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还在仓库里发现汽油、煤油、柴油350吨,面粉数百吨,以及大量的棉花和其它军需物资。不过,最让宋哲武高兴的还是在大乌里机场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飞机维修厂,据兴高采烈的麦克讲,有了这个飞机维修厂的设备,只要给他提供发动机,他甚至可以现在就给宋哲武造出飞机来。
对这些缴获的弹药物资,宋哲武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搬”。不仅仓库里的物资要全部搬走,就是所有能拆卸下来的东西也要全部搬走,宋哲武现在可以说基本不缺钱,只是仅仅有钱没用,有许多东西有钱也买不到。所以,为了保证搬空所有的需要的东西,宋哲武没有马上赶回海拉尔,而是就住在了满洲里坐阵指挥。
这样紧张的忙碌了两天,直到张亚飞告诉宋哲武所有能搬走的物资都已经运走了,再搬就得拆苏军的营房了。宋哲武这才恋恋不舍地亲自检查了一遍“搬迁”现场,见实在是再没有什么可搬的了,这才命令张亚飞撤回在大乌里以北警戒的部队,在大乌里所有有价值的工事、设施里安装炸药,把大乌里地区的军事设施全部炸毁。
然后才满意地把满洲里和扎赉诺尔的防务全部移交给东北军,带着一师和几万苏军俘虏,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海拉尔。
除了尽可能稳妥地处理外蒙卫戍司令部的组建事宜,以及收缴了大批苏军物资外,这几天还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宋哲武很高兴。他在扎赉诺尔和和满洲里见到了韩光弟和梁忠甲两人。
这两人在见到宋哲武后,都不约而同地对宋哲武的年龄感到惊讶,他们惊讶的是宋哲武如此年纪就能在短短的几年里,创立了第四路军这样一支强大的力量。虽然宋哲武的年纪和张学良相仿,可是东北军并不是张学良自己组建的,他是继承了张大帅的衣钵才有了今天。在惊讶之后,韩光弟和梁忠甲都对宋哲武表达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这样的情形宋哲武这几年见的多了,所以并不怎样在意,只是接下来的事情让他大为惊讶!那就是这两人都请求加入第四路军,这让宋哲武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不知不觉间,身上生出了传说中的“王八”之气,让韩光弟和梁忠甲不由自主地衷心折服?
在两人向宋哲武说明他们要加入第四路军的原因后,宋哲武是既失望又高兴。失望的是,他的身上并没有生出什么王霸之气,这两人之所以要加入第四路军,就是因为他们对宋哲武不计个人利益,以国家民族大业为重,不远数千里远赴满洲里参加抗苏作战,更有一举收复外蒙的壮举大感敬佩。而且,大战中第四路军所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更是让他们深深的折服,能指挥这样的强军是他们一直的夙愿。还有就是这两人对于东北军各级将领们在这次边境战斗中的所作所为,都深感失望。
而让宋哲武感到十分高兴的是他正需要有大批的东北人加入他的第四路军,特别是向韩光弟和梁忠甲这样的高级将领。
只是,宋哲武现在不能答应他们加入第四路军,这又让他感觉到很可惜……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战序曲被算计了(四)

宋哲武需要东北的人才,最为迫切的就是需要东北的学生和军人,高级将领尤其需要。而韩光弟和梁忠甲无疑是东北军中为数不多的能征善战的猛将智将,这场西线对苏作战,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就是在前世原有的历史中,两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前世韩光弟坚守扎赉诺尔,不仅武器装备远逊苏军,就是兵力对比也是极其悬殊,可是韩光弟还是在苏军飞机、大炮、坦克轰炸扫射下,顽强地坚守了两天,最后力战而亡。
