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成了“钢笔”一个细微之处的变革,就这么有了新的进展。细微的变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里细微的改动,那里细微的变动,或许此时不被人太注意,但随着年长日久,必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待到数年,乃至十数年,数十年后,人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改变了这么多。这种种细微的变革叠加在一起,就会产生偌大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又正是彻底改变整个社会所需要的能量,改革,才会真正的实现。

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很畅快,很惬意,可也更加的艰难,所遭遇到的压力和反弹,也必定更加的大,人亡政消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个应该是钢做的吧?”杨改革书写了一阵,就问道这个钢笔,和后世的钢笔还有有些区别的,没有后世那般明晃晃,倒是有些黑不溜秋的感觉。

“回陛下,这个正是钢做的据刘吉善说,他历经两年,用天下数种材料来做笔尖,比较好的也就是这些,金,钢铁,铜……”王承恩连忙说道,这种给皇帝进献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都能到皇帝的手的,处于安全等等考虑这种东西,一般也就是个意思,更多的是告诉送的人,皇帝收到了了事,或者干脆没下文,一般并不会把什么东西都往皇帝面前搁,万一出了什么事,没人兜得起,要给皇帝过目的东西,一般都会经过层层的把关,层层的检查,一些特殊用途的东西,更会自己先弄明白,绝不会什么都不懂,就往皇帝面前凑,那样的话,皇帝还真的是一个高危职业,王承恩对这套东西一清二楚,也就是这个原因。

“有点意思”杨集革笑了起来。这个东西,自己也没强求,没想到,如今却有了这么大的进展,确实有点意思,看来这帝党的人倒是还ting懂自己的心的。

“……………,他又是怎么想起来用这些的?”杨改革笑着同道,对刘吉善能搞出“钢笔”很感兴趣。

“陛下,据说,好像是孙元化帮了不小的忙”王承恩立刻解释道。

“孙元化?”杨改革倒是意外了,没想到,这事还能和孙元化有关,再一想,又觉得正常了,孙元化那里用穷举法炼钢,倒是炼出了很多特殊用途的钢,虽然特殊钢材的产量和质量不太稳定,但要说弄一些特殊钢材来制造这个钢笔尖,那还是绰绰有余的,再想到,那孙元化可是正儿八经的帝党,这刘吉善更是帝党的“老前辈”刘吉善制造出“钢笔”也就好理解了,想来焦头烂额的刘吉善没少求孙元化帮忙。

“呵呵呵,有点意思…”杨改革更是笑到,虽然这钢笔还属于蘸水钢笔,顶多算是储水钢笔,和后世的钢笔有着很大的差异,可也不得不说,有着巨大的进步,对书写习惯和历史,有着不小的改进。更值得杨改革高兴的其实是:钢铁产业果然是社会进步的一大驱动力。自己不过是用蛮力,用穷举法炼钢,立马就得到了回报,钢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写工具进步那么简单,更是说明,钢铁产业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从这一点来看,这件事绝对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其意义绝对算得上重大。

钢铁产业在逐渐的壮大,发展,在不断的稳固。

细微之处变革的威力,杨改革算是深有体会。

杨改革很满意,微笑着看着这些“钢笔”想得是如何进一步的进行工业化生产这些“钢笔、”看到这些钢笔不是金银包裹,就是玉石名贵木材包裹,显然不符合工业化生产的特征。

“这些东西好是好,不过,却过于奢侈,这些东西,应该尽量用最便宜的价格造出来,让后卖给天下人,这么好的东西,当给天下人分享,而不是呆在皇宫大内,供朕一人享用,大伴说是吗?”杨改革想了想,很快就有了主意了,准备立刻上马“钢笔”生产线,准备工业化生产钢笔。

“陛下说得是?”王承恩对于皇帝做生意,那是一点意见没有,很自然的就如此答道。

“大伴,立刻让孙元化找人,想办法把这个东西大批量的生产出来,这个东西,除了笔尖一定要用钢铁制作,其他的能便宜就便宜,当然,也不能不影响使用效果”杨改革简单的说道,这件事,准备交给孙元化去负责。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杨改革想了想,这件事,还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的下个旨,自己最好还是亲自写信过问一下,把事情交代清楚,也免得孙元化瞎忙活,除了交代孙元化,还得好好的给刘吉善写封回信。

“算了,此事还是朕亲自交代,有些事,一时也说不清楚,待朕仔细想想再说”杨改革想了想又说道。杨改革寻思着,孙元化那里如今在按照自己的交代,mo索和制造制造工具的工具,比如钳子,这个算是制造工具的工具之一。工业化,简单点说,实际就是以制造工具制造工具。钢笔就是人来制造出来的工具,是用来书写的工具,而钢笔工业化,简单点来说,就是制造出制造钢笔的工具,杨改革现在并不是需要几个能工巧匠锤锤打打的打出几个钢笔尖,也不需要几个能工巧匠做出几只漂亮的钢笔,而是需要有能制造钢笔这个工具的工具,是要大批量的生产,手工业和工业化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这个,确实必须得跟孙元化说清楚,自己不是搞手工业,而是搞工业。

“奴婢明白!”王承恩又答道。!。

 第七百一十八章 报仇雪恨

“陛下,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啊!”

