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大战,导致阎锡山逃亡大连很有些愧疚,对阎锡山的称呼也是一向不变。对于这两人的心思,宋哲武很是理解,并无不满。
因此,对于贾景德的不安并没有在意,他倒是对于贾景德说的,山西人二十几年来坚持要修建铁路很感兴趣,示意贾景德接着说下去。
贾景德暗暗出了一口长气,接着说道:“当年百公要修建同蒲铁路时,就存在修窄轨还是准轨的争论。当时因为资金紧张,曾经向南京方面请求拨付部分款项,南京那时就以铁道部名义提出采用1.435米标准轨的建议。只不过,因为南京方面又提出,如果中央政斧拨款,铁路建成后就要收归国有,这才作罢。”
“因为资金不足,百公当时只好决定修筑窄轨。”

第四百零九章 布局窄轨原来是这样建成的(二)

贾景德叹了一口气又说:“百公要修筑窄轨,除了资金原因,他主要还是从经济效益上着想的。”
一提到阎锡山在经济方面的事情,贾景德就禁不住有些激动,用敬佩的语气说:“百公认为,要修路首先要考虑经济效益,百公算了笔细账:‘如修货运量38公斤/米的宽轨,全线需投资9000万元。经调查,当时同蒲沿线货运量每年约4万吨/公里,连同客运段收入每年总计约350万元。如以正太铁路运量每年增加30%计算,除去利息支出,损益扣抵,50年内不但赚不了钱,累计还要亏损37亿4千3百万元。若修窄轨,20年内除收回全部投资外,还可盈利670万元,50年内可赚30亿6千3百万元。’”
“百公精明啊!他如果安心做个山西省主席……”
贾景德突然感觉到自己说的话,此时有些不妥,急忙收住话头。
“百公为了尽快实现经济效益,还准备实行修成一段,就先行营运一段的办法。在修建费用上,为了节约资金,还准备采用了兵工修路的方法。”
贾景德看着宋哲武,微微叹息一声说:“百公这样做是他没有那么多的钱,其实,我们现在也存在这个问题。”
贾景德看了凌鸿勋一眼,接着说:“虽然司令现在实力要远比百公那是要强盛的多,可是修建铁路的费用还是太过于巨大了。现在全线已经勘测完毕,太库铁路干线全长1562公里,因为这条路径多数路段都要经过山区、戈壁、荒滩,甚至还要经过沙漠,投资巨大,据竹铭他们估算,如果修建准轨,大约需要六亿元。”
“六亿元!”
这个数字让宋哲武不禁大吃一惊。
他虽然对修建库太铁路需用的资金有所准备,可是他也绝对没有想到竟然要需要六个亿!他本以为两个多亿就差不多了,为此,他特意让贾继英准备了一亿唐元和一亿大洋。
给筑路民工的工钱以唐元支付就行,可是钢轨和施工器材都是要从外面购买的,有的还需要从国外购买。
太原新建的钢铁厂现在还在建设中,要投产还要有两年时间,最快的是新建的特钢厂,安装那十台电弧炉到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是基础建设有一年也足够了,可是他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建设也是需要时间的,没有电那十台电炉就是摆设。太原的两个钢铁厂产量有限,现在仅能满足军工和部分民用需要,再要满足铁路建设需求根本不可能。
唐元倒好办,现在唐元在山西已经广泛流通,信誉很好,只要需要,再悄悄地加印一些也没有问题,可是要贾继英准备的那一亿大洋就有些困难。虽然北方发展投资银行现在存款数量很大,仅兴华在那里的存款就超过一个亿,可是为了应对白银法案,宋哲武已经指示把这些大洋尽可能的都兑换成黄金了,要再兑换回来可就有些麻烦,宋哲武轻易也不会这么折腾。而且为了保持唐元的信誉,一定数量的准备金还是必须要有的。
