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于汴是真心急得很,为了文人的地位,也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急。可韩爌却未必有曹于汴那么急,韩爌倒是考虑其另外一个问题来,先前市井有言论,说圣人的理念和实际是有冲突的。就比如,圣人是希望人人都有书读的,可实际上,读书的人越多,这文人的利益也就越摊越薄,甚至日后连卖菜的都是读书人……这叫什么事?也比如今日,连当兵的都识字了,这显然是符合圣人的理念的,有教无类嘛,可实际,这就必定要争抢他们文人的利益,有些官,肯定要被识字的武人拿去坐的。韩爌倒是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一些的理解,倒是探索起圣人的理念起来。对于这场文人的利益之争,倒不是那么热心了。按照他的话说,尽力了就行了,算不过皇帝老谋深算也没办法,人家皇帝几年前就开始谋划这事了,这三岔河也有这么大的功劳,人家说话的声音也够响……

“陛下!臣坚决反对此事!不可给武人如此之高的待遇,否则,他日必不可制……”曹于汴那是真心的反对此事,不过,已经到了技穷的地步了,口不择言,将这不应该拿到这里说的话也说了出来。

曹于汴一出口,不少人的脸sè就变了,这话也能拿到这里说?如果是几个文人,单独跟皇帝灌输这种思想也就罢了,可拿到这里说……,看来,曹老头真的是昏了头了,当场就有不少人摇头起来,不准备再掺乎这事了。武将们的脸sè更是难看,文人以防贼的态度对待他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如今这种大庭广众之下说武人不可信……,当然,除了气氛,就没其他办法了。

“唉,曹卿家,这话朕可就要批评你了,武人误国不可信,那三岔河大捷,朕能相信吗?或者说,三岔河是幻觉?”杨改革一副可惜的表情说道,这才逼了几下,就把文人逼到这份上了,这战斗力,实在是不高啊!

“陛下……,臣,臣……”曹于汴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当着满朝勋贵和武将的面,说他们不可信,把他们当贼,他们虽然是一直这么做的,并且成功了,可不改当着人家的面这么说,特别是在取得了如此大捷之后说……

“好了,如果曹卿家再没有要说的,那朕就要把这事定下来了,也好给功臣们一个交代。”杨改革有些不喜的说道。

曹于汴已经没什么底气跟皇帝叫板了,其他几个人,见曹于汴和韩爌都缩了,也都缩了起来,看看今天的形式,和某日及其相似,怕是赢不了啊!

曹于汴垂下脑袋,知道这次怕是要输得很惨了,这个所谓安置功臣的办法,怕只要稍微变通一下,就会成为安置所有想退役武人的大道,当兵的谁没点伤?受伤了要退役,你还能把别人五脏六腑挖出来不成?曹于汴也明白,这个什么给功臣的安置办法,实际上就是给所有当兵的安置办法,当兵的当几年兵,有点战功的,怕就能回乡以官身弄个差役或者捕快什么的当当,即解决了后顾之后,有了退路,有了奔头,给皇帝打仗,那还不得下死力?还不得卖命的赚战功?皇帝这一手,以皇帝或者朝廷的角度来说,确实有百害而无不利,增强了官军的战力,也减轻了朝廷的压力,更得了好名声,可却把武人的地位给提了起来,由此而挤压了文人的地位……,实际上,皇帝让武人以官身做吏员的事,当捕快,当差役,挤占的甚至不是文人的地盘,实际上是乡绅,吏员们的地盘……,可提升了武人的地位就是大罪……

知道贵知道,可曹于汴也知道事不可为了,脑袋垂了下来,再没先前的底气跟皇帝力争,也没了上次以头撞墙的勇气,上次,那是他占理,故此,可以的理不饶人,可以以死相逼,可如今,他却没什么道理,如果还以死相逼,怕就是闹剧了。

