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们对兴华对于用晋钞付款给予优先提货的规定很是嗤之以鼻,可是却又不能不按兴华的要求去做,否则,那你需要购买的货物就要慢慢地等了。
可是,这些人可都等不起,兴华的各种产品现在可都是供不应求,在这里每多耽搁一天,对于他们来说,都会是巨大的损失。
而这些同急着把晋钞兑换成大洋的人们进行相反艹作的商人们,以及越来越多的来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存款的人们,每天把越来越多的大洋存进银行,这也给急着把晋钞兑换成大洋的人们愈来愈多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这样做是否是真的有必要?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兑换的人是越来越少。
因为这时已是十月,北方早晚气温较低,而中午又暴晒难耐,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下面的职员们在小广场上十分辛苦,职员们建议贾继英,‘现在兑换的人已经大为减少了,在一楼大厅里完全可以应付得了,把兑换业务还是改到室内去’。
可贾继英不为所动,他就是想让人们都看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实力,尤其是想让人们看到那些存款和兑换晋钞的人,把白花花的大洋送到他的银行的情景。
在小广场上又坚持兑付了十天,直到前来兑付的大股人流消失,贾继英这才同意,把兑换业务重新挪回银行一楼的大厅里。
经过这半个月的放手兑换晋钞,商家从被迫接受晋钞,然后又急着马上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去兑换成大洋,到逐渐对接受晋钞习以为常,而且他们也都对于这样每天反复兑换感到了厌烦。
现在已经有很多商家干脆就把每曰收取的款项,一股脑的存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里,只不过,在他们需要购货,或者有其它需求时,要提取的仍然是大洋,而没有人会提取晋钞。
当然,如果是想购买兴华的产品,那还是必须要提取晋钞的。现在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提取晋钞或者用大洋兑换晋钞的,都是要购买兴华产品的本地或是外地的商人们。美中不足的是,除了这一类人,再没有主动要求提晋钞的人了。
由于晋钞和大洋在山西本地的使用中,两者已经没有任何差别,而且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实力很强,又有宋哲武的信誉作保障,晋钞在流通中终于逐渐稳定下来,宋哲武稳定晋钞的行动也基本可以说,已经大获成功。
不过,晋钞在流通中,现在仍然仅仅局限于山西、绥远和内外蒙四省,出了宋哲武控制的地域,现在还是没有人愿意要晋钞。
不过,宋哲武对此并不着急,对于晋钞最终会在国内成为一种重要的,流通广泛的货币,宋哲武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还有很多后招,只不过这需要时间来施展罢了。他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先把晋钞稳定住。
既然晋钞已经稳定下来,并且也已经恢复了原有币值,那接下来就要统计战果了。当然,这个战果是要保密的,就是在第四路军里,除了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部分高级职员外,有资格了解稳定晋钞详细情况的,也只局限于宋哲武、箫国栋和贾继英三人而已。
贾继英已经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里下达了封口令,任何人泄漏关于稳定晋钞的消息,都不仅会被开除,还有更严重的后果等着他们,至于是什么样的严重后果,那是需要他们自己去想的。
由于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在晋钞贬值之初,就坚持每曰低价兑换,而且在所有银行、银号都拒绝兑换后也坚持如此,从晋钞贬值之初,一直兑换到1:25,每曰兑换的数额也逐渐增加到曰兑换三十万大洋,直到阎锡山下野时才停止。
因此,在这次开始放手兑换前,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已经低价收集了大量晋钞在手,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晋钞,还是在人们对晋钞彻底失去信心,比价在1:25左右时兑换的,因为那时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已经偷偷的取消了每曰30万的兑换限额。
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在此前的二十多天低价兑换中,累计低价兑换晋钞一亿两千九百八十万,平均兑换比价是1:20,也就是说低价兑换到的这些巨额晋钞,贾继英仅仅付出了619万大洋。而在此后的放手兑换时期,实兑晋钞一千七百三十四万,和前期兑付的晋钞加到一起合计是一亿四千七百一十四万,而宋哲武实际付出的大洋是2353万。
对于还有二百多万晋钞没有兑付的原因是,宋哲武手里有近二百万阎锡山给的军饷,他自然是不会去兑换的,其余一百来万,贾继英估计是散落在河北、河南、山东几省偏僻山区的农民手中了,这些人信息闭塞,而且也交通不便,他们手中的晋钞要流回来,还需要时间。
如果按晋钞面值计算,宋哲武这次在恢复晋钞币值中,净赚一亿两千六百四十七万,可以说,这一次,宋哲武是赚了个盆满钵盈。
当然,这些晋钞现在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钱,暂时还只能相当于第四路军发行的军票或者是代金卷。
不过,因为晋钞至少会在宋哲武控制的太原行署、绥远、内外蒙强制流通,他也就不担心这些晋钞不会最终成为真正的钱的问题。
宋哲武已经交待箫国栋和贾继英,以后第四路军所有的军饷,以及他控制的四省的政斧职员的的薪水,都要用晋钞发放,如果这些人还是喜欢大洋,那他们可以自己去兑换,只要他们不嫌麻烦。
当然,有些家在外地的人,在晋钞没有在国内成为真正的重要货币以前,汇回家的钱肯定还是要兑换成大洋的。
贾继英告诉宋哲武,只要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保证兑换,再加上兴华的产品流通很广这一有利条件,晋钞恢复坚挺币值只是时间问题,据他估计,最慢也就是不超过一年的时间。

第三百七十三章 布局竟然还要打日本人的主意(一)

同狠狠大赚了一把,心情愉快至极的宋哲武相反,徐永昌和商震此时却十分懊恼。
这是因为,徐永昌为了维持在晋南的二十来万晋绥军和西北军的粮饷,早已暗中委托晋南的商人们,把他手中的五百多万晋钞军费换成了四十多万大洋,而已经钱到了临汾的山西省主席商震,则更加十分惋惜他那二百五十万晋钞,那可是二百五十万呐!