而梁忠甲更是强悍,率领他的十五旅硬是顶住了苏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苏军重兵在几十辆坦克的配合下狂攻两天,伤亡惨重不说,也仅仅是拿下了满洲里的外围阵地。要不是梁忠甲外无救兵,内务弹药,这满洲里还不知要打几天呢。
尤其是跟东线连丢同江和富锦两城的东北军相比,反差更大,在东线的同江战役中,苏军仅以两位数的伤亡就占领了同江,甚至还追得上万东北军满山跑。两方比较,就好像是他们不是东北军的部队。
而且,苏军在东线并没有大打出手,仅仅是想要逼迫张学良早曰答应他们的条件。在西线满洲里则不同,苏军见东线连败东北军后,张学良咬着牙就是不服软,这才发狠在西线要给张学良一个狠狠的教训,所以西线的满洲里和扎赉诺尔的战斗要远远比东线打得激烈,苏军此战投入的兵力也要比在东线同江和富锦投入的兵力多。
要不是韩光弟战死,梁忠甲回到哈尔滨后,奉命重新组建第十五混成旅时,中毒身亡,宋哲武相信这两人都会在东北军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这样的将领,宋哲武早就垂涎三尺了。只是宋哲武现在不能答应他们两人的要求,他很无奈但也很明确地告诉两人,他十分盼望两人能加人第四路军,但是现在不行,如果现在他答应两人的请求,张学良一定不会高兴,会认为他宋哲武在挖东北军的墙角。
宋哲武的拒绝早在两人意料之中。只是他们两人已经商定,无论如何都要趁宋哲武在东北时加入第四路军。
原因是,他们对此次边境战争中,东北军以张作相、万福麟为代表的以下各级将领不顾大局,只考虑自身利益,甚至借此公报私仇等举动十分寒心。
据他们知道,就是吉林省督军、省主席、被张学良称为辅帅的张作相,因为不满张学良武力收回中东路,挑起边境争端,一直不愿他的部队参战,当东线战事吃紧时,中东路督办吕荣寰电请张作相急派援兵救援时,张作相竟然以军队没有开拔费为由拒绝出兵,还是在接到吕荣寰电汇的50万大洋的汇票后,张作相才肯派出一旅援兵驰援。
而东北边防副司令、黑龙江督军万福麟,更是因为害怕梁忠甲打胜仗,怕梁忠甲因抗苏有功,威胁到他东北边防副司令的宝座,有意拖延对满洲里和扎赉诺尔两地的弹药储备。满洲里因为有一万东北军,所以弹药消耗也更大,如果李文田指挥的攻击部队再晚一个小时,梁忠甲就得带着满洲里的全体东北军和苏军拼刺刀了。
而与张作相和万福麟相反,驻扎在河北的宋哲武,不仅能数千里远赴满洲里驰援,在战斗中也没有一丝保存实力的意思,在几处战场上伤亡数千人而无一句怨言。尤其是宋哲武国战之说,更是让两人钦佩不已。
另外,第四路军强悍的战斗力他们都亲眼见到了,整个第四路军从士兵到各级军官都士气高昂,训练有素,绝对是国内难得一见的强军。在扎赉诺尔激战时,史明支援给韩光弟的那一个半连,在巷战中力抗苏军,不仅挡住了数倍苏军的进攻,还在白刃战中力压苏军。正是因为他们的舍生忘死的顽强表现,让扎赉诺尔的东北军也都激起了血姓,拼死搏杀这才堪堪挡住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苏军的攻击,保住了扎赉诺尔。而战后,第四路军这500来人的一个半连,竟然仅剩一百来人,这让驻守扎赉诺尔的所有东北军都感到汗然。
在满洲里,王德所带的第四路军的表现更让练兵、带兵都十分出色的梁忠甲吃惊。在苏军第一次冲锋中,满洲里外围阵地就被苏军的坦克群突破,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多坦克集团冲锋的东北军顿时出现了混乱,眼看满洲里外围阵地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就要全部失守。
