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结,集结全军集结,马上南下”

一队队的传令兵,背着令旗一刻也不敢停留,向着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正随间的躺在地上休息的玄甲军将士们大吼的传令道。司马德堪的黑衣铁卫这个时候也已经重新集结,在城mé;n外开始整队。

队伍快速集结,各部将校很快的报上了战损,这场大战,玄甲军一万人,此时居然只剩下了三千出头。就连司马的黑衣铁卫,五千人马也只剩下了三千来人。而这六千多人中,还有着最少上千名的伤兵,是无法进行急行军的。

“李将军,我们不能带上他们,突厥人离我们只有几十里路,随时都能追上我们,带上他们,我们被拖累是小。而耽误了给陛下报信,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得把他们留下”司马德堪冷冷的道。

李世民嘴张了张,最终又沉默了下来。他当然知道,此时留下他们,就等于将他们送入突厥人之手。但是司马说的也对,如果带上他们,这六千多人无一人能逃的过三十万突厥人的追击。

让那些没有受重伤的将士每人挑选了两匹健壮的战马之后,李世民指着剩下的那些战马对柴绍道,“柴将军,那些伤兵我们不能带走,这些战马留给他们,告诉他们,让他们四下逃离吧。突厥人急切南下,他们还是有机会的。让他们先进山,等待到我们击败突厥人后,我再来接各位弟兄。”

柴绍沉默了一会后,才转身离去。面对那些前一刻还并肩做战的弟兄,下一刻去要抛弃他们,柴绍的心中充满mí;茫和痛苦。

决定抛弃受伤的士兵后,司马德堪又打开一幅地图,“李将军,马邑城我们不能再去了。为了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桑干镇,我们必须一路沿着潢水河南下,那是一条小径,虽然路小,但是却是一条捷径。如果走这条路,我们能节省三个时辰,最快明日黄昏时就能到达桑干镇”

“好,一切听司马将军安排。”李世民对这个决定点头赞同。

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城中的百姓和商旅们这个时候已经都知道了突厥人大举南下的消息。那县令带头,和城中的官吏富户们商队头领们都赶到南城mé;n,将李世民围了起来。

“太守大人,神武县也是太守大人的治下,城中的百姓也是您的牧守之民,请您带上我们一起走吧。”县令苦苦哀求道。

李世民对着众人道,“本官不但是马邑太守,也是左屯卫将军。现在突厥大军南下,陛下还不知道此事,正陷于危险之中。眼下本官要飞骑南下,护卫陛下回中原。至于各位与城中的百姓,本官早有考虑,已经安排了一千名jing锐的将士护卫你们离开。现在,各位去北城mé;n,那里已经集结了一千名将士,他们会护卫你们离开。”

那些官吏们还有些不愿意离开,司马德堪的黑衣铁卫却已经开始挥着马鞭冲了过来,一顿马鞭将所有挡在路口的人给驱散开。一道道出发的命令传来,玄甲军和黑衣铁卫五千骑兵不再做丝毫停留,纷纷策动战马,狂奔南下。

 第402章 英雄本色

颌利的一万五千人马疾如风…迅如火,只用了一个时辰就赶到了神武县城,可是见到的只是少数四散奔逃的先锋军部族。 一番简短的问话后才得知,城中的隋军不是三万,而是万人。步利设也已经战死,原本先锋军已经战胜了城中的一万隋军,眼看全功将竞之时,却突然又杀出了一只战旗为黑鹰的数千隋军,与城中的隋军夹击打败了他们。

“马上给大可汗报信,神武城中的数千隋军残兵已经南撤,大军行踪已经暴利派出了一队传令兵后,只留下了一千骑兵,让他们收拢了前锋败兵后去清洗神武县城后,就立即带着一万多骑兵丝毫不停的,继续往南追击而去。

在接到了领利的信后,得知大军果然已经行踪暴lu后,始毕再没有了半点犹豫。他索xing通令全军,对于一路上的那些村庄和小城镇,视而不见,全军急速前行,目标直指桑干镇的隋帝杨广。

一路之上,沿路的那些村庄和城镇的百姓看到如蚂蚁一般漫无边际,如潮水一般涌来的突厥骑兵时,惊慌的敲响一个个的警钟,可是还没有等他们将城门关上,那些突厥骑兵却根本无视他们,只是如潮水一般的绕过城池一路向南狂奔而去。一面面战旗打了起来,堂而皇之。骑士们一人双骑,马累了就换一匹继续狂奔。困了就在马上打盹,饿了就在马上吃点干粮饮点冷水。没了始毕可汗的命令,再没有一个部族骑兵敢停下来歇休一时半会。

就连战马,这个时候也是被骑士们在马上捧着豆饼等干粮喂食,二十多万大军将速度发挥到了极致。溪流、村庄、城池、山林、田野纷纷被他们留在了身后。

对于这支如风一般的大军,沿路的那些城池的少量隋军,没有一个敢于去阻拦一二。一个个都是紧闭城门,祈祷着这支大军早点过去。

而在另一边的潢水河边,李世民和司马德堪的五千兵马,此时同样是拼了命令的狂奔。被三十万大军追击,没有人敢不尽力。幸亏司马德堪的黑衣铁卫本来就是一支特种部队,这次北上又负有侦察的任务。才掌握了这条潢水河口捷径,要不然估计突厥人都已经追击上来了。

两日一夜,马不停蹄的狂奔过后,这支筋疲力尽的骑兵终于已经到了桑干镇不远处。

”陛下,陛下!”

