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陛下……”孙承宗松了口气,皇帝没让他太难堪,自己把这事说了出来,否则,他这老脸,还真的拉不下来。

“哦,呵呵呵,那事啊孙师傅想问什么?”杨改革笑着问道。

“陛下,臣想问,陛下真的把那一成的股份给了那个什么南方的商人?”孙承宗追问道,这件事,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呵呵呵,是的,不过,不是给,而是卖……”杨改革笑着回答道,琉璃斋股票的事,经过这样长时间的准备,发酵,终于进入关键的时刻了,琉璃斋是干什么的?一方面是自己的钱袋子,另外一方面,也是自己连系诸多利益关系的纽带,日后要干翻那一票把持着国家经济命脉的蛀虫,不拉点助手,不弄点外力,显然是不行的,没有足够的利益,即便是皇帝,也别想别人跟着你干,明朝历史上的皇权一直都是被文官集团压制得厉害,自己要对他们动手,做大手术,不召集起一帮跟着自己干的人,不拉一票站在自己这边的人马,想动他们,那是妄想。

“陛下,真的?日后琉璃斋所获红利他们可以分一成?就连以后再卖的股票银子,他也可以分一成?”孙承宗问出了这件事的最关键的东西。邸报上登载了一个消息,琉璃斋的股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一个姓王的南方商人,花费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弄到了一千张股票,用于购买了琉璃斋一成的股份,皇帝不仅给了一成的股份,而且还承诺,可以让这个人参与琉璃斋的经营,共享红利,这个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连日后卖股票所得的银子,皇帝也算成红利,也分给这个王姓的南方商人一份,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如今卖一张股票,这个商人可以得一百两银子的红利,这种利润,已经让整个北京城的人看红了眼,事情所受到的关注,就连孙承宗这个一向对商贾之事不关心的人,也对这件事刨根问底起来。

“呵呵呵,是的,孙师傅,既然朕许下承诺,自然会兑现,他购买了一成的股份,自然该享有分成琉璃斋所得权利,呵呵,卖股票所得,也算是琉璃斋的利润所得,朕也给他一成……”杨改革笑着说道,和如今垄断整个明朝经济命脉的敌人交手,手上没有一点资本,没有一个利益团体,杨改革纵使是皇帝,也不敢贸然行事,于是,利用琉璃斋拉拢住利益集团,团结一批人,成了杨改革目前最为关注的事,这件事,甚至超过了对陕西,对镇江堡的关注。

孙承宗疑惑了一会,道:“陛下……可是,臣实在是不明白,这股票明明是陛下的,可是,陛下怎么要分钱给那个王姓的人呢?”孙承宗对这个算术应用题,实在是想不明白。

“呵呵呵,孙师傅,这可就说错了,那个姓王的买了一成股票,入股琉璃斋,琉璃斋的利润,怎么能不分给他一份呢?做生意,要讲诚信好不好?”杨改革笑道。

“可是,陛下,臣实在是想不明白,即便是陛下卖给了那个姓王的一成股份,可是,陛下手里仍然有高达**成的股票,陛下难道不是卖得自己的股票么?怎么还分给他一成银子?这个,臣实在是难以理解……”孙承宗实在是算不过来帐,即便是那个姓王的有了一成股份,但是,皇帝不是卖的自己剩下的那**成么?怎么这个还得给他分钱?这个问题,让孙承宗苦恼了许久,以至于打破自己的常规,跟皇帝来个打破沙锅问到底。

“哈哈哈……孙师傅也觉得奇怪,是么?其实,帐,不应该这样算的……”杨改革卖起关子了。

孙承宗一脸不解的看这皇帝,如今这节骨眼上,皇帝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可是,皇帝居然就这样大方的把无数银子往外推。

“呵呵,孙师傅也知道,朕准备做些事,可是,即便朕是皇帝,有些事,依旧觉得势单力薄,呵呵,所以,要找一批助力,这个琉璃斋,就是朕借助助力的好东西,如此说,孙师傅可明白么?”杨改革看了看前后,自己和孙承宗走得最远,离得最近的小太监都还算比较远,于是,杨改革小声的道。

“陛下,这事臣知道,可是,陛下也不该如此明显的花钱去寻求助力啊这样太明显了,有明显的痕迹,手法过于生硬啊到时候,怕是一个……”孙承宗忧虑的道。

“……呵呵,从朕这里流出去的股票有二三成,但是,这次那个姓王的买去一成做股份,市面上就只有一成多了,如果再有人想在这一成多的股票里收购到一成的股票入股,那这股价就得涨,呵呵,到时候,稍稍的使用点手段,就可以赚不少钱,朕自然得放出去一点诱饵,否则,怎么钓得住鱼呢?”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陛下,如此怕不妥,陛下即便是事出有因,也不该如此期满啊,更应该做得行云流水,不留痕迹啊将来那是,可是天大的事……”孙承宗还是不同意杨改革的说法。

“哈哈哈……,孙师傅,这个还不明白,如今市面上只有一成多股票了,如果有人见了琉璃斋有这样好的事,肯定是急着入股,比如我朝的某些勋贵,呵呵呵,朕就是钓他们呢,等他们觉得这件事有利可图,自然会趋之若鹜,不用朕去找他们,这利益自然的就联合在了一起,有了利益的联合,朕日后要用琉璃斋作为开山的神器,自然无往而不利……,嘿嘿,市面上总共才一成多,那些人要收购到一成的股票入股,变成跟姓王的一般, 何其难?呵呵,等那些人收购了一阵,发觉难以收购到足够的股票,嘿嘿,朕只要稍微使一点手段,他们就得乖乖的听话,……何况,卖股票,分钱,朕可没说是卖朕的股票了,给他们分钱,嘿嘿……”杨改革笑着说道。后世什么增发股票的事多了去了,随便的把琉璃斋的股票增发一点就行,卖股票是给大家分钱了,可是,大家的股票都稀释了,也就是说,卖得还是大家的股份,那么,分钱给大家,那就是自然了,杨改革还没傻到卖自己的股票,给大家分钱,那种做法是在是太生硬和低下了。

