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拔有才学之人,又兴科举。今年朝廷也在我们治下各处举办了第一场科举,经过县试和郡试,如今已经结束了乡试,尚书省和礼部已经定下,等到五月中旬就正好举行新朝后的第一场科举会试。到时,定能简拔出更多有用之才有陛下分忧。”

陈克复听到科举已经进行,十分高兴,笑道:“是啊,我这一收一举,牵动天下。单人匹马,一收,就兜转回来,而天下,错了,岂是一时间能兜转回来的?虽然这几年我们也征求了不少的有学之士,不过对整个新朝来说还是太少了。如今开科取士,这确实是条好路。对科举,我还是那几点意见。一是得公开公正透明,考试得糊名阅卷。二是得多取士,三年一科,如果只取十几二十人也于事无补。进行科举得大胆,会试可设三甲,一甲三人,二甲九十七人,三甲九百人。一科取一千人,然后给他们分到京城各部实习培训一下,然后再授官于天下各地。一举将天下读书人收揽于朝廷,让他们为朝廷所用,为天下百姓办事。”

科举本是隋朝后确定的制度,指在打破世家门阀们对政治的陇断。不过虽然开了科举,但科举有许多科,每科实际取的也并不多。真正意义上也只是有个张目的作用,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房玄龄他们举办的这次新朝科举,虽然也放开了不少手脚,可实际也还是和之前的差不多。此时一听陈克复随意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一听一科要取士千人,也者不由的瞠目结舌。

而且更让他们惊讶的是,三年一科,一科取千人还不算惊讶的。真正惊讶的还是考试糊名,所有的身家清白的人都能来考,不论门第,而且考试还得糊名阅卷,这才是让人惊讶的。隋朝的科举,基本上还是属于一种比较初始的制度。考生们考前就要投自己的卷子给京中的官员,请他们做保举。然后考试后的试卷也是不糊名而是公开的。

这种制度下,基本上虽然也有非名门的贫家子弟中试,但实际上却也都是那些官员及权贵们的子弟亲朋友门生一类的。而眼下陈克复提出的这种,却完全是想利用这个科举制度,来取代眼下朝廷中的用人选官制度了。

殿中的七相中,鲁广利、杜如晦、高士廉、陈节、长孙无忌五人都是属于世家出身,而只有魏征和房玄龄属于那种耕读传家的书香门弟。

这个新科举的制度一出,让他们全都感觉到一种不敢相信,甚至就连魏征和房玄龄都有些惊讶了。

“殿下,这会不会有些太急进了一些?”高士廉犹豫着道。他们都知道陈克复不喜欢世族,这些年来他的态度早说明了这一切。河北的世族血洗,以及入中原以来,对河南入洛阳等贵族的举措也说明了这一切。但是这个科举制度一出,却将从根本上打击所有的贵族世家阀门。

这样的举措,不由的不让他们担忧。当年陈克复一入河北,就逼反了河北大大小小的世族豪强们,连那些中等地主都给逼反了。眼下好不容易进取中原,这中原还没有掌握稳固,此时又要弄出这样的科举制度,给那些世族们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削弱他们,这弄不好,到时又是一次世族豪强们叛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别说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江南、巴蜀、关陇等地还被割据着,就算真的平定了天下,和整个天下的世族豪强们做对,这也不是明智的想法啊。

“你们的看法呢?”陈克复看着几名宰相都一脸沉重的样子,也不由得沉吟起来。

“陛下,欲速则不达,凡是还是缓和点好,春雨润物,细无声息才好。”杜如晦劝道,“陛下如今刚刚二十有八,还不到而立之年。这春秋之寿还高着呢,怎么着也得还有五六十年。有这么长的时间,陛下何不先把此事放放,慢慢来解决。臣以为,眼下我们最重要的,还是稳定收复的各地人心,然后是恢复生产,休养生息,然后平定整个天下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说科举取士,削弱世族阀门,这却是以后的事情。”

