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铁骑踏天下-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上一名西凉军候,手按腰间佩刀,鹰目扫过关上的士卒,悠悠开口道。

刚才已经有了点骚动的西凉兵,在听到军候的劝言后,不由的都灭了此间心思。

董卓对背叛者的手段残酷狠辣,若他们今日背叛董卓,那远在西凉的家小们定不能安生。况且那军候威望极高、平日中对他们都有恩情,此时焉能反叛。

 第二十六章秋风血雨

ps: 谢谢读者的月票,花猫非常感谢,这是本书上架以来收到的第一张月票,谢谢。

最重要的却是董相国亲率四十万大军出京的消息。这些士卒们起了投靠诸侯的原因就是诸侯势大,他们害怕关破之后无路逃生,现在则不然,有了这条稳定人心的消息,西凉兵的惧敌之心也慢慢的随风而 去。

军候一脸的欣慰,心中直呼“李儒神人”。

原来李儒早就猜测到西凉兵会因为泗水被破,诸侯势大等原因,会起套靠诸侯的想法,便早早派快马将应对之法交给军候,让其安心等待,董相国不日就会前来。

关下,袁绍远望到关上西凉兵若有所动,但在一会的时间后,又平静了下来。他一时也猜不透到底发生了何事?

再过了一会儿,立于万军阵前的文丑,见关上已经毫不动静,不由的恼怒喝道:“鼠辈们,既然你等选择做董贼爪牙,就下来同某家相斗一番,可敢否??”

虎声经空气传递,亦全部落入西凉军耳里。

先前说的军候听闻此话,探出头来,看着关下那黑色战骑上的虎将,口中不屑道:“匹夫,我家相国不日就来,他老人家身边的吕布将军有神将之勇,一杆长戟会尽天下英雄,如你这般的莽汉匹夫只有送死之份,还不速速退去。”

军候的喝声传至关下,关前的袁绍突闻董卓要来,忙出声将文丑给召了回来。

“主公。凭末将手中长枪,胯下俊马。定能为主公拿下此关。”

文丑回到中军大旗下,横枪立马。脸上带着豪气之色说道。

袁绍见麾下将领如此豪气,也跟着道:“汝乃我麾下大将,区区此关当是可取。”不过袁绍说到此处,话锋一转道:“你可听到那董卓要来?”

“是的,主公。”

“董卓的西凉兵号称无敌于天下,麾下的吕布、李傕、郭汜更是有万夫不当不勇,而我只有你一员大将在此,万万难敌。”袁绍仰望那巍峨险关,口中带着羡慕之色道。

袁绍的话刚一出口。文丑便是一阵服气。但碍于自家主公在前,并没有说甚言辞,只是那张黝黑的脸上布满了不服之色。

“来人,去禀报盟主,就说董卓率领大军已在赶来的路上,本将请求退兵。”

令旗兵抱拳一礼,策马顺着阵前而过,向盟军的中军大旗下奔去。

袁绍本就不愿当这个先锋,是众诸侯共同推举他的。现董卓既然来了。正好顺了他的心意,让他有了保存兵力的借口。

离前军袁绍不足五里之地,诸侯盟军排成整齐战阵,为其以助声势。

“报。盟主,我家主公接到董卓要前来援助消息,特派在下来请命退兵。”

令旗兵奔到刘鹏的中军大旗下。忙下马施礼禀报道。

退兵?

这是可能的吗?刘鹏为了折损袁绍的兵力,岂会让他轻易退兵。

“回去告诉袁先锋。董卓大军尚未前来,让他立刻进兵虎牢关。”骑在赤兔马上的刘鹏。一脸冷色的下令道。

令旗兵不蠢,听出盟主的语气不好,忙领命而去。

“主公,袁绍不想不兵攻打虎牢关,并不是因为惧怕董卓,是他想保存兵力,以待在以后的时日中,可以捞到好处呀。”

看着令旗兵策马奔腾的身影,荀攸打马向前移了一步,口中含笑道。

“好处?诸侯会盟乃是为剿灭董贼,扫清寰宇、还大汉百姓一个太平。他却为了一点私心,不想与董贼交兵,实是愚蠢之极。”

