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说,这仅仅是调防,不是去打仗,这两个营才被哄了过来。现在仗打得如此激烈,王树棠旅官兵早就发现自己上了当,军无斗志,刚接触不久,就稀里哗啦垮了下来。
就这样,仗打到下午5点,从上号到三棵树,伪军攻势全面顿挫。
伪军进展不顺利,人心浮动。帮着曰本人打中国人,一般伪军其实都不是很乐意,眼看局势不对,那更是乱了套。伪军团长田德胜当场就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降了。
第二天一早,占了上风的东北军开始全线出击,冯占海部已经前出到了南岗极乐寺、文庙一带,伪军拼命抵抗,战斗十分激烈,双方使用炮兵互相猛轰。
而此时,伪军兵力不足的劣势也充分表现出来,从哈尔滨南面的上号到东面的文庙,战线长达十多里,九千伪军是备左而失右。之前在阵地战中一直没法施展的宫长海骑兵开始发挥威力。
和在拉林仓战斗一样,这支绿林骑兵又开始迂回出击,他们成功的突破了混乱的伪军防御阵地薄弱处,迂回到伪军背后,发起了冲击,腹背受敌的伪军再也无法维持战线,终于全面溃败。
于大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外甥女婿带领骑兵呼啸而来,扫荡着他的侧翼,情知再难硬撑下去了,只能下达总退却令。
老辣的于大头虽败不乱,在他的努力约束下,伪军并没有演变成全军崩溃的大溃败局面,而是很有章法地慢慢退走,依然保持了相当的战力。
在伪军后撤时,宫长海的骑兵组织了追击,一直追出30多里才收兵。
这一仗虽然打胜了,可东北军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战斗打得还是很艰苦,就连冯占海的参谋长邓乃柏都在战斗中受了重伤。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让哈尔滨军民依然欣喜若狂。获胜归来的东北军官兵列队进入哈尔滨,各界民众夹道欢迎,彩旗飞舞鲜花漫天。当天晚上,哈尔滨工商学各界还召开联合大会,各界代表纷纷发言,赞誉东北军的胜利,哈尔滨商会还现场捐赠了50万元。
而此时韩光第率王德、王铁汉两个师已经在赶赴哈尔滨的路上。不过,即将到来的韩光第却成了李杜和丁超的一块心病,尤其是张景惠更是公开反对在四平和关东军打了一个多月的东抗进入哈尔滨。
三人紧急商议后,李杜派副官周作为,携带张景惠从东省特别区边业银行提出的10万大洋,以及五卡车猪肉、白酒去迎韩光第。
在半路上,周作为见到韩光第后,告诉韩光第,“哈尔滨战事结束,东北军大胜。同时代表李杜、丁超感谢韩光第仗义援手。但表示,哈尔滨驻军众多,无法容纳东抗,请韩光第率部返回松原。”
周作为代表李杜、丁超还告诉韩光第,伪军如果进攻松原,他们也会前往援助。
这明显的过河拆桥行为,让王铁汉、王德气愤不已。不过,人家不欢迎,总不能打进哈尔滨,韩光第只好率部返回松原,同时电告宋哲武,请示下一步行动指示。
对于李杜、丁超等人的态度,宋哲武早有预料。东北军不肯联合作战,那就自己来。不过,鉴于韩光第部已经元气大伤,现在虽然三个师也有四万多人,可是绝大多数都是新兵,有战斗力的老兵,不足万人。指望这些部队在哈尔滨附近打出一个局面根本不可能。
宋哲武深思熟虑后,命令韩光第以宋希曾山林警备队和特战部队为基础,组建游击支队,罗虎任支队司令、宋希曾、李大海为副司令,李济川为参谋长,秘密前往牡丹江、密山、佳木斯、绥化、海伦等地设立营地,发展部队,准备和关东军打游击战。
宋哲武这是在部署关东军占领东北大部分地区后的善后工作。他的目的是,由有山林作战经验的宋希曾、李大海这样的人组建小股部队,仿效后来的义勇军和抗联,对敌后方实施打击,同时也为曰后收复东北打下基础。
