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淮那里叫孙亚琳娇嫩的手伸进来握了一下,头皮都麻翻了,浑身的血都要沸腾起来,哪里顾得上回答。
沈淮刚要伸手去按住她的肩膀享受,孙亚琳的手却缩了回去,说道:“我是真感觉不舒服,不然就忍忍便宜你了;我跟你又不是没有这个交情……”
沈淮只能无奈的退出去;孙亚琳将门反锁上,褪下裤子,再坐到马桶,那里就有一股什么东西渗出来似的,她拿手纸从裆间伸下去擦了一下,略感粗糙的手纸触及,浑身给电流打过似的颤栗,有股说不出来的、比以往更强烈的需要在身体翻腾。
孙亚琳倾耳听着外面的动静,心想这浑蛋要是推开门,今天就把他扒光了尝尝男人的滋味,只是半天没见沈淮再推门进来,心里一笑,暗道这浑蛋大概给她打击得不轻。
*
孙亚琳解过手再出来时,见沈淮裹被子里喝着酒,隔着被子踢了踢他说道:“你又不缺女人,不要这么一副受打击的样子好不好?”甩掉拖鞋,也裹进被子里去,见沈淮脸还闷闷的样子,推了他一下,满脸鄙夷的指着卫生间那边说道,“至于这样吗?憋不住自己进去撸去……”
“小姑刚打电话过来,说我爸可能会分管交通、能源工作……”沈淮说道。
沈淮把手机调震动上,孙亚琳没有听到他手机响,没想到他原来是听到这个消息闷闷不乐,说道:“你那个二五爹不会真的要接受省里的安排吧?”
“……省里今天才就分管工作调整向下面征询意见,”沈淮撇撇嘴,说道,“小姑还是从别人哪里去知道这个消息的……”
孙亚琳头皮发紧,她知道要是沈淮他父亲有个商议的意思,这消息就绝不可能从别人嘴里传过来,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过也就你那个二五爹才会去咬这样的饵……”
“什么大局不大局的,对有些人来说,捞到自己手里、捂到自己碗里的才算是真的。”沈淮也禁不住有些泄气的说道。
“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吗?”
“省政府分管工作调整是田家庚提的动议。”沈淮说道。
“田家庚也不是什么善茬啊,”孙亚琳说道,“既要你们宋系明面上姿态难看,还要叫你们宋系在背地里斗得更厉害,田家庚倒是一石两鸟……”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别人的手段再厉害,也要这边有破绽给别人攻击才成。”
“你打算怎么做,当作没听到过这消息?”孙亚琳问道,“你那个二五爹可是憋足了劲想给你一个教训啊……”
“小姑说她明天过去谈谈,”沈淮说道,“小姑不让我打电话给老爷子,怕把老爷子气着了……”
“要是谈不拢怎么办?”孙亚琳问道。
“谈不拢就谈不拢呗,天也塌不下来,”沈淮苦笑一下,发狠的说道,“宋系的名声败光了,散掉了,我们也好自立门户……”
*
孙亚琳起早赶去机场,沈淮只是跟秦大伟约好上午见面,倒不忙起来,整个人裹着被子躺沙发上,也不清楚小姑早上跑过去跟他父亲见面能谈出什么结果出来。
临出门时,才接到小姑的电话:
“我光防着你炸毛,没想到要吩咐鸿军那个浑球一声,他打电话到老爷子那里告状去了。老爷子一早就打电话把你爸骂了一通,分管的事不再提了……”
“啊,”沈淮没想到宋鸿军会打电话告这一状,又问她小姑,“那边就没有辩解几句?”