“回陛下,臣没有话说了。”曹于汴垂下头,也只能认输,想起某日和今日类似的场景,曹于汴觉得,或许认输不是一个很差的选择。

“呵呵,好!既然如此,就依施首辅提的安置办法,尽力的安置我大明的功臣们,愿意去大琉球的,给予一定的地,组成乡兵,设置巡检,镇压地方,保证移民安全,解朝廷急难;不愿意去大琉球的,由朝廷分派到各地的州县,以官身从事吏事,或为衙役,或为捕头,或者县尉,这个,就依品级而定;再有就是抚恤和烧埋银子,这个,就由朕来想办法,该加的加,该提的提,当然,这也不可能所有的官军都立刻加,朕也只能保证有战功的如此,这承诺也不可轻下啊!……是不是……总之,我朝绝不亏待功臣……”杨改革高兴的总结道,本来还想以排山倒海的压倒那些文臣的,没想到,文臣自己就焉了,没等自己使大招的时候。

“陛下圣明!”武将们倒是立刻就跪下磕头,承认这圣旨的合法xing。

“陛下圣明!”武将们喊了几次,勋贵们也跟着磕头了,他们其实,也算是武人出身,起码,他们的祖辈是,现在他们跟着皇帝干,自然是帮皇帝,当仁不让的就磕头,承认这件事的合法xing。

“陛下圣明!”这回轮到帝党了,今天这事有些挤压文臣的意思,他们出声的不多,主要还是武将和勋贵出面争,他们也不方便出面,所以,很多都保持了沉默,也就有个施凤来站出来“力争”,当然,谁叫他是传声筒呢?他不出来谁出来?虽然不方面出面争,但,如今胜负已分,他们这也就不算是帮着外人争文人的利益。

杨改革很高兴的看着这局面,远比自己当初办盐商的时候顺利多了,这“e”都还没用呢,那些人就打退堂鼓,确实逊了些。

曹于汴等人间整个大殿的人都跪了,就他们几个人还站着,也终于体会到了别人使“e”的滋味,这还不算使真正的“e”呢,压力就这么大,要真的逼皇帝动用他们常用的那手,只怕更难堪。

“陛下圣明!”曹于汴无奈,被后面众人的目光逼视,觉得浑身焦躁,不得不跪下来,承认这件事的合法xing,这件事到此时,已经不是他们能反对得了的了。

韩爌争在考虑该不该他出场,带领反对派们跪一跪?实现他那历史xing的一跪,却瞟见曹于汴这家伙居然先跪了,二话不说,立刻跪倒在地。

后面还站着的一些人,见顶前面的两个领头羊都跪了,也只能叹息一声,跟着跪下。

“陛下圣明!”见所有人都跪下,众人又再次高呼口号。呼号的声音,ji得整个大殿如临狂风暴雨一般。

大殿外的人间大殿里的已经全部跪下高呼,也跟着跪下,再次高呼:“陛下圣明!”

这次的高呼,直冲云霄,比上一次更加的宏亮,整个紫禁城都被这种声音jidàng起来。ro@。

 第六百章 大招,为历史安排情节

第六百章大招,为历史安排情节

一场涉及到皇权和文臣利益之争的大战,就此告一段落,以皇帝的精心谋划而完胜,获得了武人退役安置的权利。/ //

大典结束后,双方各自盘点各自的得失,获利的,自然要一起分享;失利的,自然要想办法赢回来。

杨改革散了大典,刚出了大殿,就把孙承宗,施凤来,毕自严,毛文龙等人叫道自己跟前,和自己的人马分享胜利。

这次倒是没回乾清宫,天sè已经不早,如果正儿八经的去乾清宫,太耗费时间,已经快要到落宫门的时候了,杨改革也不得不边走边和自己的心腹们聊一聊,尽快给自己的心腹们通个气,把事情安排下去。

太阳已经斜得厉害了,杨改革身后就是一票自己的人马。

“诸位,这次,你们都辛苦了。”杨改革笑眯眯的说道,今日在大殿上,那是赢得痛快,这一战下来,获得的利益,那可是相当的多,可以完成自己很多的布局,等自己布局慢慢的合拢,自己将以铺天盖地的气势压倒那帮子吃明朝,喝明朝,完了还卖明朝的垃圾,到了那时候,自己倒是要让那些人看看,什么叫浩然之气。