高士廉也在一道道:“陛下,朝廷二十万大军围在黎阳,每日耗费无数,而且陛下一个月后就将开朝建国,总不能这事托到那之后吧。另外一个,河东的局势也还十分混乱,朝廷早日平定河北乱局,也能早日将兵马调到河东平定混乱。又能回调一部份兵马回辽东等边关,以备不侧。”

“陛下,兵马军事固然重要,但臣以为下阶段朝廷还是应当将注意力放在稳定地方,恢复生产上面。等平定了河北之后,就只剩了河东的几郡之地叛乱了,那里完全可以派一上将前往即可。朝廷真正的注意力还是治理地方,派遣官员,安抚民心,平靖地方,剿灭盗匪,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为上。后方安稳了,朝廷也才能安稳。百姓们有了饭吃了,朝廷也才会有粮食打仗。臣建议,朝廷须休兵三年,休养生息。”

武将们想的是战争,想的是打仗,攻城掠地,歼灭敌军,将敌人一一打倒即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他们的追求。但是如今和这些一直帮他治理政事的文臣们在一起,陈克复马上明白,打天下是一套,治天下又是另一套了。

众宰相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各种迫切急需的建议,陈克复听的频频点头。忽然,陈克复发现已经蓄上了胡须的小舅子长孙无忌却一直没有发言,不由道:“无忌,你心里有什么想法?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议议。”

“陛下,臣以为,不论是宁靖地方,清剿盗匪,还是派遣地方官员,安抚地方百姓民心,恢复生产这些虽然重要,但都不是我们当务之急最重要的。臣以为,陛下如今最应当要做的事情,并不是这些。”

“哦。”陈克复一扬眉,有些惊讶的望着已经十分成熟的长孙无忌:“那你说,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收天下兵马、中央集权!”长孙无忌面对着大家的注视,平静的一字一顿说出一句话来。。

 第776章 破军、贪狼、龙骧、雷霆,王牌尽出

“跟我走!”

童山上,窦建德一声大吼,翻身上马,跃马横槊,挥手向前。/

站在山上,他一直观看着高雅贤、董康买四个老兄弟的突围。当看到黑夜中那支火龙突进了南大营时,也高兴的差点叫出声来。周边不少弟兄甚至叫着趁机一起杀下去,就从南面突围。可惜,功亏一溃,罗艺这个狗贼早有防备,故意留了个空营让他们闯,然后两面钳击了突围的弟兄。

南大营的火光越来越亮,窦建德也明白这八万多兵马再也别想突出去了。暗暗叹了口气,他知道到了他们突围的时候了。剩下的兵马还有七万,其中有两万最精锐的河间老营兄弟都备有战马,剩下五万也第776章

破军、贪狼、龙骧、雷霆,王牌尽出都是夏军的精华了。能不能杀出去,能不能东山再起,一切就看这七万人马。

马蹄轰然,一个一个河间老营兄弟大声吼叫,跟在窦建德的身后,列队如狂风一般从山上席卷而去,冲出了山寨的北营门!!

这一刻,两万骑的冲锋势头,千军万马!如冰河解冻,大江决堤,雪山崩塌!

这两万骑看上去就如同一支叫huā子军似的,骑兵们身上的铠甲装备各色各样。甚至队伍末端的骑兵身披的是拼凑出来的步兵轻铠。只不过在胸口加固钉了一片厚实的铁片而已。马蹄践踏的泥土飞扬,两万骑兵的奔驰以一个三角形的队列朝着山下而去。

北面的大营是河北老帅老奔雷亲率的北京留守禁卫军,兵马不多只有五万,但这五万全是真正最精锐的河北兵马。其中有三成以上都是当年在辽东征血战过的老部队,整整一百个营中,有一半以上的营都有陈克复亲授的营号。而整个河北军中,有专授营号的营。不超过一百个。李奔雷军中就占了一半。这支兵马才是第776章

