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网争锋-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请董市长放心,一定要找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有帮助的干部!”

邓公子很笃定,自信的笑容绽放在脸上,说实话,邓公子很阳光,特别是他的笑容,更是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东方怡俏脸转向车外,眼睛的余光却时不时拐向小男人,不知道他还会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惊喜!

以前邓公子在古城县的时候,张利民随时都会找上门去,讹邓公子一顿好的。自从邓华离开,古城县没有了谈得来的朋友,张利民感觉工作都没有了兴趣。

正百无聊赖之际,张利民接到邓公子的电话:“老张,过来我们一起干!”

“一起干?”张利民眼前一亮,随即挠挠头,“邓副经理,非常感谢你的邀请,只是我家老头子让我在下面锻炼,恐怕不会让我回市里。”

“别说有好事我没想着你,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招牌,绝对会让张叔动心。告诉你,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可只有一个招兵名额,你不要我就……”

一听这话,张利民急了:“唉唉唉,不带你这样的,这么大事怎么着也要让哥哥想想不是!等着,十分钟给你电话,这个名额哥哥要定了,就算自己不去,也要把相好的送进去,省得白欠你一个人情!”

挂断邓公子的电话,张利民眯起眼想了十几秒钟,想起来到古城县的种种。以往不过是浑浑噩噩混日子,只是在县党校遇上邓华以后,古城的生活才有了一丝色彩。

重新和邓华搅在一起,的确值得期待,张利民随即拨出电话找上老爸:“爸爸,邓华邀请我去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您觉得我继续留在古城县好,还是去那边?”

“哦?去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这几天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成为清远市的热点,其实从筹建之初,张副书记就一直持赞成态度。张伟刚刚四十六七岁,这样的年龄在淮阳省地市级领导干部中绝对属于少壮派。

正文 第557章 张伟副书记

因为红色年代的影响,华夏官场影响了一代人,耽误了一代人。那些红色年代中靠边站的老干部,回到岗位上之后,一心想要把失去是时间补回来。这些人在位子上,很多都是超龄占座,让中央提倡的干部年轻化遇到很大阻力。

淮阳省各地市中,市委书记超六十岁还在位的有三个,市长四个,副厅级干部超六十岁十几个。随着今年中央对干部年轻化力度加大,相当一批像张伟这样的干部,走上后备领导岗位。

清远市虽然是刚刚发生官场地震,两位主官年纪却都不小,如此的安排,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官方叫做以老带新,很多人都明白,两位副书记,廖晶和张伟,实际上都是后备干部。

张副书记和廖副书记二位,都已经提拔到厅级,属于高配。如果是通常情况下,备选接班人越低调越好,当前华夏的政治气候决定了,想要站稳接班人的位子,随时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没有一点建树是不可能的。

因此,廖晶才会在如此敏感的时候,推广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同时,推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很显然,在前进的道路上,廖晶已经走在前面。张副书记虽然不想大出风头,却绝对不想现有的有利条件化为乌有。

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恰恰是清远市走改革开放新路,还是继续抱残守缺、畏缩不前的转折点!如果此时张伟看不清这一点,也就不会被上面看中,成为清远市的备选接班人。

对于邓华,张伟不比廖晶了解的少,别忘了张利民是邓公子的同学,几乎邓华在古城县所做的每一步,都在张家父子的关注之下。也许,张伟是市委领导中,唯一没有对邓公子有偏见的,即便廖晶也未必那么公正客观看邓华。

“你想去吗?”

张副书记没有直接回答儿子,有些事需要年轻人自己去作出判断,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张利民坚定地说:“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刚刚成立,它的未来我不知道,我相信一点,有邓华在的地方,绝对不会寂寞!”

“哈哈哈!臭小子,那么看好你的同学?”张伟心情大好,儿子有自己的主张,而不是人云亦云。和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比起来,自家的儿子,显然更让他满足。

张利民叹口气:“爸爸,同龄人中,也只有他,让我看不透。一个初中毕业生,总是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可是邓华不同。似乎每一件事,他都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视角,想出来的点子,的确让我自叹弗如。跟他在一起,我能学到很多东西,嘿,好像好像他是大学生我是初中生一样!”

“好,利民,你长大了!”张副书记满足地叹口气,这一刻,仿佛所有的压力都减轻许多,“你能不被年龄学历背景这些外物影响,看到事物本质,那就依照自己的本心去做,爸爸支持你!”

其实张副书记是在常委会间隙,和儿子通话,今天单市长一反常态,在会上一通长篇大论。就是在质疑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单市长的反应,让张副书记摸不着头脑,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那边可没有张伟的耳目。

接完儿子电话,张伟的笑容收敛起来,单凯的表现,让人回味无穷。明明是即将过气的老干部,虽然是市政府一把手,可是抡起实际的号召力,并不能凌驾与张伟或者廖晶之上。

按理说,即将走下领导岗位的老领导,要比即将上任的接班人更加低调。像单凯这样子,难道说他就不怕招惹到厉害人物,闹出什么事端,让自己的晚节不保?

不要看市长大人在台上风光,那也只是在清远市这一亩三分地,换做更广阔的天空,一个小小的厅级官员,没有任何炫耀的资本。初生牛犊不怕虎,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这些老话,可不只是说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忠告。按理说单市长不应该如此感情用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不惜得罪来自燕京城的东方怡?

