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8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一切都‘挺’合理的,有利东江地产回笼资金,也不能叫顾家内部太安顿了,但似乎也轮不到你亲自跑出来帮着余薇摇旗呐喊?”孙亚琳敲着脑袋,去想疑点,“你以前有跟她这么亲热过?”
“你这是诬蔑,”沈淮说道,“东江地产这面牌子是我竖起来的,周伟民也是我请到省国资里来了,我能袖手不管?”
沈淮给东江地产定下五年开发建设六百万平方米住宅、写字楼及商业地产的目标,这叫很多人都觉得步子可能迈得太大,但实际上在过去五年时间里,仅临港新城新建的住宅、写字楼及商业地产就接近六百万平方米。
而在未来五年时间里,包括新浦鹏悦现代城在内,临港新城还将要动工新建可能超过一千万平方米的住宅、写字楼及商业地产,使临港新城的居住人口超过三十万,甚至更高。
梅溪系旗下的渚江建设,未来还将主要定位成工程建设企业,而住宅、写字楼及商业地产的开发业务,将集中到为两座鹏悦现代座专‘门’注资成立的鹏悦地产中去。
而鹏悦地产未来五年时间里就算不做其他事情,仅在渚南新区、临港新城西区开发建设两座鹏悦现代城,总施工面积都将接近六百万平方米。
东江地产要成长为省国资体系内的核心地产开发集团,成长为国内一流的房地产商,五年六百万平方米的开发建设目标,一点都不能算高。
只是东江地产的底子有些薄,需要注入大量的资源才有可能快速发展起来。
现在东江地产不仅要盘活省国资企业的土地资源、为省国资企业的产业升级提供资金,参与徐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还要承担大学科技园范围内的住宅、商业及写字楼开发,缺的就是资金,怕就是地产销售周期拖太长。
沈淮完全不觉得他积极推动福裕资本参与‘花’溪市场未来的运营,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我可是在徐沛、李谷面前夸下海口,东江地产未来五年时间内不能完成六百万平方米的开发目标,砸的是我牌子,”沈淮说起这些来,头头是道,他也希望能将孙亚琳怀疑的目标转到其他地方去,说道,“省国资体系里,有相当多的工业企业未来三五年间要借厂区外迁搞产业升级,省国资不能控制一家地产开发企业去盘活这些土地资源,哪来那么多的资金搞产业升级?近百家工厂要外迁,就算产能不扩大,技术不升级,差不多也需要上百亿的资金。要是照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由市政fu补贴资金,搞工厂外迁,土地经平整后由市政fu回收拍卖回补市财政缺口,可能十年时间都不能将省国资旗下的工业企业都迁到外围的产业园区去。现在我们搞内循环,指望五年内就完成这个过程,那五年时间里东江地产除截留利润、用于自身快速发展外,还需要额外向省国资上缴一百亿的产业转移资金,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啊……”
只是沈淮一通话,糊‘弄’不到孙亚琳,她瞅着沈淮的眼睛,想要从他的眼睛里挖些什么来,说道:“直接来说,我就感觉眼神不对劲。余薇今天看你的眼神,说明她心里有鬼;当然,更可能是你们俩心里都有鬼……”
“那怎么说不是你自己想多了?”沈淮说道。
“余薇有段时间勾沟搭你上‘床’的,”孙亚琳赤/‘裸’‘裸’的问道,“不要跟我说,你都已经叫她得手了?”
