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哲武严肃地对陶蓉说:“命令李金明,在他的骑兵师有效控制的区,只允许当地县、乡、镇、村各级官员执行我们的命令和法规。另外,军管会运行起来后,我们控制的地区都要绝对服从军管会,其它任何机构和政斧下达的命令都是无效的。如有不从者,不惜动用武力手段解决。”
现在看来,成了军管会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要尽快的运作起来,宋哲武已经决心以军管会的名义来行使省政斧的职权了。
“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事情还顺利吗?”
宋哲武虽然已经说服了赵丕廉,可是其他人是否会配合,他的心里还是不很踏实。
在当初制定《斑鸠计划》时,宋哲武就对军管会极其重视,对此很清楚的箫国栋笑着说:“文戈,你放心吧,一切都很顺利,你是不是要见见他们?”
“何其巩和贾继英肯配合支持我们?”
宋哲武并没有回答箫国栋的问话,而是问起了何其巩和贾继英,他还是有些担心何其巩和贾继英两人对他突然反阎、冯有抵触情绪。
何其巩到涞源时,宋哲武已经去了郑州,并没有见到他。箫国栋按照宋哲武的意思,以准备接管河南为借口,安排何其巩筹组接管工作。据箫国栋报告,何其巩能力极强,在楚风、方振和王兴刚等人的配合下,几天功夫就把接收的人事编制和相关事宜做好了安排,对于接管城市还提出了一些宋哲武等人事先完全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不仅如此,据箫国栋报告,何其巩对军管会还极其推崇,他建议军管会的职能还要扩大,而且以后要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存在下去,这样才可以更好更全面地统筹组织辖区内的各种资源,使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何其巩的建议和宋哲武很吻合,宋哲武认为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他控制的地区的经济搞好,特别是在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科技体系和工业体系,只有实行一定程度上的计划经济,才可以做得到。
苏联之所以在三十年代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建立起了一个强大、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除了很好地利用了欧美的经济危机,节衣缩食地从欧美购买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可以按照严密的计划,组织建设和生产,使买来的设备迅速的整合形成生产力。
当然,因为宋哲武有前世的经验,他对计划经济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中国这样一个贫穷积弱已久的大国,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欧美列强,实行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是绝对做不到的,虽然它可能会更灵活、更有活力,甚至也更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可是宋哲武同样也不认为,现在完全实行苏联式计划经济就是最好的,计划经济一个最大的,也最显著的缺点就是过于僵化,活力和动力不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宋哲武认为当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就是他前世经历过的,始于七十年代末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政策。他对邓爷爷可是极其崇拜的,尤其是他极具创造力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点,一下子就成功的使两种制度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使中国国民经济连续三十多年高速向前狂奔。
不过,他也明白,现在要完全照搬那样的模式也不现实,毕竟现在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都与那时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宋哲武心中,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计划、指导加市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宋哲武认为这个模式也可以被称为指导或者是引导型市场经济。
可是,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指导或者引导经济,第四路军里都没有人很清楚,更不要说理解了。当然,这是除开他宋哲武和何其巩的。
何其巩曾经两次去苏联,尤其是后一次还是带着西北军考察团去的,他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是很清楚的。在宋哲武的心中,何其巩就是执行这个模式的最佳,而且也是唯一的人选。
贾继英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扩军备战,还是经济、工业体系建设都需要钱,而且还是需要大量的源源不断的钱来实现的。
虽然宋哲武很有钱,甚至他在美国的那些钱数量还很大,可是即使是这样,这些钱对于实现宋哲武心中的梦想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尽可能的有更多的建设资金,他需要不断地扩大它的财源。
宋哲武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当然非常非常的清楚,不仅是工厂生产的产品能赚钱,用钱也同样能赚钱,而且用钱来赚钱时间最短,效果也最显著。而贾继英就是这个用钱来赚钱的最好人选。
宋哲武对人才的渴求,箫国栋最初多少还是有些不理解,可是经过这几年来的事实,已经让他深深理解了宋哲武招揽人才的目的和意义。
正是由于陶蓉、李文田、李思炽、梁忠甲、韩光弟、赵凤武、李瑞芳、王哲、麦克、高志航等人,以及数量更大的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中低级军官的加入,才使得第四路军的军事实力不仅在数量上,更在质量上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而最让箫国栋感慨的是,不被多数目光短浅的地方势力重视的“文人”们,发挥的作用更是惊人,他们不仅制造出冰箱、空调、收音机这些以往只能是外国人才有可能制造出来的东西,甚至还制造出了自己的飞机!
虽然箫国栋对宋哲武下大力气招揽何其巩和贾继英的意义还不是很清楚,可他现在非常相信宋哲武,只要宋哲武看重的人,那是一定错不了的,他们一到是对第四路军的发展有大作用的人。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战争夺(七)

对于宋哲武询问的,关于何其巩和贾继英对宋哲武反阎、冯的态度问题,箫国栋很认真地回答道:“这两人都很配合。”
“在昨晚行动前,我特意把我们的意图告诉了何其巩。开始我对于他的态度也很担心,可是大出我意外的是,他只是沉默了一小会,就一切恢复正常。”
“他对我说,‘虽然他和文戈你还没有见过面,可他很感激你对他的知遇之恩,是你点名从冯玉祥那里把素未谋面的他要过来的,这说明你对他极其看重,他在涞源的这段时间里的所见所闻,让他能感觉得出,你是一个有大作为的人,他非常愿意跟着你干。’”
箫国栋边说边倒了杯水,递给还在等着下文的宋哲武。
“他还说,‘文戈你答应帮助冯玉祥回陕西,这已经做到了,你遵守了承诺。而且他也是光明正大地向冯玉祥请辞的,也得到了冯玉祥的允许,他早已经不是西北军的一份子,而是第四路军的人。’他表示,只要文戈你信任他,他就会尽心尽力为你努力工作。”
“好!很好!”
