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确实是个难题,那卿家又难在哪里?缺少那方面的手段呢?不妨说说,或许朕能给点建议。”杨改革也给这种前景给nong得ji动起来。

孙元化是带着希翼的目光看着皇帝的,有什么想法,立刻穷举以验证,这是他做事的思路,如今材料从软到硬,从木材到金银铜铁锡,到钢材,如今已经验证过了木材,正在验证金银铜铁锡,再进一步,就要验证钢铁了……,也就是说,路子是对的,但技术手段还有所欠缺,他就是来求皇帝指点的。

“回禀陛下,臣以为,难就难在,切割螺丝,需要极为强劲的动力,臣切割木头,以人力,畜力推动绞盘,带动镗车即可,木头较软,以钢铁切割,可以说丝毫不费力,奈何切割金银铜铁则困难重重,力道不够,要想切割出整齐的丝线来,势必要把钢筋固定好,若要固定好了钢筋,则必定固定钢筋的地方十分笨,除了此处笨重,那镗车也必定要更加牢固才行,这就势必更加笨重,不管是转动钢筋还是转动镗车,都是困难重重,更无法持久,……若是想大规模的制造,用人力和畜力显然是不行的,……除此之外,切割用的钢铁也极为容易坏,经常是切割不了几下就会毁坏……,不过,这个不是主要的,臣觉得倒是有办法改进出更坚硬的钢铁来……,难还是难在了力道上……”孙元化说道。

杨改革听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人力和畜力不够用了?很好,这就是需要上更加强劲的动力了,蒸汽机还是其他什么的动力?这人坛,确实是个催化剂,工业化临mén一脚,确实不是吹嘘的。蒸汽机都要出来了,这工业化还跑得了?蒸汽机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啊!

“那卿家准备怎么办?”杨改革有些ji动的问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若是说力道更加大和持久,还是得用水力,只要有水,就可不断催动机器转动,可以不为力道不够持久发愁,水也无需huā钱,可以降低造价,这才是长久之计……”孙元化高兴的说道。

“水力……”杨改革郁闷了,不是蒸汽机啊!原来是水力,想想,也觉得正常,任谁的再是天才,只怕也不会想到蒸汽机上去,除了自己这个穿越者之外。

“是的,陛下,我朝向来有使用水力的传统,有不少地方都有以水力带动的磨坊,以水力舂米,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实在是简便不过……”孙元化说道。

“水力……,水力……”杨改革喃喃自语道

“……启禀陛下,不仅仅是这刻丝要使用水力,臣以为,光靠人力,是无法满足如今人坛营造的需要的,其他很多东西都势必要运用水力才能满足需要……”孙元化认真的说道。

“哦,比如什么?”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就比如那水泥的制造,若是全靠人力和畜力,显然不可能更进一步的提高产量的,靠人和牲口把水泥一点一点的磨成粉末,这是在是太难了,也唯有水力这种不要钱,可以持续不断的出力的方式,才能提高水泥的产量,才能降低水泥的成本,……陛下,臣已经在天津实验过了使用水力来研磨水泥,效果还不错,如今要大规模的建水泥厂,要降低水泥的成本,使用水力也是必须的……”孙元化说道。

虽然没有蒸汽机,可水力也是一个不错的前进方向,起码比纯人力和畜力要强得多,水力虽然也有不小的限制,可现在已经在追求更加强劲的动力,那日后水力不够用了,肯定会其他办法的,这只怕也是必由之路了,蒸汽机也不可能说造出来就造出来,而工业化又必须启动,看来,这水力也确实是必走之路了。原本对水力不是那么看得上的杨改革,如今倒是脚踏实地,准备走水力这条路了。

“卿家说得有道理,以人力畜力研磨水泥,确实无法想象,如今既然要大规模的扩建,那自然的,是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使用水力,也确实是必须的啊!……”到了这种临mén一脚的关键时刻,杨改革总算是认清了形式,知道蒸汽机那玩意就是一个可意yin,而无法得到的东西,目前的能力和水准,也只能使用水力。该走的路,还是得走。

“陛下圣明,……陛下,既然要使用到水力,那这水泥厂和诸多厂,只怕都要建在河边,甚至可能要修一些水坝什么的来拦水……”孙元化又说道,建厂的事归他规划,把工厂建在河边,算是为工厂大致的选了个地方。

 第七百四十八章 限制和麻烦

第七百四十八章限制和麻烦

杨改革得孙元化提醒,瞬间想到了什么,要大规模的建厂,势必要有水,有水,就必定要有河流,工厂也只能建在河边,而且可能要修建一定程度的水利工程来蓄水,最关键的是,这天下的河流和水力总量,实际是有限的,适合建厂的地方更是有限的……

得孙元化提醒,杨改革瞬间明白,想到了很多东西,以前很多不太注意,或者没必要太在意的东西,现在,可能变成了资源,变成了一种紧俏的东西。 txt电子书下载**9vk。首发工业革命对这个世界产生的改变,果然是巨大的。

以前这个大明朝更在意的是田地,也只有田地才算是大家公认的资产,当官,发财了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买地,可如今这工业化即将启动,山川,河流这些东西的重要xing则逐渐的凸显出来,主要资产,不再是仅仅局限在田地上。

以前对河流山川的管理,都还是很放任的,比较散漫,可如今,河流等资源即将成为紧俏的资产,再不能这么随便和放任了。

应该立刻对整个大明朝的山川河流进行勘探,进行清点,杨改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得立刻把徐霞客找来,要立刻对大明朝进行勘探和测绘了。这些以前不注意的东西可都是资源,可都是资产啊!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很紧俏的资源。