“辩解了。老爷子最后说恼了,跟你爸要是连诈病都不会,他这个副省长也不用干了,才没有再说什么,”宋文慧在电话那头叹道,“你爸也真是的,一点轻重缓疾都分不出来。这事都能叫一个田家庚牵着鼻子走,把宋系最难看的一面露出来,宋系以后还谈什么前途。”
沈淮心里暗爽,心想他那个二百五爹,要是知道什么叫大局观,两年前也不会给串缀来淮海做这个鬼捞子副省长了。
他又恨不得问小姑有没有将老爷子大快人心的话录下来,但想了想问出口多半会给小姑骂,笑着说道:“爷爷那边我就不再打电话去了,省得爷爷在气头上,把我也骂一通……”
“春节你回不回去?”宋文慧问道。
剩不到二十天就是春节,沈淮咂嘴暗叹时光飞逝叫人觉察不到,但又觉得时光过得太慢,梅钢要成更大的气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酝酿、去成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改变当下被动的局面。
“今年春节怕是走不开了,”沈淮说道,“看情况吧。”
*
李谷已经将省属国企工委的工作兼了起来,但省委办公厅这边的工作一时间还不能就丢手不管。
李谷上午赶到省委大楼,走到过道里就听见田书记在办公室里跟人说话。
看着门半掩着露出一道缝,李谷走过去敲了两下,推开来见秘书一处的李建光在屋里,好像是为一份材料拿了两回才拿对的事情跟田书记认错。
田家庚挥手叫李建光出去,指着沙发让李谷坐下来,问他道:“国资工委那边的情况,熟悉得怎么样了?”
“还在熟悉中,每天调研一家重点企业,也要年后才能走完。不过也不能快,快了消化不了。”李谷说道。
“欲速则不达。”田家庚哈哈一笑。
李谷看到桌角上放的是关于梅钢借壳重组徐城炼油的材料,说道:“渚南炼化项目设计产能提高到一百万吨,而且初期筹的七亿多资金都要投到这个项目里,梅钢在新浦那边同时再上大炼化项目的可能性就小了……”
项目建设前期资金需要总是有限度的,此外炼化项目照国家政策规定,自筹资金只要达到40%即可。
也就是说,省里真要给予足够支持的话,一百万吨的渚南炼化投入三到四亿的自筹资金,其余依赖于银行贷款就可以解决全部的资金问题。
徐沛跟沈淮一样,都没有直接参与谈判,但又都在背后主导了谈判的进程跟实际结果。
徐城市这边要求梅钢承诺将所有资金都投到渚南炼化项目,这使得未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成本能降到最低,增强了盈利预期,但同时也限制住梅钢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源到新浦发展大炼化的可能。
见田书记没有说什么,李谷又问道:“分管工作的调整,宋副省长那边有肯定的回复没有?”
“还没有,”田家庚说道,“不过最好能有肯定的答复,不然我就是彻底做恶人了……”
李谷也无奈的笑了笑,宋炳生未必就一定会蠢笨如狗,但田书记这边还是需要有些动作能向派系上层表一下立场,他倒不清楚田书记心里是希望宋炳生咬饵,还是不希望宋炳生咬饵。
第六百二十七章 淮大北门
(凌晨还有一更)
沈淮也没有特别赶早,十点钟才开车接上秦大伟往淮大赶过来。
受传统的建筑格局限制,淮大主要建筑都坐南面北,朝着北面的云龙山,正门也是云龙山脚下的北大门。
天气阴霾,将要下雪的样子。
沈淮嫌换通行证麻烦,将车停在北门外的停车场上。
下车来,凛冽的寒风吹得人直缩脖子,看着呵出来的热气在鼻子前冷凝成一团白濛濛的雾,从车里不觉得多冷,一下车就觉得整个人冷得跟冰砣似的,沈淮搓着手,跟秦大伟笑着说道:“今天还真冷啊……”