“哦,……陛下的意思,臣好像有点明白了……,也就是说,日后买股票,不是从陛下这里卖的,……”孙承宗想了好长一气,最终说道。

“是的,首先是放出利好的消息,吸引他们的注意,然后控制市面上的股票,让其购买不到足够的股票入股,只能找朕这里……,到时候……”杨改革笑道。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孙承宗一脸忧虑的看着皇帝,皇帝要做什么,他是知道的,不过皇帝的做法,他始终是没太明白,出于对皇帝的信任,孙承宗没有再过多的问,但是,脸上还是挂了一脸的忧虑。

看着孙承宗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杨改革的脸上,也止住了笑。

望着金壁辉煌的紫禁城,叹息道:“已经十月了啊”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年底就要到了,相当多的事需要准备,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自己需要在一两个月之内团结出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在自己对上那些把持大明朝经济命脉的大商人以及他们背后利益集团的时候,成为自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神器,这种事的艰险程度,已经超过了陕西的赈灾,远超和野猪皮的交锋,这件事,是关系到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些个一直把持着明朝的经济却又不肯交税的帝国吸血鬼们,如果不除去,杨改革即便是开再多的金手指,即便是再会挣钱,即便是再英明神武,也迟早会有一天给他们拖垮,“没有神一般的对手,只有猪一般的队友”就是历史对这些人最好的注脚,那些眼睛里、脑子里只有“吸血”二字的生物们,是不会给明朝一点活下去的可能的,是不会放过任何可以从明朝这个已经佝偻着背,骨瘦如柴的身躯上吸血的可能的,不扳倒他们,杨改革现在所作的一切都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梦,随时醒来一场空。再即便主角是穿越者,有无数的金手指,会多么的赚钱,但是,面对一个人口上亿的大帝国来说,那点钱可以用可怜来形容,就好比二十一世纪的首富,虽然几百亿的身价,不过,和一个国家辄以万亿的花费来说,就根本不算什么,拿一个人赚的钱养一个国家,这种沉重的包袱,杨改革是不想再干下去了,“饷帝”这个称号,太重,自己会天天晚上做噩梦,担心第二天一觉醒来,自己没有足够的银子供养这个国家机器,担心自己走上历史的老路,担心自己会吊死在煤山上。

望着金壁辉煌的紫禁城,看着这个帝国的权利中心,杨改革是感慨万千,以前只觉得当皇帝是多么多么的厉害,有多么多么大的权力,实际等自己当上了皇帝才知道,统治着这片天下的,其实,是一个叫做官僚集团的东西,有一种叫做文官的东西,而皇帝,只是一只这群官僚集团关在一座金壁辉煌的笼子里的小鸟,是用来好看的,是用来观赏的,皇帝这只关在这只金壁辉煌笼子里的小鸟,从来就不可能飞出笼子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条条框框的束缚,就如同看不见的鸟笼子,让这支小鸟永远无法飞出这个金壁辉煌的笼子。

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杨改革又是一阵自嘲,以前只听说过用金丝雀来形容女人,现在,用金丝雀来形容自己这个皇帝,其实,更加的合适,一想到自己就是那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杨改革苦笑着,收回了眺望远方的目光。

“一个不能走出金丝笼的皇帝,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啊”杨改革有若感悟的说道。

“陛下在说什么?”孙承宗对于皇帝的解释,没太明白,又见皇帝有若所思的看着远方,貌似自言自语的说话,于是,问道。

“呵呵呵,没什么,朕在说,‘宅’这个字,该怎么理解。”杨改革苦笑了一回,又笑着跟自己的左膀右臂说话。

“宅?陛下,宅乃是住所的意思,也作家的意思……,陛下,为何问起这个字啊?”孙承宗莫名其妙,皇帝怎么忽然问其这个字?

“呵呵,没什么,朕怎么觉得,这个宅字后面加个男字,就是对朕目前最好的写照啊”杨改革自嘲道。

“宅男?……”孙承宗疑惑的念了一遍。

“嗯,宅男……”杨改革笑着肯定道。

“哦……”孙承宗手抚着胡须,若有所思。

杨改革没说什么。

抛开这些纷繁复杂的思索,杨改革转而说起今天要办的事来。

“孙师傅,镇江堡来消息了,说东虏以大炮封江了,而不是以大炮攻城,这件事,孙师傅如何看?”杨改革问起了今天的重要事。

“封江?东虏以大炮封江?”孙承宗有些意外,原本的预料是东虏以大炮攻城,却没料到,东虏忽然拿大炮封江,这个和原先预料的有些出入。

“是的,今日朕刚接到的奏报,孙师傅看看吧,看过了再说……”杨改革说道,一旁的王承恩连忙抽出一份奏报,递给孙承宗。

孙承宗立刻皱着眉头看起来。

“陛下,这东虏里,也有能人啊”孙承宗看过之后,想了想,说道。

“是的,朕也是这样想的,东虏以大炮封江,说明东虏对来自河流下游的增援有了防备,也就是说,东虏可能猜想到了毛文龙会有增援,也可能猜到朕会增援,所以,才用大炮封江,而不是攻城……”杨改革笑着说到。

“确实如此,不过,陛下,臣观大用和尚可喜的应对之法,似乎颇有章程,似乎不必过于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