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仓央嘉措诗传[选载]-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藏地,佛教不仅是民众们的信仰,更是植根于他们生命中永不消失的灵魂。在这份信仰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信仰点,就是他们的上师。达赖喇嘛,是所有藏族人的上师,也是他们心目中的神。这样一个人,哦,不能说是人,应该是,这样一位佛,他能够还俗么?即使连刚呀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对你摇头。你若是还俗了,就毁掉了整个地区民众的信仰。
这个道理,对于学经多年的你来说,比任何人都明白。你在任何一部经论里,也找不到自己的去处,你改变不了你的命运。所以,我也只能在另一个时空之外,流着眼泪看着你哭,看着你不得不一步步地走上艰难的活佛之路。


十七  凝望,那未曾出现的身影

渡船虽没有心,
码头却向后看我。
没有信义的爱人,
已不回头看我。
——仓央嘉措诗歌
一大早,接派活佛的队伍就要启程了。但是,他们的行进却非常艰难。因为,早早就知道消息的村民们在头一晚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他们有的是步行了一整夜,有的骑着骏马从遥远的草原一路飞驰而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一定要在活着的时候看一眼达赖喇嘛。因为,藏民们相信,只要见过达赖喇嘛一面,那么,七世都不会堕入恶道。
蜿蜒的山路挤满了信众,队伍只好缓慢地前行,不时的,还有信众向阿旺嘉措的抬轿扔来哈达,佛像,以及各种珍宝。他们很想亲自上前向达赖喇嘛奉上自己的虔诚,但是,没办法,人太多了,很多哈达几乎都被扔在了地上。只有少数幸运的人才把哈达扔在了活佛的脚下。
阿旺嘉措微笑地环视着他的信众,每一个被他看到的人都在惊喜地大叫:达赖喇嘛看我了,看我了!多么荣耀!
他还在看,在人群中找,他希望能够找到那张熟悉的,他曾一遍遍亲吻过的脸庞。可是,一群群的信众从视线中掠过去了,却惟独没有她的脸。
他当然不知道,此刻,就在玛吉阿米家,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当玛吉阿米的父母知道女儿爱上的居然是达赖喇嘛的时候,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等缓过神的时候,阿爸第一句话就是:“去,把大门锁上,三天之内,谁也不许出门!”
央吉吓坏了:“为什么啊?”阿爸颤抖着声音说:“你要看看,她爱的是谁啊!如果是个别的活佛,我愿意把她送给人家当丫头,可是人家是达赖喇嘛,他身边允许有女人么?你们再也不要提这件事了。我有预感,再谈下去,玛吉阿米会没命的!”
可是阿旺嘉措不知道这一切,他们的队伍眼看就要走出山谷了,信众们依然远远地跟随,坐在轿上的阿旺嘉措忽然站起来,抬轿的人吓了一跳,马上停下,等候他的指示。身后的信众也停下来,充满期待地看着他,他们以为,活佛难道是要向他们加持么?
阿旺嘉措站在抬轿上,一动也不动,他看着来时的方向,道路阻且长,他看啊看,看得眼睛都酸了,他甚至都能看到那块他为玛吉阿米悄悄挂上的经幡。那是几天前的一个晚上,他一个人爬到寺院后山最高的山顶,挂了一串长长的经幡,那上面的每一段经文,都是他亲自书写的,都是他对心上人满满的祝福。此刻,经幡随着山风来回飘扬,簌簌的声音似乎是他对姑娘殷切的呼唤。可是,山远了,水也远了,他却始终没有看到玛吉阿米的身影。难道她真的生我的气了?再也不肯见我了?
玛吉阿米啊,我有多少话想和你说,我可爱的姑娘,我只能这样用心向你诉说,不是我违背了誓言。而是命运,命运让我必须承担责任。在被认证前,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可是,被认证成活佛之后,我担负的,是整个雪域民众的信仰和期望。我爱你超过我的生命。可是,我同样不能辜负这百万人的信任和期望。如果一定要我做一个选择,我只能舍弃我的生命。我爱你,玛吉阿米,这爱,将留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朵乌云悠悠地徜徉过天空,遮住了太阳的光彩。队伍停驻的时间太长了,连信众的人群都开始骚动了。前面的使者已经走过来,他不敢直接问阿旺嘉措停留的原因,只是站在轿下,毕恭毕敬地等着他的回话。终于,阿旺嘉措转过身,面无表情:“我们走吧。”
队伍前行了,周围的信众依旧在拼命地跟随,大家祈望能再多看活佛一眼。却没有人知道,此刻的阿旺嘉措,他的心已经泣不成声,玛吉阿米!每当他的心默念完一次这个名字,就有一串眼泪应声而落,滴在他绣金的僧袍上。
没有人注意到,除了一位老人,他惊讶地向旁人说:“为什么,我们的活佛竟然在哭泣?”
旁人都在嘲笑他:“那是你太老了,眼花了!”老人不再言语。
直到多年以后,当阿旺嘉措圆寂的消息传到这里,所有的人都在哭泣,那位老人却长叹一声,默默无语。因为他模模糊糊地记起,在所有人中,只有他,曾看到了年轻的活佛,在离别的那一刻,眼里有泪花闪过。
天鹅流连池沼
想多停留一会
可那湖面结了冰
叫我意冷心灰


