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好够他们盯,特别是有人想到,这一派和某一派的恩怨,更是明白陈于廷说什么。也有不那么聪明的,半响还没明白陈于廷话甲的意思,看看周围都是一副我明白了的意思,又不好说自己什么也没明白,也只好装懂。

那个先前质问陈于廷的官员依旧准备再次质问,却被一旁的官员不住的拉扯衣袖,几次yu开口说话,都没机会,正在拉扯间。却听见外面有人高呼。

“大人,大人”门外响起了焦急的声音,陈于廷这客厅上立刻安静下来,都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事,这么急。

“出了何事?这般焦急?”陈于廷连忙问道。

“大人,刚刚从宫里饽出来的消息,大消息,大琉球的粮食要到京城了…”那个跑进来的人,也是一身官员的打扮,由于跑得急,在这个天气里,已经出了一身汗,一进门,就不住的挥汗,一边找茶壶。

“大琉球的粮食要进京了?“陈于廷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事,粮食进京有什么好说得?

“是啊!大人,据说,这第一批就有三十万石呢……,这几日就到京,这是陛下亲口说的,如今只怕整个北京城都传遍了”那个官员喝了几口茶,又继续说道。

“三十万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陈于廷终于惊讶得叫起来。

三十万石这个数字,瞬间让他明白了这里面的含义。

“大人,是啊!如今这京坡的官场上,都在议论这件事呢”那个官员抹了抹脸,说道。

“果然是大事,果然是大事啊!”陈于廷转瞬就明白,这可真的不是一点粮食的问题,皇帝办到了他说得话,皇帝可曾许诺过前兵部尚书刘延元的,让他又从九品官爬起来的,言下之意,就是大琉球那地方升官极为容易,这事,当初不少人还将信将疑,可如今这大琉球的粮食一进京,这想不升官都难了。这进士出身,外加移民之功,外加足够多的赋税,这那一条都是要升官的啊。这一下子,前年皇帝恩科进士的这一批人,可就一下子起来了,一下子站上了大明朝官场的中坚位置了。

这样下去,对着朝堂的影响,可谓是深远。陈于廷忽然觉得,自己该庆幸听了“前任”的话,没有和皇帝死斗下去,及时的掉转了方向,不然,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和皇帝卯上,只怕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客厅里,有聪明的人已经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也是骇然,这原先还是那么遥远的事,如今一下子就到了近在咫尺,实在是叫人惊讶。

“大人,这到底是什么大事啊?虽然运了三十万石粮食进京,算是稍稍的缓解了一下京城缺粮,可如今夏粮已经收获在即,不算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吧”有人还没明白其中的道理,说道。

“张大人可还记得,前兵部尚书刘延元的事?”有人见这家伙还没开窍,立刻提醒。

“啊!呃这”这个人瞬间明白过来,给自己惊讶得不行。

客厅里,一片惊讶。

“此三十万石确实算不得多少粮食,对天下影响算不上有多大,可对我大明的官场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陈于廷感叹的说道,一只重要的,可以左右大明未来的政治力量即将上场了。

“总

…”

“总…”

有人倒是不安的询问陈于廷的意思,陈于廷是他们这一派的头头了,自然得问他的意思。

“可畏,可畏啊!…”陈于廷如此说道。

这些崇祯元年的恩科进士,这一下子就会到四五品的高位,以皇帝那么大规模的投入,出成绩不过是很简单的事,再往上升,根本不是难事,也就是说,这些人占据大明的朝堂几乎是可以肯定的,而这些人又是恩科进士出身,还都是“移民“出身,这几乎就是天然的“帝党”

啊!这事以前定下来的时候,谁会想到这么多?也只有到了如今水落石出的时候了,才感觉到他的可怕。若是早早的制止陛下这样做,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事。陈于廷想到。

一旁那个一直顶撞,质问陈于廷的言官,见众人行为异常,连忙询问自己的同伴,他那同伴也是个精明的人,立刻给他讲解了其中的缘由,他听过了,也楞了起来,也不再出来质问顶撞陈于廷了,这可真的是大明朝官场的一件大事。他提得那个事,实际还是将矛头对准了皇帝,可看到皇帝这不动声sè之间,就在大明官场掀起了一场风暴,他觉得,自己这点小心思,或许真的没必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他再迟钝也该理解这件事对大明官场的冲击了。他所提的那点小事,真的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跟狗抓耗子没多大的区别。

翌日。

邸报上的头版头条就是大琉球的粮食即将进京……!。

 第七百二十九章 帝统的麻烦

大琉球的粮食,如期而至。/「域名请大家熟知」

到了天津,立刻卸下船,搬上车,立刻运到京城。

……

对于来自大琉球的粮食,更多的人持一种好奇和惊讶的状态。

……

对于杨改革来说,这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

既然粮食已经到了,那么,接下来,就该索取属于自己的东西。

因为天气炎热,杨改革也不愿意上早朝,也不愿意半夜起chuáng,所以,文华殿议事,已近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早朝。

文华殿里,倒是有不少降温的措施,也不显得热。

群臣高呼行礼过后,杨改革很愉快的就说出了今天的主题。

“诸位卿家,大琉球的粮食进京,缓解了京城缺粮之苦,这件事,诸位卿家都议一议吧……”杨改革很简明,把这件事抛了出来。

皇帝的话一出口,众人就面面相窥。

这件事,众人早已在知晓,早已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今皇帝正式的提出来,众人都哑口无言。

这事可真的是无言以对。

皇帝这就是再为那些移民官要升迁,要升格,这怎么阻拦?人家那是两三百的进士,谁出来阻拦?谁出来做这个恶人?

