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鼓捣好了。咱们在河北,所以国号就用燕,我大哥以后就是燕国天子皇帝,我呢,以后就是魏王,宋兄是赵王,窦兄也是咱的好兄弟,大哥已经说过了,到时封窦兄为河间郡王。过几天就是黄道吉日,正好最近官军不是退了吗。所以大哥已经传下令来,让各路的兄弟们带着兵马回去,参加我大哥的登基即位大典。”

窦建德听到自己居然被封了一个河间郡王,也是有些惊讶。不过转念一想,估计是因为他以往击败张金称、郭洵、薛世雄那三战的名声很大,所以才会给自己一个归附没多久的人加封郡王。

这样的事情,本来派一个信使来说行,可这魏刀儿却亲自前来,估计是知道最近自己招了不少兵马,有些猜忌到自己了。一想到此,刚刚那点封郡王的喜悦立即被冲走了。

只怕这次回去参加这开国庆典,也不是什么好事,说不定一回去,自己的这些兵马都有可能保不住了。虽心有不甘,但一时也无可奈何,只得平静道,“魏王殿下,还不知道陛下的国都定在哪里?”

“咱们的国都定在魏郡的邺县,那里可是数朝国都。从东汉末年起,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6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26年。大哥说这里有龙气,所以就定在了邺城。离登基大典的时间没有几日了,窦兄,一会就集结弟兄们跟我一起回邺城。兄弟我的五万历山飞军就这不远的运河岸边,正好一同结伴顺运河南下邺城。”

窦建德有心不想就这样回邺城,可一听魏刀儿居然连他的五万历山飞军都带来了,当下心中长叹一声,只得打起笑脸,答应下来。小说骑士

 第580章 远走西域

(晚上喝了一瓶啤酒,结果无耻的醉了,一下子睡了一晚上。/抱歉,现在只好半夜码字了,求安慰!)

北方的草原早已经化为了一片茫茫雪海,银白一片。

漫天雪花飞舞之中,茫茫的雪原之中出现一线小黑点,正迎着风雪前进。

“大人,前面就是高昌城了,风雪太大,我们进城休息补充,明日再继续赶路如何?”一名突厥牧民向导小心的对着后面的这些汉人说道。他本是东西突厥交界的金山下放牧,被这大方的汉人用一小袋金币请来做向导,这些汉人既大方,又听说是来见射匮大可汗的,一路上带着的许多车马装着大量的财物,让人看着眼红。一路上也有不少的部落打他们的主意,可是面对着上千的汉人骑兵,却没有真正敢上前一试的。

一个文弱的汉人首领点了点头,“好,就先至高昌城休息补给一晚。”

说着又扔出一小袋金币给那个牧民,让他先一步进城去打点好一切。看着牧民骑马兴奋的离开,赵起对身后的人道,“一路上路线地形都记录好了没有?”

后面的几个文人装束的汉子点了点头,“统领大人放心,一路之上的地形道路都记好了。”

没有一会,那牧民又骑马回来,带着队伍赶往高昌城。

当众人赶到了高昌城外时,饶是见多了中原一座座各sè各异的大城之后,此时在这西域见到这座高昌城,还是让他们大吃了一惊。

只见茫茫雪原之上,一座庞大的城池突然的出现在那里,远远看上去犹如一个小点,可真正到了近前,却让人不由的仰视起来。这高昌城呈长方形,据向导介绍说周长有十几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宽五丈米,墙高四丈米。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此时他们就站在东门前。

高昌城历史悠久。到现在足足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在西域可谓是中心之地。一直就是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时的高昌城就是麴氏高昌国的国都。国主麴文泰也是一个汉人。不过与其它西域的国家一般。早在多年前,高昌国与焉耆等西域国家就已经归附了西突厥。虽然如今依然保持着高昌国号,国主麴文泰也称为国王,但实际上他们却是西突厥的附庸。突厥人早已经将西域各国掌握在手中,在各地派驻兵马。

使团刚刚到达东城门口,就已经有一队数百人的骑兵从城中冲出,将使团团团围了起来。

赵起手中持着节,大声道,“我自中原大隋而来。特奉我们皇帝陛下与陈王殿下的命令,带上了礼物,前来面见你们射匮大可汗!”

