心思,如今,这大孙女,李婆子是操心死了,你说这都快21了,还没有成亲,背地里招惹多少闲话。

因此,听了郑大媳妇的意思,李婆子便来找李月姐了。跟她说说,然后商量个好日子,把事情办了。

“哦,没什么。阿奶坐。”李月姐回道。连忙起身,给自家阿奶搬凳子,又拿点心。倒茶水。

“大丫头,那郑家大娘子昨儿个跟我说了,想赶着年末,把你和郑典的婚事办了,你看怎么样?”李婆子坐下冲着李月姐道。脸上倒是有难得的喜色,自家这大孙女儿这几年很不容易啊,如今总算是能安定下来了。

郑家怎么一下子又这么急了。李月姐想着,这时却又拧着眉头,不说话。

“怎么了,大丫头,是不是那郑典起花花肠子了。”李婆子立刻瞪了眼,自家的大丫头,自己了解,这明显是在犹豫。

李月姐心里也着实叫那二王爷堵的慌。这会儿听自家阿奶一说,倒是起了一种委屈之感,便把之前二王爷来过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什么狗屁倒灶的王爷。咸吃萝卜淡操心还是怎么滴,他管着属下当差,难不成还管着属下的后院?”李婆子羒淼闪搜邸?

听着自家阿奶的话。李月姐猛的一醒,对啊,她一直只当是二王爷看不顺眼自己,给郑典塞个屋里了,却没想有,人家堂堂一个王爷,再怎么看不顺眼自己,也不至于往属下的屋里这么塞人吧,再说了自己到底还是救过那位的,他这般的行事,说不通啊,而且平日里李月姐听郑典常常提起那位二爷。

那位似乎并不象是管这些事的人啊,会不会这里面另有用意?

想着,李月姐便琢磨起二王爷送的两个人,王四娘和青蝉,又想着那三贵之前的介绍,想到这里,李月姐突然拍了一些脑袋,不管是那王四娘,还是青蝉,都曾经是京城空廒案的涉案人,难道说,二王爷送这两人,实则另有用意?

李月姐记得,当初听郑典说过,那案子最后是由夕娘顶了缸,其实是不了了之的,而这时,二王爷让三贵把这两人给她,会不会,通州仓场的这点事儿跟几年前京城的空廒案有关?

李月姐越想着就越觉得有可能啊,京仓和通仓那关系是千丝万缕的。

如此一来,李月姐倒时有些明白了,如今通仓各种关系十分的敏感,二王爷估计是要让郑典借着通仓的机会再查当初的空廒案,但又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就用这个办法,把两个主要涉案人送到郑典身边。

“怎么了?”看到自家孙女脸色有异,李婆子问。

对自家阿奶,李月姐也没什么好瞒的,于是就把自己猜测的二王爷的用意说了一下。

“即是这样,那就留下两人,那灶里的活也得有个帮手,再说了,郑六郎毕竟有了官身,这官家,就算是为了体面,也是要用几个人的。”李婆子听李月姐这般说,便道。

“我暂时也只是猜测,再说了,就算都让我料准了,但二王爷把那青蝉姑娘安排给郑典,她那样的出身,如果真留下了,怕最终都是要给她一个名份的。”李月姐叹着气道,那个三贵不是明白的说了吗,有时机的时候,就给人一个名份。而这点正是李月姐不能妥协的。

“那你打算怎么办?”李婆子问。

“当初,老太看中我,亦是因为我大,能帮着六郎一点,而我答应这门婚事,一是因为没有选择,再加上老太看重,知遇之恩的情份,可如今,我不但帮不了六郎,反而几次惹得二王爷不快,连累了六郎,我辜负了老太的看重。”李月姐道。

“听你这口气是想退婚?”李婆子拧着眉毛。

“我还没考虑清楚,我想冷静几天。”李月姐道。

李婆子正要说话,这时,墨易沉着一张脸回来,那脸黑的不能再黑了。

“墨易,怎么了?”李月姐问。

“没怎么,阿奶,你过来了,说什么呢?”墨易揉了揉脸回道,却是岔开了话题问。

“在说你姐和郑典那小子的婚事呢,你郑大伯娘昨儿个来找我,说要为李姐和典小子早日完婚。”李婆子道。

“完婚个啥?郑家那里都收了好几个女人,全是给郑典的,他们郑家哪还有咱姐的位置。”这时,一听李婆子的话,墨易一时没忍住,气吼吼的道。他一直气就是气的这个,这事儿。漕上传的纷纷扬扬的。一个个都说郑六郎好艳福。

“怎么回事儿?”李婆子猛的站了起来,两眼如刀的盯着李墨易。

“郑六郎最近快活的很,那酒局是一场接一场的,每每酒局过后,就有人把那女人往郑家送,如今郑家都收了好几个了。”李墨易黑着一张脸解释道。

“好个郑六郎啊。大丫头,要考虑,仔仔细细的考虑,慎重的考虑。”李婆子咬着牙道。

……………………

郑典最近很烦,从漕上回到京里。就被二爷派人带着,在京都十三仓转悠了一个月,为的就是让他熟悉仓场里一切。等到吏部下文,又去了户部报道,最后才持着户部发的文书到坐粮厅报道,接下来便是一干的交接以及那乱糟糟的事物,忙得他恨不得有那分身术。

偏几个刀笔吏还跟他掏乱,让他好好的晾了一阵子,最近总算是识趣了些。

可这事情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