好在贾继英投机曰元那笔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收益,现在贾继英已经开始暗地里悄悄地抛出了,贾继英告诉宋哲武,净赚6000万是没问题的,加上仇曾诒的税收部分,这才基本可以保证筹足一个亿。
而且,宋哲武请张学良的东北边业银行出面担保了6000万,月息是八厘二的高息,九个月后,也就是31年10月由宋哲武一次姓全额付款给曰方,从曰本在东北的本溪湖煤铁公司、鞍山制铁所,和设在朝鲜的昭和制钢所购买钢轨。
这笔钱宋哲武明显就是在阴曰本人,这些钢轨他是绝对不会付钱给曰本人的。
还有一件事也要说一下,阎锡山也已经抛出了曰元。据贾继英说,阎锡山大概赚了400万。这跟原有的历史上相比,阎锡山多赚了100万,这主要是得益于贾继英的参与,他在几个月里,把曰元忽上忽下的狠狠忽悠了一阵。
现在如果再让宋哲武多拿出四个亿,那可是万万做不到的。
不过,好在这6个亿不需要宋哲武一次拿出来,只要随着铁路建设的进度不断投入就可以了。如果太库铁路四年建成通车,在后三年里他在投入四个亿还是能做到的。
宋哲武一咬牙说:“6个亿记忆6个亿,太库铁路必须要建。现在可以先交给你们2个亿,剩余的四个亿可以在以后的几年中分批投入。”
看着贾继英说:“从明年开始,我们兴建的工厂和民间资本建设的工厂都会开始进入盈利期,不仅工商税收会大幅度增长,民众也会更富裕,货币流通量势必要增加,俊臣可以增发两个亿的唐元,由仇主任那里的税收再筹集一个亿,剩下的由兴华来出。”
宋哲武神情有些苦涩地问凌鸿勋:“竹铭,如果建准轨,太库铁路需要多长时间建成通车?”
看得出宋哲武对修建铁路是下了决心的,这让凌鸿勋对宋哲武更加敬佩。凌鸿勋对于修建运力大的准轨也很向往,可是修建这么长的铁路绝对是要由国家政斧出面来修建的,让宋哲武这个地方官来做,难免力有不达,即使像宋哲武这样有很强经济实力的也不行。
“这条铁路路况复杂,绝大多数路段又基本上是在无人区修建,时间难免要长一些,如果按正常修建速度大概要7至8年。”
“7到8年?”
宋哲武摇了摇头,7到8年,这个时间太久了,这要到39年或者40年才会建成,那时二战都快要开始了,这会极大地影响到他的计划。而且,这条铁路一天不建成,他开发白云鄂博矿区的计划也就一天不能实现。
“在建设速度上能否再快些?”
凌鸿勋思索了一下说:“如果多招募人手,同时增加施工点数量,工程进度会缩短,就是那样也要5到6年,而且人力增加,费用还要上升,6个亿怕是不够了。”
一听6个亿可能还不够,还要增加资金,宋哲武真有些泄气了。虽说三四年里让他拿出几个亿来问题倒是不大,可是现在他需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用在铁路建设上,其它方面就势必会受到影响,能拿出这6个亿已经是他的极限,就是这样他还需要用加印唐元的办法来补足,再让他多拿钱,那可就很难办了。
见宋哲武沉默半晌不说话,室内的气氛有些沉闷,贾继英接过话头,问贾景德:“煜如,如果建窄轨需要多少资金?”
“建设窄轨的话,有三个亿就够了。”
“三个亿?”
宋哲武吃了一惊,只是窄了那么一点,窄轨竟然省了一半钱!
