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铁骑踏天下-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阳太守自得知刘鹏率大军要来攻城,忙请上党太守张杨领兵相助,又连忙召集各县兵马,组成一支四万人的大军,严防晋阳四座城门。

这四万兵马都是太原本地兵马,且全是健儿,兵器精良,拥有不俗战力,可谓是一支劲旅。

张杨接到书信,却是没有任何反应。看情形是不会来援助太原了。

只要张杨不来掺和,攻取晋阳不存在任何问题。、

晋阳城池高大,比起冀州首府邳城也是不遑多让,四座城门且都有重兵防守,要靠强攻,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拿下。

翌日清晨!

刘鹏亲率侍卫,行至城外五里处一座高山上。

站在山上看着晋阳城的防备。刘鹏一阵冷笑,心道这晋阳太守看起来是个文人。并不精通行军布阵。

其在晋阳城头上插满旌旗,远而望去,到处都是遮天蔽日的旗帜,看起来威武不凡。

可这恰恰说明此人是虚张声势,他想借这个小小的旌旗,来让刘鹏退缩。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燕军千里迢迢而来,岂会被他几面旌旗吓倒。

旌旗之后,只能看到那露出半截的密麻长枪。每隔一个空间就会有一只寒枪。如此下来,东面城头上的守军少说也有近万。

城门前地形平坦,可供应双方野战当地。

看完地势后,刘鹏骑上赤兔马,奔驰回营,于他而言,今日收获不小。起码判断出太原太守乃是一个文人。

文人都有弱点,只要找到此人弱点,还怕取不到晋阳城。

回到大帐中,刘鹏思虑一番,派人去将诸将请来。

不大时间,赵云、高顺、许攸三人进来。

“本将今日观察了一下地形。晋阳城三面环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且此处城墙高大,城中守军严阵以待,我军很难找到突袭的策略,诸位怎么看?”

刘鹏在三人进来后,便出声问道。

“主公。我军粮草运输困难,若不早日攻取城池,恐怕等粮草断绝,会动摇军心。”

高顺皱了一下眉头,沉声回道。

粮草确实是重中之重,数日下来,原先带着的那些粮草,大部分被扔在孟县和浪孟城中。

并州道路难走,军士们带着粮草行军,每日不过数十里,很难达到兵贵神速。因此他才将粮草扔在后面,以期大军快速前进,早日攻破城池。

“此事正是本将所忧虑的,我军一路行到此地,对此处地势再是清楚不过,这并州附近地势高而险峻,有的地方连战骑都不容易通过。”

刘鹏梳理一下思路,淡淡说了几句,扭转话题道:“本将召你们所来,就是为此事而来。晋阳城虽不容易攻克,然其军中却无猛将,其太守也不过一庸主而已,这样的人,即使放在本将面前十个,那也是无足为虑。”

“主公,此话何意?莫非主公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赵云惊声问道。

刘鹏确实想出了一道计策,神秘一笑,道:“此计明日清晨,诸位就会知道。”

就在这三人被刘鹏此话勾 的兴趣大增之时,刘鹏却话锋一转,道:“我军目前兵力与城中守军兵力相差不大,若强行攻城,必会损失惨重,因此本将决定,明日子龙、子安率领大军在城外五里处屯兵,但只屯不围,也不叫阵。”

“主公。。。这?”

赵云一脸疑惑,心道只屯不围是什么计策,刚问出几字,但又感觉不妥,遂将口中未说出的言语硬吞下去。

刘鹏微微一笑,没有计较赵云的冒失,转身朝着许攸道:“子远,你去营中挑选二十名木匠,本将有大用。”

“诺”!

有了先前赵云、高顺的例子,许攸也就放下疑惑,不再多问,只接令道。

随后,刘鹏在交代三人一些琐事后,便将三人打发出去,他自己则待在大帐中,神思出游。

破晓!

