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见,安排他到乾清宫暖阁吧。”杨改革稍稍的想了下,就决定见了。这些天的事,主要是接见众多的人,所以。倒是要把见樊维城的事安排在前面,不然,接见的事往往没完没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对了,大伴,刘廷元呢?最近怎么样了?”杨改革好像想起什么,忽然问道。

“回陛下,好似一直呆在家里”王承恩答道。

“哦,知道了,待有空,叫他进一趟宫来,朕有话跟他说。”杨改革凝眉想了一下,说道,这安抚手下的工作,还不能马虎了,得跟进才行。

“奴婢遵旨!”王承恩又幕应道。

“对了,安置的情况如何了?”杨改革若有所思的又问道。

“回陛下,正在进行中。”王承恩回答道。

“哦,好,继续跟进,有进展随时回报朕。”杨改革说了句。

“奴婢遵旨!”王承恩又答应道。

经过太监宫女们的打扮,一个神采奕奕的皇帝出来了。

乾清宫暖阁。

杨改革进来没多久,樊维城就来了。

樊维城这两天着实没睡好,前一阵子弹劾刘廷元的事,让他感觉到了压力,如今虽然朝堂上的大佬们不斗了,可下面的人却是依旧争斗得厉害,弹劾也越来越起劲,樊维城掌管着邸报的编辑和发行,消息渠道自然畅通,已经接到消息,那些人要把他当作靶子了,他的位置,有人看中了,想要他的位置,樊维城几天没睡觉,今日天没亮就爬起来进宫,求皇帝庇护,他的官太小,掂记的人又多,虽然一直在防范,可这次樊维城感觉,怕不是那么简单了,毕竟前面帝党的被弹劾,有了先例了,后又有皇帝去国子监撑腰,樊维城更是觉得有必要进宫求皇帝庇护一下。

“臣樊维城叩见陛下!”樊维城进来了,立刻毕恭毕敬的叩头。

“免礼,起来吧。”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隆恩!”樊维城连忙起来。

“卿家今天来,可是为了弹劾的事?”杨改革问道,其实,不用问也知道,如今大明朝的京师内,暗流涌动,一个不小心就会混身碎骨,自然是要求个安心。

“陛下,臣”樊维城听到皇帝直接就问是不是弹劾的事,立刻感动的热泪盈眶,一直还在为怎么开口的樊维城,觉得自己果然没跟错人。

“嗯,朕知道了,这件事,你可有什么对策?”杨改革对于这么重要的位置,自然不能允许别人把他弄下去了,这话语权的问题,自然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回禀陛下,自从陛下吩咐臣掌管邸报,臣就按照陛下吩咐,兢兢业业的做事,不管是那方来的稿件,臣一直以持中对待,也不偏袒某方,让众人都有〖言〗论的〖自〗由,以此来保身”樊维城说道。

“嗯,这样处理没错,不然,你掌管邸报,要不了两天就被人赶下来了,也就持中,才能站得住脚。”杨改革点了点头,说道。杨改革自知和传统士人争夺话语权,不可能一下子把士人的话语权全部夺走,也不可能彻底的封锁了士人们的话语权,也就争取做到有自己的话语权而已。只要有个地方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可以了,倒是也没必要彻底的封死传统士林的发言权,所以,在邸报做事的樊维城,也贯彻了持中的态度。基本不偏袒某方,让帝党有发言的空间,也让反对派们有发言的权利。

“…是,陛下,臣一直都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办的,只是这次情况怕会不同,有些人似乎是认定不把臣赶走不罢休,臣听传闻,似乎有不少人在收集臣的把柄了。

樊维城低头站在那里说道。

“哦,有这事?”杨改革皱着眉头问道。

“回陛下。千真万确。”樊维城说道。

“哦,那你可有什么把柄落在别人手里?”杨改革疑huo的问道,杨改革自认没听到樊维城有什么坏传言,顶多不过组织了一帮水军,时常的给邸报叫个好,给自己长长脸,比起刘廷元来说,可以说人畜无害。

“回禀陛下,臣自认做人清白,没有什么把柄,不过如果把芝麻大小的事也拿出来说,臣……”樊维城连忙求救。

“嗯。朕知道了,只要没做什么坏事就行,些许小事,倒是不怕…”杨改革想了想,说道,安慰了一下樊维城,又停了下来,不管如何,这个人自己得保住才行。

“请陛下为臣做主。”樊维城赶忙求救。

“嗯。这个事,朕来想办法,你不用急,朕自当保你无事”杨改革停顿了一下,就决定保下樊维城。

“臣谢陛下隆恩。”樊维坡见皇率应承,立刻感ji的谢恩。

“对了,这次朕的这个水陆大会,会聚集天下名士,各方有名望的人都会到来,你把邸报的版面,用三成来介绍这些名人的来历,以及他们有哪些学说,有哪些值得称颂的功绩都在邸报上登出来,利用你手上的职权,好好的宣传、吹捧一下他们,这个事,你亲自办,最好能亲自去采访那些名人,多和那些名人打交道,你替他们宣扬名望,他们自然感ji你,一些对你不利的东西,可以抵消在无形之间,你也好借这个机会抬升身价,不然,老是做通政司的经历,那是不行的,可懂了?”杨改革又吩咐道,如今这邸报的地位,还太低,如果比照后世的待遇,那起码能到个副部级,司局级的待遇,如今才是个七品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臣谢陛下指点,臣知道了。”樊维城喜出望外,跟着皇帝做事,果然有前途,皇帝待人,果然厚道。

