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契丹九部这次派出的还是各族的小族长,他们都希望陈破军这次能全力支持他们,帮他们灭掉大贺氏,甚至如果能再出兵帮助一起攻打室韦,那自然是更好手了。粟末水mohé则派来了他的弟弟也吉,上次黑水mohé突袭,也吉中了数刀差点就死了。后来突地带兵回去报仇,眼看着打的黑水mohé节节败退,陈克复却召回了其中的隋军我契丹兵,这让突地郁闷无比。这次派也吉过来,就是希望陈克复这个女婿能再兵和他一起打黑水部。

新罗执掌政权的美室宫主也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美生礼部令来辽东会盟。至于济和室韦黑水mohé三部,上次虽然都是损失惨重,可是面对陈克复的遥请,他们立马都派出了重要人物,带着大量的礼物赶到辽东。

按理说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陈克复是没有权利主宰的。但是在这些辽东辽西诸部国家的眼中,辽东的王就是陈克复,至于更远的大隋,他们却没有人想过要去那里寻找帮助。隋帝再强,也在高句丽手中吃了两次败阵。这些辽东辽西诸部的人,向来信奉的是强者为尊。陈克复灭了高句丽,打的他们不敢声,结果他们却反而只服陈克复一人。

陈克复已经知道了朝中对辽东的安排,暂时他依然掌握辽东兵权,但是长久就不太可能了。所以辽东诸部,就是他手中的一张王牌。他需要彻底的掌握他们,在关健他需要的时候,让他们按着自己的意愿出牌。

所谓养贼自重,就是这些边关大将们早就用过的手段了。历史之上,安禄山在河北,拥兵自重,一直不肯轻易离开范阳老巢。每次他如果感觉皇帝有意调他入京或者是轮调,他就会让被他压制着的奚人和契丹弄出战动静来,然后打上一两仗,如此避过。陈克复现在也想这样,现在天下还没有真正乱起来,如果他过早的造反,必然面对着大隋的全力反扑。

但是继续虚与委蛇,却又得担心被杨广给削兵或者调走。而如果他能在平定辽东之后,却让辽东继续战争,那么到时杨广要调走自己,肯定也要多考虑几分。

辽东诸个部落,陈克复想来想去,打契丹大贺氏,必然便宜了契丹九部,到时契丹强大起来,不符合他的利益。而同样的,打黑水mohé,必然让粟末水部族安心的展壮大。打济,会让新罗更加强大,历史上唐朝就是灭了高句丽,又灭了济,最后才给了新罗机会一统三韩半岛。

想来想去,陈克复在这些部族之中圈定了一个敌人,室韦。上次高句丽联军,他们出了一万人。他要打室韦师出有名,而且室韦兵力不是太强。室韦五部落,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南室韦有二十五个部落,北室韦有九个部落。上次出兵和高句丽联盟的就是南北两室韦。南北室韦加起来也就是三十余万人口的样子,哪怕全民皆兵的草原人,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陈克复打室韦,完全能做到想打的时候打,不想打的时候就收回。

不用担心会真的陷入室韦的战争中去,而且如此一来,他还能有借口不再卷入契丹、mohé、新罗等国的战争中去,让他们一直陷在战争泥沼之中。甚至必要的时候,陈克复还能考虑和大贺氏、黑水mohé、济暗地里联盟一下。

不管是合纵、还是连横,陈克复的目的就是要死死的将辽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次将各部族召集到辽东城会盟,他不但不会调解各部落的关系,反而打算挑拨各族之间的关系。而且,最关健的是,他要在这次会盟中,和室韦人弄出一点意外来,好让他能名正言顺的出师讨伐室韦。

骑在马上,陈克复慢慢拿眼瞧了瞧此次南北室韦的会盟代表,南室韦的扎木和。此时的扎木和正如一个刚进城的乡把佬一样,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感觉辽东城就如长生天的宝库一样,到处都是美丽的东西,让他看的眼花缭乱。被辽东城的繁华恍花了眼的他根本不知道,陈克复已经如一头猛虎一样,将他们的室韦选定为了下一顿大餐的对象。!。

 每271章 四海钱庄

每271章 四海钱庄

陈克复和众人骑马慢慢穿过东市之后,到达西市。西市是一个热闹的所在,行人如织,摩肩接踵,到了西市后,陈克复等人也就开始下马步行。

辽东城不但是一个战争要塞,而且也是辽东第一贸易之城。所以几百年的发展,这里也早有了一整套的完整的商业规划。辽东城的市场分为东西二市,东市是靠近内城,向来是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内城居住的贵族领主们的需要,渐渐的东市最后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奢侈品市场。

而西市恰恰相反,这里正对着的就是西城门,不远处就是直通南北,到达大海的大辽河。往来的各地商人,基本上都是居住在这附近。这里有契丹人、突厥人、奚人、中原人、靺鞨人、室韦人、新罗人、百济人、甚至是东瀛人、波斯人、大食人的胡商也有在此开设店铺。这里可以说是整个辽东、辽西、海东,最大最繁盛的商品交易地。

西市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是辽东城的主要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西市内有南北向和东西向均宽十步的平等街道各两条,四街纵横交叉成‘井‘字形,将整个市内划分成9个长方形区域。

辽东城在陈克复收复后,如今涌入了众多的商人之后,整个辽东城的市场更加繁盛,而西市也越发的热闹。用那些中原来的商人们的说法,辽东城简直就是一个小长安。

不但是室韦族的扎木安看着那些各种各样的店面、五颜六色的商品,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就是百济和新罗这两个农耕国家的使者,也有些惊讶不已。其中有的人来过辽东城,但那时的辽东城只是做为辽东、辽西诸族的一个交易城,但是现在,辽东城有了中原众多商人的加入后,其热闹程度更是翻了数番。