燕军鼓声大作,轰聋聋的擂鼓声响彻云霄,震的大地发出颤音。

燕军四万步骑横立于东、西、南、北,四门前,每门皆有无数旌旗飘扬,牛皮大鼓声震人耳膜,像似天际间传下来的怒喉,一声接一声,声声不息。

城头上。

年约四十岁的中年儒生,身着汉朝官服,腰悬宝剑,凝目相看,却见城外数里外,燕军一字排开,当先那威武战骑。黑压压的一大群,根本看不到尽头。

儒生眉头皱在一起,看着燕军阵势,目露胆怯,神情也不由的现出几分愁苦。

燕军这副攻城架势,却将儒生吓的不轻,本以为凭借他所布置的城防。即使吓不退燕军,也定不叫燕军轻意攻城。

此时看来。燕军根本不要惧他的大军。

自家人清楚自家事,他麾下兵卒号称四万大军,其中一万多都是初次上战场,根本于阵战不懂,只能充当门面,给他自己壮壮胆气。

深吸一口凉气,儒生整理一下语言,向身后三人问道:“燕军这副架势,看来是要攻城。尔等可有计策?助吾退兵?”

身后三人俱着皮甲,腰悬佩剑,此刻叫儒生问起,三人暗皱眉头,城下燕军阵势威武不凡,那高高飘起的刘字大旗,他们不用猜想。也知道那是大将军刘鹏的中军大旗。

三人沉默片刻,其中站在左侧的中年大汉,向前一步,拱手道:“太守大人,末将有两条计策,请问大人愿意先听哪条?”

正需信心的儒生听闻此言。脸上划过一道喜色,忙问道:“两条计策都说出来,吾挑一良计而行。”

大汉暗叹一声,眼前这儒生治政有方,治军却是无能,他的两条计策恐怕都行不通。

“太守大人,燕军兵锋犀利。一路连破数县,挟大胜之威,挥师直入我并州腹地。此时,大人当广召天下诸侯,尤其是并州各郡太守,许这些太守们予以重利,再请他们发兵相救;而大人则率兵坚守此城,只需坚持十日,援军到达,便那击退燕军,保住太原郡不失。此为外援。”

“另一计则是,主公伏地请降,以刘鹏之威望,必不会加害于您,或许大人还可在刘鹏麾下占一席之地。如此,既能保住主公性命,还能保住太原百姓不受战活摧残。”

大汉微微一愣,一口气将这两条计都道了出来。

儒生听完,白净脸庞闪过一丝茫然,他不是不想过投靠刘鹏,可传言中,刘鹏残暴不良,滥杀无辜,视百姓为蝼蚁,视天下英雄为草芥。

如此之人,即使他投靠过去,性命未尝能保。

就在前几日,探子传来消息,刘鹏在出征前的数日中,派麾下大将周仓,将蓟城一些大世家的家主全部斩杀,有些家族杰出的二代青年,也都一同被斩杀。

结合刘鹏数年之前屠戮商贾家族一事,儒生认为刘鹏可能真如外界传言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屠夫,这种人物,根本不晓得什么是治国安邦之道,只知一味屠杀。

儒生左右摇摆不定,他不知是该投靠刘鹏?还是该发书信求援军?

投靠刘鹏,他担忧保不住性命;发书信求援兵,他担忧援兵未至,晋阳城大门已被攻破,到时燕军进城,岂会放过他,及这数万将士。

三人中,中间那名武将三十多岁,高大身形,体格强壮,脸色阴沉,盯着刚才献计的那大汉道:“我等身为汉臣,就当为天子尽忠。如今,天子蒙难,我叔父广发书信,请各镇诸侯前去解救。这刘鹏身为当朝大将军,手握幽、冀二州雄兵数十万,却不去解救天子,反来攻打我并州。此人如此不忠,我等岂能投靠于他,否则,世人会言,我等背叛朝廷,投靠奸贼。那时,诸位与在下都将身败名裂,成为大汉的罪人。”

刚才说话之人乃是王允的旁支侄子,乃是晋阳王家的杰出人物,此时他一说话,儒生当下脸色一变,从先前的微微惊怕,便成猪肝一样的颜色。

读书人最好面子,王允侄子什么不好说,却要拿大汉忠心说事。

儒生自然知道刘鹏是什么人,可无人说出此话,他就当作不知道,可现在,王允侄子将话挑明,他如何还能再去投靠刘鹏,背叛朝廷。那不是自甘堕落,为世人不齿吗?