一名头上戴着狼头盔的突厥骑士头领纵马来到使团的车队前,拿着刀鞘挑开盖毡看了一下,“东西倒是带了不少。”

后面又一名突厥人大声的笑道,“最近咱们这还真是热闹,这已经是第五个还是第六个带着丰盛的礼物来求见咱们家大可汗的?”

赵起笑了笑,从怀中扔过去一小袋金币,“大雪天与弟兄们相见,这算是我请诸位弟兄们喝酒的。”

那头领接过钱袋打开一看,登时脸上也lu出惊喜来,态度也立马要热切了不少。

“还不知道兄弟如何称呼?”

“叫我执思就行,我是驻守高昌的百人长。”

“执思兄弟,不知道这些日子还有哪些人也来面见大可汗啊?”

拿人手软,那个突厥百夫长大汉得了这么一笔钱,也很爽快的道,“最早时是那个陇上的梁师都,张长逊,河西的薛举和李轨,对了,还有那个河东的刘武周跟李渊。他们比你们来的早,不过人马都没有你们多,而且出手可也没你们大方。”

赵起眼神一亮,与身后的几人交换了一个眼sè。

拉着执思走到一边,偷偷的又塞给了他一个钱袋,数量比刚才还多。执思连忙往左右扫了一眼,发现没有人发现,心下高兴的将钱袋收了起来。刚刚那个钱虽然是他收了,可是还得分给弟兄们,这钱可就完全是给他一个人的了。这可是一大笔钱,如何不高兴。

“执思兄弟,不知道现在这些人可还在射匮大可汗的汗庭牙帐?”

执思笑着道,“嗯,他们都被大可汗留在牙帐呢,听说是大可汗要举办什么庆典,留他们下来观礼。”

赵起眼神一动,“执思兄弟,我们这次带子许多给大可汗的礼物,可不想错过这次庆典,不知道能不能请你们一路护送我们过去。”

执思迟疑了一下。

赵起将一枚珍贵的宝石偷偷塞到了他的手中,“等到了后,还有重礼相谢,另外也不会少了兄弟们的那份。”

执思咧开大嘴笑了一起来,“你们可是大可汗尊贵的客人,我们护送你们过去,也是合情合理,那今晚在高昌休息一晚,明天就上路吧。”

“赶时间要紧,现在就走吧。”赵起道,听到有这么多中原势力的使者在突厥的牙帐,他如何能坐的住。

白得了一大笔钱,执思也相当爽快,立即亲自点了五十人,在前面带路向着西突厥汗庭牙帐三弥山赶去。

有了这队突厥骑兵的护送,一路之上不但少走了不少弯路,而且连大都的盘查也省去了。数天之后,队伍就已经赶到了龟兹国北面的三弥山西突厥汗庭牙帐。

赵起代表着河北的大隋天子杨杲与辽东军的陈破军而来,受到了西突厥大可汗射匮的隆重接见,场面巨大,西突厥的小可汗等贵族们纷纷到场。

不过当赵起让人将带来的上百车的礼物打开时,依然是将突厥贵族们的眼睛给晃花了。

各sè精美华丽的绫罗丝绸,sè彩艳丽,一匹又一匹的摆在箱中。而另一边的马车之上,那些烧制精美,细腻、sè彩美丽的辽东瓷器,同样让无数的贵族们一片震惊。

除了丝绸与瓷器,这次辽东使团还带了大量的精美的物品前来。

如一箱箱印刷精美的各式画册,数量惊人的佛经梵文,甚至献给射匮大可汗的礼品中,还有那晶莹璀璨的琉璃水晶杯,各种各样在西突厥珍贵无比的琉璃水晶杯,这些中原河北的使者居然一次献上了数十件。