“寒流南下,吹一夜的风,今天得零下五六度了吧?”秦大伟起早也没有顾得上看天气预报,只是靠判断猜测,他以为沈淮没有在徐城长期生活的习惯,特地说得详细些,说道,“等风停了,这气温也回不了。照今年的趋势,再来一次寒流,能冷到零下十度左右。徐城几乎不会有什么春暖花开的概念,到三四月份,天气说热,可能就十天半个月的工夫,就会从阴冷陡然转为炎热,进入夏季了。相比较而言,东华气候就要比徐城温润得多,也就隔不到二百公里,当中就横着嵛岭,气候就差老鼻子……”
沈淮笑了笑,说道:“徐城跟东华相隔不远,天气特征差异还真是挺大的,地形的影响,比想象中要大。”
徐城这种天气就没有办法赶工期,而东华的工程建设除了湿雨外,更主要的就是临近春节,建筑工人回家的念想强烈,开始纷纷离开工地返乡。
而且一旦返家,很多建筑工人春节都会在家里窝很久才出来。建筑企业对以散工为主的建筑工人约束力弱,他们过年大不多换工地再找活,工期什么的,跟他们没有太大的牵连。
新浦港及新浦钢厂建设要尽可能少给春节延误工期,工作就要从建筑企业到乡镇建筑站等多方面下手,还很有些工作要逐一去部署,不过多多少少会受些影响。
沈淮想着工地上的事情,还有不到二十天就过春节了。
沈淮与秦大伟往北大门走去,这时候也看到陆续有学生或提或扛,拿着大大小小的行囊往外走,想必是有些院系考试早,开始放寒假了。
虽然当前的经济条件要比十年前好上许多,但淮大农村出身的学生依旧占了多数,他们衣着多简朴,朝气蓬勃,有着名校学生的傲气,也有着对美好前程的向往——这些情形,沈淮与秦大伟都很有感触,曾几何时,他们都是这些人里的一员,带着对前程美好的向往步入社会磨砺至今。
在路上打了两次电话,杨林都不在实验室里,没找到人。
秦大伟本打算他去找到杨林后再一起过来见沈淮,不过沈淮宁可到淮大白走一趟当故地重游,也坚持一起过来。
杨林读博,课题项目以及学校发放的补助,都不足以补贴家用,他还在学校兼教科目;他一家三口人从岳父家给赶出来,从学校这边临时找了一间教职工宿舍安家。
走过林木浓荫的便道,教职工宿舍在校园的西南角也占了老大一片地。
跟想象中淮大教授居住的书香庭院不同,走进淮大教职工宿舍区,最先听到的鸡鸣犬吠。
不少淮大教师家属在小区院子里搭了简单的鸡舍狗棚养些土鸡瓦狗,有几分农村安置房的气息;还有不少绿化地给辟出来种了瓜菜。
沈淮对这种种情形自然熟悉,秦大伟倒是不明细情的在旁解释这院子里养的鸡狗:“建国初讲究一个阶级成分,那时候淮大刚把新校区搬到这边,周围都是农村,很多青年教师也就娶了附近人家的农村女孩,所以不要看这大院里院士有大半打,农村老太太也有不少。不过很多人也是经历过物资贫乏的年代后,都有些后怕了,有地也就习惯性的辟出来种菜养鸡……”
沈淮点点头,说道:“我们记忆都深刻,更早没有经历,但十年动乱期间,我在农场度过童年。听着农场应该不会缺吃的,实际上吃顿白米饭都难,有年过春节吃饺子,我吃撑了有半天没能站起来……”
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秦大伟听着也是哈哈一笑,彼此更能拉近距离。
杨林临时安家的是校内最早的筒子楼,红砖裸露在外,都有风化的痕迹,楼前的铁栏杆也是锈迹斑斑。
现在十点半刚过,已经有人家在过道里生火做中午。
淮大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三部分,一是中央财政直接拨款,二是地方财政拨款,三是自筹。淮大在地方财政拨款上缺口很大,整体办学科研经费吃紧,教职工的住宿条件也难谈改善。
说是单身宿舍,很多青年教师都在单身宿舍里安家后接下来结婚生子,满眼望去,楼道里晾了一长溜尿布。
虽然教工食堂的伙食不错,相对也较廉价,但青年教师家庭的收入有限,大多数人家都在过道或楼梯间里两三户装一台煤气灶、煤球炉用来生火做饭——这一点跟沈淮他当年离校时并没有太大的长进。
见沈淮看着凌乱的楼梯道出神,秦大伟笑着说道:“现如今啊,搞导弹不如卖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