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财富从地底下挖出来。

开发无非就是几个步骤,先修路,公路、铁路,然后用大型挖掘机把煤炭、铁矿石从地下挖掘出来。

露天开采技术在中华民国已经用的比较熟练了,这一年财团造出了斗容达到30立方米的挖掘机,采矿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幅度提高。

加上冶金技术的发展,中华民国的钢铁成本绝对是最低的。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冶金规模再次暴增。实在是市场需求量太过疯狂了,财团前些年大规模建设的矿山、钢铁厂都陆续大规模投入生产。这一年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超过1亿吨不是问题。

大量的钢铁生产出来后,制成各种钢铁制品投入市场。

农机、汽车、建筑钢材、造船、军工,这些领域的钢铁供应都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是还是有部分缺口,而且需求还在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团所做的就是继续加大钢铁产量。

“我们目前拿下了整个突厥地,那里是一个非常合适发展钢铁生产的地方,能进一步的降低钢铁生产成本。我们的产业可以调整一下。沿海的钢铁厂主要负责东部地区的钢铁供应,以及用于钢铁出口的生产。我们在突厥地的钢铁基地,则主要负军工生产,以及对西部的钢铁供应,同时也负责一部分出口。”周子跃向江渝提交了一份产业调整计划。

这个产业调整计划当中,军工业开始大规模向中亚地区转移。

“从中亚出口确实是不错,离欧洲比较近。”江渝点头道,周子跃指了指地图说道:“要是军方能打到高加索去,我们获得了黑海入海口的话,出口欧洲就更加方便了。”

“那还得在等等吧!起码得等到明年。”江渝笑了笑,“现在对红色毛熊开刀还不是时候啊!我们的野战军还没有训练好呢!”

“现在经济发展局势比较好,少打仗也是好的。”周子跃说道。

“不过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打仗。”江渝对周子跃说道:“我打算明年让军方在西北修一条四轨铁路到中亚行政区去。以后,再修一条高速公路到中亚行政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快速的将部队和作战物资运到前线去了。”

“我觉得高速公路可以放一放,等到经济萧条的时候再修。”周子跃建议道。

“我也是这么觉得,不过两条双轨铁路肯定是要的。”、

现在中华民国的铁路干线都是建成双轨的了,单轨铁路有撞车的风险,双轨铁路则是靠左行驶,这是考虑到地球运转时的力场问题,靠左行驶不会出问题。

在经济繁荣的地区,双轨铁路不仅是干线,连支线都可能是双轨的。那些地区的干线,已经有不少线路被建成四轨的了。

就像后世,广深铁路是八轨的。

但经济越发达,运输量越大。铁路自然不是一两条就能够满足的。中华民国的四轨铁路,主要还是出现在东部地区。

随着泡沫经济的产生,中华民国的发展速度之快。市场之繁荣,让那些民资都疯狂了,因为铁路很赚钱,所以民资都在疯狂的投资铁路建设。

财团原本控制的铁路,很多边上都出现了民资的铁路,就紧紧挨着。

并且这些民资还在到处开发那些没有开通铁路的地区铁路,这一年中华民国的铁路公司已经多达100多家了。

等于说。起码造了一百条铁路,有的可能是干线铁路,有的可能是支线铁路。

这些铁路互相连接。又各自经营。

财团有一个铁路管理系统,每个公司都在使用这个系统,因此铁路虽然到处都修了起来,但并未出现混乱的局面。因为各个铁路公司经营自己手上的铁路。都是得按照铁路系统来进行的。

按照铁路系统来运输。并不会损害这些铁路公司的利益,财团也没想过靠这个来从民资铁路身上咬下一块肉。

吃相不能太难看,财团反正已经挖好坑了,先把民资养肥了再说呗。

因为铁路投资很被看好,而老百姓手上的钱又多了,地方集资建设铁路的风气再次又被点燃了。

也许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吧!

上一次铁路股灾实际上没过去几年的。

不过民众们看到的还是现在铁路的赚钱,懊恼当初没有坚持住,如果当初坚持住不卖铁路股票的话。现在可就赚翻了。

铁路投资风潮的再次点燃,使得中华民国的铁路公司还在继续增加。

各种铁路线的建设。在民资的资金投入下被建设了起来,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也在建设铁路,不过是军方出面,主要也就是出于战争考虑的战略铁路。

财团也在不断的建设铁路,财团建设的铁路,现在变成了那些用来运输原材料的路线,例如在东北铺设运输木材的铁路,在北海行政区铺设运输矿石的铁路等等,这些铁路大多都是重载铁路。

中华民国的重载铁路,大部分都是财团建设的,剩下那部分则是军方建设的战略铁路。

在军方、财团、民资都在修铁路的状态下,这个国家的铁路长度正在飞速增加。

历史上美国四十多万公里的铁路,实际上也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民资算是普通铁路的主力,然而民资在竞争上也是比较盲目的。很可能这条铁路线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运输力,他们却依旧挤了进去。

