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笑着的时候,他的那双八字外飘胡须就是抖动了起来,看着有些滑稽。民初这几年,很多人都喜欢留着短小的八字胡须,这个主要是学曰‘本和德(*)人,不但蔡锷留了胡须,就连陈敬云也留了个八字胡须。陈敬云之所以留八字胡须乃是因为他想要给别人一种成熟的印象,毕竟他的年纪还太过年轻,二十四岁的他算是中国各大军阀里面最年轻的一个,袁世凯,黎元洪,孙文,黄兴这些人不说了,基本都是四五十岁乃是更多,就连蔡锷、阎锡山这两人也都是三十左右了,所以为了避免让人看上去太过于年轻,不够稳重之类的,他特地留了个八字胡子。

双方说着一些客套话的时候,很快双方的闲杂人等都相继离去,最后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他们才算是正式交谈起来。

“子华,不是我不明白,而是我实在理解不了,依照你的能力去中央的话,一个陆军次长是跑不了的,到时候我甚至都能把这个陆军总长给让出来让你当,而且你还年轻,等多几年这总统之位难道还能跑得了?”蔡锷叹气:“难道真的就非得靠手中的军队打出一个总统来?”

面对蔡锷如此直白的质问,陈敬云喝了口茶才道:“松坡兄,你的勇气我是佩服的,不过北上任职嘛,我实在没那个信心,我就怕去了不用几个月就得客死他乡啊!”

蔡锷听到这话也是一愣,北上的危险他是知道的,如果自己北上之后袁世凯要杀他还真没什么抵挡的办法,不过他很快就把这个想法从脑海里抹去,接着道:“你我北上之时,全国人都看着,袁总统难道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加害你我不成!”

陈敬云心里暗道:“直接杀了肯定是不会的,但是软禁是一定的,反正是去了就别想回来了!”

不过他也不想继续辩解了,而是转换话题道:“此事如何,松坡兄去了自知。”

蔡锷道:“也好,我就先去燕京一趟看看水多深,不过到时候要是我没事的话,你可不能再置身事外了,我们中国已经经不起继续折腾了!”

面对蔡锷还想要他去燕京的想法,陈敬云都有些苦笑不得了:“你说我在苏南那边和北洋军打成现在这个模样了,我要北上了北洋里的人还不得把我生吞了啊!”

面对陈敬云如此的话,蔡锷也是无语,半晌后道:“这打也打了小半个月了,这继续打下去对国家害处甚重,这万一要是招来外国干涉重演庚子年的事情就不好了!”

陈敬云道:“现在不是说我想不想继续打下去,而是他袁世凯想不想打!”

“这么说来,子华你是有意停战了?”蔡锷听到陈敬云的话后大喜过望,连忙问道。

陈敬云只是这么一说,但是被蔡锷这么一问后也不辩解了,直接道:“停战也未必不可!毕竟继续打下去对大家都没好处!”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上海之行(二)

要国民军停战很简单,要么北洋军把国民军彻底击败了,国民军为自保而求和,要么国民军把北洋军击败后,占据了主动优势后而提议和平。不管是那一种方法现在都不具备条件。

就算是要和平,那也得先分出胜负再说。

蔡锷却不管这些,得到了陈敬云想要停战的意愿后,他觉得自己有希望把苏南的战事给平息下来。

随后,蔡锷和前天已经到达上海的孙文也谈了谈,孙文也表示说自己支持苏南停战,并愿意为此调停。

很快,蔡锷和孙文想要为国民军和北洋军调停的消息就传到了袁世凯耳中,袁世凯对此不以为意,他花费了那么多军费动用了三个师南下可不是说着玩玩的,而是希望打击陈敬云的扩张势头,把北洋军的势力渗入到苏南乃至浙北地区,彻底奠定江淮地区的安定,甚至希望能够把浙江从国民军手中给夺过来,然后利用江苏和浙江两省的财力缓解中央政斧庞大的财政压力。

要让他接受调停也可以,除非国民军主动撤出苏南乃至浙北地区,另外国民军也要退出广州城,这样的袁世凯或许会考虑在现今占据优势的时候停战,毕竟现在北洋军虽然占据了优势,但是要击败苏南以及浙北地区的国民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这场战争支付的军费也不是小数目,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话袁世凯也是很乐意。

然而这些条件说什么陈敬云也不能答应的,陈敬云当初要是能服软的话当初他直接从广州撤军就是了,也就不会造成津浦线上的紧张局势,以至于最后的矛盾积累到了顶点只能靠战争来宣泄。

十一月四号,陈敬云和蔡锷以及孙文三人联合举行了一个晚宴,宴请了一些外国在上海的外交人员以及部分军政要员以及上海的士绅富商名流们。

次曰,蔡锷离开上海乘搭轮船前往燕京,而孙文也是离开上海前往江苏北部地区视察铁路建设,九月份的时候北洋政斧和比利时签订了修筑陇海铁路的借款合同,预定在原有部分铁路线路的基础上修筑长达一千八百公里的陇海铁路,而现在的孙文还是全国铁路总办呢。

而陈敬云却是没有急着离开上海,而是在上海继续呆着。

对于这个时代的上海,陈敬云的感觉是新奇的,以前看过的影视小说里头对上海的描述总是个喧哗浮躁的城市,留声机流淌出来的悠扬音乐声,踩着高跟鞋穿着秀尽了身段的旗袍的时髦女郎,外滩上那些风情各异的建筑,尤其‘长相思’电影一出后,周旋的妙曼身姿在‘夜上海’的舞曲中轻缓摇摆的场景似乎给旧上海定下了格调。

来上海之前,陈敬云对上海也是充满了期待的,想要看看这个远东第一都市到底怎么个繁华,然后真正到了上海后,才发现1912年的上海和自己想象中的旧上海还有着很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上海是远东第一都市不假,但是说的并不是华界,而是租界。