如此厚重的礼物,让上自射匮大可汗,下到各个小可汗及部族首领俟斤们也都分到了一份。立时,整个中原河北的使节团,成了西突厥牙帐中,最受欢迎的人。

满头银丝的西突厥大可汗射匮更是一直笑的合不拢嘴,今天他收到的这些奢侈的物品,比他以往拥有的所有华丽奢侈品加起来还要多。如果不是这些礼物是在公开场合打开的,他真想全部都据为已有。

赵起从身后的随从手中接过一个华丽的锦盒,从中取出河北朝廷的国书,呈给了射匮可汗。

射匮大可汗没有半分犹豫的接过了国书,在那一瞬间,赵起敏感的感觉到了周边的人群中,有七八道目光紧紧的锁定了自己。他顺着感应望去,一眼就看出了那一道道目光的主人都是中原人。

而与最后一个人目光相视时,他立即认出来了,那人就是李唐派来西突厥的使者刘文静。赵起还了刘文静一个大有深意的微笑,刘文静却是满脸忧虑。

隆重的乐声响起,射匮大可汗心情大好,下令摆上隆重的宴席,欢迎辽东使者的到来。

随同前来的辽东军一千轻骑被安排在了东面的一处军营之中,赵起带着数名部下前往射匮的黄金大帐之中赴宴。不过在宴会之时,赵起敏感的再次感觉到,有两道目光一直在注视着他,他不动声sè的观察了一下。其中一道是刘文静的,另一道却是一个突厥人的。

之前他已经听射匮大可汗介绍过,这个有着鹰一眼锐利目光的中年男子,乃是射匮大可汗之弟,统叶护小可汗。如今攻过金山,深入东突厥草原yin山一线的西突厥兵马,正是由他统率。他既是射匮大可汗之弟,也是如今西突厥中势力最大的一个小可汗。

宴席毕,统叶护小可汗笑着直接迎着赵起走了过来。

“赵使者,不知道可否有兴趣与在下一起在这塞外溜溜马儿,打打猎?”

赵起心中转过万般念头,暗自猜测这个统叶护可汗,为何在宴席上一直盯着自己,而且现在又马上邀请自己去跑马打猎。两人并没有半点交集,但是赵起这次来西突厥也带着重要的任务。如今中原诸多势力都有派使者前来草原,特别是代表着李渊的刘文静还仿佛在这里混的很熟,这不得不让感到了紧迫感。

眼下这小可汗主动找上门来,也许正是一个突破口。

当下赵起笑着道,“小可汗看的起在下,邀请在下打猎,在下深感荣幸,恭敬不如从命,请。”

统叶护一听赵起如此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心头大喜,面上还不掩饰自己的笑意。

“好,赵大人果然是爽快了,你这个朋友本可汗交定了。!”!。

 第581章 射匮野望

第581章射匮野望

射匮大可汗的黄金汗帐之中,射匮正与儿子达罗可汗,以及几个心腹部族首领们议事。|

达罗可汗年纪三十左右,比叔叔统叶护小可汗也只年轻了几岁而已。达罗承继了其父亲的彪悍相貌,宽额,高鼻,阔口,大耳,手长脚大,声若洪钟。

“父汗,为何当年隋文帝时,隋国初时只是北方一偏霸之国,可最后杨坚却统一了北方,最后更是统一了中原。甚至在与我们强大的突厥数次争战中,也从没有战败过。可是后来杨广继承了隋国的天子位,杨广东征西讨,灭国灭族无数,看似比杨坚当年更加强大。”

“可杨坚以一北方小国,最后统一中原,甚至连我们强大的突厥汗国,也被其打的分裂成两国,至今未能统一。而看似强大的杨广,却为何东征西讨,无所不克,可却继位才十一年,却先是大败于始毕,继而中原内乱,最后内外交困,身死名裂,甚至将强大的隋国也弄的四分五裂呢?”

射匮可汗坐在王座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