太监总管王德林站在杨广的龙chuáng之前,轻声的唤道。

“陛下,左翊卫宇文大将军求见,就是有紧急军情禀报。”

杨广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起身起坐“马上召他晋见!”自从派出了司马德堪北上之后,杨广的身边的禁卫就大都交给了宇文化及统领。而原本杨广还打算继续北上,但是大臣们死活不肯,最后只好停留在了桑干镇。可是一边三天过去了,北上的司马德堪和李世民居然都没有消息回报,这让他也感觉到事情的不好。

宇文化及一身戎装的走入殿中“陛下,司马将军和李将军刚刚赶回来了,他们带回了北方的最新消息,突厥人南下了。”

杨广脸sè一变“突厥人居然先一步南下了?他们有多少兵马南下,到哪了?”

宇文化及的脸sè比杨广还要差,声音中带着点颤音道“陛下,始毕可汗亲统草原三十万骑兵南下,据司马将军和李将军所言,他们已经近在咫尺,距离我们最多还有四五个时辰。”

有些不敢置信的打量着宇文化及,看了会发现不假后,杨广的脸一下子苍白无比。喃喃的在口中念了几遍后,高声道“司马德堪和李世民现在在哪,马上把他们带来,朕要亲自问他们。”

此时还没到六月,桑干河边的夜晚气候宜人,可是杨广却感觉自己如身处冰窟,整个人都觉得浑身发抖。“来人,给朕再披一件裘衣!”

当李世民和司马德堪两人踏入殿中的时候,杨广差点没有认出两人。大战一夜,之后又急行军两日一夜,两人此时已经成了两个泥人,浑身上下一点也看不到昔日半分神采。

一入殿中,司马德堪马上着急的道“陛下,请马上下令立即撤回太原。”“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突厥人南下,你居然到现在才禀报消息?”杨广既惊且怒道。

李世民惶恐的道“臣当日回到马邑之后,立即又征调了五千乡兵连日北上。刚赶到神武县城之时,却突然发现了突厥人已经南下。臣退入城中,设计伏击了突厥人的一万五先锋军,苦战一夜,正危急之时,得司马大人相助,才将一万五突厥前锋歼灭。

臣等不敢半分停留,立即连夜抄捷道掰回来报信。突厥大军距离我们最多只有四五个时辰了,陛下,请下令立即撤退,不然就来不及了。”

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后,杨广再也不做不住了,马上下令“传朕旨意,全军立即南返,全速急行。”

下了命令之后,杨广也立即披挂起来,想了想,又补了一道命令。马上丢弃移动宫殿和所有的马车,所有的将士嫔妃内shi全部换马。

此时苏威那些老臣们都已经得到了消息,一个个惊的差点晕过去。

一想到突厥人就在身后,大家也顾不得七老八十,一个个全都找了匹快马骑上。就连皇后公主皇子,一个个也全都丢下马车,全都改骑战马。不到半个时辰,十五万禁卫加上后宫嫔妃内shi就已经全部准备完毕,不做半刻停留,就在黑夜之中往南逃奔。

好在杨广此时也只是刚刚出了西径,而这个西陲小道就位于雁门山中。

后人多知雁门关,而不知道雁门山。实际上是先有雁门山,才后有雁门关。相传古时因有一只神雁落此山而的名,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ting拔、地势险要,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乃是河东郡的真正咽喉。

通过西陲小道,南下不远就是西陲关,这个关只是一个修建在山隘的隘口。再往后的不远,则是内长城上的真正雄关,雁门关。

大军一入西陲小道之后,随驾的大臣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西陲小

道名为小道,也是一条真正的小道、险道。险要处最多能同时容纳双马而行,这对于突厥骑兵来说,是一个滞阻他们速度的最好地势。

到天亮时,杨广已经在禁卫军的护卫下到达了西陲隘口。西陲隘口虽然建在险要处,但是此处的关隘修建的并不坚固。

“陛下,臣等以为,此西陲隘口,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此危急之时,陛下应当遣一上将留守此关,据关坚守。为陛下南下争取一些时间。”趁着大军停下来休息吃饭的时间,裴蕴、樊子盖、苏威等文臣都一起对杨广进言道。

杨广此时还有些惊hun未定,虽然他屡次亲征,但每次都是以多欺少,以强凌弱。而现在他带着十五万人被突厥三十万人紧咬不放,这让他难以平静。回首望了望关隘。

“荣国公,你怎么看?、”

来护儿皱眉沉默了一会,这个时候如果留守,那就已经等于是很难再活着回中原了。哪怕关隘再险要,也是无法阻挡三十万突厥大军的。

“陛下,臣以为以现在御驾的行进速度,估计突厥人已经就在我们身后不远了。如果能派一支兵马坚守此处拒敌,那必然能为车驾赢得一些时间。如果能争取一些时间,那么陛下就能进入雁门关内。雁门乃是天下雄关之首,据雁门关即可等待河东大军北上,则无惧突厥人也。”

杨广想了想,确实如此,雁门是雄关。突厥人皆是骑兵,野战来去来风,如果攻城却不是他们的长处。只要自己能进入雁门,据关拒敌,再将河东早已经准备好的三十多万大军调动北上,到时来个内外夹击,说不定反而是个一举击败突厥人的好机会。

“那荣国公觉得何人可担此失任?”

来护儿左右看了看,发现各位大将都低头盯着自己的靴子,目不转睛。立即明白了各位将领的意思,大家都不愿意留在这里送死。沉默了一会,咬咬牙,一狠心,杨广道“陛下,臣愿意留守此处,为陛下赢得时间。”

杨广摇了摇头“朕还需要你在身边随时参谋军机,怎能留你在此处,不行。”

“陛下,就让臣留下吧。我来护儿本不过是江南一逃民,是先皇与陛下给了老臣这无上的荣耀。如今国难当头,正是臣尽忠心之时。

就此陛下成全老臣的一片忠心!”

杨广听后感动不已,抓着来护儿的手ji动的流下了几滴泪水“沧海横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