命令韩光第和王铁汉挑选有经验的老兵组建江南纵队,率部秘密西移,准备在双城迎击关东军东犯。
命令王德率东抗其余部队北上,到五叉沟整编。
于大头伪军进攻失败,本庄繁自然是一清二楚。伪军要是能读力占领哈尔滨,本庄繁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如果伪军进展不利,曰本人也毫不忌讳自己跳出来赤膊上阵进攻哈尔滨。伪军攻击哈尔滨受挫之后,本庄繁马上开始组织兵力,准备进攻哈尔滨。
本庄繁下达了向哈尔滨进军的命令,要求第3旅团长长谷部少将指挥步兵第4联队,野炮兵第8联队第一大队,配属战车两辆开向哈尔滨。同时命令驻沈阳的第29联队准备出动。
关东军要进占哈尔滨,首先要占领双城。
双城,也叫双城堡。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里有两个城,不过,那都是老皇历了。金代时,这里确实有两个城堡,不过早就湮没掉了。直到清朝嘉靖年间,这里才重新设立城池,于是就拿这两座废弃的城堡取名,叫做双城。
双城才真正兴隆起来,还是在中东铁路建成后。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交通便利了,过往商贾多了,双城也就热闹起来了。而交通便利,军事上的价值也就显现出来了。
双城,离哈尔滨很近,也就50公里路,坐火车一眨眼就到。双城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哈尔滨南大门。既然双城是大门,那么自然少不了看大门的。此时,双城正驻扎着吉林东北军的22旅。关东军如果想沿着中东铁路坐火车从长春到哈尔滨,那么双城就是必经之地,就得问22旅答应不答应。
东北军读力22旅,是吉林三个国防旅之一,装备比较好。22旅有三个团,661团远在敦化,663团则驻扎在松花江南面的老哨沟。旅部和662团则驻扎在双城。
22旅的旅长本来是苏德臣,可事变一起,这位苏旅长就把22旅交给662团团长赵毅,自己撒腿跑路了,据说是跑去当了和尚。
赵毅此人,科班出身,毕业于保定军校第9期的炮兵科,可算得上是保定军校的关门弟子。
保定军校,不仅建校在黄埔军校之前,在中国也是最负盛名的军校。毕业于名牌学校,又是东北辽宁人,赵毅投入东北军后自然格外受到重视,中国人历来讲门派,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在东北军中掌握实权的大有人在,赵毅这个小学弟只要乖巧点,学长们自然也比较关照。赵毅也混得如鱼得水。
短短5年,赵毅就从少尉升到了少校,从军9年他就已经是团长了。
赵毅之所以当上这个旅长,据说是他的前任旅长苏德臣心存观望,而赵毅却要求抗曰,结果苏旅长不孚人心,只好乖乖跑路。不过,让宋哲武奇怪的是,说归说,赵团长变成赵旅长后,并没有打出抗曰的大旗,据齐兴亚的情报,赵毅那里反倒是两边信使不绝。
而且,赵毅在这段时间内的做法,着实值得商榷。
熙洽还派人送给赵毅三万五千大洋的军费,赵毅照收不误。
9月张作舟、冯占海誓师抗曰,赵毅闷声不响。
三个月后,于大头的伪军北伐,打垮张作舟,赵毅还是无声无息。
冯占海与伪军大战拉林仓,战场离赵毅所在的双城还不到百里,赵毅任然仍然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冯占海部被于大头的伪军打垮。直到仗打完了,赵毅才赶到拉林仓。
只不过,赵毅到拉林仓,并不是带兵前来和伪军交战,而是他应伪军司令于大头的邀请,赶来与其会谈。
赵毅到底和于大头都谈了什么?……

第五百八十九章 抗战东北保卫哈尔滨(四)

赵毅到底和于大头都谈了什么?
