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动聚焦 总数而言之,自动聚焦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操作轻松一点。但是,如果你的照相机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也大可不必烦恼,这最多只能算是个次要的方便工具正像我们将介绍的,有时你会觉得没有这项功能反而更好。有些情况下,就像喷气客机的机长一样,你想关掉自动驾驶功能,再感受一回手动控制的感觉。大多数SLR自动聚焦照相机都会提供这样的机会,可以关掉自动聚焦系统,而选择〃手动聚焦〃,就像使用普通SLR取景器一样手动聚焦。
九、景深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观看图3。12这幅橄榄球场上激烈比赛的照片,注意其中多名球员都是清晰的,但是前景中的草皮和背景中的观众却是模糊的。最精确的聚焦点在四分卫的身上。41号阻截后卫不如四分卫清楚,即使他们实际上是肩并肩站着的。为了区分这一点,可以比较一下他们头盔上〃Jets〃字样的清晰度。这幅照片具有较浅的景深。摄影师利用浅景深使四分卫明显地从其环境中突出出来。
因此,对于一幅特定的照片应该使用多大的景深,取决于试图用这幅照片传达什么信息。重要的一部分,摄影者具有选择权,拍摄时可以控制照片的景深。富有才智的景深选择将是一个重要的、创造性的手段。
在本课的最后,我们将会看到一些专业人员的代表作,照片中展示了如何利用景深达到他们各自不同的目的。现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控制照片景深的各种不同方法。
孔径控制景深
选择孔径是控制景深的一种方法。比较下面这两幅室外环境的照片,检查一下砖块的图案并留意一下哪一幅具有更大的景深,其中一幅是用f/2。8拍摄的,另外一幅是用f/16拍摄的。
显然,用f/16拍摄的照片比用f/2。8拍摄的照片的景深要大得多。这个图例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f/2。8 图3。13   
f/16 图3。14 
孔径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大。
孔径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小。
现在我们来观察这一组中国象棋子棋子的照片。由于每粒棋子只有23英寸高,所以照片恰好说明当它们仅仅相隔几英寸远时,改变孔径。就会改变景深。所有这些照片全部聚焦在〃马〃上,只是改变了孔径(和曝光时间以补偿孔径的变化)。
 
f/2 图3。15   
f/8 图3。16   
f/16 图3。17 
正像所看到的,孔径越小,景深越大。在f/2的照片中,只有〃马〃是清晰的。在f/8的照片中,前面的〃兵〃和后面的〃车〃进入了清晰的范围。在f/16的照片中,四个棋子都相当清晰。
景深还会产生聚焦误差的余量,孔径越小,余量越大。这一点在拍摄时应该予以重视。假设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可以预先聚焦在一个选定的距离上。然后,利用较小的孔径增加景深,因此即使按动快门的瞬间太早或太晚,也会确保聚焦清晰。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控制景深的一种方法,即改变镜头的孔径。
改变景深的另外一种方法是改变聚焦的距离,让我们来看看。
调焦距离控制景深
 
图3。18   
图3。19 
观察图3。18、图3。19这两幅照片,其中的木桩大约4英尺高,并且两幅照片都是使用f/4光圈拍摄的。在图3。18照片中,我们用标准镜头向大约5英尺远的前面那根木桩聚焦。注意其他的木桩都是模糊的。在图3。19照片中,我们向大约12英尺远的第三根木桩聚焦。怎么整个照片都显得非常清晰?
很显然,图3。19照片的聚焦距离更远,使得它看上去更清晰。这里,我们得到了另外一个重要概念:
焦点越远,景深越大。
这就是聚焦近处物体要比聚焦远处物体更加仔细的原因。接近聚焦具有较小的景深,因此聚焦误差的余量也较小。
现在,我们已知道两种增加景深的方法了,即:
1. 使用较小的孔径。
2. 向更远的点聚焦或者使照相机距离被摄体更远些。
景深标尺
人们或许会感到疑惑,对于确定的孔径,在焦点的前面究竟多远照片的清晰程度还可以接受?在焦点的后面究竟多远清晰的程度还可以接受?其实,答案可能就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有些镜头本身就包括了一种让人们了解不同孔径景深的方法。
取出照相机,观察镜头上的各种标记,不难找到景深标尺,如图3。20所示。如果镜头上具有类似的标记,即景深标尺的话,我们建议按照下页的要求完成其中的练习。如果镜头上没有这样的标记,无论如何也应该阅读完那一页的内容,因为其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怎么读懂这条标尺呢?它告诉了什么信息呢?
