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杀机地说:
 
 朕闻古人有云:“君子交绝,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
 从中可见这位出身草莽的皇帝对一些确有长处又好表现(如道德文章的长处)的臣子的憎恶。那些有才华的臣工们就不能不有所收敛。钱谦益说刘基的诗歌创作在入明以后出现倒退现象,就是一例。
 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仿佛在文章上也要与文人士大夫一争高低,他特意写作了一些书序、游记、哲学或佛学短论之类。从朱元璋所遗留下的《文集》来看,很难断定哪些是他自己写的,哪些是出于馆臣的捉刀代笔。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写作,是因为文人士大夫往往不能代替自己尽言。如《皇陵碑》一文序中就说:
 
 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






◎从游民到帝王的思想转化(5)

 《全明文一》卷一二
 
 这可能是真的,然而除了一些叙述自己经历的文章较文人士大夫的文章稍有感情外,其说理文大多卑之无甚高论。不过,朱元璋的文章多富于气势,如高屋建瓴。连赵翼都说其:
 文学明达,博通古今,所传御制文集,虽不无词臣润色,然英伟之气自不可掩。
 《廿二史札记》
 
 我们从其中的一些文章来看,朱元璋参与写作是有点不让文人士大夫专擅此长之意。朱氏文章的许多地方表现出他对古代和当代文人士大夫的藐视。如《辟阿奉文》讽刺当代的文臣,说他们还不如唐代妇女在皇帝面前敢说真话,“唐妇人,犹过今之儒者”。他以为这样便污辱了当时的儒臣,可是在后人看来,唐代宫中妇女之所以敢说话,那是由于政治环境宽松造成的,明初的儒生只能歌功颂德,因为朱元璋只允许他的臣民唱赞歌。《驳韩愈颂伯夷文》、《辩韩愈讼风伯文》是批评唐代的韩愈的,他说韩愈对于“格物致知,尚未审其情”,实际上是朱元璋不懂得诗文写作的文学特点。这些文章强词夺理,充斥着咄咄逼人的,表现出不可拂逆的皇极意识。有奴才气的文人一见到皇帝的先自气短,便廉价赞美为“英伟之气”。
 由于出身贫苦,幼时受过许多苦难,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后便把自己当作全体人民,特别是贫困农民利益天然的代表者。《天潢玉牒》中说太祖:
 
 诚心爱民,尤矜贫弱,语及稼穑艰苦,每为涕泣;于大姓兼并,贪吏渔取,深恶疾之,犯者必置诸法。
 《记录汇编》卷一二
 
 在取得政权一统天下之初,他经常下令免征一些地区的粮税。当下诏书时,朱元璋总免不了要表白一下:“朕本农夫,深知民间疾苦”;“朕本农夫,深知稼穑艰难”;“四海苍生,皆吾赤子,爱念之意,旦暮不忘”;“食惟民之天,民乃邦之本,一视同仁,皆吾赤子”。这类千篇一律的话,在他的诏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而且,在官民之间,朱元璋也往往与民站在一起,对贪官污吏大加挞伐,如《免两浙秋粮诏》就说两浙地方官在“民力未苏”之时,还“害民肥己”,并表示要“扫除奸蠹,更用良善”。他谈到官民(当然,这个“民”不包括他常常谴责的“无籍之徒”),往往把民视作弱势群体,去关爱、去体恤。然而在关爱体恤的背后是一种作为“臣民之父”,特别是作为“人民之父”的情结。前面我们讲过,周朝时宗法社会的家国同构现象,作为君临天下的周天子也就是分布于全国的周民族的大家长。这种制度表现为在赤裸裸的统治压迫和剥削上,还被一层温情脉脉的纱幕所笼罩,臣民既受皇权专制国家的控制,又得到它的保护。秦朝以后,宗法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皇帝与他的臣民之间一般也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了,但是“君臣如父子”这个观念却流传下来。所引皆见《全明文一?大诰三编》。传统上的父亲是把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物的,作为“君父”的皇帝则更是如此。而且,不仅皇帝本身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还要求老百姓也应有这种意识,这在朱元璋身上表现得特别强烈。他在《大诰三编?秀才剁指》中对秀才夏伯启叔侄不肯出仕的“教诲”中说:
 
 况常云人有再生父母。何谓再生父母?人本非罪,偶遇大殃而几死,或遇人而免。所遇之人,不分老壮而出幼者,但能回生于将死之期,是谓再生父母。
 
 对于一般的能够救你的生命于危难之中的人,就是你的“再生父母”,何况把整个社会和民众从“暴兵横作”中解救出来,对全国人民都有“全生保命之恩、再生之德”的君王呢?朱元璋把君王是“民之父母”这个命题通俗化了,这可能与他的出身和文化程度有关,但是,这种通俗性的阐释更具有绝对性,他更要求广大臣民要绝对遵守。朱元璋所理解的“君臣关系”是通俗的,所以也比较容易在民众中推广。在这个认知基础上,给广大人民一点恩惠和赏赐,与对其中一些不遵守者严厉的惩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它们都是皇极意识,也就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表现。





◎从游民到帝王的思想转化(6)