叫孙亚琳盯着眼睛问,沈淮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胡说八道什么啊?”伸手将她的脸蛋从眼前推开,解开安全带,先下车来。
“你倒是说说发生什么事情嘛?”孙亚琳见果真有她不知道的故事发生,来了兴趣,拉住沈淮的胳膊,一定要他说。
“唉,唉,唉,”沈淮甩开孙亚琳的手,说道,“要注意点形象,你现在可是鸿基长青的董事……”
新渚江大桥要到年后才正式通车,但就差一个通车仪式,现在已经有不少车辆通行,也有更多鸿基长青江北工厂的员工在这时候走路经过大桥,回南岸滨江小镇的宿舍区去。
孙亚琳的本身就只比沈淮矮那么一点,穿上高跟鞋,整个人反倒比沈淮高出一截,高挑‘xing’感的身材站在大桥路灯下是那么引人瞩目,沈淮可没有勇气跟她公开搂缠在一起。
孙亚琳“嫌弃”的瞥了沈淮一眼,放开他的胳博,依着大桥的栏杆,眺望渚江两岸的夜景。
中轴大道及新跨江大道前后经过近两年的施工期,算是正式竣工,也打开徐城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除了年后就要动工建设的东绕城高速,将在东面十二公里外再新建一座跨江大桥外,在大学科技园与渚江新区东沿江工业区之间还将建造一座跨江大桥。到时候,南湾湖新区将与渚南新区联片发展,徐城未来大的城市建设跟发展格局,也才算是真正的奠成。
后续的发展就是引进更多的工业、商业、文化、科教项目,填充到这些区域里去;除了由淮海电气主导建设的南湾湖电力设备产业业外,省国资企业未来也将渚南东沿江工业区范围内完成工厂外迁及产业升级任务,已经谈成、零一年就要建设、迁入的合资、独资项目就有十八个。
谢成江坐车过江,孙亚琳高挑的身材站在大桥上相当的瞩目,远远的看着就像是她,他让司机减缓车速,到近处见果然是孙亚琳与沈淮站在人行道上,停车下来打招呼:
“你们两个怎么这么好的兴趣,夜里到这里来看看?”
“徐城未来的发展重点,都在这座桥下,得空不过来看看,睡不着觉啊。”沈淮笑道。
谢成江凭栏而立,也眺望渚江两岸的夜景。
谢成江在渚南买了一栋别墅,夜里通常都会住到渚南去,在新跨江大桥能通车后,这一个月来他几乎每天都经过这里,对这附近两年来的变化最为清晰。
长青鸿基在江北国际产业园区内的三期制造基地,总投资达十二亿美元,工厂建设速度很快,从去年年中就陆续建成投入运营,目前雇佣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人。
在新渚江大桥建成之前,江北工厂的员工都是乘厂区从旧桥绕行回滨江小镇宿舍区。现在大桥建成了,虽说大桥包括引桥在内,全长逾五公里,但从厂区出来,从滨江路直接爬上大桥,走过一点五公里的主桥,就能回到宿舍区——很多员工下班后,都不再乘厂车,就直接走回宿舍区去。
故而新桥建成,虽然还没有正式通车,夜里也没有其他郊区大道那么荒凉。
说实话,谢成江也没有想到鸿基长青三期的建设速度会这么快,但想想也不觉得意外,梅钢还没有哪间工厂的建设周期超成两年……
谢成江以为沈淮与孙亚琳站到大桥上,是看鸿基长青江北工厂的运营情况,笑着问道:“鸿基长青雇工规模超过四万人了?这次规模已经很吓人了,不过上次与孙总见面,听说鸿基长青又在筹划四期项目?”
