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这封信,陈克复不由得抿嘴一笑,杨广还真是一位雄心勃发的君王。高句丽刚平,却已经将目光放到了远入的东突厥。只是不知,为何他就不能将目光看向身边脚下的中原大地呢?如果杨广能真正的偃武修文,休养生息,那些中原再多的盗匪也是能平息的。可惜,这是一位一旦决定,就九头龙也拉不回来的绝世皇帝。

当看到第三封信的时候陈克复的笑容却凝固了。这封信是他那位刚刚升任河东慰抚大使的老丈人李渊发来的,开头写了一大篇祝贺他平定辽东、拜相的贺词,还让陈克复在今年能回中原,到时和李秀宁完婚。最后更是提了一个让陈克复犹豫不已的要求。信中李渊说他升任河东慰抚大使,可是河东的盗匪也很厉害,他手下没有什么人手。

他希望这个时候,陈克复让他那两个在他手下锻炼了许久的儿子能回河东帮他剿匪。

看着这封信陈克复犹豫了,李渊正如历史上一样,一步步的从过去那个几十年都平庸的唐国公,慢慢的走上大隋的封疆大臣的舞台。历史之上李渊正是当了河东慰抚大臣后,才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最后又一进一步的当了太原留守,在那里组建起了一批班底最后一看天下形势已明,杨广再也不可能力挽狂澜,所以马上出兵造反最后以李代杨唐代隋。

最初和李渊搭上,甚至和他女儿订亲,那都是有点yin错阳差的感觉。到后面,让李世民兄弟俩入了军中,当时也没有想过太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的日标明确,直指天下。而李渊也是他的一个潜在对手在争夺天下面前,没有亲情,更不要提只是一个岳父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俩,在辽东军中这么久,先是重装骑兵,后是重装步兵,可以说是尽得辽东军中最精锐王牌部队的精华。如果这个时候放他们兄弟俩回李渊身边,那岂不是让李渊如虎添翼。到时一有机会,这小子肯定更加的不会老实,绝对会再一次的造反。

现在李世民罘,弟俩还不知道这个事情,不过如果等到大队人马从中原过来了,那时李渊肯定也会再给他们带信的。李世民和李玄霸两兄弟,陈克复很喜欢。李玄霸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勇猛过人,打仗之时,手提一把大号陌刀,当者披糜,他的部下,基本上被带的和他差不多,这样的将领最适合的就是带重步兵。而李世民在辽东军中半年,更是已经暂去了身上的那点贵族浮华气息。不但做战勇敢,更加难得的是他有一种为帅者的潜质,带兵时能多想。

这两人,如今是他手下一等一的大将。说真心话,他是真不想放他们离开。可是眼下辽东平定,他又不可能真的一直扣着。哪怕明知李渊将来会造反,这个时候,李渊也还是他的助力而不是敌人。

如果给李世民兄弟俩选择,李玄霸怎么选他不清楚。但是李世民肯定会选择回中原,陈克复只是他姐夫,可是李渊却是他父亲。天下大乱,谁都会想跳出来拼一把。

叹息了一声,陈克复将李渊的信扣入了书桌之中。还是暂时先扣着吧,他实在是不愿意让他们离开。这个时候的离开,不但是自断一臂,也等干是加强了李渊这个未来对手的实力。不过在心底,陈克复也明白,李家两兄弟的离开,基本上已经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疑问了。留的了一时,留不了一世。除非他找机会把这两兄弟干掉,不过这样的事情一来他做不出,二来弊大于利。

李渊就算造反,他们也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可以说最初的时候并不会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反而能彼此呼应。等到了局势明朗,他相信最后的赢家必然是他。

如今的历史已经改变,他有地盘有钱粮有精锐军队,李渊不过是什么都还没有。陈克复笑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杞人忧天了。走就走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情他也无法阻止。现在的李世民兄弟俩虽然已经知道了他的反意,不过他也不怕。李世民如果告密,对他自己也不会有好处。这个时候李家两兄弟还只能算是军中的二级将领,还算不上是军中真正的高级将领。手下带的也只有几千人,离开应对不会对辽东军造成太大的不利影响。

辽东城虽然白天热闹无比,可是到了晚上却是寂静无比。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不过也只是刚刚平定。所以陈克复在整个辽东实行宵禁,每天晚上一更三点敲响幕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唯有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

整个山城一到晚上,就要锁上城门,禁止出入城门。城门的钥匙也要交到驻守军队手中,就是城中军队出城,也必须有上级的调令。

黑夜之中大街上一片黑暗,寂静无声,只有不时有一队宪兵打着火把在城中巡逻。此时只要被他们发现在城中行走的,不管是谁,只要没有手令,就得挨打,还要关押一晚上。

西市此时也早已经没有了半分白天的喧闹,所有的店铺都上了门板,安静无比。夜sè之中,一队人身着黑sè的紧身服,偷偷momo的挨着墙行走在西市的街道上。

“大人,你说我们这样,札木安知道了会不会怪罪我们?”其中的一名武士那遮脸的黑布之下,lu了一双犹豫的目光。

“放心吧,只要我们把那把刀拿回去了,札木合少族长一定不会怪我们的。。萝,这些不讲礼的中原人,我们拿这么多的黄金来换他一把刀,他居然不肯换。不过是一把破刀罢了,要知道那么多的黄金可是能换一千头牛。更可恶的是居然还差点捏断了我的手,一会就要他的好看。”另一个为首的武士恨恨的道。

这伙人赫然就是白天买刀不成的室韦人,今日回到客栈之后,这伙人越想想生气。特别是在这个白天被尉迟仁给差点捏断了手的武士的挑唆下,十几个武士趁着夜sè,就偷偷的跑到西市,打算强买不成就来个暗偷。