【入宫】


一  回到拉萨

生灵顺从雅鲁藏布江流淌
时光在布达拉宫越拉越长
无边的草原放开怀抱
我是一只温顺的绵羊
——《我要去西藏》
这里是一片充满神奇的土地,去过拉萨的人都会感慨。那里现在变得漂亮多了,比如布达拉宫,大昭寺前的广场,被政府修建成了美轮美奂的大理石瓷砖地面。古老的城市也有了许多现代气息。
然而,不管这城市变成什么样子,只要布达拉宫还在,大昭寺还在,就不会影响朝拜信徒们的心情。他们只是一心一意地磕头,祈祷,并不理会身下的土地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
很多人喜欢去拉萨,声称在那里可以看到灵魂最纯净的地方。的确,来过拉萨的人回去之后都会恍惚,都会思念,感觉身体虽然走了,但灵魂却丢在了某个地方。不过没关系,时间久了,你的灵魂还是会归窍,你还是会变成原来那个精明、势利但内心并不快乐的都市人。而这个时候,你会开始思考,那些看起来衣衫褴褛、脏兮兮的藏族人,为什么会那么快乐?高兴的时候,他们的眼睛也会笑,他们的笑容像那里的天空一样纯净无瑕。
其实,我们的本心就应该是那样的,如高原天空一样纯净,辽远,高阔。
只是,现在我们的心,被无数欲望添堵得早已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就如这都市的天空。
这就是有信仰与无信仰的区别。无信仰的人们,想的大多是眼前的利益。所以很少考虑将来。当然,如果他发现“将来”与“现时”距离很近,并且会发生很大关联,他也可能勉强纳入计划之内。
有信仰则不同。他们相信,在这世间,有一种叫“因果”和“轮回”的定律。这种定律存在的期限,在你解脱之前,永无止境。比如,在藏地,不管你向任何一个藏民打听,他都非常相信这个道理,他会告诉你,我们这一生并非永恒,之前,或之后,将有无数次的重生。这一世你是穷人或遭遇不幸,只因上一世你曾造下罪孽。当然,如果你想下一世有一个好的未来,就要在这一世按照佛陀指引的方法,忏悔罪孽,修积福德。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或许可以接受因果的概念,但很难接受轮回。事实上,这两点缺一不可。如果你不相信轮回,那么,你就会认为,这一世即是永恒,前面没有接点,后面没有相续。那样的话,因果的说法就很难实现。按照佛教的理论,因果并不一定在这一世才会起作用,它是在业因成熟之后,或许是现在,或许是以后,或许是无数劫之后,才会开花结果。但是,总会发生,不会错过。
深信这个理论的人们,自然就会遵从它所指引的人生法则。那就是,多造善业,不做或尽量少做恶业,相信因果,相信来生。因为有了这个信仰做基奠,也就有了人生的目标,一个长长久久,至少在这一世不会让你感到厌烦的人生目标。
厌烦是都市人的通病,当你曾倾尽全力追求某种东西,而又如愿以偿的时候,你感到的只是片刻欣喜,之后就是空虚,以至于厌烦。佛教称之于欲望的满足永无止境。它带来的后果就是让你不停地造业,不停地空虚,这是一个黑洞,走不完的、满足不了的黑洞。
也有都市人因此开始相信佛教,学习它的理论,并欣喜地发现,确实对眼下的困惑有帮助。但这帮助太小了,转而又面临另一个困境。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学习佛法,并非因为相信,而是借助于其中的某几个理论,他们的愿望并非摆脱欲望的困扰,而是如何更好的追求欲望。
这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而相当无语的事情,而藏地绝不会如此。从两个地区分析,首先从性格来看,汉族人大多机灵而性格多变,很难忠诚地相信某一理论。藏族人天性直厚,爱钻牛角尖,认准一件事情后,很难有回旋的余地,即使撞了南墙也不愿意回头,而是选择把墙继续撞开。
从文化基础来看,汉族人接受的是千百年来的儒家教育;而在藏地,佛教早早就深入这里,虽然有过一段时间的灭佛时代,但并没有别的宗教在此大兴风雨,因此,佛教有着深厚的基础。
全民笃信佛教,而且如此忠诚,直勇。这,也许就是当你来到藏地,惊叹于为何在这里,能看到灵魂发光的原因。
其实,不是灵魂在发光,是我们终于知道了,当我们的心被擦去尘埃,它本来的样子。


二  甘丹、色拉、哲蚌寺(1)

得此闲暇身我若不修善
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
在拉萨,除了布达拉宫,大昭寺之外,最著名的莫过于那三大寺院,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
后两座寺院都在拉萨城内,只有甘丹寺位于离拉萨城大约50多公里之外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海拔3700米,过去的人们需要一路朝拜走着上山,辛苦不言而喻。现在的人呢,可以坐着小巴士上山,但依然有一份心惊胆寒。山太高,而山路过于崎岖,小巴车每行驶几十米,都要经历一个超越150度的大转弯。每到此处,司机信心满满,根本不减速,整车的人就随着惯性仿佛在山路上漂移。开车的过瘾了,坐车的藏族人也在开怀大笑。不过,如果其中有初次前往的内地人,比如我,已经被就吓得心神俱伤了。和我同行的人告诉我,别的藏族人下车之后,都是兴冲冲地赶往山上,挂经幡,或者进寺院拜佛。只有我,扶着车身,好半天才缓过来。他们以为我晕车,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是被吓坏了。
甘丹寺位于旺波日山的山顶。从眼下的规模来看,甘丹寺最小。但是,它在格鲁教众多寺院中地位最特殊,它是由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各大格鲁寺院的祖寺。甘丹寺中曾藏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但可惜的是,曾在文革期间遭受严重破坏,莫说文物,连建筑都毁坏殆尽。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甘丹寺,基本都是后来修建的。不过,在那里,有一件宝物至今仍然保存,也是所有信徒最向往,最神圣的宝物。那就是甘丹赤巴的法台。
何为甘丹赤巴?即甘丹寺的堪布,也是宗喀巴大师的法座继承人。这必须是一位德行与才学都达到了相当高程度的格西才能做到的。甘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所以甘丹赤巴也是整个格鲁派的主持,地位仅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