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说短时曝光。当你利用频闪灯曝光,频闪灯的一次闪光时间究竟有多长?1/1000秒?1/10000秒?还是1/50000秒?这些实际都是可能的。问题发生在像这样的短时曝光,当光照射到胶片上的时间如此之短,以致感光乳剂中的卤化银晶体得不到足以促使它们反应的时间。看来,卤化银晶体也有它的一点儿惰性,它们也不是一触即发的。也需要一点点时间让它们一致行动起来。所以过短的曝光时间来不及克服它们的惰性。其结果是曝光不足。
另一个极端:很长时间的曝光又会怎样?任何摄影者当他在极暗淡的光照下拍摄时就需要长时间曝光。举例说,在天文摄影中,10分钟、20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曝光也不稀奇。为了拍摄暗黑场景,如一个月光下的马厩,你可能要对准拍摄物曝上30秒钟的光。不幸的是,卤化银晶体在曝光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开始丧失敏感性。例如20分钟的曝光并不产生两倍于10分钟曝光的效果;甚至曝光30秒钟也不产生两倍于曝光15秒钟的效果。
所以,这就叫做互易律失效。这是黑白片和彩色片都碰得到的问题。事实上,这问题对彩色片来说更为严重,因为它不仅影响影像的〃密度〃如果叫负片去冒这个险,所得影像必然太薄更影响到影像的色彩。应考虑到如果你使用彩色胶片,曝光时间小于1/1000秒或大于1秒,就可能发生互易律失效。
怎样解决彩色胶片的互易律失效问题呢?
首先,你可以把曝光时间设置在不需顾虑互易失效的范围之内。例如原想采取1/2000和f/8的曝光条件来拍摄,可变更曝光指数以增加光对胶片的触发时间。如改以快门速度1/500,光圈f/16,其曝光量净值是相等的,但光触发胶片的时间是处在安全范围内了。
如果不能照此来做,还是第二个办法。柯达有两种为避免互易律失效问题而产生的胶片:〃万利 Ⅲ 专业S型彩色胶片〃,是为极短曝光时间设计的。曝光时间可由1/10到1/10000秒。不需加滤色片或其他曝光条件的调整。这种胶片一般称做〃VPS〃,有各种主要尺寸的散页片和卷片包装。已经提到过VPS是许多人像摄影专家乐于使用的片种。因为它对人体肤色表达分外鲜艳。
〃万利Ⅱ专利L型专业彩色胶片是为极长曝光时间1/50秒到60秒设计的。此片只有散页片和120胶卷两类包装尺寸规格。没有35mm的规格。
最后,要知道,如果你不能采用上述两种胶片,又不能在曝光指数的安全范围内进行拍摄,就不得不面对互易失效问题,但不是说就只能束手无策前功尽弃。胶片厂商不同胶片的使用说明书中都有对互易律失效如何在曝光和冲洗加工过程中予以补偿的资料信息,可参照查核。
第五章 曝光
一、什么是曝光 
 下面这些情况我们是否经常遇到呢?
我们看到某个激动人心的场景可能是白雪皑皑的群山或者是新英格兰迷人的秋色,这时我们往往会一把抓过照相机,把这幅景致摄入镜头。然而,我们获得的却往往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影像,原来场景中那些丰富多彩的画面一个也没有抓住。如果我们用彩色胶片进行拍摄 ,看到的却是所有那些绝妙的鲜艳色彩变成了令人厌烦乏味的一片苍白。如果拍摄的是黑白胶片,照片会充斥着死气沉沉的褪了色一般的灰色调。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莫明其妙、或多或少地损失了在原场中可以看到的那些明快的颜色和色调。
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没有适当地曝光胶片,我们不是对场景曝光过度就是对其曝光不足。即使我们的照相机提供了最先进的非常简便的内置式测光表,甚至提供有自动曝光功能,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这种错误。那么这些安全无比的测光系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答案非常简单,测光表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自己!确实是这样。测光表自己会读取所指向的任何东西。然而,关键是必须知道测光表应该指向何处,以及如何理解所读取的数据。明白这个道理,也就知道窍门之所在了。世界上最聪明的测光表也不能自己做到完美的曝光,除非作为摄影者的我们将其指向景物的正确位置,并灵活地运用它的数据。
当我们正确地曝光了一幅彩色胶片时,得到的照片或幻灯片上的所有颜色都应该是鲜艳纯净的。同样,当我们曝光了一幅黑白胶片时,最后照片上的所有影调也应该是非常鲜明的。
其中的技巧就在于懂得怎样正确地对胶片进行曝光。本课将讲述如下内容:
如何知道测光表应指向的位置;
如何解释测光表显示的内容。
为了有助于全面地理解这些内容,这里再次从如何曝光黑白胶片的基本知识入手。一旦知道了怎样曝光黑白胶片,如何曝光彩色胶片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
好了,下面就开始讲述怎样掌握完美的曝光技巧吧。首先,我们应该对曝光一幅黑白胶片时发生的一切有所了解。然后,再把问题转移到彩色胶片上来。我们知道,彩色胶片以三层黑白乳剂为基础,这三层黑白乳剂与三原色有关,并从三原色中产生彩色影像。。
曝光黑白胶片时发生了什么
我们已经知道,当光线照射到乳剂时,卤化银中的微小晶体会发生变化,当显影时,受到光线照射而发生变化的晶体会形成黑色的金属银晶体。结果画幅中受到光线照射的区域会转变为底片上暗黑色的金属银区域。
画幅中那些没有受光线照射的区域又会怎样呢?这些区域的卤化银晶体没有变化,在显影过程中就会被冲洗掉。因此,画幅中没有受到光线照射的区域在底片上会变为空的区域。这些区域中所剩下的只是胶片的透明乙酸片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内容,我们来看看两种非常极端的情况。
首先考虑,当我们将整画幅都暴露在明亮光线下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比如我们不小心打开了照相机,将胶片暴露在明亮的太阳光下。显影这样的一幅胶片时会发生什么呢?几乎所有的卤化银晶体都将变为黑色的金属银,结果得到的底片是全黑的。