破军、贪狼、龙骧、雷霆,王牌尽出河北军中真正的精华,不管撒出去的各种兵马如何折损,只要河北军还保有着这五十多个老营兵将。就能很快的重整出一支强军。

这支集羽林军、金吾卫军、破军讲武堂学军的精华部队此时就驻扎在童山北面,由李奔雷亲率,河北上将陈青、胡海两大久随陈克复的大将为副。

李奔雷早在一年前就已经算是半隐退的状态了。虽然身挂金吾卫大将军,参谋本部总幕僚长,破军讲武堂山正,并加参知政事衔,加太师,出将入相。但陈克复也已经早答应过他,许他不再带兵上阵,过一二年便许他致仕。但就凭着李奔雷当年破军营的二把手资历,又凭着他始终对陈克复的忠诚与坚定。他在河北朝廷中的威望却是少有人极,就连太傅毛喜也只是与他相当。如今河北军中正红火的元帅李靖、张仲坚、于钦明等人,可还都是他的晚辈级的人物。

久不上阵。李奔雷却依然宝刀未老。

童山上高雅贤等叛军一突围。李奔雷就立即传令全军列阵防备。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这样的老招数李奔雷自然不可能不防。果然。没多久罗艺那边就传来消息,说突围叛军虽多,但数量却只有不到十万人,并非叛军全部。

漆黑长夜之中,李奔雷让所有的将士熄灭了火把,于黑夜之中列阵,严整以待。

排在最前列的是曾经辽东军的七统领之二,刘铁柱和张合二上将。

张合率五千重装陌刀步兵,停靠着营寨栅栏,布起了一道宽阔的陌刀墙。一个个如铁山如铜壁的陌刀军,穿着厚厚的重步兵铠甲,手持八尺巨大陌刀,在营前树立起一座暗夜中幽幽发着寒光的铜墙铁壁。

而刘铁柱则率领着辽东军最光荣最荣耀的破军营五千重装骑兵,以及一直与破军营相连的专属辅军贪狼营。有着陈克复亲授贪狼营号的这五千破军营专属辅兵,却也是破军营的专属补充部队,五千人马清一色的轻骑。

贪狼营是辅兵,可装备却仅次于破军营。贪狼营也是轻骑兵营,但他们装备的铠甲却只比重骑轻,却比普通轻骑更重。破军与贪狼相辅相成,一万人数的兵马,却是陈克复手中一直舍不得拿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

此时龙骧重步兵陌刀营和破军重骑兵营,再加上贪狼轻骑兵营再加上五千雷霆工兵营,这四支陈克复麾下真正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此刻全部汇聚于此,两万名军衔至少都是上士的全由士官们组成的强军,犹如一座座狰狞而又无声咆哮的钢铁雕刻的猛兽,他们蓄势待发,时刻准备着雷霆一击。

大营中,猎猎飘动的大旗下,李奔雷,胡海,陈青,张合,刘铁柱,最初破军营的十五校尉之一,也是当年辽东军的七统领之一,此时全都在屏息等候着窦建德的到来。

这五人都是最早追随陈克复的辽东军大将,但自从大军入了河北之后,陈克复便有意的将他们留在关外。这两年,他们统领着陈克复麾下最精锐的部队,可却一直坐镇关外,从没上战场的机会。身为一名大将,这种不能上战场的孤独与寂寞是难以忍受的。他们帮陈王守卫着关外大后方,并统率着陈王最精锐的一支兵马,做着陈王最后的预备军,寂寞的看着李靖、于钦明、张仲坚、王恭仁、罗忠、罗艺、屈突通、陈陵、杨善会九人一个个连番大战,独挡一面,如今已经和李奔雷一起,迅速的成为了河北军十大元帅。

这让他们这些最早跟随陈克复的统领们,心中的滋味也是十分的不好受。眼看着中原都已经南下,陈王再不召唤他们这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