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面对两个敌人,将抵消增强的军力,也就没有多大优势可言了。”

“也就是说,你赞成在五年之内打?”

黄峙博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傅秀波沉思了一阵,说道:“那么,我们就得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首先就得遏制日本的军事建设。”

“怎么遏制?”黎平寇问了一句。

“日本是一个高度依赖海外资源的国家,因此我们得在资源上着手,通过资源限制日本的军事建设。”傅秀波长出口气,说道,“在南亚问题上,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印度,而是日本。只要战争爆发,我们与日本的矛盾将变得不可调和。说得明确一点,不管南亚冲突的最终结果如何,都将成为我们与日本爆发全面战争的导火索。因此我们必须做长远打算,考虑得更加全面一些。”

“与日本开战,至少也是二十年后的事情。”

傅秀波笑了笑,说道:“那将是一场全面战争,提前二十年做准备,并不为过。”

黄峙博也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到底该怎么打,我说了不算。二十年后,恐怕我只能在马克思那边等待捷报了。”傅秀波显得很豁达,“只是,我们不能把目光放在战争上,而要在战争之外做文章,才能创造坚实的基础。”

“怎么做?”黄峙博直接问了一句。

“日本最缺的、也是最不可缺的是什么?”

“这……”

“粮食。”黎平寇替傅秀波做了回答,“虽然吃过二战的苦头后,日本非常重视农业,主要农作物基本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但是日本的粮食供应仍然高度依赖进口,特别是海外农垦团。如果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粮食,日本人只能过上温饱生活。在大规模战争中,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黄峙博皱起眉头,说道:“具体该怎么做呢?”

“大战略定下来后,该怎么做就比较简单了。”傅秀波笑了笑,说道,“我们首先得解决自己的问题,即做到自给自足,即便没有进口,也能保证所有老百姓不会饿肚皮。除了提高粮食产量,推出更加有力的农业保障制度,还得扩大战略储备规模,至少得满足战争动员过渡时期的最低需求。”

“然后呢?”

“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后,我们得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粮食战争,像稀土资源那样,在全球范围内收购粮食。因为要扩大战略储备规模,所以这两件事情可以同时进行。俄罗斯是粮食出口大国,肯定会与我们合作。”

黄峙博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得对付日本的海外农垦团,收紧日本脖子上的绳索。如果有需要,甚至得以战争的方式达到目的。”

“战争?”

“日本的海外农垦团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与南美洲。东南亚的问题,我们迟早得解决,南美洲是美国的后院,暂时碰不得,所以得把重点放在非洲,用各种方式把日本农垦团赶出非洲。”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对黄峙博说道,“非洲的局势很复杂、也很简单,主要在方式方法上做文章。”

“问题是,我们没有进入非洲的前进基地。”

“瓜达尔港。”

黄峙博愣了一下,说道:“这样的话,也要等到几年之后。”

“用不着,在建设瓜达尔港期间,你就得展开行动,因此在人员安排上,你得挑选一名最合适的负责人。短期内,我们不会卷入大规模战争,即便有需要,在非洲的军事行动也以特种作战为主。”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的话,人员安排至关重要。”

“有合适的人选吗?”

“肯定有,我会做出安排。”

“记住,这只是旁敲侧击,没有必要跟日本发生直接冲突。如果有可能,我们最好不要直接出面。”

黄峙博又点了点头,不出面主要为了避免政治与外交上受制于人。

“安排好之后,给我打个电话。”傅秀波笑了笑,说道,“有时间,你去看看老陆,有些话,你说比较合适。”

黄峙博也笑了笑,点头答应了下来。

陆风烈正在生闷气,已经一个多月“卧床不起”了。以他的身体,肯定没什么大病,就是不满傅秀波的安排,想早点退休。

第四十七章 前哨

第四十七章 前哨

在中美共同出面斡旋下,印巴两国坐到了谈判桌旁。

三月二十七日,双方签署了第一份与锡亚琴冰川矿产资源有关的协议,除了规定在未来五年之内不进行工业开采之外,还组建了一支由两国地质学家、以及中美日俄四国地质专家组成的联合勘探队,对矿脉的分布情况进行全面勘探,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所属权的相关谈判。

虽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但是爆发冲突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要想搞清楚矿脉的具体分布情况,至少需要两年。两年之后,印巴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将发生转变。

为了防止印度在获得优势之后进行军事冒险,就得适当增强巴基斯坦的军力。

四月四日,由黄峙博率领的军事访问团到达伊斯兰堡。

作为主要随行成员,牧浩洋将负责海军军备建设谈判,即在不过分增加军备负担的情况下,增强巴基斯坦海军的作战能力。

五天后,黄峙博与卡拉瓦签署了两份军事合作协议。

一份对外公开,一份密而不宣。

公开协议中,包括了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完善军事指挥与情报系统,进行更为广泛的军事合作,比如在情报领域建立互助沟通机制。最关键的部分,则是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帮助下提高军队的作战效率。

如此一来,就得对巴基斯坦军事结构进行调整。

按照黄峙博做出的承诺,在今后五年之内,中国将竭力帮助巴基斯坦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军事力量。

这不仅仅是空泛的承诺,而是以实际行动为准。

拿空军来说,除了在二零二三年交付FC30战斗机之外,中国还将无偿向巴基斯坦提供一批先进战斗机,在二零二七年之前取代所有FC1与早期采购的FC20,使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全部达到三代半以上水准。