周边都有士卒,为避免有他人的耳目,刘鹏一脸正色道。

荀攸愣了一下,遂拱手退后。

已经准备退兵的袁绍,在接到刘鹏强行进攻虎牢关的命令之后,一脸气愤,刘鹏这是故意要折损他的兵力?若他不听令,回去后少不得要治罪于他。

虽说他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之人,但擅自退兵,不听将令的罪责可不好推托。

三思之后,袁绍转身恼怒的看了眼身后的诸侯盟军,狠声下令道:“听本将令,攻城。”

五里开外,刘鹏冷眼看着袁军士卒抬着云梯、呼啸般的向虎牢关冲去。那喊声惊天动地。

袁军还未冲到关前百米处,便让关上的西凉军一阵箭雨,密集的箭雨冷冷射进袁军士卒身体中,那哀嚎之声尽起。

不过为了建功立业,还是有士卒拼着被箭矢射中之险,手提兵器照着冷冷的 箭雨冲了上去。

成排的袁军在箭雨下命归西天。

袁绍眼看着自己的士卒,成片的倒在血泊中,双眼欲喷怒火,胯坐在战马上的身子不由的微微颤抖。这次他来会盟,所带全是精锐甲士,本想保留点兵力,在以后的讨董之战中、或是在暗取冀州之事上留一后手。

可此刻他那精锐大军,在利箭之下,不停的倒下去。

阴沉的天,似乎也在为袁绍不公,慢慢的下起了秋雨。

虎牢关前,袁军冒着血雨,终是未摸到城关之下,便被西凉军狠狠的射了回去。

“主公,我军伤亡甚大,当速速退兵,以图日后啊。”

就在袁绍身边,一文士打扮的中年人看着漫山遍野的死尸,忙催马向前一步,进言道。

细雨秋风间,袁绍在雨水的侵湿下,眼望关下那正败退回来的士卒,头也不回的道:“子远,本将如何不想撤退,但刘鹏却让本将攻取虎牢关,你说本将敢不遵命否?”

中年人将关前的情景全看在眼,只见袁军士卒退回来后,又被督战的军士驱赶了上去。

知道不能再这么送死了,中年人忙道:“主公,这些士卒可都是精兵,为你取冀州立足有莫大用处,若都战死在虎牢关下,对您成千古霸业不利。还请主公速速退兵。”

中年文士没有回答袁绍的话,而是知袁绍喜麾下之人奉承,便将大业放在前边,他相信袁绍会采纳此建议的。

“嘶”。

袁绍战骑一声尖叫,似是受不了秋雨的湿打。

坐在战骑上的袁绍也好不到哪去,盔甲外面已被雨水打湿,眉头之上的雨水也滴答了下来。

“刘鹏问本将之罪时,可该如何应付?”

看不下去的袁绍,将头转在一边,向中年文士问道。

 第二十七章西凉兵锋

风雨交加,战鼓不停,杀喊声汇成一道道、顺着前方传了过来。

听到此话,中年文士知道自家主公已经动心了。于公而言,他认袁绍为主,为其出谋画策乃是应当之事。于私而言,他前来投奔袁绍,就是看准了袁绍能成大事。

在袁绍未成大气前,万不能一蹶不振,否则他也只能另找一人辅佐了。但其他诸侯,在他的眼中,不是出身低贱,就是匹夫粗汉。不值得他辅佐。

“主公,刘鹏虽是众诸侯的盟主,可您也是副盟主,此时天降大雨,攻取关城不利,您暂时撤兵,是为了休整军力,来日再战。谅那刘鹏也不会对您怎么样的。”

中年文士思索了几下,未有太好之计,便将下策道了出来。

虽然这是下策,袁绍也能想到,但从中年文士的口中道出,无疑给袁绍增加了一份底气。

“传令撤兵。”一声大喝从袁绍口中发出。

早已在两侧等待的令旗兵,立刻飞马而出,冲前方攻关的士卒处奔去 ,在飞奔间高亢道:“主公有令,传令撤兵。”

撤兵?