虽说孙启义还是长青集团亚太事务部总裁,虽然鸿基长青已经占到长青在亚太投资总额的近四成,而未来长青集团在亚太地区的投资重点还将是以鸿基长青为核心的信息电子制造业务,无论是资历,还是专业能力,孙启义都是鸿基长青董事长的当然人选。
孙亚琳说道:“四期规划还只是远景,主要还是看今明两年的市场发展……”
鸿基长青三期去年年中才陆续建成,去年完成的销售额还有限得很,但一二期在新浦的制造基地,去年销售收入高达八十亿,扣除高比例的折旧之后,净利润也超到十亿——这样的成绩在同业内已经是瞩目。
鸿基长青能快速发展,一方面跟长青集团将在东南亚发展逾十年的电子制造基地有关,在逾十年的积累之上,再与内地廉价高质的劳动力资源密切结合,就爆发出极大的成长潜能。
而其他同行厂商才从金融风暴的冲击中缓慢恢复过来,鸿基长青在过去两三年间占下相当多的市场、揽下相当多的国际客户。三期产能预计今年就能全部释放出来,也就意味着鸿基长青今年的总销售收入,将能达到一百六十亿甚至更高。
对地方而言,鸿基长青这么高的制造产值,能极大的增加税基,而鸿基长青又以国际代工业务为主,能刺‘激’省市进出口额的增涨——更为主要的,鸿基长青带动的产业集群极为庞大,带动省内信息产业过去两三年间都是增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以致省里有信心将信息产业定位成未来要重点加强的支柱产业去发展。
所以,无论是鸿基长青的股东,还是省市地方,都是希望鸿基长青能继续扩张下去。相比较东华,徐城可挖掘的资源潜力更大,真要新建四期工程,自然也是座落在江北的国际产业园内。
谢成江看到孙亚琳与沈淮站在大桥下眺望桥下的夜‘sè’,自然也就联想到鸿基长青的四期工程规划上去。
见孙亚琳既非承认,也没有否认,谢成江也只是笑笑,他不会探听太多的消息,也只是看到沈淮与孙亚琳在桥上,才停下来打招呼。
闲扯了几句,谢成江就先行告辞离开,但人坐在车里,还是不忘从后视镜里看沈淮与孙亚琳站在桥上说话的情形。
不要说外人了,谢成江有时候也完全‘摸’不透沈淮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从支持魏南辉压制宋鸿奇主导东华、平江两市的区域合作为标志,两边的关系已经是恶劣到极点,然而一年时间过去,淮能又不费吹灰之力的介入淮海电气的组建,叫双方的关系看上去得到极大的缓解。
谢成江暗道沈淮那时候就已经在考虑组建淮海国资了?
毕竟唯有整个宋系站在背后,沈淮才能毫无顾忌的在淮海国资之上打上“梅钢系”的烙痕?
淮海国资组建之后,纪家位居幕后的晋南集团对淮海电气注资20亿——虽然纪家更倾向支持与成文光、梅钢的合作关系,但也不可能希望宋系内部闹得四分五裂。
那是不是说,宋鸿奇在平江的处境能够得到改善?
谢成江心里琢磨着这件事,他知道让宋鸿奇当面跟沈淮低头或许在面子上会有些放不下,但有些工作他们可以来做。
只是转念又想,沈淮未来两年间只怕会确保他的岳父成文光能坐上冀省一把手的位置,老爷子那边只怕也会倾向于成文光,那宋乔生还有没有机会到地方担任一把手?
谢成江发觉他并没有办法准确揣摩宋乔生的心思,有些工作到底还不是他们能出面做的。
回到江北,谢成江照例先到父母家接妻子跟儿子,看到谢芷也在,走到屋里说道:“刚才过新大桥过来,看到沈淮跟孙亚琳站在桥上……”
谢海诚说道:“他们现在可能正筹划鸿基长青四期的项目?”
“应该是,”谢成江说道,“孙家现在对沈淮很是信任,这两年都在加快套现英法等地的资产,除了内地的投资外,其他的都主要投到矿产上去了。”
“现在沿海钢铁产能增长很快,主要都是吃海外输入的铁矿,孙家能看到这一步不奇怪。”谢海诚说道,有时候能看到一些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领域,但海裕力有未逮,心里难免会遗憾跟失落,他现在几乎都不敢回想五六年前趾高气昂去东华时的情形:那时候的梅钢算哪根葱啊?
“哦,对了,”谢海诚想起一件事,告诉成江,说道,“胡泓伟今天联系叶选峰了,下一次淮海电气的董事会就会正式讨论淮海电气的重工基地项目——之前谁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淮海电气的组建,主要是将原电力集团、仪电集团、机电集团内与电力设备制造以及施工承包等相关业务、资产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