为了避免民资过度的浪费资源,因此财团对各个铁路工程都有评估,一些实在没必要建设的铁路那就让政府出面叫停了。

要被叫停的也不多,毕竟脑残的投资者也不是那么多,现在到处都有比较好的铁路建设项目,想找个投资回报不低的铁路线路也不是太难。

随着铁路系统愈加完善,铁路开始呈现出开始向乡镇修建的趋势。

因为很多矿产之类的都是在乡镇、郊区,一条铁路支线修好后,这些支线有可能会直接连到那些矿场去。

那些矿场挖出矿石之后,直接用铁路运到支线火车站,然后直接运往其他地区。

也有的铁路是局部铁路,例如矿场与钢铁厂相连,煤矿与钢铁厂相连,钢铁厂炼出钢铁之后,直接用铁路运到全国各地。

尽管中华民国的货车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货车普及程度也是最大的,但是铁路确实有这个时代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公路胜在灵活,铁路则胜在运输成本比公路低,船运则是运输成本最低的。

后世中国的铁路运营方式就不是那么灵活,很多商人也都知道铁路运输成本低,但是他们普遍都苦恼的是,铁路运输太麻烦的。

这种麻烦,无非就是上下车,以及赶时间的问题。

因为中华民国的铁路公司比较多,形成竞争局面,很多地方都是一条线路有两条铁路,这时候就看谁更能揽客了。

顾客可能不是很熟悉铁路运输,这时候得铁路公司派业务员协调,采取一种傻瓜模式的运输。顾客只需要把要运输的货物用集装箱货柜车运到火车站。铁路公司即帮顾客将货物运到目的地,然后再安排货柜车运输。

集装箱系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铁路运输的一些麻烦事。尽管铁路还是不如汽车运输来得灵活。但运输大宗货物却是非常方便。

谷物、煤炭、矿石、木材、钢材等等大宗货物,基本上都是靠铁路进行长途运输。

公路的建设也很迅速,公路也是可以收费的,所以也是民资投资的重点方向,随着工程机械的出现,不管是铁路还是公路,修建成本都在不断降低。修建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实际上就是交通。

道路就像是一个个血管、脉络,能将养分输送到各个部位。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也主要看运输能力。

中华民国除了让民资贷款修路,还充分的调动其他民资,号召有余钱的民众踊跃投资。从而使钱能够充分的流动起来。

在内部普通运输系统普及起来之后。军方就得修战略铁路。

当全面战争爆发后,以中华民国这种打仗传统,是从来不节约弹药的,对战争物资的需求量很大。

所以当大量兵力集中在一个方向的战场上时,国内的物资要运到前线,这种爆炸性的扎堆,就得有足够多的战略铁路来运输。

因此江渝打算在西北建立四轨铁路,以后甚至可以增加到六轨。并建立一条高速公路出来。

这样等全面战争爆发后,就能将各地汇聚在一起的物资快速运往前线。

至于高速公路这东西。二战时就出现了,希特勒就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出来,不过并不是很长。

中华民国建设这条高速公路也是需要的,这样可以让部队快速的调动,物资也能更快的到达前线。

当战争出现了闪电战之后,战争打的就是速度。

你比敌人更快,你就能赢。

特别是闪电战这玩意,一天就推进五六十公里,已是与传统战争不同了,对付一些小国家,也许一个月战争就结束了。一个月的密集战斗,所需的物资自然是非常巨大的,是没什么时间让你慢慢运的。

……

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这一年夏末,协约国发动了对兴登堡防线的攻势,经过几个月的空中战斗,德国空军已经是非常疲软了,基本上丢掉了大部分地区的制空权。

当协约国发动进攻时,德国空军基本上被清理出了进攻区域的上空,协约国的飞机掩护着大量战车,如钢铁洪流一般涌向兴登堡防线。

兴登堡防线修得非常坚固,作为此时德国的掌权者兴登堡,最高统帅部的司令,兴登堡自然不会愿意看到以自己命名的防线被攻破,因此倾斜了的大量的资源。

不过堑壕战,已经是落后时代的东西了。

在滚滚洪流中,兴登堡防线最终还是被攻破了,为了攻破这道防线,协约国付出了七十多万的伤亡,而德军只伤亡了不到三十万。

兴登堡防线被攻破,就如同一颗炸弹在德国轰然引爆了。

容克贵族们坚持不住了,容克财团并不是一个人说得算的财团,但大部分容克们都失去了胜利的信心时,他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的保住自己的利益。

因此容克财团决定向罗斯柴尔德财团妥协。

此时前线的指挥官鲁登道夫已经失去了所有信心,容克财团也随着兴登堡防线被打破,而陷入了恐慌。

容克财团与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谈判却是一直都在进行的,这时容克财团要妥协,也就在意料之中的了。

兴登堡这个人,实际上也就是容克财团的一员,代表的是容克财团的利益。

现在要投降,那么得有人背黑锅啊!

于是德皇威廉二世就躺着中枪了。

最高统帅部这时候做出了一个很脑残的决定,让海军去攻击英国海军,以扭转战争局势。

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这个脑残的命令却是下了。

其意图不是为了让海军去送死,而是要在德国海军策划一场叛乱。

海军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在容克财团的策划下,一场海军叛乱就这样出现了,接着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德国。

德皇威廉二世惊恐不安。

兴登堡进了皇宫,对威廉二世说道:“我无力阻挡他们,他们并不听从我的命令。”

“他们要干什么?”威廉二世略带愤怒的问道。

“他们要陛下您退位。”兴登堡回答道,一边微微低头,以表示对德皇的尊重。

兴登堡还是比较尊敬威廉二世的,毕竟这个皇帝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为了容克财团的利益,威廉二世必须躺枪。

兴登堡此时的逼宫行动,就像是当初袁世凯拿革命党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