百思不得其解,张伟敲打着桌面,按响呼叫铃:“胜璐,一杯咖啡!”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易胜璐,是张伟身边老人了,有他在身边,市委大楼里面发生的大事小情,张伟几乎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汇报。不过很多事张伟不会挂怀,如果他有心情知道一些事,就会要一杯咖啡。

只要张副书记点咖啡,易胜璐绝对不会让他失望,置身官场沉浮几十年,老易很清楚,什么事领导需要知道,什么事没必要在领导耳边嚼舌根。

易胜璐走进来,把鲜浓咖啡放在张伟面前:“书记,早上手扶拖拉机厂的吴永洲等人找过单市长,提供一份改制方案,据说是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邓副书记提出,手扶拖拉机厂的人完善丰富。”

一边品味苦苦的咖啡,一边倾听易胜璐八卦,表面上仿佛根本没有在意,实际上张副书记的心中,已经对秘书的话再三提炼,深思其中的深意。

“这是他们提出的集资方案和贷款申请,听说,东方董事长和邓副经理被叫到市长办公室,足足训斥半个小时,后来,东方董事长去见了廖副书记。”

易胜璐递交给张伟一份材料,难得在这么短时间内,获取一份完整的资料。张伟打开资料,渐渐地,他手上的羹匙停下来,被上面的内容吸引。

以往的张伟,是市委的大管家,很少会涉及到市政府那边的具体事务。不过不涉及不等于不关注,想要在仕途上走得更远,仅仅是市委秘书长的职务,显然太过狭隘。

在张伟看来,自己需要更广阔的天空,来施展自己的抱负,展现自己的才华。此次清远市官场地震,恰恰给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这个机会对张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不足五十岁的年纪,即将上任市长,如果成绩突出,是不是意味着在几年后,自己也可以荣膺市委书记宝座!市长和书记级别一样,实际上却是天差地别,对于书记的宝座,张伟期待太久!

正文 第558章 新老交锋

原来如此,难怪单市长会如此火大,且不说企业改制试点涉及到诸多问题,特别是政治路线问题,就凭东方怡敢于挑战市长的权威,单凯如此发作也就可以理解。

嘿,一边翻看手中的资料,张伟暗暗点头,儿子很有眼光,这两份策划案绝对是解决手扶拖拉机厂困境的最好办法。甚至张伟有一种感觉,有了这两份策划案,清远市企业半死不活的处境,似乎都将出现重大转机!

看着张副书记投入的神情,易胜璐知道,自己所做的再一次让老板满意了。伺候人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几十年的官场生涯,老易一直谨小慎微,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市委办大概是天下最复杂的单位,别看没有多少人,可是其中的勾心斗角,却不亚于一个小社会。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官场万花筒,折射出无数的市井百态。

老易没有靠山,如果说有,也只有眼前这位老领导。易胜璐格外善于察言观色,更善于分析甄别信息。老易手上也有几个人,每天来到班上第一件事,巨石搜集大楼里发生的一切。

有时候甚至要推而广之,把市里面发生的事件,进行甄别选择汇总,最终剔除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剩下每一条,都是张副书记最需要的。

今天上午市委常委会没有进行任何议题,或者说只有单市长唯一的议题,这位市长就像是受到刺激的祥林嫂,喋喋不休一上午。和儿子通完电话,张副书记已经在考虑,下午继续的常委会上,适时发出自己的声音。

廖副书记似乎远比张伟沉得住气,尽管下午开场依旧是单市长的裹脚布,廖晶却没有任何不耐烦。张伟注意到,廖晶手上的资料,似乎和易胜璐交给自己的一模一样。

毕竟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是廖副书记倡导的,东方怡和廖晶之间的关系,张伟不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发生在东方身上的一切,廖晶都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而且一定比自己更清楚。

张副书记眉毛一挑,有些事还是要有一个明确的表态,而且不能落后于人,尤其不能落在廖晶的后面!就在市长大人喝茶的间隙,张伟轻咳一声:“对于企业改制试点工作,我有不同的看法。”

会议室原本昏昏欲睡的氛围,登时鲜活起来,谁都知道,单市长还没说完话。此刻身为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的张伟,等于是打断市长的讲话,说轻点是不尊重市长,说重点,那就是有篡权的嫌疑。

本身张伟的位子就敏感,四十六岁高配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任谁都看得出省委省政府的意图。只是此时跳出来,严重不尊重老同志,还是顶头上司,其中蕴含的意味,足以让常委们深思。

单市长脸上一丝阴霾闪过,难道说中午发生了什么?单市长不确定,张伟是不是在中午的时候,和上面进行过沟通。不要小看此次单市长的借题发挥,实际上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这是一次清远市内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较量。

没错,单市长即将卸任,似乎他不过是一个中转站,可是谁会甘心做中转站?工作四十年,终于迎来自己事业的巅峰,单凯希望自己的位子坐到更久!

可惜,老单不是那种开拓型人才,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更多是老黄牛精神。兢兢业业一生,在即将离休之际,世界却变了,不需要老黄牛,需要狐狸一样的干部,这让单凯很难理解。

单市长搞不懂,为什么传承几十年的东西,今天就成了落伍的。单凯不想那么早告别政治舞台,不想自己的政治生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