黄峙博甚至承诺,在二零二五年之前提供一个中队的J20。

虽然巴基斯坦并不需要重型制空战斗机,针对巴基斯坦空军的作战需求,在J22的基础上研制一种中型制空战斗机更加现实,但是J20的到来,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也更能鼓舞巴基斯坦的士气。

要知道,全世界范围之内,只有J20在实战中证明能与F22对抗。

既然印度计划用F22I取代Su30MKI,巴基斯坦就需要J20,即便只有十二架,也能形成有效的对抗力量。

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军备项目几乎都是无偿援助。

协议兑现后,巴基斯坦空军将在二零二七年之前拥有十二架J20、七十二架FC30、九十六架FC25与二百四十架FC20,战斗机群总规模达到四百二十架,此外还有两架战略预警机、四架战略电子侦察机、八架战术预警机、四架战术电子侦察机、二十四架战术预警机与近百架直升机。

从规模上讲,巴基斯坦空军仍然比印度空军差了很大一截。

到二零二七年,印度空军至少拥有有七十二架F22I、一百六十架F35I、一百二十架Su30MKI、一百六十架LCA、以及二百四十架其他种类的战斗机,机群总规模超过七百五十架。

在战斗机的质量上,巴基斯坦空军拥有明显优势。

F22I是针对印度的出口型号,总体作战能力相当于第二批次的F22A,比J20差了很大一截。F35I也是针对印度的出口型号,即在F35A的基础上简化了电子设备,更加侧重于对地打击。Su30MKI的综合作战能力,最多与J11B旗鼓相当,根本无法与FC25相提并论。至于LCA、Mig20、“幻影”2000、Mig27与“美洲狮”等战斗机,综合作战能力都远不及FC20。

相对而言,印度空军的最大问题在后勤保障上。

把F16C/D淘汰之后,巴基斯坦空军实现了全面中国化,后勤保障压力大大减轻,保障效率大幅度提高。印度空军却没有这么幸运,在引进F22I与F35I之后,总共有来自五个国家与地区的八种战斗机,需要建立五套后勤保障系统,保障效率非常低,部队的作战效率也就高不到哪里去。

和平时期如此,战争时期更是如此。

战争爆发后,印度很难从正常渠道获得足够的保障资源,能否确保所有战斗机顺利升空作战都是个问题。

除了后勤保障造成的影响,训练方式也对战斗力有着重大影响。

按照黄峙博做出的承诺,中国不但会向巴基斯坦派遣军事顾问与军事教官,帮助巴基斯坦军人掌握现代战争必须具备的技能,还将通过联合训练演习的方式,让中巴军队进行近实战对抗。

要知道,中国军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巴基斯坦军队在对抗中获得中国军队的指点与帮助,作战能力肯定会大幅度提高。

依靠中国的帮助,巴基斯坦能够用一支规模较小的军事力量与印度对抗,从而把花更多的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在伊斯兰堡,黄峙博的最大收获,是让巴基斯坦当局决定提前移交瓜达尔港。

按照巴基斯坦与新加坡签署的协议,要到二零二七年,新加坡航管局才会把瓜达尔港的管理权交给巴基斯坦当局。

提前五年收回瓜达尔港,巴基斯坦将支付十五亿美元的合同违约金。

这些钱,不用中国掏腰包,将通过无偿援助的武器装备抵扣,即巴基斯坦用采购装备的资金赎回瓜达尔港。

按照合同约定,中国将在二零二二年七月一日接管瓜达尔港。

受政治上的限制,接管工作不通过军方进行,而是由在香港注册的“中华航运管理责任有限公司”负责。

该公司名义上是民营企业,实际上则有着非常浓烈的军方背景。

别的不说,一千五百万港元的注册资金中,一千二百万来自国防部下属国营企业,另外三百万来自二部控制的民营企业。

回国途中,黄峙博找牧浩洋单独谈了谈。

“让我去瓜达尔港?”

“你去过巴基斯坦,而且陆雯以前在巴基斯坦工作过一段时间。听卡拉瓦说,你上次在巴基斯坦做得很到位,穆沙拉夫与阿齐兹还多次提到你的真诚表现。让你去瓜达尔港,至少在人事关系上没有多少问题。”

“黄总,这不大合适吧?”

“为什么不合适?”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几年之后,瓜达尔港将成为我们在印度洋上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也是我们进军印度洋的主要跳板。建设好这座港口,关系到海军舰队在印度洋的作战行动。你负责海军装备建设工作,最清楚后勤保障与基地建设的需求,因此最适合这个岗位。”

“可是……”

“国内那些事?”黄峙博会错了意,“装备建设,让周渝生接手,你就不要操心了。”

牧浩洋有苦难言,因为他答应帮助周渝生争取去瓜达尔港的机会,黄峙博却做了完全相反的安排。

“还有什么顾虑?”

“黄总,瓜达尔港的工程得分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以潜艇基地为主,所以我觉得还是让周渝生过去比较合适。”

“你说得没错,首先建立潜艇基地,但是周渝生不是最佳选择,因为除了建设,还有别的安排。”

牧浩洋皱起眉头,等着黄峙博说下去。

“按照傅老的意思,我们进入瓜达尔港之后,将进军非洲。”

“非洲?”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方式没有限制,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