其次再考虑,当我们显影一幅没有经过任何曝光的胶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比如有时我们不能确定一卷胶片是否已经拍摄过,为安全起见,我们对其显影。如果该卷从未曝光,便会得到一整卷透明的底片所有的卤化银晶体在显影时都被冲洗掉了,剩下的便只是透明的乙酸片基了。
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很容易理解,下面我们考虑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当我们拍摄一张照片时曝光一幅胶片,会发生什么呢?强光会落到胶片上的某些区域,弱一点的光会落到另外一些区域,而在某些区域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光线,从而出现如下结果:
胶片上被极亮度光线照射的区域,在显影时。其上几乎所有的卤化银晶体都将转化成黑色的金属银,这些区域在底片上是黑色的。
胶片上被中等亮度光线照射的区域,在显影时,其上绝大多数(并非全部)卤化银晶体将会转化成黑色的金属银,这些区域在底片上是暗灰色的。
胶片上被很弱光线照射的区域,在显影时,其上只有少量卤化银晶体转化成黑色的金属银,这些区域在底片上是浅灰色的。
胶片上没有被光线照射的区域,在显影时,其上没有卤化银晶体转化成黑色的金属银,因而这些区域在底片上是透明的。 
这样,底片上的每个区域都对应着所拍摄的场景中该区域光线的相对强度。底片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金属银聚集状况,从覆盖有厚厚金属银的全黑区域到金属银稍厚的区域直到只有乙酸片基的透明区域。
二、如何确定适当的曝光量
我们知道,底片上的灰黑影调依赖于黑色银聚集程度。由这种聚集而产生的厚度实际上是可测量的。如果我们在一架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显影后底片的横截面,将会看到一系列由金属银构成的高峰和深谷,如图5。1所示。
 
标为A的顶峰是在曝光时受极亮光线照射的区域,在观察底片时,它看上去是黑色的。标为C的深谷是几乎没有受到光线照射的区域,实际上呈现为透明的。区域B是受中等强度光线照射的区域,显示为浅灰色。金属银聚集得越高,灰色越暗。
当我们利用这张底片制作照片时,便会反转色调。A处黑色顶峰在照片上呈现出纯白色,C处透明的深谷在照片上几乎是纯黑色的,浅灰色区域B在照片是呈现出暗灰色。因而,照片将我们重新带回到原场景的色调中来。也就是说,原场景中的明亮区域,在底片上是黑暗的,而在照片上再次变为明亮区域。而原场景中的黑暗区域,在底片上是明亮的,在照片中又变成了黑暗区域。
原场景中的明亮区域叫做强光部分,强光部分在原场景中是明亮的,在底片上是黑暗的,而在照片上又是明亮的。原场景中的黑暗区域或黑区叫做阴影部分,阴影部分在原场景中是黑暗的,在底片上是明亮的,而在照片上又是黑暗的。
彩色胶片的每层中都会发生相同的变化。蓝色引起胶片中蓝色敏感层上黑色金属银的聚集,绿色引起绿色敏感层中黑色金属银的聚集,同样,红色引起红色敏感层中黑色金属银的聚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所有这些与正确曝光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
为了确定曝光量,需要使用测光表。照相机上可能提供了内置式测光表,你也可以使用单独的手持式测光表。如果测光表是内置式的,照相机往往还提供自动曝光这一便利功能。
自动曝光
现在,所有的傻瓜照相机和绝大多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SLR)都提供了自动曝光(AE)这一可供选择的功能。从理论上来讲,我们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只是将镜头对准被摄物,并且按下快门按钮即可。内置式测光表则会完成余下的工作,不管采用的是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它都会自动计算"正确"的曝光量。看起来这似乎尽善尽美,然而不幸的是,内置式测光表所认为"正确"的曝光量常常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测光表不会思考,只有我们会思考。我们想要对被摄对象的脸部正确曝光呢,还是想要只显现出脸部轮廓而对天空曝光同时捕捉那绚丽的落日呢?AE测光系统只能猜测我们想要得到的对象,不管测光系统如何复杂,它也不可能知道我们想的是什么。
而我们自己是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的。本课将学习如何使用照相机的内置式测光系统和单独的测光表,以保证获得我们每次需要的曝光量。我们不是去猜,而是确实知道。
测光系统的类型
基本上说,有三种不同的测光系统类型,我们可以自己摸索出其使用方法。
首先,可以使用全自动测光系统。这种系统一般用在傻瓜照相机上,它可以自动地完成一切。我们不需要对曝光进行任何控制,照相机会完成全部的工作,但是它不管对错。如果我们的照相机和测光系统是全自动的,不需要我们对曝光进行任何控制,那么还要我们做什么呢?可能我们对曝光控制是无能为力了,然而不要过分悲观。本课中我们会介绍一些技巧,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愚弄"照相机,从而对曝光施加某种控制。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带有内置式测光系统的照相机,它允许我们对曝光进行某种手动控制。许多自动曝光照相机都通过一种叫做手动超控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功能,即关闭自动测光系统,并对曝光进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