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水浒传》如此,《三国志平话》写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为了让他交纳几十万的金珠。后来,孟获心服之后又“献了十车金珠,折箭为誓”,才解决了这段纠纷。这个历史上民族斗争中的重大事件,竟作出这样轻率的解释,令人感到十分荒唐。实际上,它反映了游民对于金银财货的看法。他们从不掩饰自己对于物质财富的渴望,因为他们一无所有时多,衣食不愁时少。正是这些才刺激他们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地夺取财物。对他们来说,获得是第一要义。他们敢于冲破社会通行的各种规范,把所有的游戏规则一扫而光。他们还把这一原则引入了政治斗争。例如,他们在反贪官时,以树立社会正义自居,可是他们在实现自己的目的时,也是金钱开路,相信贿赂的力量。金钱几乎可以说是游民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尺,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问题转。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重人治、轻法治,存在着“人在政举,人亡政息”的情况,表现出政治操作中的非规范性的一面,而游民为了追逐眼前的实际利益,蔑视一切游戏规则,这样他们则把传统文化中的这种非规范的一面,推到了极端。






◎游民的群体性格与人格追求(15)

 2游民的人格追求
 ①侠客——游民的人格楷模
 不同的社会群体都会有自己向往的人格楷模与人格理想,至于以何为楷模与理想,这是由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决定的。作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对人格的设计是道德全能主义,具体的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文人士大夫的人格楷模就是圣君贤相,杜甫的诗中就有“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工部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句子。这些道德崇高的贤臣——稷和契就是士大夫的楷模。
 游民也有自己的楷模,这就是侠客。我在第三章谈游侠时指出,侠客的最初含义是指那些有众多追随者的豪杰。史书最早记录下的侠客,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都不是后世人们所熟悉的武侠。他们礼贤下士,轻财好施,成为孤单无依的游民所向往的人物。作为游民意识载体的《水浒传》,其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宋江、柴进等也都是不以武艺闻名江湖,而是以善于交游、轻财好义、助人急难而为江湖好汉们所敬重。明代天都外臣在《水浒传序》中指出,宋江等人:
 
 啸聚山林,凭陵都郡邑,虽掠金帛,而不虏子女。唯翦婪墨,而不戕善良。诵义负气,百人一心。有侠客之风,无暴客之恶,是亦有足嘉者。
 
 天都外臣的话不是完全可信的,“有侠客之风”是真实的;“无暴客之恶”则不符合实际。青州城外百姓的无妄之灾,李逵的江州滥杀,不都是“暴客之恶”?只是这些写得比较抽象,给读者留的印象不太深刻罢了。《水浒传》中“侠客之风”则写得十分生动,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任侠的故事,特别是梁山这个武装团体对贪官污吏的声讨,对弱小者的救助,都是流传极广,深入人心的。
 《三国志平话》、《三国志演义》虽然写的是帝王将相,但作者笔下的理想人物都带着绿林豪气。特别是《平话》中刘、关、张、诸葛亮等主要人物,都不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来写的,这些形象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意识,着意渲染他们身上的侠气。像刘、关、张桃园结义,上山落草;刘备义薄云天,从者如云;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到金陵商议联合抗曹事,当庭“结袍挽衣,提剑就阶,杀了来使”,这完全不像一个“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臣,而像个绿林豪侠。作者还竭力描写他的能掐会算,使之更像一个为游民所崇拜的游方道士或算命先生。《三国志演义》虽然纠正了《平话》中的一些过于荒谬的情节,使其主要内容更接近历史,但是其中所蕴涵的侠气没有根本的改变。特别在刻划张飞的粗豪、关羽的义气方面,他们还是不像当时坐镇一方、指挥若定的大将,而像宋代的绿林侠客。《水浒传》、《三国志平话》、《三国志演义》虽然题材不同,但其所歌颂的英雄人物都带有“侠风”,或者就是侠客。侠客是游民的人格楷模,而侠客特别关注人际关系,因而,对侠客的向慕也体现了游民关于人际关系的理想。
 ②两种侠客——义侠与豪侠
 《水浒传》描写与歌颂了两种侠客——义侠与豪侠。豪侠也就是武侠,这类人物,只要读过武侠小说的读者都是熟悉的。武侠专以济危扶困为生活目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也在所不惜。书中武侠最为典型的是鲁智深,他本来有一个很好的职位与前途——渭州经略府的提辖,为救毫不相干的金氏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郑屠户,结果官当不成了;后在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又为了救林冲,得罪了太尉高俅,这次是连和尚也做不成了。于是,上山落草为寇,向更大的恶势力斗争。作者在他出家后热情地赞美道:
 