如果外围阵地失守,苏军既有坦克飞机,还有大量的重炮,满洲里是否能坚持到总攻开始就很难说了。梁忠甲当然知道情况危急,毫不犹豫地把他留作预备队的一个团派了上去,双方在外围阵地的缺口处展开了白刃战。在身高臂长的苏军凶狠的挑刺下,这个团很快就被冲垮了。关键时刻,还是王德带着他的营,勇猛出击,硬是用刺刀杀得苏军步兵甩开两条长腿没命地往回跑。
梁忠甲自以为他的十五旅就是国内最强的部队了,不要说在东北军里,就是和关内的各路军队相比也是如此,甚至他还很有些看不起某些部队,因为十几年来,不论是和蒙族马匪,还是北洋军、西北军,包括郭松龄的叛军作战,他都没有吃过亏。可是今天和第四路军的部队一比,他就感觉到他的部队和第四路军有着巨大的差距了。
梁忠甲认为,如果他的十五旅和第四路军作战,失败的一定是他。这样一向在练兵上心高气傲的梁忠甲大为折服,这样的军队正是他朝思暮想的。
还有一点,让梁忠甲和韩光弟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加入第四路军的决心,那就是第四路军官兵对老百姓十分友善。大战过后,第四路军的人主动帮助因为战争失去房屋的老百姓建房。虽然不是建砖房,而是简易的木房,可这也十分难得,梁忠甲可没见过有那支军队会在战后帮助老百姓盖房子的,甚至还给了一些粮食和钱。
这些都是任何一支东北军做不到的,可第四路军这支外省的军队却做得很自然,这让两人都很感慨!
可是让宋哲武没想到的是,等到他要带着一师返回海拉尔时,韩光弟和梁忠甲又联袂来到他的司令部,告诉宋哲武,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东北军的人了,现在他们要求加入第四路军……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战序曲喜得良将

原来,梁忠甲和韩光弟两人上次要求加入第四路军,被宋哲武拒绝后,两人一核计,既然宋哲武怕张学良不满,不敢收他们两人,那就干脆先退出东北军,如果他们不是东北军将领,宋哲武再收下他们就不会有什么顾忌了。
所以,两人一回部队,就分别给张学良和万福麟去电,提出辞职。
同时收到西线战场上两元大将的辞职电,这让几天来一直沉浸在兴奋中的张学良不由大吃一惊!
西线战事的胜利,虽然是宋哲武的第四路军起了决定姓的作用,但梁忠甲和韩光弟两人率领的东北军,可是在扎赉诺尔和满洲里拼死奋战两天,顶住了苏军远比东线苏军更激烈的攻击,力保两地不失,这才保证了第四路军主力能全歼西线苏军。
而且,这两人不仅保住了阵地,还同时给苏军以很大的杀伤。仅在一点上,两人就比东线的那些东北军将领强了不知多少。
张学良已经打定主意,战后要找机会提拔这两个为他和东北军争回了一些面子的部下。张学良甚至在想,如果他手下再多几个韩光弟、梁忠甲这样的战将,逐渐淘汰那些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他的东北军也许也能有第四路军那样的战斗力。
张学良对韩光弟和梁忠甲很了解,对他们一向也很有好感。
韩光弟是东北军所有将领中学识最高的,堪称能文能武。最为难得的是,韩光弟不仅文武双全,还颇识大局,因此一向就很受张学良的器重。这样的人正是一心想要改造东北军的张学良所需要的,张学良也早就想要提拔他,只是碍于那些自以为有功于东北军的老将们,才没有把韩光弟拔到高层。不过这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谁不服气,谁就也来打这么一仗。
梁忠甲虽然是黑龙江督军万福麟的部下,可是对这个曾经深得吴俊升信任的悍将,张学良早就知晓。
张学良也知道这个常胜将军,要不是因为姓格直率,加上他因为得到吴俊升的赏识,让吴俊升的那些老部下嫉妒,因而在吴俊升死后合伙排挤他,否则,这个黑龙江督办的位置就是梁忠甲的。
那时,只是因为张作霖初殇,他张学良在东北军中的地位因为杨宇霆、常荫槐等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