杨改革正在寻思着钢笔的事,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

杨改革还在寻思到底是什么事的时候,那声音已经急速的接近暖阁了。

“何事?”杨改革问道,这个声音很熟,是一位太太监的声音。这个时候这么急的来给自己报信,杨改革知道,应该是辽东的消息到了,这两天会到的比较重大的消息,绝对是辽东了。杨改革也从这声音当中听出了一些端倪,这个熟悉的声音里充满着喜悦和ji动,听这声音就知道,应该是喜事,也就是说,如果来的是辽东的消息,则一定是辽东大胜。这宫里的太监都是人精,还没那个会把喜事当成丧事来喊的。

“启禀陛下,辽东大胜,斩首一万余两千余,辽东大胜啊!……”这个太监立刻喜极的说道。

“呼……”杨改革听这个消息,这几日绷紧的神经,终于是松了下来,虽然知道赢面巨大,可真真实实的听到了大胜的消息,才能放心。

王承恩接过奏报,又递给皇帝。

杨改革迫不及待的翻开看起来。

这是孙承宗的捷报,里面大致的写了经过和战果,总共斩首一万二千余,都是有名可查的鞑子。

杨改革看完了,更是彻底的松了口气。辽东的局面,已经基本没有悬念了,收复辽东基本没有问题,辽东卖地的事,又向前迈出一步。

黄台吉主动撤出这一点,孙承宗倒是做了重点介绍。杨改革盘算着,黄台吉经过这次大战,不仅丢了老巢,更是损失了四成的实力,其实力已经下降到一定的程度,自己已经不怕他了,两三万残兵败将,赶入草原,不多不少。太多了自己日后进草原受到的压力大,黄台吉的实力太少了,打林丹汗又有问题,而这个度,则是杨改革能接受的,如果再算上围剿一些来不及撤走的鞑子,相信会进一步削弱黄台吉的实力。

“……呵呵呵,好,好,好!……好事啊!”杨改革大笑几声,连说几个好字。

王承恩一脸希翼的看着皇帝。这个消息确实是太重要了,皇帝这几日都是没吃好,没睡好,都是这事弄得,如今总算是有了切实的消息了。

“大伴,召阁臣,九卿等平台议事,这个消息,当和众卿家分享。”杨改革高兴的说道,又是一次显摆的机会,杨改革都有些习惯成自然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也高兴的答道。

……

辽东再一次大胜,又一次轰动了整个京城,这个消息的扩散速度,和先前一样,也是瞬间全城都知晓了。

……

辽东。

沈阳,如今这里已经重新回到明朝的管辖范围之内,名字也重新改回沈阳。

这里说是鞑子的都城,实际,也不像个样子,丝毫没有明朝那种高大城墙,宏伟宫殿什么的,这里原本是辽东沈阳中卫城,本来,也有些过得去的建筑什么的,但经历了战乱之后,也就荒废了,虽然这几年鞑子修葺过,但,这两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打仗上,实际,修葺都城,皇宫什么的,也仅仅是“点到而已”,根本无法和真正的都城皇宫相比。

明朝轻易的拿下了这个地方,并没有耗费多少力气,拿下城池之后。立刻开始清理周边零星的鞑子,也一边加紧修缮工事,防备黄台吉回头。

“毛帅那边如何了?”秦良玉问道。此时的秦良玉,可以说就是这个地方的主人,走在从前的沈阳,后来的鞑子“都城”,又是如今的沈阳,秦良玉感慨颇多,这一战,总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答案。一个大的阶段,总算是全功了。她秦良玉做到了多少男儿无法做到的事,心里也是志得满满,十分的骄傲和自豪。秦良玉这两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这座重新回到明朝的城市里巡走,寻找属于她的荣耀。

实际,做到这一步,并不是就真正的全功了,实际,还有更多的事等着她做,她还得横扫大漠,不过此时,并不妨碍秦良玉自傲。

“回总指挥,毛帅那边一切安好,据说,收获颇丰,不少来不及转移的鞑子被逮了个正着,据毛帅传消息回来说,鞑子头目黄台吉也没料到咱们大军会来的那么快,实际叫他们迁移,也就仅仅提前了一天,他们很多都来不及准备,所以,这次毛帅是发达了……”马祥麟立刻羡慕的回答道。

“哦,是这样啊!”秦良玉微微笑着道。按照先前的分工,毛文龙清扫沈阳周围的鞑子,主要负责沈阳以东,而洪承畴则修整,恢复实力,也协助满桂部防备黄台吉反扑,主要负责沈阳以西,算是分工明确。

“娘,咱们是不是也出去溜达溜达啊?咱们就没怎么和鞑子交过手,整天都是防备,防备,再防备……”马祥麟听着毛文龙吃肉,也嘴馋了。

“呵呵呵,这个你就别想了,好好的呆在大营里那里也别去,时刻地方黄台吉搞鬼,如今咱们大军远在沈阳,离三岔河有三百余里,若是出了什么问题,想跑都没地方跑,大军是万万不能出一丁点的失误,绝不可给黄台吉半点机会,否则,必定会出大问题,这个都不懂,……再,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毛帅?毛帅是如何起家的?你不会不知道吧?东江镇那边的人,都是从辽东逃难过去的,那个和鞑子没仇?那个身上不是背着血债,如今我大明收复了辽东,东江镇那边的人,该得到他们该得到的,血仇,得用血来报,咱们在里面掺和干嘛?不是惹人嫌吗?”秦良玉笑着教训自己的儿子。

“噢,娘,孩子懂了!”马祥麟低下脑袋,认错道。马祥麟其实也隐隐的感觉到了,让毛文龙捡“便宜”,这一点,似乎是“高层”的共识,似乎是默许的,否则,左路军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打赢了鞑子,没道理一句话就把这些便宜统统给了毛文龙的右路了,这其中,必定早已有所约定,必定是早有共识的。

马祥麟也是“混”过高层的,这种隐隐约约的东西,他是能感觉到的,实际如今出三岔河的,是三部分组成的,毛文龙的东江镇,洪承畴的锦宁,秦良玉的白杆兵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