在夜sè之中,躲过了几次宪兵的巡逻,成功的来到了西市的那家刀店。没几下功夫,这伙室韦武士就成功的进入了刀店。黑暗之中,几人点燃了一个火折子,在那微暗的火光中,他们一眼就找到了那把黑幽幽的陌刀。

看到已经成功的偷到了刀,一位室韦武士小声的道“刀拿到了,就快走吧。”

众人往店外退去,那为首的武士走到店门口正要吹灭手中的火折子,突然恶向胆边生,嘴角拧笑了几下,手中的火折子划过一道弧线,扔进了店中的一块帘子上。布帘子很快就被点燃,火苗呼呼的燃了起来。

其它的室韦武士一看,都是愣了一下,大惊失sè的对为首的武士惊呼道“你不要命了,不是说好了只是来拿刀的吗?”

“那店主今日当众羞辱于我,还差点断我一手。草原上的汉子有仇必报。而且我们光拿了刀,明天必定会让那店家发现,不若现在再放上一把火。到时只会以为是失火,就不会有人知道我们拿了刀了。

快走吧,火光一起,一会就会有人来了。”

布帘已经整个烧着了,熊熊的火光之中,还有大量的烟雾在店中四散。

那几人刚刚走出店门,就听的身后一声大喊“纵火的贼人,休走!”!。

 第275章 狗急跳墙

犹如一声旱地惊雷,黑夜之中,店中传来一声巨大的怒喝声。 

室韦武士回来一看,只见店中的火光之中,一名脸上一条大疤的汉子披着一件袍子冲了出来,手中还有一把从店中圆梦上刚mo到手的雪亮横刀。

“不好,店中人发现了,快走!”宴韦人一看到那道疤痕,就知道是店中出来了。

紧随那店主,店后面又出来好几个男子,其中一个是白天见过的那店主儿子,后面还跟着几个壮汉,看样子好似店中后面铁匠铺中的打铁匠人。

只见那店主的儿子和另外几个汉子,不停的扑着火。剩下的店主和另一个大块头却一人提了一把横刀,奔出店来,穷追不舍。黑夜之中,室韦人跑的很快,可是后面的两个汉子跑的更快。跑不到几十步,最后面那个汉子已经冲到前头,手起刀落,黑夜之中一声惨叫,已经有一个室韦武士身首两处。

店主上前拿刀挑刀那遮面巾,大怒道“是白天想要强买陌刀的室韦武士,这些日球的,居然强买不成,改成明抢了,居然还要放火烧我的店。我要杀光他们1兄弟,追上去,杀光他们。”

两人怒从心起,迈开大步死死的追赶着那十余个室韦武士,没一会已经连杀三人。黑夜之中的惨叫和打斗,很快就升来了巡逻的宪兵。

一阵阵的脚步响起,街角火光之中,一队黑衣宪兵已经出现。

夜sè之中,尉迟仁的那家刀店已经火光冲天,冬天干燥,虽然有几个人救火,终究没有来的及扑灭。火借火势席卷而起,已经烧上了屋顶。

“走水啦,走水啦!”已经有附近的店家和居民发现了这黑夜之中的大火,一阵阵急促的铜锣声敲响许许多多的店家百姓,披着外衣跑上街头。提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拿脸盒的,拿木桶的都拼命的帮忙救火。

火势如果控制不住,那么在这样的大冬天,甚至有可能将整个西市都给烧光。

此时那为首的室韦武士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回头看着那已经将数个店铺都烧着而且还在不断向两旁蔓延的火势,不由的脸sè苍白。这么大的一把火,肯定会让辽东城的隋人元帅震怒。本来他们就是来寻求和隋人和解的可是现在还没有和解,却又出现在城中纵火的事情,这结果他都不敢想象。

又是一轮拼杀之后十余个室韦武士此时已经只剩下了不到十个,而且还都带有伤。不过身上的伤,却不如他们心中的恐惧。刚刚,

冲过来的时候,他们又杀了好几个隋军。纵火,杀人这下真是搞大了。

“现在怎么办?”“还能怎么办,逃吧隋军肯定不会放过我们的。我带几个弟兄在这里拖他们一下,你们赶快去客栈告诉少族长,请他马上离开辽东城,不然就要命丧隋人之手了。”那为首武士此时已经后悔莫及。

“好,你先挡一下,我马上去通知少族长。”几名武士急奔客栈而去。

安排使者的客栈之中,室韦族的札木安还没有入睡。这次他是受了他父亲的重托而来,上次他们室韦族在那次赌博之中,下次了注,不但损失了一万名骑兵。更加关健危急的是从此惹上了强势入主辽东的大隋,在来大隋之前,他对于父亲的担忧并不是那么的认同。在他看来,隋军就算扫平了高句丽,可是实力也在这数年的征战之中,消耗太多。不可能再有实力继续北上室韦草原,他们室韦人不是高句丽人,他们属于渔猎民族,没有城池,而且会迁涉。室韦草原那么大,隋军如果北上,他们大不了往北迁。

不过到了辽东之后,见识了辽东的繁华富裕,还有辽东军的精锐勇武,特别是统帅陈克复的年青却又有如狼一样的目光之时。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担忧了,隋军攻占了高句丽,不但没有被陷入于此,反而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将辽东变成了一个各方交汇的贸易之地。四方云集来贸易的商人,中原不断迁来屯田落户的汉人。辽东已经彻底的变了,拥有辽东不但不会让大隋实力变弱,反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增添实力。隋人有实力随时向北方进军,哪怕他们迁涉也很危险,因为他们有一支强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