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你去解决的。
这些活动的灵感,来源于我在斯坦福大学所教授的创新和创意课程。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只要有创新的方法,所有问题都可以被转化成一种机遇。通常,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会投入较大精力去培养个体的创造力,接着是团队的创造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整个组织的创造力。最初,我会给学生们安排一些小小的挑战,然后不断加深难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适应了这种方法,学会了透过问题去发现机遇,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勇敢面对。

创新力是可以培养的
我在斯坦福大学任职10年,一直在工程学院的科技创业设计项目组(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简称STVP)做执行主管。我们的任务就是使那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具备创新思维,无论他们在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创新能力都能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我们相信,仅仅教给学生们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让他们明白如何成为一名有创造力的领导者,才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收获,取得成功。
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T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但要具备一定深度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一定宽度的创新精神和经营理念,这样才能使他们团结其他学科的人才,更高效地工作,将他们的想法付诸实践。无论在工作中充当什么角色,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也可能是困扰整个世界、需要更多关注和投入的大问题,而具备创造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事实上,创新力对学生的领导才能、团队运作能力、谈判能力、革新精神、决策力等生存技能的培养,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同时,我还在斯坦福大学的哈索?普莱特纳设计研究院(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担任教师,人们经常亲切地把它叫作“设计学院(D。 school)”。设计属于交叉学科,吸纳了来自学校工程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以及教育学院等诸多专业学科的教师资源。这所学院由机械工程学教授大卫?凯利(D*id Kelly)筹划并建立,他也是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创始人,因为能设计出极端创新的产品而闻名。设计学院每门课程都要由至少两个学科的教师来教授,并且课题覆盖的范围也十分广泛,从最低成本控制到创意活动规划,再到老年人保健等都是我们讨论的话题。在给学生们布置一些让师生都很头大、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时,我亲身感受到了那种团结协作、绞尽脑汁和奇思妙想如泉涌的激情。
本书汇集了我在斯坦福任教期间,在课堂上发生的故事,以及我作为科研工作者、商人、管理顾问、教师和文字工作者时得来的一些经验。另外一些内容来自于我周围的一些企业家、投资家、艺术家和学者的亲身经历,他们很乐意分享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能与这些敢于挑战自我的人结识,我真的是很幸运。

人生是一场开卷考试
这里阐述的一些主张,与传统教育体系传授的那些知识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在学校里和现实社会中所适用的规则也是完全不同的。当我们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时候,这样的差距就会让我们备感压力。如何优雅地跨越这道鸿沟,成功应对来自现实社会的挑战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就完全可以成功。
在学校里,学生通常被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各自参与竞争。这不仅容易让人产生压力,也不符合组织运转的规律。而在学校以外,你经常要与整个团队协作,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当你成功时,别人也是成功的。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很多大的团队都是由一个个小的团队组成的,这些团队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功。
将各种信息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是老师们的主要工作,这在学校里是十分典型的现象。而作为学生的你,坐在房门紧闭的教室里面,椅子被固定在地上,两眼直视前方,为了通过不久之后的测试,匆忙记着笔记,阅读老师在书中选定的段落,自己想办法消化里面的知识,就是你的家庭作业。这与毕业之后的生活是截然相反的。离开学校之后,你就是自己的老师,要判断自己需要了解什么,从哪里寻找信息,以及怎样才能掌握这些信息。
事实上,现实生活就是一场开卷考试,生活的大门是一直敞开的,可以为你提供无尽的资源,帮你处理有关家庭、朋友以及周围世界的那些没完没了的问题。智利大学著名教授卡洛斯?维葛诺罗(Carlos Vignolo)强烈建议我们,在学校时要选择一个最差的老师,这样,当你离开学校,没有好老师为你指点迷津的时候,你自己也可以应付自如了。
此外,在学校中,老师经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些选择题,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为了得高分,你必须用2B铅笔仔细地涂好答题卡。与此截然相反,在社会上,一个问题通常会有很多个正确答案,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待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时失败也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失败是人生得以前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步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从失败中找寻方法的过程。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一些挫折和坎坷,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能否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把它们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当中,用这些知识逐步完善自己,不断前进。
