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本大唐-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况一手掌握着太原王氏族中的商业运作,对这个情况最清楚不过,而且据他这个内鬼说,现在太原王氏的财政收入中,光工商业就占了六成多,而且大部分都和李愔搞出来的新兴产业有关,比如石炭、水泥、罐头等等,都在王氏产业中占着大头。

搞清楚了太原王氏族中的情况,再有王安这个谋士,自然很容易就想到拉拢分化太原王氏的计划,先是王安主动示好,然后李愔又给了太原王氏一个承诺,其实这个承诺很虚幻,那就是只要在这次打压工商业的行动中,太原王氏随时将最新的消息透露给李愔,那么李愔以后就会大力支持王氏,只要他们王氏的人才,都会得到优先使用。

这个承诺看似好像对王氏没什么好处,毕竟李愔只是一个亲王,手下再怎么缺人,可也用不了多少。不过王通却不这么想,因为在他看来,大唐所有的皇子之中,就属李愔最有可能继承皇位,若是等到他坐上皇位,然后优先录用太原王氏的人才,到时王氏的势力肯定大涨,就算比不上崔氏,但肯定也不会一直都是垫底的了。

当然了,只是这么一个虚幻的承诺,还不足以打动王通,另外李愔还送给王氏不少的商业优惠,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利润,虽然现在太原王氏的财政有所好转,但还是处处都缺钱,对于李愔送来的利益,王通实在不忍心推出去,最后终于答应做李愔的内应,不过他只负责传递消息,其它任何实质帮助都不会做,而且他们该打压工商业时,也绝对不会手软,对此李愔也表示理解。

做完正事之后,李愔又在太原呆了几天,陪着文心她们将周围玩了个遍,直到李世民派人催他,这才启程回去,当然了,在太原这几天,他和太原王氏在表面上并没有多少交往,只是依照礼数拜访了一下,随后再也没有明面上的接触。

带着王安夫妇回到晋州,本来王况已经做好和族中决裂的准备,没想以父亲却和族中和解,而且李愔又和王通达成协议,所以他依然留在族中,做为双方的联络人,不过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太久,等到李愔从长安返回登州之时,王况就会带着自己的势力,和父亲一起辅佐李愔,至于崔玉,则带着货物北上,到草原上赚那些胡人的钱去了。

到了晋州重新坐上船,一路倒十分的顺利,到了蒲州地界时,李愔他们再次下船换马车,沿着大唐第一条修建的水泥大道,也就是长安到洛阳的那条大路,一路飞奔向西,很快就到了长安城下。

夕阳西下,当李愔的看到着已经阔别一年多的长安城时,心中也是一阵激动,自己来到唐朝之后,正是在这里,让他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而且也是在这里,让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登州发展的如此顺利。一别年余,今天总算是又回来了!

李愔他们从西城的通化门进到长安,这里刚好离李愔的齐王府最近,而进了长安城之后,李愔也没有丝毫停留,一路到了府邸之后,立刻紧闭大门,一路上没有与任何人有过接触。本来程怀亮他们还准备给李愔搞一个迎接仪式,不过却也被他拒绝了。如此低调的进城,除了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外,甚至有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齐王李愔已经回到了长安。

李愔之所以如此低调的进城,主要原因就是他在之前收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在李世民回到长安后,立刻就得知了李承乾和李泰在长安做的好事,结果大怒之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两个已经看看的儿子大骂一顿,丝毫没有留任何的情面。

老子骂儿子,本来是件挺平常的事,特别是李世民这种不做当爹的人,骂儿子更是家常便饭,不过他这次骂的却有些不一样,骂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个儿子胡作非为、不顾大局也就罢了,可最后却又把李愔拉进来做了对比,将李愔在登州所做的功绩一件件摆出来,将将两个嫡出的儿子骂的是一无是处,最后甚至还指出,自己带着李愔在高句丽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可是他们两个却在后方争来斗去,与李愔这个弟弟一比,他们哪里有一点身为哥哥的样子?

李世民骂完之后倒是痛快了,不过他在大殿上骂的那些话,却给李愔惹来无穷的麻烦,本来所有人都以为,李愔和李泰是李世民最宠爱的两个皇子,可是经过这件事后,所有人都知道,原来当今皇帝陛下最宠爱的皇子是李愔,难怪在战场上只让他一人随行。

虽然受宠并不代表着一定会继位,但是李愔却与李泰那个不通人情世故的小胖子不同,从他当初与河间王等人合办酿酒厂开始,李愔就用利益为自己编织了一张人脉大网,再加上他为人谦和,见谁都是笑的一团和气,才学更是没得说,因此朝中无论文武,对他都有着极好的印象。因此若是李愔能坐上皇位,自然是众望所归。

如此一来,长安城中关于李愔的流言就开始流传开来,版本虽然五花八门,不过大部分的传言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李世民这次特意让李愔从登州回来,其实就是为了找机会废掉太子,然后将李愔扶上太子之位。虽说这只是传言,但却被不少人传的有鼻子有眼,甚至在大唐高层之间,也都在讨论这件事的可能性。

而当李愔得到这条消息时,却是哭笑不得,他早知道自己这次回长安肯定麻烦缠身,但没想到这还没到长安呢,先是接到五姓七望准备打压工商业的消息,然后在半路上又被人袭击,好不容易快到长安城了,却又遇到这么一档子事,难道老天还觉得事情不够乱,非要把所有事情都搅成一团才感觉好玩?