在上海华界虽然比福州,杭州人多一些,繁华一些,但是并没有让陈敬云得到太多的意外。倒是远远的望过租界里一眼,让陈敬云心中感触良多,租界和华界虽然相邻,但是两者的发展和秩序完全不同,甚至有着很明确的差别,尽管有着好奇和期待,但是陈敬云并没有打算过进入租界。

这主要是安全问题,另外也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主要租界当局不允许陈敬云带着卫队带着武器进入租界,那么陈敬云就不会踏入租界一步。

尽管不进入租界,不过这不影响陈敬云在上海的活动,短短几天时间里形成被安排的满满的,接见了众多人士,绝大多数都是居住在上海的军政要人名望士绅。

六号,他还特地去参观了江南船坞。江南机器制造局从1865年开始兴建至今已经五六十年的沧桑了,设有枪炮,弹药,轮船,机器,翻译馆等部门。

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江南制造局的造船部门被读力了出去,成为江南船坞,辛亥后改称江南造船所,而剩下的江南制造局已经不复当年辉煌了。

现在的江南制造局虽然还保留了制造枪炮弹药的能力,但是技术水平和汉阳厂以及福州兵工厂无法比价,产量就更不用说了。相对比制造局,读力出去的造船部门则是继续发扬光大,单单1905到辛亥年间,江南船坞就造船大小一百三十六艘,其中承建军舰多艘,比如五百吨的炮舰联鲸号,两百五十吨的炮舰甘泉号,并且在辛亥前夕还在承建两艘八百六十吨的永祥号和永绩号,现在马尾船厂所承建的福州舰队所订购的长乐号就是参照江南船坞所造的这两艘炮舰。

可以说,近十多年来,江南船坞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造船厂,其拥有的技术能力是马尾船厂所不能比较的。举个例子就可以很好的说明,现在江南造船厂能够建造八百多吨乃是更大的军舰,然而马尾船厂现在造一个同样的炮舰却是需要购置机器设备。

国民军占据上海之后,也接受了江南船坞和江南制造局,并且很快的就将江南制造局改称为上海兵工厂,并从福州兵工厂那边派技术人员过来恢复生产,不过即便恢复生产后产量也不会太高,就和广东那边的兵工厂一样,产量有限,重要姓不高。

但是江南船坞就不一样了,这个目前中国最大的造船厂所拥有的技术能力是马尾船厂都达不到的,所以陈敬云也是很重视,不但亲自将其改名为江南造船厂,而且还亲自到江南造船厂去视察参观。

上海改变了主人,这江南造船厂自然也改变了主人,原先的马尾船厂席之行亲自向陈敬云毛遂自荐,说他想要担任江南造船厂厂长一职。陈敬云考虑过后也就答应了,这席之行一到达上海后,就是对江南造船厂大刀阔斧的改革,把江南造船厂的官衙作风全部铲除掉,一些吃干饭不干活或者没技术能力的人一律辞退,然后提拔了大批技术人员担任重要岗位,并且从马尾船厂以及福州兵工厂那边申请了不少的管理人员过来江南船厂任职,短短十天不到的时间,江南造船厂就已经焕然一新。

“都督你看,这就是我们船厂目前正在承建的永祥号!”席之行指着一个尚未完工的军舰对陈敬云说道:“这个永祥号和马尾船厂那边正在造的长乐号是同一个型号,当初我们设计长乐号的时候就是以江南船厂这边的两艘炮舰为主要参考对象!”

陈敬云看着眼前这艘连外壳都还没有完工的炮舰,也是看不出什么好坏来当即道:“哦,这么说来,我们现在正在造三艘一样的炮舰了,这以后后勤维护也好办!”

“也可以这么说,这三艘都是大同小异,另外正在曰‘本建造的那两艘炮舰也是和这三艘同一批的!”陪同而来的萨镇冰插口解释着。

此时,萨镇冰见陈敬云心情似乎不错,当即又道:“司令,现在江南造船厂已经被我们拿下了,现在这两艘炮舰后续的建造经费我们是不是垫上,把这两艘船建完自己用。”

陈敬云知道他想说什么,当即道道:“这个放心,船厂都归我们了,北边的海军部自然不会继续出钱的,这两艘炮舰的后续经费我们来出就是了,到时候你们海军处看着办!”

萨镇冰也是笑着答应了,现在海军处里头有着不少钱呢,陈敬云和美国人的海军合作计划,也就是伯利恒合同可是提供了两千五百万美元的资金用来发展海军,就算大部分必须用来向美国采购军舰,但是剩下的也有数百万美元可以用来建造扩建海军所用的枪炮弹药厂以及用于船坞海军基地等,从中挪出一部分用来支付这两艘军舰的后续建造费用还是可以办到的。

参观完船厂后,和陈敬云一起来的陈敬海立即向江南造船厂下了两艘轮船的订单以示支持,陈敬海自从担任华夏银行行长后,和华夏银行的财务总监陈敬声一同管理陈家产业,而陈敬海除了关注传统的金融业务外以及陈家原有的产业外,更积极的向外扩张。而航运业就是陈敬海近期的投资重点,这个主要起源于国民军对海上运输的庞大需求,由于福州到广州以及杭州都没有铁路开通,后勤补给只能依靠路上交通一步一步走过去,后勤部为了减轻成本,先是利用船只向广州方面运送补给,后来萨镇冰率领海军并迫使上海的北洋海军投向于福州舰队后,国民军的海上威胁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后勤部就开始利用船只把后勤补给直接海运到杭州,上海,然后通过铁路运输到镇江前线。

后勤部需要庞大的海上运输力量,福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