 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这正是武侠精神风貌的写照。不仅鲁智深如此,武松、石秀、李逵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武侠之风。《三国志平话》中的张飞也与之相类似,棒打督邮,单骑冲黄巾大营,这些都是武侠作风。而关羽也正是由于伸张正义,打抱不平,“本县官虐民不公,吾杀之”,才亡命江湖的。在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时代,弱者受了冤屈,投诉无门,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有正义感、有力量、有武艺的强者。社会动乱中的天灾人祸更是难于避免,有组织的侠客在抗衡社会不公、伸张社会正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处于社会底层的游民对于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宋代统治者的政策是重文轻武,政府的武装组织非但不足以保护人民不受外敌的侵扰,而且频繁地制造社会动乱,祸害人民。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游民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也为了在社会变动中改变自己的处境,提升自己的地位,才去学武。有宋一代,尚武精神已经不再活跃于主流社会,而是活跃在脱离主流社会秩序的游民之中。武侠、豪侠(也多由游民所组成)的尚武精神和主动进击的反社会精神,正是一般游民们为了生存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也是他们闯荡江湖的资本。因此,武侠、豪侠就成为一般游民做人的楷模,他们是理想化了的游民。所以,体现了游民意识的《水浒传》对豪侠采取了无保留的赞美的态度。






◎游民的群体性格与人格追求(16)

 《水浒传》中更为作者所关注并倾注了更多热情的,还是前面说到的慷慨好义、轻财乐施、广交天下好汉的义侠,书中的领袖人物都有这种特点。当然作者心目中最高贵的“义侠”,从历史上说是信陵、孟尝之流,而现在统治阶层内已经没有这类人物了。书中第二回有诗云:
 姓名各异死生同,慷慨偏多计较空。只为衣冠无义侠,遂令草泽见奇雄。
 
 这样的“义侠”却出现在江湖绿林之中,其中作者全力歌颂的便是宋江。第四十二回写宋江得到神明庇佑,作者用诗赞美宋江:
 
 昏朝气运将颠覆,四海英雄起微族。流光垂象在山东,天罡上应三十六。瑞气盘旋绕郓城,此乡降生宋公明。幼年涉猎诸经史,长来为吏惜人情。仁义礼智信皆备,兼受九天神女经。豪杰交游满天下,逢凶化吉天生成。他年直上梁山泊,替天行道动刀兵。
 
 宋江简直是个上应天命,下合民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人物。说明了游民对于能够向他们实施物质援助的人的企盼。
 游民,特别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游民知识分子,从自己的穷困落拓和孤苦无依中切实感到上层社会没有人救助他们,不仅不救助他们,而且鄙视他们。这些缺少希望而又敏感的人们怎能不痛恨上层人物,从而期待“草泽”(即非主流社会,包括绿林社会)出现能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义侠呢!那些虽在“草泽”,但是器量狭小,不能容人的,如白衣秀士王伦之流(这种人既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做秀才不行;又不能融合于游民社会,做“强盗”也不行,最为可悲),最终要被火并,代之以被众位英雄拥戴的晁盖。他之所以被众人拥护,就在于:
 
 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
 《水浒传》第十四回
 
 实际上,义气就这么简单,在关键时候肯于花银子。这还表现在刘唐、公孙胜等人请他带头夺取“生辰纲”上。为什么刘唐、公孙胜知道了这笔大买卖,自己不去组织人干,非要千里迢迢来找晁盖?由此可见其为人,晁盖在江湖上是有“字号”的。那时没有现代媒体和传播工具,一个人在江湖上叫得响,完全靠口耳相传,如果没有特殊表现是不可能广泛流传的。晁盖的缺点是缺少远大的眼光,他劫“生辰纲”的目的就是取得不义之财,为的一生快活,没有什么“打天下坐天下”的“雄心壮志”。《水浒传》中不吝钱财,又有眼光,最爱结交天下好汉,堪称第一义侠的是宋江。在书中第十八回有段文字介绍他说:
 
 这宋江自在郓城县作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缓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
 宋江这种行为,行之既久,从而成为其性格的特征,这种特征是游民最欢迎、最服贴、最崇拜的。游民最大的困难是没吃没钱,宋江毫不吝啬,有求必应。来时给,去时送。游民第二个困难是没有地方住,宋江有庄园里的房屋,可以尽情地住。游民脱离了主流社会,成为化外之民,为世人所轻贱,而宋江不管高低贵贱,只要是江湖上的朋友,一律接待,而且是“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这后一点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因为人性的弱点往往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连极富有又讲义气的小旋风柴进也在所难免。武松初到他的庄上时,柴进“也一般接纳管待”,武松脾气不好,又爱吃酒,得罪了庄客,没有人说他好话,大家都厌倦了他,柴进也就疏远他。而宋江的这种对江湖好汉的持久的关切,满足了或抚慰了游民那已被磨灭或变态的自尊。从宋江对待李逵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对处于最底层的游民也不歧视。李逵是最一无所有的,没有钱,没有声望,没有好性格,脾气极坏。据吴用介绍,戴宗也是讲义气的,李逵与戴相识最早,但是二人的关系比较一般,戴宗也只是利用他。而李逵一见宋江,马上与之结成生死之交,其原因就在于宋江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满足了李逵,比李逵的真兄长待他还亲。有宋一代是个游侠平民化、绿林化的时代(如果在唐代,一谈到游侠不是“五陵少年”,就是“京洛豪贵”,总之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