 第一百一十七章 幕后真凶与李愔的报复

得知那条流言之后,李愔找来王安商议,结果两人一致认为,他们这次回长安,一定要保持低调,而且尽量不要与任何身份敏感的人接触,毕竟流言可是能杀人的,特别是在皇位更替这种事上,无论如何也要小心再小心,所以他这一行才像做贼似的回到长安。

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进皇宫向李世民报到,然后将在魏州那晚遇袭的情况,详详细细的对李世民讲了一遍,同时还将审讯的结果讲了出来,不过李愔最后还表示,虽然所有证据都指向李承乾,不过他却认为,此事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李世民听后却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拍拍李愔的肩膀说道:“六郎,这件事情幸亏是你遇上,这才没有让对方的诡计得逞,若是让你四哥遇到,那还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乱子?”

李愔听后先是一愣,接着立刻一脸焦急的问道:“父皇,听您话中的意思,难道已经知道了谁是这件事的幕后主使?”

李世民听后却是一脸冷笑,开口说道:“六郎,对方袭击你时,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准备,可以肯定,对方不但对你的行程十分熟悉,而且事先还做了不少的调查,可是在如此精密的调查下,对方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你身边的护卫数量?”

李愔听到这里,脑子里也闪过一丝灵光,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可却怎么也抓不住。

李世民没注意到李愔的苦苦思索,接着继续说道:“对方既然知道你身边的护卫数量,但最后竟然派了那个什么黄河帮去袭击你们,为父已经调查过,黄河帮虽然是帮好勇斗狠之徒,不过想用一千多人打败你的千人护卫,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对方若是真的想要致你于死地,又怎么会派了这帮乌合之众去袭击你的船队?”

李世民的话像是帮李愔打开一扇窗子,一下子将李愔心中的迷雾给吹散,看到了之前一直看不不清的真相。按李世民的说法,对方其实根本没想要真正的杀死自己,而是想要通过这次刺杀,达到他们隐藏极深的目的。

“父皇,您的意思是说,对方是想通过这件事,挑起儿臣与大哥他们的矛盾,甚至引发皇位之争?”李愔咬着牙,一脸杀气的说道。若不是李世民的提醒,他还真没想到这一点,同时他心中也有些后悔,因为他决定对这件事保密,所以一直没有对王安提起过,否则以对方的智慧,肯定早就看出了刺杀背后的真正隐情。

不过李愔的话刚说出口,立刻又想到一个问题,不禁皱着眉头再次问道:“可是父皇,儿臣有点想不明白,对方挑起皇位之争,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李世民听后却是哈哈大笑,他这个儿子一向聪慧,自己与他相处,根本不像是面对自己的儿子,而像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不过任他再怎么聪慧,在这些阴谋诡计上,却还是所欠缺,毕竟他年纪还是太小了,想不明白也是正常的,这时看着李愔疑惑不解的样子,让他总算有了一种父亲教导儿子的感觉。

“六郎,不要被对方给误导了,你仔细想想,若是你参与到皇位之争上,那么你还有精力做其它事吗?”李世民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这次袭击的真正目的,其实还是在李愔身上,因为对方想借这件事,将李愔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皇位上,然后他们再伺机做另外的事,到时就算李愔想管,可也分身乏术了。

“五姓七望!”李愔恶狠狠的说道,这下他总算是想明白了,虽然还不知道是五姓七望哪一家动的手,但幕后真凶肯定是他们之中,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两家、三家,甚至是几家联手做的,而他们如此做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让李愔陷入皇位的争夺中,无暇应对接下来他们对工商业的打压。

“哼哼,前些天就有一些世家出身的官员上书,说国内工商肆虐,导致农户不思耕种,只思奇淫技巧之物,导致国内粮食产量大减,所以让朝廷下令,限制工商的规模等等,虽然这些只是小人物,但其中的试探之意却十分明白,想必之后肯定会发动更多的人向朝廷施压。”

李世民冷笑中又带着几分杀气,本来他对于工商业的发展,心中也有几分担心,正想着要不要限制一下,毕竟农业才是立国之本,可是那些世家大族实在欺人太甚,为了达成打压工商业的目的,既然不惜挑起皇子之间的争斗,甚至还敢派出人袭击李愔的船队,可见对方从心眼里,就没把他们李氏皇族当回事,这让李世民大为恼火,心中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要将那些世家大族给打压下去。

李愔在生气之余,也第一次深深感到,那些世家大族的行事手段,足可以称的上老谋深算外加心狠手辣,若不是自己对皇位没有任何的觊觎之心,恐怕真的就让他们给得逞了。

挨打不还手,这可不是李愔的性格,不过这件事最好有皇帝老爹的支持,否则可能会出问题。于是李愔也没急着去见杨妃,而是和李世民密谈了半晌,不但把当初王安的那三策说了一遍,还讲了自己想到的一些办法,听的李世民双眼放光,兴奋的直搓手。

不过在兴奋过后,李世民却把李愔狠批了一顿,理由是有这么好的办法,为何不早拿出来,否则他们大唐早就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谈完这些之后,李愔又将自己想到的,对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大族的反击之法讲了出来,虽然在李愔看来,只是两个很普通的办法,但是听到李世民的耳中,却如同醍醐灌顶一般,只是这两个办法的花费却不是个小数目,虽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国库收入也大大增加,但是刚刚经过高句丽之战,国库实在也不怎么宽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这让李世民有点舍不得。

不过这两个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