看宋哲武的样子,贾景德知道宋哲武并没有听懂他刚才说的阎锡山算得细账,心里苦笑了一下,对宋哲武说:“按照百公的计算,其实修窄轨只需要准轨的三分之一,只不过同蒲铁路都是在山西境内,人力费用会节省很多。可是太库铁路多数都是在无人区修建,费用这才高了一些。”
凌鸿勋补充说:“准轨虽然仅比我们要修建的米轨宽了几十厘米,可是对路基和桥梁的承压程度也更高,路基、桥梁、涵洞的宽度更大,需用开挖的土方更多,这在山区和地质松软的地方更为明显。”
一直没说话的仇曾诒也说:“虽然准轨运力大,可是我还是支持建窄轨,主要原因就是资金问题。虽然我们发卖太原行署的资产收回一些钱款,而且现在工商税收也在逐渐增加,可是因为许多新建工厂的收益期还在一年以后,司令免除了农业税,这给我们北方边防长官公署辖区内的数省百姓造了大福,可是也因此让今年的税收仅仅和去年持平。”
仇曾诒略一踌躇,又说:“加印唐元一是要慎重,虽然外省商人使用唐元的越来也多,可是唐元在外省还没有真正流通起来,一下子加印几亿元容易导致唐元贬值。再者,准备金虽然有百分之三十就可,可是现在唐元的信誉刚刚恢复,还不稳固,我们还是要保守一些的好,最少准备金也要在百分之五十,待以后唐元地位稳固后,在逐渐增加发行量,更稳妥。”
贾景德笑着对宋哲武说:“还有,我对修建太库铁路还要动用兴华的资金也有看法。”
见宋哲武有些诧异,贾景德接着说:“兴华是股份公司,既然是股份公司,那就是司令和其他股东的私产,虽说现在情况特殊,部队和其它各处使用的资金都是使用了兴华的钱,可这不是长久之计,这些钱理论上以后都要还给司令和各位股东的,如果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司令把兴华进一步增资扩股。其次,太库铁路算是国防铁路,主要由司令私产来兴建也不妥……”

第四百一十章 布局窄轨原来是这样建成的(三)

宋哲武大力扶植民间资本投资工业建设的思路,贾景德理解的很透彻,他也非常赞成宋哲武的这个政策,他认为宋哲武和阎锡山在这一点上很相似,他们是真正懂得如何进行实业救国的人,甚至宋哲武比阎锡山理解的更透彻,看的也更远。
如果说宋哲武和阎锡山有所不同,那就是宋哲武要远比阎锡山更无私,比如据他了解,宋哲武的兴华在第四路军的发展壮大上就出了大力,可宋哲武除了为兴华经营提供方便外,并没有多做什么。而且为兴华提供经营方便,也是为了让兴华更好地对第四路军提供支持。
虽然有历史上的原因,可是贾景德却认,为现在还是如此,就有不妥,这和宋哲武大力推行实业救国的政策有冲突。
要想顺利开展实业救国,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那就是企业只要按章缴税,合法经营,就能很好地发展,任何企业绝对不应该在此之外还和政斧有资产和其它方面的联系,这样才会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即便是政斧占兴华的便宜也不可。
第四路军和现在进行的各项建设,虽说暂时还离不开兴华的资金,可是正如贾景德所说,这不是长远之计,以后这些费用是必须要列入政斧预算的,还是要由政斧税收来解决的,也就是说它必须要有自我造血机能,不能永远指望兴华这根拐杖的扶持。
在这一点上,宋哲武其实很赞成贾景德的说法。
宋哲武点头赞同地说:“煜如说得有理,可是眼下这太库铁路的工程款,大部分恐怕还得兴华来出。”
贾景德没有接宋哲武的话,按照他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现在凡是购买兴华产品的都用的是黄金和大洋来兑换唐元,太原商业银行和北方发展投资银行的存款,现在以有了大量的大洋。”
“我看不如这样,唐元的发钞权现在就交给太原商业银行,我们可以由太原商业银行增发唐元,替换出大洋和黄金,还给兴华。只不过,这些还给兴华的大洋和黄金,兴华还不能马上提走,还要先存在太原商业银行做准备金,这样我们即可以增加唐元发钞量,又有足够的准备金来保证唐元的信誉,又可以逐步结清北方边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