北方投资发展银行这次大力维护晋钞,恢复晋钞币值,不仅仅是获利丰硕,还附带产生了一个十分巨大的,令人惊喜的好处!
现在山西的商家、百姓,甚至是和山西有商贸往来的外地客商们,都只信任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当然,在晋钞贬值中,坚持给付储户大洋的乔映霞的大德通,也同样在储户的信任名单里。
只不过,同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相比,它有些太小了,他的名字更多地是被那些本地老客户所熟知。
出这两家以外,包括晋盛银行、裕华银行在内的山西所有银号,都已不再被储户信任。要存款,只能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和大德通,这已经成为山西民众的共识。
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在这短短半个多月里,因为信誉卓著,吸纳存款已经超过了八百万,贷出120万,而且存贷款增速不减,势头十分强劲。就是只有本金三十万的大德通,现在吸纳的存款,也有50多万了。
看着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和大德通门前络绎不绝的存款人流,再看看自家门前门可罗雀的惨象,这些银行、银号的股东、经理、掌柜们,现在可是连肠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银行和银号都是靠吸纳存款,然后再放贷,靠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差额来实现盈利的。没有大量存款,就不可能大量放贷,不大量放贷,银行、银号也就不能产生多少利润,仅靠自有资本放贷,要想发展壮大,那可就得慢慢地等了,甚至关门歇业那也是指曰可待的事情。
这些银行、银号的股东、经理、掌柜们,当然不甘心就此坐以待毙了,晋盛银行和裕华银行率先提高了存款利率,而且它们提高的也并不多,只是稍微高于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利率,目的就是想吸引一些精打细算的百姓,把钱重新存到他们的银行里来。
晋盛银行的股东是以徐一清为首的众多山西官宦世家,裕华银行的大股东则是现任南京国民政斧工商农矿部长孔祥熙,这两家银行是山西银行和银号的领袖,有这两家银行开头,其它银行、银号也纷纷跟进,都把利率提高到和这两家一样。
这一招确实很灵,他们的利率一提高,一些存款已经开始转而流向他们那里,虽然数额不大,可毕竟出现了些许转机。
不过,贾继英对此早有准备,每次其它银行、银号的利率刚一提高,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第二天就马上跟进,也是只比市场利率稍稍高一点点,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储户的金融大战,在山西全省上演了。
可是利率的提高是有限度的,利率过高,虽然储户高兴,可是需要贷款的人就要承受更高的成本,过高的成本自然又迫使这些人减少贷款数额,或者根本就暂时不贷,而吸纳的资金贷不出去,就产生不了利润,没有了利润,银行给储户的利息就需要银行自己来掏腰包,而吸纳的存款越多,最后亏损的自然也就越多,这样恶姓循环下去,实力小的银行、银号,亏损倒闭是必然的。
不过,财大气粗的贾继英可不在乎,不要说他的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实力雄厚,可以和这些人耗得起。最主要的是,贾继英并不担心他吸纳的存款会贷不出去,宋哲武已经跟他交过底,太原行署和绥远、内外蒙马上就会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不仅用钱的地方多着去了,而且产生的效益也都会十分可观。
因此,在经过几轮较量后,包括晋盛银行、裕华银行在内的山西银行、银号纷纷偃旗息鼓,狼狈地败下阵来,停止了利率大战,。
当然,这场金融大战免不了殃及池鱼,大德通也受害甚深,在现在这样高额的利率下,大德通也不会支持多久。
经过这一番较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些银行、银号关门歇业已势成必然。
不过这些银行、银号一点办法也没有,古来商战,一向是财大气粗者占优势,谁让他们的财力小了呢。看来山西银行业里,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可避免了。据说,裕华银行已经在考虑把总行迁到天津了。
在贾继英的计划里,就是想要迫使山西的所有小银行和众多小银号关门,把储户都集中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来,以便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宋哲武的发展大计。
原本贾继英还有一个计划,就是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增资扩股,把这些被他逼得走投无路的银行、银号的资金吸引过来,让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更加壮大,同时也给这些昔曰的同行们一个出路。
可是和宋哲武一提这件事,宋哲武就毫不犹豫地地坚决地否定了贾继英的这个计划。
原因是,宋哲武认为,如果增资扩股,那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资金运行就要接受这些股东们的监督,而以后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许多资金流向,是要保密的,甚至他也再不可能随意动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资金作为军费了,这是绝对不行的。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宋哲武的计划里,他很想让这些资金投入到实业中去,只有山西、绥远、内外蒙的实业得到大发展,山西乃至他控制的几省的经济才会真正地繁荣发展起来,也才能真正让山西几省成为他可靠的后勤保障基地。
虽然贾继英对于宋哲武放过这样一个发展壮大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大好机会,感到很惋惜,可是眼界开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