 “替天行道”转变为“皇极意识”,是从游民领袖到帝王的社会地位变迁的结果。两者似乎“雅”、“俗”有别,但是它们之间相距却不甚远,因为它们的思想根源都在于,深信自己的个人意志应有绝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并具有自由伸张的绝对权力。他们确认自己的一切想法、一切行为及其结果都具有绝对真理性,都是代表上天的意志的。实际上,他们及他们所属的集团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例如明代官俸很低,而朱元璋分封其子弟,这些贵族都享受极高的俸禄),他们的奋斗就是为了争夺和实现这种利益。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然而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掩盖这一点,宣传他们的所作所为纯粹是为了解救陷于痛苦和灾难而不能自救的人们,从而使其奋斗变得崇高起来。
 在反社会的游民的小圈子中,虽然高举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其中也不乏“皇极意识”。游民首领关上寨门做皇上,他们在其内部的绝对专制有时并不亚于暴君,帮会头子对违规兄弟们的处置和惩罚的严厉,往往超过了主流社会。那些真正坐上了皇帝宝座,有了帝王之尊和充分实力的人,要战胜政敌和对手有时也打出代天行罚的旗号。读者可以从这些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中看到替天行道与皇极意识的内在关系。
 3最近于游民的心态——残酷
 赵翼说朱元璋有“盗贼”之性,主要就是指他称帝之后逐渐表现出的极端残忍的一面。本书第六章对于游民性格残酷的一面作了分析,游民残忍的性格,与其生活经历中饱受的苦难和文化水平较低有关。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后感觉便迟钝了,此时对他人所遭受到的苦难便缺少了常人应有的感觉,甚至不觉得这是痛苦。游民文化水平低,智力水平也相应较低,人们同情他人的痛苦,首先要对他人的心理世界有所了解,而文化水平和智力水平较低的人们不具备这些,所以人的同情心缺少了,人性中残酷的一面就不免要畸形发展了。朱元璋是具有相当高的智力水平的,最初虽没有文化,后来随文人士大夫读书,达到相当的水平,因此,他在统治中所表现出的残忍是出于感觉的麻木和政治的需要。
 朱元璋没有登上帝位之时,其性格残酷的一面如何表现,文献不足,不能一概而论。赵翼《廿二史札记》“明祖以不嗜杀得天下”条中云:
 
 明祖以布衣成帝业,其得力处,总在不嗜杀人一语。
 
 又云:
 
 盖是时群雄并起,惟事子女玉帛,荼毒生灵,独明祖以救世安天下为心,故仁声义闻,所至降附,省攻战之力大半。其后,胡、蓝二党诛戮至四五万人,则天下已定,故得肆其雄猜。
 这些虽可以说按之有据,但是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总的说来,朱元璋在未做皇帝之前较其他反元武装集团要讲些政策,在乱杀滥烧方面有些控制,但远不像赵翼想象的那么好。
 我们说一统天下之后的朱元璋在巩固政权方面表现出非常残酷的一面,这主要还不是说他制造了多少冤案,杀了多少人,而是指他对生命,对人的生存权利,对人的自尊的贱视和蔑视。活生生的人在他的眼中无异于猪狗,想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蔑视人这一点,虽然是皇权专制主义的共性,但是在朱元璋这个游民出身的皇帝的行事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他在整顿吏治和稳定政权的过程中,推行打击面极大的政策和极为残忍的肉刑,在上一节中我们已有介绍。近几十年来一些史家,把明太祖无节制的杀戮说成是他在维护法制时对地主阶级和贪官污吏进行的“无情的打击”,其语意颇有赞颂之意,似乎认为这并不是什么残酷。这种意见显然带着时代的烙印,在社会文明有长足进步的今天,很难得到人们的公认。
 后人评价朱元璋时常说他喜怒无常,个性“雄猜多疑”。所谓“喜怒”主要指他对人的处理上。他忽喜忽怒,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时少,“怒”时多,怒气一来不知多少人丧生。“雄猜”便是怀疑一切,在他眼中,“忠臣良民”太少,因此就要肉体消灭。杀人对他来说是个很随意的事,兴之所至,就要杀人。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引《明兴杂记》中记粤中诗人孙(艹贲)事迹时说:





◎从游民到帝王的思想转化(7)

 
 高皇诛蓝玉,籍其家,有只字往来,皆得罪。(艹贲)与玉题一画,故杀之。临刑口占云:“鼍鼓三声急,西山月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高皇问监杀指挥,孙(艹贲)死时何语,以此诗对。高皇怒曰:“何不早奏?”竟杀指挥。
 
 像这样的仿佛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却暴露了残酷现实的记载,在明初是很常见的。人们在专制主义严酷的统治下,对于生命存在的价值的认知显得十分迟钝和麻木,与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敏感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孔子对于随葬用“俑”都十分反感,因为俑像人。一个个具体的生命(其中许多是很有才华的)就这样随意地被消灭了,事后却被如此心平气和地谈论,似乎死的不是人,只是一群蝼蚁。文人这种思想意识是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而社会风气的形成正是明初统治者(主要是朱元璋和永乐皇帝朱棣)残酷行为长期示范和培育的结果。 鲁迅曾说明朝是以“剥人皮始”,也以“剥人皮终”的。所谓“剥人皮终”,是指明末张献忠的部队与其余部是常用剥皮来威吓反对者和普通老百姓。明朝终于被不堪忍受饥饿呼啸而起的造反者们画上了句号。这些奴隶平时所接受的都是“酷刑”的教育,因此,在他们的造反活动中也只知道对人应该用酷刑。明初剥皮的始作俑者就是朱元璋,《草木子》中有记载说:
 
 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贪赃,许人民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枭首示众,仍剥皮囊草。府州县卫之左,特设一庙,以祀土地,兼为剥皮之所。官府座傍之左,各悬实皮草囊,使之触目惊心。
 转引自《国史旧闻》
 
 有皇帝倡导于上,臣民紧跟于下,使人性中残忍的一面得到鼓励和发展。关于这些,明初有许多记载令人目不忍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