早就不愿送死的士卒突闻此音后,忙扛着兵器奔了回去。

诸侯大军,中军大旗之下,刘鹏看着袁军士卒像乱兵似的奔了回来,便知袁绍已下达撤兵令。

风雨之下,刘鹏嘴角冷笑一下,望着在雨水中变的模糊的虎牢关看了一眼,传令道:“今日天降雨水,不适攻取虎牢关。传令众诸侯撤军吧。”

“诺”令旗兵在得到将令后。飞奔出去传令。

袁绍都已撤兵。刘鹏知道这个凭借私自撤军、不听军令等罪,暂时还是动不了袁绍,不过却可以略施小计,让这厮大扫颜面。

冒着秋雨,诸侯们也都听从军令,缓缓撤军。

对于今日袁绍在战场所为,众诸侯也都以为是盟主下令之缘故,毕竟当时秋雨缠绵。加上虎牢关易守难攻,他们也都看见袁绍军伤亡颇多。

回到大营,刘鹏立即派人将各路诸侯请来。

诸侯们有的三里之外,有的在十里之外,一时难以全部聚齐。

身为盟主的刘鹏便安排军士上了酒宴,给当先而来的诸侯们洗去秋尘。

入夜。

幽州军中军大营,刘鹏与往常一样端坐首位,下方则依次坐着各路诸侯。身为副盟主的刘虞、袁绍二人则坐在两侧首位之上。

正在袁绍心中坎坷不安之时,刘鹏出音问道:“本初,今日你擅自退兵。本将本不欲追究,但无规矩不成方圆。经本将与各路诸侯商议。近日粮草短缺,就不先给本初所部了。”

什么?右侧首位的袁绍当闻此话,一脸的不相信,各路诸侯中,与他袁家有千丝万缕之人不在少数,他们怎么可能同意此事?

慌乱之中,袁绍转过身子看向那些诸侯们。但在坐在各路诸侯都是人精,一见袁绍看过来,则全部低下头颅,不去对视。

诸侯们的表情让袁绍心中一凉,同时在最深之处,又有一股愤恨。

他在虎牢关外血战,众诸侯们却躲在身后坐享其成。如今因为他不听将令擅自撤兵,盟军就要断了他的粮草。

“诸位,本将今日受了点风寒,麾下将士也伤亡颇大,已难以担当先锋大任。”袁绍坐在位子上,装作一副不痛不痒的表情悠悠说道。

这点刘鹏早已想到,轻笑道:“本初既不愿再担先锋之任,也罢。正好董卓不日就来,诸位可整休兵马,来日本将亲为先锋,为盟军出战西凉兵。”

“盟主威武。”

诸侯们才不管谁做先锋呢,只要有人在前方攻关,他们能渔翁得利就成。

长沙太守孙坚在同众人应声过后,出声道:“盟主身系我四十万大军之生死,能自任先锋,迎战董卓。实让孙坚佩服不已,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坚虽不才,但还是愿为盟军出力,率先迎战董贼。”

孙坚自请之言,让刘鹏一阵窃喜,这个孙坚见董卓亲来,必是想在天下人眼中一举击败董卓,提高他自己的声望。

可董卓哪是那好击败的,孙坚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看诸侯们都在私相低语,刘鹏盯着孙坚起身道:“文台英勇,真乃汉室之幸,如此就有劳文台了。”

“盟主客气,此乃坚之荣幸。”

孙坚朝在坐诸侯拱手一礼,对着盟主之位上的刘鹏高音豪气道。

既然有人接了这个先锋之位,众诸侯便开始高音纵谈。只有袁绍是一脸的冷色,脸上的表情如千年寒冰一般。

在心中,袁绍已将刘鹏、孙坚二人视为他日必杀之人。在他眼中,刘鹏数次欺辱于他,是他生平第一必杀之人。而孙坚却是在刚才,出声自请出兵董卓而羞人于他。

谁都知道,这个先锋是他袁绍推辞过的,而盟主刘鹏要亲任先锋,正是他所愿意看到的事情。孙坚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不是打他的脸么。

因此气愤之及的袁绍不仅看刘鹏不顺眼,捎带着连孙坚也看不过。至于那些诸侯,袁绍在心底则是更相信他们是受了刘鹏的胁迫,才不得不一起坑害于他。

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