“卿家说得不错,要建厂,确实得选个有河的地方,这京城附近适合建厂的地方……”杨改革顺着孙元化的话头说道,说到这里,又说不下去了。暗自叹息一声,这果然是件麻烦事,这京城附近的田地那都是有主的,可不是无主的田地,这田地就得需要水来浇灌,自己要建水力设施,要建工厂,少不得还得这些地头蛇点头,说得更深入一些,要想工厂不受影响的建起来,怕少不得还得和当地的地头蛇,也就是豪mén大族合作才行。

想到这里,杨改革是一阵烦躁,又是一阵庆幸,也是一阵无奈。

烦躁的自然是自己背着皇帝的名声,好似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可实际,绝对没有天下的东西任自己索取这回事,即便是自己这个皇帝,想要办成某些事,还得有一定的妥协和退让,还得和那些豪mén大族,士人合作。没有士人和豪mén大族的协助和合作,要想半成某事,难上加难。

庆幸的是,和各地的豪mén大族合作,将他们绑在自己的工业化战车上,让他们在工业化转型上获利,尝到甜头,这是自己的战略,这么做,本是没错的。

可如今这情形,要想得到当地的豪mén大族的合作,明显的,怕是还得给他们让不少利出去,或许还会遇到不少“漫天要价”的人。这让杨改革颇为无奈。

再想想,心中又有了一些明悟,近日来迟迟不能下的决断,只怕正是要到了这个时候才能下,才会下,也只有到了此刻,该以何种方式建厂,该以何种方式分配份额和利润,才云开雾散。

杨改革的头脑一经发散,想到的东西越发的多,从开始的沉yin,到后来不断的在暖阁里来回的走动,到最后,已经可以说是疾步了。9vk。首发

王承恩和孙元化都看的惊奇,皇帝这是怎么了?越走越快?

王承恩倒是明白,皇帝这是想到很重要的事情了,不敢打搅,见孙元化有出声询问的意思,立刻以眼sè和手势阻止孙元化。

以何种方式建厂,如何分配份额和利润,还得把厂子建在何地考虑进去,还得把河流,水力资源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建厂需要水力作为动力,建厂肯定需要用地,肯定还需要道路,这都是无法绕开当地豪mén大族的,该当兼顾到他们的需求。

厂子,还是得尽量建在人员集中的大城市附近,要考虑到销量的问题,还得要考虑到原料和燃料的因素,还得考虑到水力河流的因素,还得考虑到当地豪mén大族的因素。

把这些综合考虑了一通,该如何建水泥厂,杨改革的已经有了着落,水泥厂,还是得用股票参股的方式来建,建多少,按照第一吃rou一定吃饱的原则,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个位数之内,算上如今有的两处,实际,水泥厂最多不能超过八个。保证第一bo转型的“地主”赚到钱是最重要的。

然后就得考虑选址的问题了,动力和原料,燃料是一个需要同时考虑的问题,大城市附近的河流有限,适合建厂的地方更是有限的,实际,还得给当地的豪族留下一定的股份来兼顾他们的利益。或者给半成的优惠,或者再少点,大概就是这个度了,杨改革心里盘算着,到现在,在那里建厂,怎么建厂,如何建厂,建厂的流程和规矩,才算是比较清晰。

杨改革想明白了,jing神已经回复本体,看着王承恩和孙元化呆呆的看着自己,笑问道:“……发什么呆呢……”

王承恩和孙元化大冏,不是咱们发呆好不好,是皇帝您自己一个人“出神”了好不好。

两个人冏冏的低下头。

“……对了,孙卿家,朕想了下,水力的大小决定了水泥厂的产量,水力和产量可能是直接挂钩的,选在何处建厂,至关重要,京城的这个水泥厂,你就自己先斟酌,看何处比较合适的,挑几处出来以供遴选,……”杨改革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开始安排了。

“臣领旨。”孙元化答应道,实际他已经在寻找适合的地方了,皇帝确实叫他寻找适合的地方建厂,当然,不是说让他寻找有水力的地方,现在建厂肯定要建在有水力的地方,范围已经大大缩小。

“……嗯,水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水力等产量,朕想,可能还会要建一定程度的水力设施来蓄水,来增加水力和引水,这个还可能和灌溉防洪等有关,这个,卿家可能还得给朕参谋参谋,可能这个蓄水的东西会是一个多功能的东西,要兼顾到很多功用……”杨改革描述着自己心里想到的东西。

“回禀陛下,这个问题,臣也考虑过,臣以为,若是灌溉和工厂水力修在一起,只怕会对工厂的产量有影响,到了少雨干旱时节,要保证灌溉用水,这工厂岂不是要停工?陛下,臣以为,应该还是以供给工厂水力为先,最多是兼顾一下灌溉,这几乎是很难多头兼顾的,到时候,必定会扯不清……”孙元化说道。

“嗯,有道理,这水力,确实受自然条件限制颇多,还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动力来源,或许,得有一个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动力才行啊!”杨改革感叹道。杨改革回想了一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好像没有自己遇到的这回事,没有工厂水力用水和灌溉用水不兼顾的麻烦,想想也是,中国搞工业,都是直接上的蒸汽机,当然没有自己如今这麻烦,那西方搞工业,好像倒是有这方面的记录。

杨改革还是很怀念蒸汽机,这种东西,才是工业革命正真的标志,可如今,却还没有影子,要等到蒸汽机发明,完善,只怕还是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水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