“那依你意该当如何?”

儒生将心中怒气压下,强自镇定的问道。

 第十四章 王屿

王允侄子可不惧太守,他家是晋阳大世家,家中有丁役三千多人,他的麾下掌握着一万晋阳城兵卒,其中多是百战精兵,就是儒生想投靠刘鹏,没有他的支持,儒生也断难顺利投靠过去。

“依在下之见,太守大人世受皇恩,此时正当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岂能自降身份,与奸贼为伍。当下可派飞骑,去往各州各郡求得援兵,只要我等坚守住城池不破,燕军远道而来,久攻不下,必生退意。此时,太守大人的援军就会到达,与我等互相策应,攻伐燕军,斩杀刘鹏,如此,除贼第一功当居大人。”

王允侄子脸色阴沉,平淡的回道。

儒生虽是文人,可他久经官场,知晓其中利害。

现今天下乱象已现,各路诸侯或是争夺地盘,或是养精蓄锐!谁还有功夫前来救他,就是有那么一两人愿意发兵救他,可没有足够的金钱,这些人岂会发兵相救。

远的不说,就拿离他最近的上党太守张杨而言,他与此人关系莫逆,私交还算不错。

此次刘鹏亲率大军征讨,他担心寡不敌众,这便派心腹携带重礼,前去请张杨相助。

谁料到这张杨惧燕军兵威,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发兵支援。

儒生无奈的暗叹一声,现在他不求击退燕军,斩杀刘鹏,只求燕军速速退去。

他比谁都清楚,刘鹏骁勇善战闻名天下,曾征黄巾、伐羌人,屠乌桓、平冀州,这些功绩都是在沙场上厮杀出来的。并非是用嘴说出来的。

要想靠他们这些乌合之众斩杀刘鹏,那无疑于是天方夜谭。

儒生现在心中极为矛盾,他不知该如何走?到底是保名声,与城池共存亡,、还是苟且偷生?

“大人,时不我待。燕军鼓声大噪,恐怕过不多时,就会攻打城池,大人还是想想该如何迎战刘贼才是,否则城池一破,我等数万将士及晋阳百姓都难逃一死。”

王允侄子见儒生下不定决心,便催促道。

儒生听闻此话。心中微微起了一丝波澜,遂道:“三位将军还请速整兵马。准备迎敌,吾现在就去写书信,为吾等求来数路援军。”

“大人英明”!

三将听完此话,忙赞道。

儒生摆摆衣袖,遂直起身子,带着近卫顺着城头走下。

城外。

燕军阵容整齐,军士握着兵器,一列列的并排站齐,等待着攻击之令。

鼓声从破晓时起。一直未曾停下,咚咚的雷霆声动,响彻三军,直将将士们那颗杀戮的心点燃起来。

赵云、高顺二将分别率领兵马屯于晋阳城外围,既不下令攻击,也不收兵,就将那牛皮大鼓。放在木台上,由兵卒卖力的敲着。

在营寨中,中军帐内的刘鹏,此刻却是给一众匠人展示着他连夜绘制出来的草图。

此图中绘的乃是一坐高达数丈的木制云梯,比一般简易云梯高数丈,上面可同时容纳数名兵卒。在云梯下方是一块很大的木板。下面有可移动的四个木轮,可随意转动。

在攻城时,士卒可推着云梯选择一个守卫薄弱的地方攻上城头。云梯最高处有两副木梯,当下面的士卒转动木轮靠近城墙,那两幅云梯就可连接到城头上,军士就能踏云梯冲过去,直取晋阳城。

像刘鹏手中绘制的这种云梯。在大汉王朝的军队中有许多,但刘鹏绘制的云梯,却与现在的云梯看起来一样,实则是简易的。其中有些不必要的地方,刘鹏则将其缩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