要说不阻拦么,皇帝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无可阻挡的给那些人升官?升官本没什么,进士出身的人升官快这不是多大的事。关键就在于这些人全都是“移民”出身,这就有问题……

不少人都是yu张口说点什么,可到头来,却没人开得了口,这事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说。

杨改革看着大臣们哑口无言,倒是好笑。

这种尴尬和异常的气氛持续了一段时间。

韩爌长叹一口气,这事还是他来打破僵局算了。这件事,皇帝做得光明正大。没有任何黑手,也没有任何循si情,以实际功绩将这些进士推了上来,升官也好,升格也好。都是必须的。韩爌想到的是两个字:阳谋。

“启禀陛下,臣有话说。”韩爌率先打破了沉默,他这一派,依旧是人数众多的一派,他出来表态了,这件事也就算是过去了。不然憋在这里,大家都不好受。

“哦,卿家有什么事只管说。”杨改革笑道。

韩爌这一开口,众人的目光。也都朝向了他。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大琉球能把粮食送进京,说明大琉球已经能产粮了,已经能自给自足了,这就说明,大琉球安置灾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移民大琉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乃是陛下天大的功绩,陛下圣明。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韩爌没有对这件事进行议论。而是对这件事进行了盖棺定论,一上来,就立刻肯定了这是皇帝的功绩,一上来,就又重新磕头直呼万岁。

众臣见韩爌这就跪下磕头了,都是一惊,这不是还才议论么?怎么这就是皇帝的功绩,这就高呼万岁了?

杨改革也看得一惊,这韩爌的动作也是蛮快的嘛。

最后悔的莫过于施凤来了,他胆子比较小,向来只敢接皇帝的话茬,给皇帝当传声筒,这种需要一定担当,后果不明的事,他缩头了,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见韩爌一上来,就把这事给定xing了,还高呼万岁圣明,立刻后悔了,这事本来该他做啊!他怎么就这么糊涂,这么胆小呢?

施凤来正在懊恼没有第一站出来高呼万岁,一旁的陈于廷却紧跟着韩爌出来,跪下磕头道:“此正是证明了陛下的高瞻远瞩,证明了陛下的圣明,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于廷紧随着韩爌出来磕头,有着不落人后的架势。4∴8065

施凤来一看连陈于廷都出来了磕头了,心里暗叫吃亏吃亏,这本该他先出来的!平时都是他最先接皇帝的话,这次,这次怎么据这么迟钝呢?

施凤来再也来不及多想,以百米跨栏的速度跪倒在地,高呼:“正是陛下圣明,我大大明百姓才能在灾荒之年吃上饭,正是陛下圣明,我大明百姓才能避免流离失所,正是陛下圣明,这大琉球也才能在一夜之间从蛮荒之地变成富庶之地,这全奈陛下圣明啊!……陛下圣明,吾皇圣明,吾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施凤来再也不敢多想了,立刻跪下高呼,他这只不过稍稍的犹豫了一下,立刻就变成表功的第三名了,若是再犹豫,还不知道要落到第几名去呢。

朝堂上你追我赶的称颂皇帝,给皇帝表功,这种事可不多见,倒是让大臣们开了眼了。

有的大臣还在想今日这朝堂上出了新鲜事了,还在这都是怎么了,平时都没有这么来的吧,还没转几个年头,反应快的大臣已经在以百米跨栏的速度股下来磕头表功了。

不过几下的功夫,这地上就跪倒了一大片。

这种大臣给自己争相表功的事,杨改革遇到的也不多,也是小小的惊讶了一把。

没几下,这大殿上的高呼声,就汇成了一条河了,声音洪亮,蔚为壮观。

“众卿平身……”杨改革欣然受了这些跪拜和高呼。

“谢陛下!……”众臣这才起身。

一起身,众臣都暗骂韩爌老狐狸,表功献殷勤比什么都快,皇帝不过是叫大家议论,他倒好,直接就表功了,连议论的功夫都省了,也难怪,人家得了皇帝那么多的好处,自然得给皇帝献殷勤。

“诸位卿家都说这是朕的功劳,其实,这都是徐师傅带着朕的恩科进士一步一步趟出来的,一点一点的做出来的。实际,我大明上下都该感谢他们,没有他们不辞艰苦,任劳任怨的做事,我大明怎么可能在如此灾荒之年移民那么多人呢?又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把大琉球建设成粮仓?”杨改革感慨的说道,既然大臣们很上道,杨改革也不矫情。直接就把进士们升迁升格的事说出来,看有那个“懂事”的来接话茬。

杨改革的话刚说完。立刻就有人出来接话茬。

“启禀陛下,臣以为,该给有功人等叙功,该升迁的升迁,以表彰有功人等……”立刻又人接话茬了。这个人正是施凤来,先前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丢了,被韩爌抢了先了,这会,倒是立刻站出来了。

“嗯,说得有道理。有功的确实该奖……”杨改革笑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如今大琉球已经成了能产出粮食的富庶之地,是否可以考虑设置官府衙mén?以管理地方?”陈于廷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刚才,他因为慢了韩爌一步,被韩爌抢了一个先,这回,又被施凤来抢了个先,都只拿到了第二,见施凤来话只说了个半句。立刻把下半句说出来,大琉球粮食进京这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家都清楚,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这话一出口。群臣暗地里又是一阵叹息,皇帝这是光明正大的培养自己的人马啊!这恩科进士三百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