在图3。20中可以看到;距离标尺显示镜头聚焦在7英尺(即2米多一点);而孔径标尺表明孔径设置为f/8。
那么;图3。20中的景深标尺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使用这只镜头并以f/8的也孔径聚焦在这一距离时;景深的范围大约是5~15英尺。为了知道这一范围,必须留意标尺两边的数字8。为什么是数字8呢?因为孔径设置在f/8。
假设镜头仍聚焦在7英尺,如图3。20所示,但是孔径设定在不同的光圈上,比如f/11上,又会怎样呢?若是这样,我们就要关注标尺两边的数字11,并且会看到景深大约是4~30英尺。
事实上,当该镜头聚焦在7英尺时,从图3。20就可以确定所有孔径所对应的景深。例如;观察图3。20就能够了解f/16的景深。如果说出,景深大约是6~9英尺。
那么,有两个重要的结论应该记住:
1. 孔径越小(即f值越大),则景深越大。
2. 对于任意孔径,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如果改变镜头聚焦的距离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在图3。21中,可以看到同一只镜头聚焦在10英尺上。现在,f/11的景深是多少呢?标尺告诉我们,景深现阶段变成了5英尺到无限远。
图中所示的镜头是35mm镜头。对于其他不同焦距的镜头来说,景深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简单的实验,找出答案。假设,我们拿。50mm焦距的标准镜头,并把距离标尺调到10英尺。然后在下面的表中,根据景深标尺的指示填写上每一级孔径的景深距离范围。倘若某些光圈值没有刻在标尺,将其忽略即可。
现在,我们将这些结果与在图3。21中所看到的进行比较。例如,考察f/11的情况。在图3。21中可以看到,当35mm镜头聚焦在10英尺时,f/11的景深为5英尺至无限远。而相同设置下50mm镜头的景深是多少呢?其景深大约只有7~16英尺。很显然,使用35mm镜头具有更大的景深。检查其他孔径的情况,将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因此,这个实验证明了第三个结论:
3.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无论镜头设置如何均是如此。
这是个重要的信息。假设我们要拍摄一幅从近到远狭长的景色,比如从一个站在几英尺远的滑雪者到遥远的山峰。50mm的镜头或许不能够提供充分的景深,即使运用其最小孔径也无法使邻近的滑雪者和远处的山峰都清晰。但是,广角镜头,比如一只35mm的镜头,或许就能够提供充分的景深。
与此相反,如果我们拍摄一幅照片,要让清晰的主体与模糊的其他景物隔离开来,那么最好使用一只焦距较长的镜头。其狭窄的景深会提供〃选择性焦点〃的功能,而焦距较短的镜头是不具备这一特点的。
在本节课的后面,我们将会看到世界著名的专业摄影家是如何运用景深这一工具使其在创作过程中扮演角色的,我们也将学会如何将其运用到我们自己的照片中。
十、景深应用的技巧 
多么清晰才算作清晰
当我们说,在给定的孔径下景深范围以内的所有景物都是相当清晰的,这里所谓的〃相当清晰〃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只50mm镜头聚焦在10英尺,其f/8的景深是从8英尺到14英尺。这是否意味着8英尺处的物体或者14英尺处的物体会像10英尺处的物体那么清晰?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焦点的清晰程度都是相对而言的。在我们的例子中,10英尺处的物体与8英尺或14英尺处的物体相比,其焦点是最为清晰的。这种看法基于如下的认识:所谓清晰,就是说被摄体上的点在照片里看来也应该是一个点。但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底片上每个精确聚焦的点却都是些像面包圈样的微小圆环。这种圆环非常之小,所以在裸眼看来似乎是一个点。
如果被摄体的某点稍微有些模糊,那么在显微镜下这个点就会像一个稍微有些大、稍微有些平的面包圈。但是,只要对裸眼来说这个点看上去仍像一个点,那么我们就说其清晰程度还是可以接受。
当这些点距离焦点平面越来越远时,它们所对应的面包 圈也会逐渐变大、变平,直至裸眼也能察觉到它们不再像点,而是像微小的模糊圈。那么,我们就说它们是模糊的。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原来那个对10英尺物体聚焦的例子。距照相机10英尺的一切景物都是非常清晰的,因为10英尺处的所有物点的底片上都将再现为很微小的圆圈。我们称这一距离为焦点平面。那么,10英尺处被摄体向前1英寸或向后1英寸的那些物点情况如何呢?它们会再现为稍微大并且稍微平的圆圈,但在裸眼看来仍像一些点。
我们称为景深的距离是指焦点平面前面和后面的一段距离,这一距离内的所有点都会再现为足够小和足够圆的圆圈,并且据裸眼观察都被认作是一些点。换句话说,景深就是清晰度可以接受的一个区域。按照工业标准来说,在我们的例子中,814英尺内的物体都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度,而比8英尺更近和14英尺更远的物体则被认为是模糊的。但是,事实是只有正好10英尺所处的物体才是准确聚焦的。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另外一个问题。还记得乔治?华盛大顿雕像(图3。7)的照片吗?对较小的照片来说看起来相当清晰,但是放大到11 英寸×14英寸时却完全模糊了。因此,可接受焦点还部分地依赖于预期照片的大小。对于大尺寸照片和投影幻灯片来说,往往都需要更为精确的聚焦。
所以,运用景深要十分精明。根据景深标尺得到的〃焦点尚可接受〃的被摄体,对更为苛求的眼睛或者拍摄的照片需要放到很大来表现精美细节的情况来说,其清晰程度未必可以令人接受。因此,只要有可能,就要尽所能使被摄主体聚焦精确。
 预视景深
还记得本节课的前面我们所学过的有关SLR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吗?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最明亮的可能影像进行构图和聚焦,镜头总是将其孔径开至最大时,倒是方便取景了,但是景深情况怎么样呢?在最大的孔径下,镜头会呈现出最浅的景深。
因此,在仔细安排母亲坐在草坪上削苹果皮的画面时,会看到只有母亲是清晰的。你或许会说,太棒了!这就是我需要的。我恰恰想使她这唯一的主体位于清晰的焦点上来吸引观众注意力。随后,你就对她清晰聚焦,并拍下了这幅照片。但是,当你取回照片后,却十分惊愕,你发现有一棵树长在了母亲的头顶上。而且,那棵树也非常清晰。简直岂有此理,这棵树怎么变到这里的呢?
当你对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