“臣等不辛苦……”众人立刻推辞。

“呵呵,这里也没有外人,朕也就不说客套话了,诸位也不用跟朕客套,也不用客气!”杨改革见众人有些拘谨,又笑道。

众人里,最开心的莫过于武将了,比如毛文龙,秦良玉,满桂。但文臣,显然有些落寂,今日皇帝虽然赢得厉害,本来,他们应该高兴才对,不过,皇帝这是从文人的利益中挖了一块给武人,他们身为文人,也不好显得那么高兴。

“孙师傅,毛帅,秦老夫人,满桂,这次三岔河大捷,你们通力合作,力战东虏,为我朝取得了了不起的大捷,也助朕做成了朕想做的事,朕这里有一些小意思,算是朕的一些心意,诸位别嫌弃,也不要推辞,更不要客气……”杨改革笑着说道。

说完,王承恩就朝远处的小太监挥挥手,一溜的小太监就过来了,几个人手里端了一个盘子,上面用黄绸缎盖上,走到这几个人跟前。又有小太监揭开黄绸缎,是一个个红包。

“孙阁老,几位英雄,陛下的心意,你们都收下吧!”见几个人不敢拿那个礼物,王承恩又笑着催促道。

“这是些股票,是朕给你们的一点心意,往常宫里都是赐一些金玉字画出去,不过,朕觉得,赐这些东西太霸蛮,赐了东西,诸位回去了还得找地方供着,说是赐的,实则还给诸位添了麻烦,所以,朕倒是觉得,既然是赐,那还不如给点实际的东西呢,想来想去,给银子又太俗,还是给股票吧,诸位如果手边缺钱,可以自己换成银子,如果不缺,就当是份家当,放在那里可以保值的,每年拿红利也不错。”杨改革笑道,既然自己叫做杨改革,那么,这宫里的规矩,能改的也都给他改了,以往那种赐给别人东西了叫别人供着的“陋习”,杨改革觉得有必要改一下,如今,倒是改成赐股票了,当然,这是玩笑话,实则是把股票这个东西深入人心,把股票这个东西刻入人们的骨头里,叫人们走到哪里都是股票,让人们无处可逃。

“臣谢陛下隆恩!”孙承宗见皇帝说得真诚,也就不那么矫情了,带头就收下了,他也时常拿皇帝赐的东西,差不多是最习惯的人,其他几人见孙承宗收下了,也都道谢,收下了。

这一下,气氛有些活跃起来,都知道皇帝向来大方,既然送人股票,只怕不是个小数目,帝党们都投入羡慕的目光。

“朕今日,还要用一份特殊的礼物祝贺一位特殊的英雄,这份礼物,也就只给这一人,诸位就不要争了,呵呵……”送过了红包,杨改革又开始送其他的了,话倒是说得ting神秘的。

帝党们听皇帝说还要给人送一份神秘的礼物,倒是都想知道,是送给谁的,有人猜是给孙承宗,有人猜是给施凤来,毕竟,孙承宗是三岔河之战的主持者,施凤来今天帮皇帝“背书”,都是有不小的功劳。

“……朕这份礼物,要送给秦老夫人,送给我大明朝第一女战将,这份礼物,也就能给一个人,其他人,就不给了,也给不了……”杨改革又笑着说道。

帝党们倒是吃惊,没料到,居然是给秦良玉的,难怪皇帝说只给一人,这里也就秦良玉一个人是女子,给她一个人礼物,其他大老爷们也确实不好再争。

王承恩又招来一个小太监,亲自揭开,取出两封圣旨模样的东西。

秦良玉见是圣旨模样的东西,以为是圣旨,准备跪下接旨。

“秦老夫人不用跪接,这个不是圣旨,是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