一排排整齐的店面,早已经按不同的种类,组成了一个个的行,全都集中在一起。那宽阔的街道两旁,一个个店面前都堆积着如山的货物。杂货行、新货行、金银行、果子行、鞋帽行、药行,一眼看去,到处都是在那里逛街的妇女小孩。这些大部份都是刚刚到从中原到达辽东的隋人家眷,虽然一到辽东房子都有分配。但是各种物品不可能从几千里远的中原带来,好在陈克复也大方,来的就给二十贯安家费。

辽东新占之城,各种物价并不贵,斗米不到三十文钱,比之中原山东河南这些重匪区,斗米百文,已经不知道便宜了多少。留在辽东的将士基本上都攒了一笔不小的钱,安家费、粮饷、赏钱、各种杂七杂八的钱,陈克复对众人可谓是十分大方。有了钱的这些家眷们,纷纷在城中各处采购。

相比于在在原的愁云惨雾,每个处于辽东的人都能感觉到,辽东特有的一种气质。一种崭新的气质,一种生机勃发、欣欣向上,充满着自信的气质。来到辽东,不是发配,也不是落难,而是一个崭新生活的开始。没有战乱、没有盗匪,甚至没有官府那些多如牛毛的各种名头的苛捐杂税。

华夏子民自古就有恋根的传统,要不是原先快活不下去了,这些家眷也不会愿意远离故土,来到传说中苦寒的辽东。到了辽东才发现,虽然辽东寒点,就是分到的田地也贫瘠一些,但是相比起来,辽东确实让众人满意。

一众使臣都感受到了城中所有人身上的这种乐观、自信、幸福的面貌。不少人都在心中暗暗惊讶,隋国居然能够这么快的就把高句丽的辽东变成了隋朝的辽东,看来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什么变化了。特别是他们注意到,那些在辽东城中处于底层地位的原高句丽国人,现在居于城中的,大都是在做着苦力、脚夫这样的工作,但是每个人脸上却没有那种不满、不屈的感觉。相反,这些本应当对隋人敌视的亡国者,却反而十分的高兴,这种高兴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路过一家装饰古朴的店面时,新罗国的使者美生要求进去观看一下。这是一家书店,准确的说是辽东军的官办店。官办店,也就是陈克复利用手中那些缴获的钱粮开设的店铺,这些店铺的收效归军中所有,而且每月都会拿出一部份分红,给予那些在战争中阵亡或者残疾的人。破军初立的那天他就说过,跟着他陈克复,如果哪天先走一步,或者受伤了,他陈克复和破军营会负担一辈子。

店铺装饰的古香古色,里面一个个书架上摆满了一架架充满着墨香的书籍。书籍,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神圣的。杨广登基后,在东都建观文殿,藏书总数达37万余卷,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廊屋,列以贮之。而且要求天下人献书,每献一本就给予赏赐。

书籍就代表着文化礼仪传承,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过去,也代表着未来。在这样的一个蛮荒之地,突然看到这么多的书籍,众人都惊讶不已。这个时代的印书十分麻烦,成本大,且印制艰难。一般人读书,往往是买不起书或者存不起书的,只有往那些寺庙或者官宦人家去借书抄书。

新罗使者美生是新罗的礼部令,书籍文化这些正是他的官职之内管的事情。他对于中原文化十分精通,只一眼看去,便发现了许多的诸子典籍,这样的书都有。美生一张脸都有些激动的胀红,对身边的胜曼公主道,“殿下,没有想到这里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经史。往年我们新罗国想要搜集一本都很难得,殿下能不能和陈元帅请求让我们买一部份回去?”

新罗国只有贵族才有机会读书,而这些经史之书,更是难得,一般都是抄传。如果能一次性的买上这么多现成的回去,那无疑对新罗很有帮助。

胜曼公主点了点头,“陈元帅,我新罗国向来仰慕中原文化,突然看到这里有这么多的书籍,不知可否让我新罗收购一些?”

陈克复笑了笑,“哦,新罗国对中华文化也很仰慕?那好啊,你要多少那就买多少好了。我们这本来就是一个书店,有少买自然售。你要多少,直接和那老板说就行。”

店中的一个小学徒忙从后面叫来了掌柜,掌柜的是一位断了一只手的辽东军退役士兵。只因识得些字,就被安排到了这个书店之中做掌柜。

“老板,我们想买这些经史典籍,不知可不可以?”美生急忙的道。

“可以,当然可以,不知道你要多少本?”

“我全要!”

那掌柜的笑了笑,“你真的全要?我们店中书籍可不少,后面还有一仓库呢。”

“不管多少我都要了!”美生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忙不迭的点头道。

掌柜的用那只独臂,在算盘之上熟练的打了起来,没一会抬头道,“这位客人,我们店一共有诸多经典三百七十部,如果您全要,我们现在就可以给你一共是三十万七千本,每本一千本。您买的多,我们每本售价一百文,一共是三万七千贯钱。如果你需要我们送货的话,只要是在辽东城内,我们包送到,您是大顾客,又是头一次生意,我们这次就不收额外的运费了。你看,您是付现金呢,还是付银票?”

掌柜的说完半天都没看到回应,一抬头才发现那位美生一脸的大汗水。

美生不是觉得三万七千贯钱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