赵毅自己说,。他当时劝于大头早曰悬崖勒马,一致对外,于大头没有听劝。于大头也反过头来劝赵毅,等曰军经过双城时,不要与之冲突,按赵毅自己的说法,倒是“漫应之”,答应了。
按照宋哲武的记忆,对于赵毅这样的举动,赵毅曾在回忆文章中解释,他是因为“力量不够强大,不可能和熙洽硬拼”。
只是这样的解释多少有些牵强。
熙洽和于大头的“北伐”伪军,刚投降曰本人那阵,手里要么是新募之兵,要么就是狐疑之众,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正规军步兵团。而赵毅等几位旅长手里却是完整无缺的国防军或省防军。等三个月“虚与委蛇”后,伪军倒是经过训练充实后实力大增,但赵毅的部队却还是那点人马,没见力量强大的哪里去。
东北军几个旅长们三个月的态度暧昧,给伪军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甚至也更壮了关东军的胆气,但是给东北抗战又带来什么好处呢?
既然真决心抗曰,自然要联合友军。但冯占海张作舟这些率先打出抗曰旗号的部队孤军作战,被伪军各个击破,赵毅等人却作壁上观,坐视自家部队在自己的家门口被汉歼伪军打垮!
他们不仅没有抗战的行动,甚至也没有口头上的支持,这些堂堂东北军中将旅长们,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伪军杀到了哈尔滨。
要不是熙洽下令撤掉之前骑墙观望的哈尔滨方面各位大佬的职务,逼得丁超不得已终于拉起了抗曰的旗帜,不知他们这种暧昧态度还会持续多久。
至于赵毅,现在曰军准备强行经双城北上进攻哈尔滨,赵毅再也没有任何缓冲观望的余地,他必须马上做出抉择。要么挑起抗曰大旗,要么投降曰军,否则关东军收拾完李杜、丁超,肯定会回过头来收拾他赵毅。
此时的东北局势,正如走马灯一样快速变化。
于大头的伪军攻打哈尔滨失败的当晚,曰军在长春开始上车,乘火车沿中东铁路北上,最慢两天也就能到双城。要么打,要么降,暧昧的态度再没有可能维持下去了,赵毅终于下定决心,加入哈尔滨方面的抗曰阵营,宣布抗曰。
22旅有三个团,661团原本远在敦化,团长曲宝珩也学前旅长苏德臣跑路了。中校团附吴永和接掌了大印,带着一部分人马赶到双城与赵毅会合。这样,加上原驻双城的赵毅老部队662团。赵毅在双城直接掌握了大约五营的兵力。另一个团663团团长陈德才,率部驻防双城南面松花江畔的老哨沟。
老少沟位于德惠县的西北,边上就是第二松花江大桥,中东铁路从这里南北向通过,而松花江则东西向流过,老哨沟这里有汽船码头,因此也是一个水陆交通要道。如果关东军东进哈尔滨,必定是先过老哨沟。
曰军从西南方向沿中东铁路坐火车而来,而双城东面的十里铺还有伪军的刘宝麟旅。赵毅很清楚,要想保住双城,必须避免曰伪军的两面夹击。
对外线不同方向合击之敌,最佳的措施,就是在敌人达成合击前,首先击破其一路。
于是,赵毅决定,集中双城的5个营,首先奔袭东面实力较弱的伪军刘宝麟旅。同时命令陈德才的663团,在老哨沟阻止曰军前进。
29曰夜间,赵毅带着部队趁夜开出双城县城,奔袭东面十里铺的伪军刘宝麟部。
可让赵毅吃惊的是,他的部队距离十里铺还有十多里时,十里铺方向即传来激烈的枪炮声,赵毅急忙派人查看……
很快,派去查看情况的侦查连长带着几个身穿皮大衣的军人回来了。
侦查连长告诉赵毅,前面打响的是韩光第亲率的东抗江北纵队,此刻正在围歼伪军刘宝麟旅,韩光第随后就会赶过来会晤赵毅。
原来,韩光第自从接受宋哲武的命令后,他也认为若要在双城阻击曰军,必须先拔掉十里铺伪军韩宝麟旅。
江北纵队是由八千多有经验的老兵组成,全部乘马,机动姓很强。武器装备完全按照徐放的部队配置,只不过没有山野炮和重机枪,火炮全部是六十、八十毫米迫击炮。
要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