对一些人来说,离开学校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这时再也没有准备好的标准答案了。要作出抉择时,你会感到更加恐慌,因为不会有人来告诉你,你的选择是否正确。尽管你的家人、朋友或者邻居们很乐意给你一些建议,但还是要你自己作出决定。好在一开始的时候,不需要你一定“正确”,以后还有很多机会让你用新的、令人惊喜的方法,重组你的技巧和热情。
希望本书所阐述的一些理念,能够让你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很多新的想法都不是由直觉产生的。作为一个重视创新的教育者,我发现很多好的想法都来自于那些能够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能够把握机遇,合理筹划,并且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人。这些理念,对每一个想要在生活中有所成就的人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
在接下来的几章里面,我会讲述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的是讲述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有的则是讲述见多识广的专业人士的。希望这些故事能够让你产生共鸣,在你要作出选择时,能够为你增加一些洞察力和灵感。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你在绘制未来的蓝图时更清晰地审视世界,质疑传统观念。当然,每个人在面临人生转折时,都会感到迷茫,这个时候看看别人是怎样应付这些类似的麻烦的,会让你更加自信,将你的压力变为动力,挑战也就变成了机遇。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对抗苹果公司(1)
Chapter1 问题中都隐藏机遇
——没有动物和小丑的马戏团
挖掘婴儿纸尿裤的需求空白,设计出“拉拉裤”——年销售额增加了十亿美金。
“没什么事是我做不了的”——敢于想,敢于破,问题就能变良机。
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能把问题看成机遇呢?为什么前文中提到的学生团队,一定要等到布置了课堂作业,才能努力超越自己的极限,发挥想象力呢?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总是被教导要避免问题,抱怨问题,不能拥抱欢迎它们。
有一次,我受邀在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会议上演讲,我在讲话中播放了几段创新大赛的视频。下午的时候,一位公司CEO走到我面前感慨地说,他特别希望能重返校园,接受各种开放式问题的挑战,以便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我看着他,有些疑惑。我敢肯定,这位CEO每天都会面对来自现实生活的形形色色的挑战,并不自觉地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思考着问题,而且他已从中获益匪浅。遗憾的是,他没发现创新其实是与他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他以为我布置的任务只有在学校这样的可控环境下才能操作。当然事实远非如此。
我们每天都能挑战自我。换言之,我们可以透过一副不同的眼镜看世界——能让我们以全新视角看待问题的眼镜。我们迎战的问题越多,解决问题的信心就越强,技巧也就越熟练,也越容易将问题当做机遇来看待。
对抗苹果公司
态度也许是决定人们成就几何的最主要因素。真正的创新者敢于直面困难,颠覆固有的传统设想。杰夫?霍金斯希望研制出小巧便携的个人电脑,这在当时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困难和挑战。实际上,杰夫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家,就意味着经常会遇到难题,而且还必须找到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它们。
杰夫从一开始就碰到了问题。他的第一款新产品奔迈(Palm)Zoomer发布后,惨遭滑铁卢。不过,杰夫和他的团队并未因此放弃,他们分别给购买了Zoomer和对手苹果公司Newton产品的顾客打电话,问他们是看中了产品的什么功能才买的。顾客回答说,他们希望所买的产品能帮助他们处理复杂的日程安排,把多张日程表整合到一起。杰夫这才意识到,Zoomer其实不应当与同类电脑产品竞争,它真正的对手是传统的纸质日程表。这一出人意料的顾客反馈,虽然否定了杰夫最初的设想,却为他们的新一代产品——获得巨大成功的“奔迈掌上电脑”(palm pilot)的设计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杰夫还领导团队解决了令人头痛的问题——用户该如何往这个小巧的新型设备中输入信息。杰夫认为,除小型键盘外,实现用户手写输入至关重要,这样能让输入过程更加人性化。然而,当时手写识别程序还不成熟,无法实现他的设想。于是,杰夫和他的团队开发了更易于电脑识别的新语言Graffiti。推行新语言的提议在公司内部激起一片反对之声,不过杰夫很有信心,他认为为了日后节约更多的时间,用户是愿意为此事先花费一点时间的。Graffiti是极为大胆的创新,它挑战了一切规则,却真正解决了问题。
杰夫?霍金斯是绝佳的问题解决者典型,他能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杰夫的新公司Numenta,是基于他自己的大脑工作理论成立的。为了探寻人类的思维方式,杰夫耗时数年自学神经系统科学,并抛出了颇具说服力的震撼理论。这个理论是关于大脑新皮层处理信息的过程的,在其著作——《人工智能的未来》(On Intelligence)中对此有详细阐述。杰夫决定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研发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更聪敏”的电脑。
对抗苹果公司(2)
诚然,有人会争辩说,杰夫?霍金斯是独一无二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样提出创新理论,推出突破性发明的。不过,如果能把杰夫当作我们的动力之源,当作一个证实了问题从全新角度看待就能顺利解决的案例,也许我们能从他身上收获更多。
为什么不是人人都能关注到周遭的机遇,并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呢?第二届创意大赛的一道赛题多多少少说明了原因。
大赛出了一道题,要求参赛者用橡皮圈创造出尽可能大的价值。其中有个小组想出了“行动手环”(Do Bands)的点子。这个想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用手环激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