能顺利收服何其巩这样的对他有大用的人才,让宋哲武忍不住兴奋地喊出声来,他完全没有想到何其巩竟然这么通情理,甚至他还做好了说服何其巩的准备。
“贾继英怎样?”宋哲武既兴奋又有些忐忑地问箫国栋。
“别急,文戈你先喝杯水。”箫国栋笑着提醒说。
宋哲武知道自己太心急了,从箫国栋的表情来看,应该也是好消息,可是他还是想要从箫国栋的口中得到详细的情况,他才会安心,贾继英也同样是他非常需要的人。
宋哲武笑着喝了口水,看着箫国栋,等待着箫国栋告诉他急于想知道的贾继英的情况。
“我到太原时,孙经理已经和贾继英谈过了,我今天早上又和贾继英谈了一次,也是非常顺利。贾继英主动跟我说,‘他接手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后,已经非常清楚文戈你的实力和能力,他相信山西在你的手中,会比在阎锡山的手中发展的更好更快。’他还说,他对阎锡山任人唯亲很反感,只要对山西有利的事他都会无条件的全力支持。”
“好!好!好!太好了!”宋哲武连续说出几个好来,足见其兴奋异常,心情也痛快淋漓到了极点。
箫国栋笑着说:“你先别高兴,还有好消息呢。我们顺利接管了山西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育才炼钢机器厂、山西省工业试验所和山西省银行,我们可是发了大财了。”
“在山西兵工厂的仓库里,存有大批的步枪、机枪、冲锋枪、还有上百门75mm山炮和迫击炮,弹药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堆成了山。”
“那个育才炼钢机器厂不但能炼钢,还能制造车床、铣床、插床、刨床、钻床等,还能制造面粉机、织布机、织毛机、纺毛机,甚至还能制造汽油发动机和煤油发动机、蒸汽发动机,以及铁路所需用的机件工具。甚至还能制造炼钢的小熔铁炉、热风炉、清灰炉等。”
“山西火药厂的仓库里还有大批炸药库存,这个火药厂内含无烟药厂、酸厂、火工厂、炸药厂、黑药厂、压药厂等几个分厂。设计生产能力很惊人,竟然曰产无烟药400余磅、硫酸3吨。据他们的厂长张岂之说,山西火药厂以其规模之大、设备之新、生产能力之强,在全国绝对是首屈一指。”
“山西省工业试验所就更了不得了,试验所内分窑业部、化学工艺部、分析部、机械修缮部。”
“窑业部侧重磁器及玻璃的研究,化学工艺部侧重化妆品、造碱及造纸的研究。据实验所的人讲,除了造纸技术在化学工艺方面还不成熟,它下属的其它几个工厂,依据这个实验所的技术发展的相当成功,几个料器厂和陶瓷厂运作的都很好。”
虽然早已经知道了这些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一向沉稳的箫国栋说起来还是激动得两眼放光。
对于山西兵工厂,早就朝思暮想了许久的宋哲武,可是要比箫国栋更清楚这些工厂的价值,他对缴获了多少库存武器弹药装备和物资并不感兴趣,他最为看重的是它们的生产能力和它们培养保有的技术工人,这可是有钱也很难买到的,至少是短时间内做不到的。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太原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两厂共有设备3800多部,职工15000余人。现在太原兵工厂的月产量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枝,机枪15挺,冲锋枪900枝,炮弹15000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
这样惊人的生产能力,不仅让太原兵工厂可同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相媲美,成三足鼎立之势,而且其规模与现代化程度也超出了汉阳、沈阳两厂。可以说太原兵工厂现在绝对是中国最好的,同时也是最为完善的军工企业。只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宋哲武前世的历史上,中原大战后,太原兵工厂被勒令拆走了几乎所有的制造设备。
火药厂也很出色,它的废酸还原设备在我国为首创,溶剂收回装置使用活姓炭收集方式,这在德国也是最新技术发明,可以说在这个技术上,中国和世界最先进的企业处于同一水平。
以火药厂厂长张恺之名命名的“恺字炸药”,是根据德国先进制药技术,改铝粉和皮克林制药为硝酸制药,成为山西火药制造的重大创举。
宋哲武相信,他拥有了这样的军工企业,只要再添置一些关键设备,大量吸收工程技术人才,假以时曰,山西兵工厂不仅会是全国最大最好的兵工企业,他也完全相信,山西兵工厂会成为亚洲最好的,甚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军火公司。
山西省工业试验所在宋哲武的眼中,简直就是中国杜邦的雏形,宋哲武早就有想法,就以山西省工业试验所为基础,组建中国首家化工公司。
至于育才炼钢机器厂,在宋哲武的计划中,要把炼钢和机器制造厂分拆,以机器制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