“不用谢,记得安心做事,用心做事就行,还有什么问题吗?”杨改革温和的说道。

“回陛下,没,没有了,不过,陛下,这去了三成的版面,是不是把一些东西撤下来?”樊维城高兴的很,说话有些ji动,又想起这版面上的东西,很多都是皇帝亲自定下来的,换掉三成,他又怕皇帝不高兴,特别是那个相当占版面的徐霞客的游记,每次都是洋洋洒洒好几千字。

“这个还不简单?如今非常时期,邸报的版面不够,你把邸报加一倍,自然是什么版面都有了,那些对你不满意的人,你也给他们一个上报的机会,自然也不会太针对你了。”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指点,臣明白了,臣明白了!”樊维城高兴糊涂了,立刻谢恩。

“明白就好,回去安心做事吧,还有事吗?”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没有了,没有了呃,那陛下,这邸报增加了一倍,那价钱?”樊维城又问道。

“不用涨价,邸报看的人多了,这做广告的费用自然得涨,你找琉璃斋涨点价就是。”杨改革立刻回答道。

“臣遵旨!谢陛下隆恩。”樊维城立刻感ji的答应谢恩。

樊维城走了,杨改革皱着眉头想了一会。

“大伴!”杨改革喊道。

“奴婢在。”王承恩赶紧答安。

“去查查是谁在推导着攻击樊维城,在那群人里找几个有把柄的,也找人华劾掉,好叫他们安静些,知道吗?”杨改革说道,杨改革一直不太喜欢使用yin暗里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不过,这些小鱼小虾也是在太烦人了,杨改革也没什么耐心跟他们磨叽,直接干掉几个得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山东。

衍圣公的府上。

孔胤植一个人呆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案桌上,是京师的来信,信里说道的情形,让孔胤植相当的不安,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忽然挑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让孔胤植有些不适应,甚至害怕,皇帝为什么忽然就公开他们之间的联系?皇帝要干什么?

孔胤植再次拿起那信件,再次看了一次,眉头依旧是紧锁。

看过了半响,放下这封最新的信件,拿起其他几封又看,其中有的信,已经磨损得厉害了。

孔胤植看了许久,眉头一直紧锁。

去还是不去?不去皇帝似乎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他依旧是衍圣公,皇帝还能撤了他家的封号不成?

可不去,又不甘心,别的不说,只如今天下世家大族,文人墨客,高僧大德齐聚京师,他知道,必定会有大事发生,呆坐许久,终于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第六百一十三章 苦恼的科学家

第六百一十三章苦恼的科学家

中元节,前三后四,都传说是鬼门关开启的日子,这前三后四共七天,都算是中元节。

从七月十三开始,京城里就开始举行的水陆法会,大的寺庙道观都在山门前摆开阵势,布置起道场,或是讲经说法,或是祈福弘道,加上众多小商小贩前来凑热闹,那是相当的热闹,一些小的寺庙道观虽然无法像大寺庙那般有开阔的山门,能办热闹的庙会,可也不是没有办法,,很多小一些的寺庙,却是将道场搬到了大街上,在大街上寻一块开阔地,然后搭起台子,也将一个水陆法会办得热热闹闹。

除开道释两家,还有带着鸡冠帽的喇嘛也一起前来凑热闹,可以说,这个水陆大会,却是将天下高僧大德都聚集在这里了。

而文人墨客,则不似道释两家那般要做道场,要搭台子,京城里到处都是的茶馆,成了他们聚集的场所,或是访亲会友,或是争辩是非,这里,都是好去处,如果走在大街上,市场可以听到茶馆里传出的争辩声。

要说把所有人目光都聚集起来的,非属琉璃斋前面的广场了,这里场地开阔,交通方便,更有皇家搭的道场,倒是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无数的高僧大德,轮流上台,或是祈福,或是讲经,每日都吸引了无数的善男信女前去,琉璃斋前,更是热闹拥挤。

京城里,因为天涯海角各处的人流都聚集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消费力,所以,各sè的店铺,各种买卖的生意也比往日好上几成,加货的加货,延长开业时间的延长开业时间,买卖是比往日格外的好做,每日只是为了生计奔bo的平民老百姓,则是笑开了颜,盼望着每天都有这么好的生意。

……

皇城。

杨改革刚刚见过一批客人,出来透口气,呆在皇宫里,实在是太闷了,这七月又热,不得不出来避暑。

在习习凉风里小憩了一会,王承恩过来了。

“启禀陛下,夷人客卿汤若望求见。”王承恩小声的禀报道。

“哦,他又什么事?”刚刚睡醒的杨改革眯着眼睛问道。

“陛下,好像是求陛下,让他们也能参加这个水陆大会。”王承恩说道。

“哦,呵呵,这事啊!……”杨改革本想拒绝,可想了想,又停住了。

“陛下,可是要辞了?”王承恩习惯xing的问道。

“不,你让他来见朕吧。”杨改革想了想,说道,其实,汤若望那伙人一直都在求自己,让他们能参加水陆大会,但是,杨改革一直没有允许,原因说起来其实也简单,当初在选择道教和教谁作为自己未来的选定宗教的时候,杨改革选择了道教,如今,道教即将和儒家打擂台,杨改革自然不希望这个曾经的道教竞争对手捣乱,所以,倒是一直没答应让汤若望他们参加这个水陆**会,汤若望也一直在苦苦哀求,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杨改革都没有为答应,杨改革知道,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拿他们出来,逼道教竞争可以,但作为国教或者说拿来和儒家对抗,有些过了,十分的不明智,所以,拿来和道教竞争一番之后,杨改革倒是又把传教士们压制起来,除了让他们在科学上继续发光发热之外,倒是没给他们传教大开方便之门。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倒是有些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